《水滸傳》張青為什麼立下「三不殺」的規矩?

2020-12-03 小屁孩講水滸

眾所周知菜園子張青和母夜叉孫二娘在十字坡開店專門做「人肉包子」的生意,還開了大大小小的分店。由此可見張青和孫二娘殺孽之深之重,就是這樣瘋狂殺人魔竟然還有「三不殺」的規矩!

張青的「三不殺」是指不殺和尚,不殺妓女和賣唱的,不殺來往罪犯人員!張青所說不殺和尚是因為和尚心善不曾有過罪過,還沒有什麼錢財,所以不殺過往和尚。不殺妓女和賣唱的是因為妓女和賣唱的掙錢不易,靠取樂別人為生,又怕賣唱的會在江湖上毀壞我們的名聲,所以也不殺過往妓女和賣唱的。不殺來往罪犯是因為這些罪犯中有許多跟自己一樣的英雄好漢,所以也不殺過往罪犯。

在我看來其實就是這三類人誘使他們的本錢不夠,這三類人要錢沒錢,要肉沒肉,說不準還有的病症,殺他們又麻煩還事多,不如放了他們在江湖上留個好名聲!

相關焦點

  • 武松抱住孫二娘,並且將她按倒在地,為什麼張青沒有去幫忙呢?
    從《水滸傳》原著對張青的描述來看,武松制服孫二娘之後,張青沒有本事幫忙,也沒有勇氣幫忙。新版《水滸傳》為了美化孫二娘開人肉店的罪惡行徑,增加了孫二娘受到奸人欺凌,被迫開人肉包子店的情節。實際上按照《水滸傳》原著的記載,孫二娘和張青的黑店並不是孫二娘和張青一起開的,而是孫二娘家裡祖傳下來的。孫二娘才是黑店的老闆張青見到武松的時候,曾經給武松講述過自己的出身和經歷。張青原本是十字坡一帶的強盜,靠著搶劫過往行人為生計。
  • 母夜叉孫二娘:女人不「狠」,地位不穩
    她膽子頗大,殺人如麻,吃人不吐骨頭; 她性格潑辣、武藝高強,是個行走於黑道之中的風騷老闆娘; 她是《水滸傳》裡的「梁山妖豔第一人」,也是夫唱婦隨的「三不殺」。
  • 《水滸傳》中有108將,卻僅有三位女好漢,最終下場如何?
    ——《水滸傳》引言不可否認水滸傳中的故事精彩絕倫,其中的人物更是性格鮮明,但是作者在對女性人物的描寫,也有頗多解釋不通的地方。這幾個女性的出現讓整個水滸傳多了幾分柔情,但是這幾分柔情背後,卻又是悲情故事。今天我們就來細數梁山三位女將的下場。
  • 水滸傳唯一的真英雄:沒羽箭張清,三點原因,還得出三個啟發
    有人說,水滸傳中梁山108將是英雄,這未免有些勉強,因為這108將,其中不少有不良記錄,如孫二娘、李立、朱貴開過黑店,還有像王英這樣強搶人妻的好色之徒。宋江為收秦明,設毒計,坑害無數百姓。他們招安以後的事跡相當好,但評價一個人,不能只評價好的一面。要綜合考慮。
  • 張青的嘴、孫二娘的「洗腳水」,十字坡上最要命的鬼
    孫二娘的"洗腳水"這天一如往常,十字坡上來了三個特殊的客人,一個囚徒,兩個差役。正是中午,三人又渴又飢,只好在十字坡上打尖。前方不遠,有一株大樹,樹邊有一座酒店,酒店門口有一個打扮地比較誇張的婦人,全身紅配綠,頭上更是插滿了金銀首飾。
  • 《水滸傳》:寫農民起義的書看不到農民?不怪施耐庵,只怪後來的我們
    老實講,一開始我對於這個說法是深信不疑的,覺得《水滸傳》真是一部描寫了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英雄史詩,可是,當我後來看了《水滸傳》全書的時候,發現了許多讓人不能理解的地方,便立刻對這個說法產生了懷疑
  • 同是《水滸傳》中的女將,她能夠得以善終,她卻被玷汙清白
    祝家莊被攻破後,顧大嫂「殺盡莊中婦人」——由此可見,她為人太過狠厲。 原著之中,只是說明孫二娘在孟州道十字坡下開一家酒店,兼賣「人肉包子」,後來武松經過,孫二娘與武松不打不相識。
  • 過年規矩年豬三不殺,年貨三必辦,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此時,大家已經到了準備臘肉、香腸的衝刺階段,鄉下也開始殺年豬、分豬肉。光陰似箭,再過一個多月就該過春節了,因此,民間關於春節如何過的話題逐漸增多。可不行,前兩天和一個老農聊天,就談到了春節,談到春節的規矩,老農說,在鄉下過春節有很多規矩,但是有一個基本的規矩,那就是,年豬『三不殺』,年貨『三必辦』。"什麼?鄉下還有這樣的規定?」
  • 拍攝殭屍電影的時候,為了防止入戲太深,林正英立下了奇怪規矩
    攝殭屍電影的時候,為了防止入戲太深,林正英立下了奇怪規矩要說起恐怖片,人們映入腦海的肯定是殭屍電影,它也算是比較具有中國特色的恐怖片了。雖然現在大家從小都是學習科學長大的,但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對鬼神之類的依舊有很多的忌諱,特別是在娛樂圈裡面,大部分的導演和演員們都會有一點迷信,林正英也不例外,他為了讓電影可以順利的進行就立下過三個規矩。第一條就是電影在拍攝之前劇組每個人都必須參加祭天的儀式,這是為了保佑電影順利的拍攝完成,同時取得好的成績。
  • 為防徒弟背叛,郭德綱親自立了三條規矩,最後一條只有嶽雲鵬敢破
