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數學圈一直有抄襲

2021-01-07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6月15日,德國獨立科學記者列昂尼德·施耐德在其主辦的科學新聞網站For BetterScience上發布了中國數學領域涉嫌論文批量造假的報導。

通過施耐德與另兩位學術打假人的梳理,目前共有65篇論文涉嫌造假,77位署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44所高校,其中既包括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985」「211」院校,也有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還有一位作者來自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建築系。

近年來國內多個學術領域被曝出論文造假,但數學研究因容易被同行檢驗,一度被視為不太可能造假的學科。這次涉嫌批量造假的數學論文存在大量反覆抄襲、偽造同行評議、虛構論文作者等問題,目前已有21篇被撤稿。

「有人說數學圈純淨,但其實抄襲的現象也一直存在,不是今天才有的,國內國外都有,不高明的人照單全收、整段抄襲,很容易被抓出來,手段高的把別人的想法拿來放進自己的文章,但專家一看就曉得,這是抄襲的。」菲爾茲獎得主、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丘成桐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分析說。

3名院長級人物牽涉其中

在這些問題論文中,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統計與大數據學院講師閆振海是最早被撤稿的作者之一。今年2月4日,數學期刊《差分方程進展》公布消息,撤回閆振海2015年在該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理由是與另外兩篇文章出現「明顯的內容重疊」,且一名外國通訊Beatriz Ychussie身份無法核實,論文中Beatriz所屬的丹麥羅斯基勒大學表示「查無此人」。也就是說,這個名叫Beatriz的作者實為偽造,並不存在。

在65篇涉嫌造假的論文目錄(下文簡稱「目錄」)中,「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頻繁出現,共有15篇文章、9名作者,涉及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統計與大數據學院、會計學院等4個學院。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致電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術委員會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學校已經在6月中旬的會議上內部通報了閆振海撤稿一事調查結論和處理決定,暫不對外公開。對於近期多位撤稿文章作者來自該校一事,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學校也是近兩天才接到線索,目前正在開展調查。

撤稿論文作者中還有3名高校學院院長級人物,分別為哈爾濱工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孫建國、動力與能源工程學院副院長路勇、及河南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李志強。

其中,孫建國的名字在目錄中出現了7次,其中兩篇論文已被撤稿。其中一篇於2017年發表在雜誌《Boundary Value Problems》上的論文在今年1月被撤稿,主編撤稿意見顯示,這篇文章與多篇其他作者的論文有重疊、有偽造同行評議的證據,且作者沒有對這些疑問進行任何回復。這篇文章討論了《調和函數的邊界積分特性在最小調和優化上的一個新應用》,通訊作者薛高英(音譯)來自浙江台州學院機械工程學院。

另一篇在今年4月被撤稿的文章,是孫建國與貴州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處李偉(音譯)等人共同撰寫的關於「薛丁格方程」的研究,除「抄襲」「偽造同行評議」這兩個老問題,還偽造了第三作者。該論文鳴謝部分提到,文中涉及到的一個理論由第三作者在挪威科技大學做訪問學者時論證,但挪威科技大學表示「這位學者從未參與」。

在中國知網檢索「孫建國」「哈爾濱工程大學」兩個關鍵詞,檢索出的62篇文章中均未出現前述兩位合著作者薛高英與李偉的名字。此外,知網中雖然沒有孫建國與同校動力與能源工程學院副院長路勇合寫的中文論文,二人卻有3篇合著的英文文章出現在涉嫌抄襲的論文目錄中,目前暫未被撤稿。《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就此事多次致電哈爾濱工程大學教育督導委員會、監察處和宣傳部新聞中心,均未得到回應。

孫建國的7篇涉嫌造假論文中,其中一篇的合著作者何秉航來自吉林大學數學學院,這是牽涉機構中為數不多的一所985院校。據公開資料顯示,何秉航為吉林大學數學學院2013年碩士研究生。

此外,河南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李志強的3篇涉嫌抄襲文章均被撤稿,同樣存在偽造同行評議的問題,並且在其中一篇文章中同樣出現了虛構的外國作者Beatriz Ychussie。

