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的人氣應該是最高的,即便沒有讀過三國的人,或多或少也能說出幾個三國人物。改編自《三國演義》的電視劇不少,其中94版三國演義和新三國的知名度應該是最高的,這兩部作品也經常被拿來做對比,有人喜歡老版,也有喜歡新版,那麼,老版三國和新版三國哪個更好,都有哪些亮點呢?
老版《三國演義》好在哪裡?
第一,臺詞更好。
老版《三國演義》的臺詞基本都是文言文和古白話,《新三國》都是大白話,甚至還有「叉出去」、「說出吾名,嚇汝一跳」、「我心亂如麻,我神魂顛倒」、「老夫借生日之名(王允)」、「我親自去,難道他不驚訝麼?難道他不感動麼?」、「我的大斧早已饑渴難耐了(潘鳳)」以及「三叔、四伯,不必多禮」之類的搞笑臺詞。
說實話,影視劇的受眾並不是研究古文學的學者,所以《新三國》的白話文臺詞自然更受年輕人喜歡,但作為四大名著之一,老版《三國演義》採用了文言文和古白話,而且還有不少臺詞是原著裡的,所以在臺詞上,老版《三國演義》自然要更勝一籌了。
第二,主要角色。
老版《三國演義》裡,諸如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主要人物都演得很好(並不是說《新三國》的演員演技不行,而是人物的塑造方式有問題),這裡金兔以張飛、關羽兩兄弟為例吧。
《新三國》裡的張飛就是一個李逵,他的口頭禪是「戳他幾個窟窿」,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莽夫,一點都不符合原著。
關羽則很狂傲,傲氣沖天,狂傲至極。
然而,關羽身上最大的亮點並非狂傲,而是忠義,在這一點上,陸樹銘版關羽就「略勝於」於光榮版關羽。
第三,情節更符合原著。
就以「青梅煮酒論英雄」吧,這是三國裡的重頭戲,老版三國曹操問天下誰是英雄,劉備一個個答,說有淮南袁術、河北袁紹、荊州的劉景升、江東的孫伯符、益州的劉季玉(劉璋)等等,但都被曹操一一否決了,曹操說,這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劉備和我曹操。和原著幾乎一樣。
新三國呢?劉備先恭維一番,「劉備豈敢與丞相相提並論?」
曹操:「玄德啊,你覺得我不識人是吧?我只說幾件事即可見端詳。」接著曹操就說了一大堆,以此解釋劉備為什麼是英雄,然後問:「你看我說的對嗎?」
劉備答道:「對,非常對!我也有疑問,如果我懷疑得沒錯,你好幾次想殺在下,為什麼沒殺呢?」曹操語重心長地說:「玄德啊,問得好,我也把實話告訴你吧。第一,捨不得,自古英雄相惜嘛;第二,你雖是英雄,卻無用武之地,是無害於我曹操,所以我才會和你相敬如賓,青梅煮酒論英雄嘛。」
注意「相敬如賓」,什麼叫相敬如賓呢?它是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如同對待客人一樣,如果細想,可能就有懷疑兩人的關係了。所以就這一重頭戲而言,新版三國比之老版三國有如白水淡然無味。
臺詞、主要人物、情節,這是老版三國的三大亮點(並不是說老版三國只有這些優點,比如其服裝、道具、人物的肢體語言和神態都很不錯,傳遞出了大量的信息,只是上述優點更有代表性而已)。
當然,《新三國》也不是一無是處。
《新三國》也有不少亮點,譬如:
第一,打鬥場面處理得更好。
打鬥場面是老版三國的少數不足之一,老版三國的打鬥,戲曲表現痕跡太嚴重了,就幾個人在那裡打,完全沒有任何一點大場面的感覺,當然,這主要是受制於當時的拍攝技術和剪輯銜接技術。而新三國的戰爭場面處理得很好,大氣而有感覺,武打場景也不錯,士兵和配角的演技服裝和場景布置,都比老版要好很多。
第二,部分配角比老版三國更好。
比如魯肅,老版魯肅就是一個憨憨,哪有東吳大都督的樣子,新版魯肅則稍微聰明一點;周瑜也不錯,選角很好,不怒自威,頗有大都督的感覺,老版的周瑜看起來感覺鎮不住場子,不像是東吳大都督。
除此之外,黃忠改編得很好,有血有肉;荀彧寫得好,選角也不錯;許褚從形象到刻畫都比老版豐富可讀。
還有曹丕,老版三國幾乎沒曹丕的戲份,而《新三國》裡,後期曹丕的戲份較多,演員的演技也非常不錯,在曹丕的刻畫上,新版直接碾壓老版。
總的來說,不管是老版《三國演義》還是《新三國》都有各自的亮點,只是由於受眾不同,看過老版《三國演義》且能看下去的,幾乎都認為老版《三國演義》和《新三國》不在一個層面,兩者沒有可比性。而如果沒看過老三國,或者看不懂,自然就認為《新三國》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