    為防徒弟背叛、重蹈覆轍,郭德綱不再縱容他們,親自立下了三條規矩,誰都不能破壞。到點必須回來睡覺。現在的夜生活有多豐富你們也知道,徒弟們來德雲社是學藝的,不是來混吃等死的。相聲都沒說明白,天天老想著出去玩,那還來做什麼呢?德雲社的門禁是00:45,過時不候。
  • 《水滸傳》裡的好漢並非全是好漢
    當武松遇到曾被蔣門神打得兩個月起不了床,且被蔣門神奪了快活林的施恩時,武松拔刀相助,醉打蔣門神。可這樣的故事只屬於魯達和武松,卻不屬於孫二娘和周通。別說拔刀相助,路見孫二娘和周通,你就得人財兩空。《水滸傳》第27回(母夜叉孟州道賣人肉 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言,十字坡開黑店的母夜叉孫二娘,「實是只等客商過往,硬把些蒙汗藥與他吃了便死,將大塊好肉切做黃牛肉,零碎小肉做餡包饅頭」。
  • 為什麼金聖歎點評《水滸傳》只到第七十回?
    而對明末招安誤撫的反思及其輿論傾向直接影響到了《水滸傳》。崇禎十五年(1642),左懋第上《謹題為再陳息盜要著事》,直接說義軍的反叛「始於《水滸傳》」,他認為以宋江等為梁山嘯聚之徒,其中以破城劫獄為能事,以殺人放火為豪舉,日日破城劫獄,殺人放火,而日日講招安,以為玩弄將吏之口實。
  • 李玫瑾教授:孩子6歲前,有5個規矩要立下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這個浮躁喧鬧的社會上,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有著一定的規矩,能夠遵守規矩的人,便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更好地生存和生活。相反,如果一個人做什麼事情都由著自己的性子,想怎樣就怎樣,早晚有一天他會被社會所"摒棄"。
  • 林正英拍恐怖片為求安心,曾立下四條「規矩」
    由於恐怖片這種題材過於特殊,曾傳出拍攝恐怖片的片場發生過靈異事件,林正英為求安心,拍恐怖片時立下四條規矩。第一條,拍片之前一定要請風水先生看好風水。林正英為了不讓鬼魂認為他們真的是在進行某種儀式,拍攝結束後會讓導演大聲喊「卡」,是為了不讓鬼魂誤會他們的舉動,知道他們是在拍戲,同時也是為了不讓演員入戲太深,將他們喊回到現實中,走出恐怖片的意境。第三條,對於拍攝場地的要求。
  • 張青贈給武松的兩把戒刀和人骨頂數珠到底來自哪裡?
    第一次,武松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之後,被發配孟州監獄,經過十字坡酒店,武松與孫二娘產生了肢體衝突,武松控制了孫二娘,恰在這時,菜園子張青及時趕到,互報了姓名,才消除了誤會。張青繼續說道:別的都不打緊,有兩件物最難得:一件是一百單八顆人頂骨做成的數珠;一件是兩把雪花鑌鐵打成的戒刀。張青重點介紹了戒刀和數珠,他慧眼識珠,知道這是個寶貝。
  • 「一面紙」的問責,將規矩立起來
    (通訊員 楊海)「無規,不成方圓」,規矩是行為的規範,是工作依據。尤其對於行事公權力的央企公職人員來說,依規循矩是規範行事公權力的表現。樹立規矩意識,不僅僅是推動工作的法寶,更是踐行央企的初心與使命。這部分少許人,規矩意識淡薄,在工作中存在投機取巧的行徑,還自圓一套辯詞。針對此部分少許人,2020年以來,中建四局六公司紀委通過監督檢查、問題線索初核等手段,暴露了一些違規的工作方式、形式,問責了一批違規的主體。以責任追究,倒逼企業幹部職工要將規矩意識立起來,不僅僅要在思想上敬畏規矩,還在行動上踐行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到知行合一。
  • 《水滸傳》中,如果宋江不招安而是做皇帝,梁山有可能成功嗎?
    在《水滸傳》中,梁山大聚義後排定坐次,以宋江為梁山之首。雖然梁山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好不快活,但宋江為了梁山兄弟的長遠考慮,所以主張招安,最終在他的堅持下,終於讓梁山招安成功。宋江、盧俊義東徵西討,雖然屢立戰功,但最終卻遭到毒殺。真可謂是悽涼的結局。那退一步說,《水滸傳》中,如果宋江想當皇帝,他成功性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宋江真的想當皇帝和朝廷作對,那他的可能性是很小很小,這也是堅持招安的原因之一。
  • 14位98版《水滸傳》中女演員,一個比一個漂亮,後來怎樣了?
    而戲份不多的女性角色,也在當時女演員的演繹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她們中很多都是名副其實的美女,扮相亮眼,演技出眾,同樣是《水滸傳》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今天,棍哥就帶大家回顧下98版《水滸傳》中的這些女演員,了解下她們後來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