「我不曉得為什麼要偽造外國作者,或許是一些大學鼓勵作者有海外關係吧,這是我唯一能想到的原因。」丘成桐分析說。

南京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陳永高也對「虛構國外作者」表示不解。「我審稿時從來不在乎作者名字與國籍,只看數學內容是否值得發表,我認為正規雜誌的編委也不會在意作者的國籍。」陳永高說,上述雜誌的影響因子在1.1~1.6之間,基本在應用數學領域,期刊水平並不差,編委會要對審稿不嚴負責任。

低水平造假

65篇問題論文的造假套路有跡可循。學術打假人之一Smut Clyde公開表示,早期幾篇問題論文有共同的抄襲「素材」,即2012年~2013年的幾篇正常發表、不存在造假的論文。這些造假者通過集中抄襲、引用正常論文,形成了至少6篇造假文章,這6篇造假文章又成為後續問題論文的抄襲材料。

早期被抄襲的正常論文主要有兩篇,一篇是喬蕾與黃錦錦於2012年合著的英文論文《上半空間的狄利克雷問題》,另一篇是喬蕾、高志強、鄧冠鐵合作的英文文章。

喬蕾目前任教於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是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教授,於2010 年在北京師範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其導師正是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鄧冠鐵。經學術打假人反覆檢查,鄧冠鐵和喬蕾二人合作論文沒有造假痕跡。但是,周口師範學院的黃錦錦在2012年與喬蕾合作上述正常論文後,陸續發表了兩篇問題論文,涉嫌抄襲、虛構作者,其中一篇已被出版社撤稿。

此外,目錄中兩篇涉嫌造假的論文,均有作者來自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且聲稱獲得了喬蕾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記者就此事向喬蕾發送郵件求證,截至發稿,仍未收到回復。

「我不知道自己的論文被別人抄襲了,也不知道後面那些造假的事。我是喬蕾的導師,但他和別人合作發表文章的事我不清楚。」鄧冠鐵在電話中回應《中國新聞周刊》說。

對比目錄中的文章,會發現一篇文章的大段內容被直接「複製粘貼」到另一篇文章中,即便是求證不同問題,其計算過程也幾乎完全一致,有的文章之間甚至連錯誤都一樣。2014年一篇問題文論寫錯了其中一篇參考文獻的作者名字,這一錯誤又被複製到了2017年發表的5篇問題論文中。

這65篇問題論文,後發表的抄襲先發表的文章,還實現了「內部消化」。例如目錄中,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徐剛等人發表的論文顯示被引用5次,而引用該文的另外五篇文章也在「65篇」中,且都已經被撤稿。

一位不願具名的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所博士解釋說,數學領域造假很難不被發現,與生化環材等學科不同,數學不需要大量重複實驗,證明和計算過程就擺在那,公式造假即使能繞過評審,也會很快被同行發現,除非是一些極小眾的、沒人關注的問題。

此次論文批量造假事件,距離最早發表的問題論文已過去七年,且多一半都是研究薛丁格及其相關問題,並不冷門。陳永高分析說:「明顯錯誤的論文被引用,應該不是真正專家引用,是低層次的作者引用。重要結果有問題一定會有人指出的,如果是可有可無的文章,便沒有多少人在意。」

實際上,這並不是國內數學圈第一次被曝光存在抄襲現象。今年4月,《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其官方網站刊發聲明,正式撤回江蘇大學理學院教授戴美鳳團隊的一篇論文,因其大量抄襲了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本科生Roland Molontay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且沒有註明出處。

「抄襲本身就是很嚴重的學術問題,數學圈抄襲也不是今天才有,並不稀奇。」丘成桐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他此前曾多次公開表示,學術作假對於中國學術界進步是很大的阻礙,數學界的道德不好,學問也很難做好,科學界對造假不該姑息縱容。

