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宿舍,就在電影院旁邊。
隔著一條小巷,從宿舍裡出來,再從小巷走出,左轉彎,就是本市最古老的電影院了。
那時,每天傍晚下了班,在單位餐廳吃完晚飯,回到宿舍,還早。
這個時候,所有的同事或朋友都在家裡忙著,晚上的節目還沒開場,趁著這個空檔,匆忙地洗個澡,便時常獨自一人到電影院裡看早場電影。
有一次看早場電影。
我獨自通過小巷,興高採烈地走向電影院時,迎面遇見一位朋友。
或許,我一臉的燦爛引起他的猜疑,於是問我:「去和情人約會?」
我說:「看電影去!」
朋友暖味地衝我笑:「哈,真浪漫,和情人在電影院裡……」。
我說你想哪去了,自己一個人呢!
是呵,有的人,看電影喜歡呼朋引伴。我呢,如果不是看鬼片(不過,我也極少極少極少看,膽子小),我最喜歡的,是一個人看電影。
什麼時候開始喜歡看電影呢?
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海南一個農場度過的。
農場有自己的電影隊,每個周末或周日晚,都在場部的操場上放電影。
這時候,場部和周圍連隊的幹部工人們,晚飯後總是從家裡扛著椅子去佔上一個好位置。
所謂的好位置,當然是離放映機最近的位置。
那時候,我也喜歡扛著幾把椅子去給家人佔位置,周末或周日晚的露天電影,是每周最美好的期待,但那時太小,對看過的電影還沒有很深的印象。
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是一位長我好幾歲的鄰居姐姐帶去的。她參加了工作,領了工資,和女伴逛街時偶遇我,不知怎麼的就邀請我進了電影院。
那天,我記得很清楚,看的電影是《永恆的愛情》。
漂亮的、痴情的、能歌善舞的女主角,最後她的愛人,在她停止呼吸後的幾分鐘裡,也因為傷心過度,倒在她的身上,影片的結尾,是他們倆人在天堂對著我笑。
那時,我生活在一個閉塞的少數民族地區。在我末成年前,我唯一去過的最遠的地方,除了剛懂事時和父母一起回過大陸老家一次,此後,便呆在四面環山的小城裡生活。
而那一年,《永恆的愛情》給了我一個不同的世界觀、美好的愛情觀,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一種情感,能讓人要生要死的。
從此,我更加愛上了看電影。
無論是開心還是鬱悶時,我都喜歡與電影為伴。
我在電影裡沉醉。
我在電影裡尋找我想要的世界,想要的人生,想要的愛情和友情。
電影像一個溫暖的洞穴,收藏我所有的喜怒哀樂,永遠是我願意主動去擁抱的親密愛人。
註:題圖為《永恆的愛情》女主角Bɑbulɑ Xielifu巴布拉·謝麗芙
【作者簡介】《讀者》籤約作者,微博頭條文章作者,期刊作者,長篇作者。常用筆名:李巧兒、風吹黛眉、小錦、桃李春風一枝筆、錦機織了相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