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對於現代人來說很常見的一種疾病,是由於消化系統受到損害造成的。
很多人犯胃病時第一時間就想到吃藥,要知道吃藥只能緩解一時的疼痛,是解決不了根源上的問題的,若是長期吃藥,不僅會破壞胃黏膜,損傷腎臟,還會加重胃病。
所以要想儘快治療胃病,得保護腸胃,從管住嘴開始,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多吃「4黃」,不吃「4物」,保護腸胃,從管住嘴開始
1、不吃太燙的食物
為了能在餐桌上保持基本的禮儀,一般都是要趁熱吃,然而人體的腸胃承受的溫度只有65℃,一旦吃過燙的食物會造成胃黏膜損傷,引發胃病。
吃太燙的食物會造成食道燙傷和胃黏膜受損,短時間內胃部可以自行修復,但是時間一長容易導致黏膜發生病變,黏膜出現炎症,更嚴重的時候會引發胃癌和食道癌等等。
不僅僅是過燙的食物,太涼的食物也不能吃,胃是非常脆弱的器官,我們要把控好食物的溫度,對於太燙太涼的食物少碰為好。
2、不喝酒精飲品
喝酒不僅可以暖身體驅寒氣,還是一種不能缺少的社交禮儀,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酒應該適度為好,為了應酬大量飲酒,導致胃部受到嚴重損害,對於有胃部疾病來說,最好是少喝酒。
喝酒會使黏膜下端的血管收縮,酒精對胃黏膜的損傷非常大,長期飲酒容易造成胃潰瘍和胃穿孔,適度飲酒對身體是有好處的,若是過度還會損傷肝臟、腎臟等等
3、不吃加工的肉類食物
加工的肉類如香腸、臘肉等等具有獨特的風味,並且具有很長的保存時間,但是在製作醃製風乾類食物時會加入大量防腐劑和食品添加劑。
亞硝酸鹽是常用的防腐劑,能夠使食品保存更長的時間,大量亞硝酸鹽在人體內會轉化成硝酸銨,長此以往,胃癌和腸癌的患病機率也大大增加。
很多不良商家不僅會放入大量的亞硝酸鹽,為了節約成本還會使用很多廉價的原材料,這在一定程度更是增加了患病的機率。
4、不吃醃製食物
泡菜和榨菜等醃製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長期食用會在體內形成亞硝胺,容易造成胃黏膜受損,增加患病風險。
醃製類食物中含有大量食鹽,鹽分含量過高會造成胃黏膜受損,導致胃潰瘍更加嚴重,更容易患上胃癌等疾病。
並且,常吃醃製類食物會造成血壓升高,因此要保持飲食清淡,少吃油膩重鹽的食物。
5、多吃胡蘿蔔
胡蘿蔔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會在人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常吃胡蘿蔔可以增強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
胡蘿蔔的作用非常多,比如補氣潤腸,滋潤五臟等等,營養價值非常之高。
常吃富含脂溶性維生素的胡蘿蔔,體內的脂肪微粒和膽汁和維生素在小腸內結合後,會幫助人體更容易吸收維生素A,尤其是常吃用油炒過的胡蘿蔔,對於呵護人體健康是非常有效的。
6、多吃花生
花生中有豐富蛋白質和維生素B1、膳食纖維,含有很少的鈉元素。
每天吃25到30g的花生有利於腸胃的健康,但是對於切除膽囊的患者來說,不能吃花生等堅果類食物,容易造成腹瀉,消化不良等嚴重問題。
花生最健康的吃法應該是直接食用,並且少油、少鹽,曬乾以後直接吃或者用油炒都是不錯的選擇,吃的時候一定要將紅衣一起吃下,這樣可以養血補氣,補充人體所需膳食纖維。
7、多吃小米
常吃小米對身體是非常好的,其中所富含的脂肪和蛋白質,鐵,磷等具有多種保健作用,能有效地幫助排除體內虛熱,祛除溼氣。
常見的有小米南瓜粥、紅薯粥等做法,南瓜和紅薯能夠很好地綜合小米的涼性,對於呵護腸胃健康是非常有效的。
8、多吃南瓜
對於長期營養不良和脾胃虛弱的人來說,常吃南瓜可以補氣止痛,還可以消炎殺菌。
南瓜中的果膠可以有效清除體內的細菌和毒素,所含的維生素A對胃黏膜起到保護作用。
果膠可以減小對胃黏膜的刺激,降低胃潰瘍的患病機率,胃痛的人常喝南瓜粥可以更好地養護腸胃,南瓜的做法多種多樣,口味也不容易膩。
堅持喝養生茶,治胃又養胃
對於患有胃病的人來說,常喝養胃茶不僅可以緩解胃部的疼痛,還可以促身體的新陳代謝,排出體內的毒素與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