(原標題:中國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有人說數學圈純淨,其實抄襲現象一直存在」)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丘成桐數學界的「凱撒大帝」!40年不拿中國薪水實現數學強國夢
    在世界上,當我們談論哈佛大學時,談論中國的清華大學是一個概念。這樣,我們就能知道哈佛有多好。然而,根據美國學術界的說法,有一個人的價值超過了哈佛數學系的一半。我們很難想像他會有多好。我們為這個人是中國人而自豪,更為這個人在清華大學而自豪。2009年,他來到清華,成為清華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主任。
  • 數學天才破解世界性難題,23歲成985正教授,丘成桐:運氣好而已
    而就在如今的我國,有這樣一位數學天才,他破解了世界級難題,23歲就被聘為985院校正教授。但對此,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只是說,這都是他運氣好罷了。對一門數學基礎學科如此痴迷的學生自然引起了導師們的注意,中南大學也對此進行了點對點的指導,這讓他的信心和知識都在飛速增長。直到他看到了一則名為「拉姆齊二染色定理」的時候,一直蓄銳的劉路第一次展現出了自己的鋒芒。
  • 江蘇大學教授抄襲國外本科論文?校方:正在調查 對此「零容忍」
    涉事論文截圖,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涉事作者並不同意撤稿,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4月22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就戴美鳳涉嫌論文抄襲事件致電江蘇大學。戴美鳳個人簡歷顯示,她1987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1996年至2000年在江蘇大學數學系任教,2001年至今在江蘇大學理學院任教,現為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是數學。此外,她還是《Fractals》的編委、鎮江市數學學會副秘書長,以及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會員、複雜網絡委員會委員。近幾年,國內教授涉嫌抄襲本科畢業論文事件時有發生。
  • 412 篇論文涉嫌造假,上百家醫院淪陷,論文工廠浮出水面
    文末附有全部 412 篇論文詳細信息及涉及醫院名單。細扒造假痕跡具體而言,在這所有 412 篇論文中,Elisabeth 團隊發現免疫印跡實驗(Westernblot)條帶都是非常有規律的間隔,呈啞鈴狀或蝌蚪狀,沒有任何通常的汙跡。
  • 數學天才破解世界級難題,23歲被聘為正教授,丘成桐:運氣好而已
    這一年,他才23歲,還是一個學生,便有了別人得不到的榮譽。其實這一切是因為他破解了一個世界級的數學難題,他也隨之成為了中國最年輕的教授,未來可期,但卻有人說只是運氣而已。有了良好的家庭環境,便培養了他對理工科以及數學的熱愛。當然,劉路自己曾說,不認為父母給了他數學方面的遺傳和教育,要說不同,那是對數學的特別關注。 初中的時候,別人還在抓耳撓腮的研究數學題,但劉路已經自己開始自學更高的數論了。數論指的是研究整數性質的一門理論,跟他同年級的學生看這都像是看天書,能把所學搞懂已經是很不容易。
  • 清華招收「數學天才」 初三學生也可申請
    清華大學網站日前發布消息,經教育部批准,清華大學自今年起開展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以下簡稱「數學領軍計劃」)選拔培養,面向全球招收中學階段綜合優秀且具有突出數學潛質及特長的學生進行選拔及培養,從本科連續培養至博士研究生階段,致力於培養未來數學及相關領域的領軍人才。 這一計劃因此被稱為「數學天才班」。
  • 卡拉比—丘(梅州蕉嶺)數學大會:感受數學之美,探尋數理之源
    「中國的人口規模是發展人工智慧的優勢,在應用人工智慧技術方面已經處於世界前沿水平」,丘成桐認為,在基礎理論和算法創新方面,中國跟美國、英國等國尚有差距,想要在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術在國際上領先,基礎理論的突破不可或缺。「在蕉嶺、在梅州發展人工智慧是個很好的想法。」
  • 十一年磨一劍:中科大數學教授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猜想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11 月 8 日,新華社報導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 - 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 20 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論文從寫作到發表歷時 11 年。
  • 丘成桐領銜的應用數學研究院將建在水泥廠裡,效果圖驚豔
    雙筒倉造型的碎石庫變身團隊聯合創新區,火車水泥裝站臺建成科學檔案館,石灰石均化庫改造為大型實驗室和數據中心,十八倉成品礦倉新用途是專家公寓和數學家俱樂部……火車水泥裝站臺改造前火車水泥裝站臺建成科學檔案館6月12日,由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領銜籌建的新型研發機構
  • 清華發布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初三也可入學
    在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看來,重視基礎科學、從娃娃抓起、在本土培養出一流學者——這正是他發起此次計劃的初心所在。「中國科技發展了這麼多年,很多方面還跟在別人後面跑。歸根結底,忽視了基礎科學。基礎學問做不出來,應用科學也做不到第一流。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在任何一個科技水平頂尖的國家,數學都是最重要的。
  • 清華「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來了!無需高考 初三學生...
    在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看來,重視基礎科學、從娃娃抓起、在本土培養出一流學者——這正是他發起此次計劃的初心所在。「中國科技發展了這麼多年,很多方面還跟在別人後面跑。歸根結底,忽視了基礎科學。基礎學問做不出來,應用科學也做不到第一流。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在任何一個科技水平頂尖的國家,數學都是最重要的。
  • 中國團隊 Nature 新冠論文被指圖片造假,又是科研「P圖」?
    又是科研「P圖」2016 年,Elisabeth Bik 對 2 萬多篇生物醫學論文進行了人工分析,結果表明,多達 4% 的圖像可能包含重複、抄襲等問題。2019年11 月,Elisabeth Bik曾爆出國內著名專家、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院士多達64篇論文涉嫌圖片造假,一時間引起廣泛熱議。
  • 為何美國人數學很差,卻出了那麼多的數學家?中國數學教育差在哪
    所以其實每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就潛藏著其數學的實力。著名的數學大家高斯曾說:「數學就是科學之王」。由此可見美國的數學能力還是很強的。而這個結論不禁讓人想要探索,為什麼美國學生的數學那麼差,卻能包攬一半的諾貝爾大獎,而中國的教育又差在哪?其實歸根結底,美國的教育是從孩子的興趣出發,而其數學教育的重點也與我國很不相同。
  • 朗蘭茲綱領:一項偉大的數學工程—新聞—科學網
    作為頂尖的國立數學研究機構,數學院發展出了這樣一支享譽全球的年輕隊伍。 團隊成員孫斌勇於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他與合作者解決了典型群重數一猜想,以及典型群Theta對應理論中兩個最基本問題:守恆律猜想和對偶猜想,後又以自己博士論文裡的結果為基礎證明了Kazhdan-Mazur非零假設。
  • 只有初中文憑,卻是公認的數學大師,華羅庚是如何創造奇蹟的?
    要說數學成就,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華羅庚」了,他被稱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不僅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更是享譽世界的數學天才。美國著名數學家貝特曼稱「華羅庚是中國的愛因斯坦,足夠成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學院的院士」。
  • 全國一等獎、優秀論文獎!湘大學子數學建模競賽強!
    12月5日,2020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頒獎典禮在同濟大學舉行。我校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楊柳老師指導的團隊(商學院馬星宇、自動化與電子信息學院楊昊霖、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宋泳陶)獲本科組全國一等獎,論文「銀行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決策分析」入選了此次競賽的全國優秀論文,並推薦到《工程數學學報》數學建模專刊發表。
  • 一篇論文120頁,耗時11年,中國數學家如何攻克懸而未決的幾何猜想?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率先解決了兩個困擾國際數學界20多年的核心猜想——哈密爾頓-田猜想和偏零階估計猜想。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幾何與物理中心教授陳秀雄、王兵長期研究微分幾何中「裡奇流」的收斂性。
  • 富二代花錢買了一篇數學論文,發表後成為了著名的大數學家
    俗話說:「一分錢也難倒英雄漢」,在數學史上,也有這麼一位大數學家,由於經濟陷入困境,將自己的一篇半溫不火的論文賣給自己的富二代學生,以解燃眉之急。沒想到自己的學生將他的論文發表之後,不但火遍了全世界,還流芳百世。這兩個數學家就是數學史上大名鼎鼎的瑞士數學家約翰.伯努利和法國數學家洛必達,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一個怎樣有趣的故事呢?
  • 不僅是翟天臨,韓國頂級歌手碩士論文也抄襲
    翟天臨因為「學術造假」問題頻頻登上熱搜,起因是他曬出了自己北大博士後錄取通知書,但在直播中被網友問到知網的時候回復了一句「知網是什麼東西」,不管當時他是為了開玩笑,還是真的不知道知網是什麼
  • 梅州蕉嶺將打造「卡拉比-丘」數學小鎮
    隨著「粵港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指定會議地點」「粵港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梅州分中心辦公室」「廣東省數學會指定會議地點」在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掛牌揭幕,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不僅將成為集中展示蕉嶺世界長壽鄉文化歷史的魅力窗口,也將成為世界各地一流學者聚智交流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