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天才破解世界性難題,23歲成985正教授,丘成桐:運氣好而已

2020-12-05 騰訊網

提到「教授」一詞,想必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那些白髮蒼蒼的老人家們。教授這一職稱在學術界象徵著極高的知識水平,並且在各自的領域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有著十足名望的真正學者。而就在如今的我國,有這樣一位數學天才,他破解了世界級難題,23歲就被聘為985院校正教授。但對此,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只是說,這都是他運氣好罷了。

劉路出生於1989年,祖籍大連。他的父親是國企後勤部門的主管,母親則是一名出色的工程師。如此出色的家庭環境讓他從小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並且表現出了對理工科尤其是數學高度的興趣。

劉路自己曾說,他並不認為父母遺傳給了他多麼聰明出色的數學基因,反而是在專注力上給了他天賦。初中高中的時候他並沒有展現出過人的成績,但是在身邊人都疲於考試的時候,他卻已經開始研究起數論了。這種遠超過當時同齡人數學理解能力的搞技術學學科讓劉路學得津津有味,而其他人對此就宛如看天書一般。

2008年,劉路用出色的成績敲開了中南大學的大門。他良好的數學底子讓他在解題的時候展現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思路,更快更準確。在日常生活裡,他會經常去圖書館抱回來一大堆英文數學書回來研究。在其他人都去放鬆玩耍休息的時候,劉路依然在學著他的數學書,仿佛這就是他的放鬆方式一樣。

大二的時候,劉路把自己的研究方向轉到了數理邏輯之上。對一門數學基礎學科如此痴迷的學生自然引起了導師們的注意,中南大學也對此進行了點對點的指導,這讓他的信心和知識都在飛速增長。直到他看到了一則名為「拉姆齊二染色定理」的時候,一直蓄銳的劉路第一次展現出了自己的鋒芒。

這是一則在1930年由英國數學家弗蘭克·普倫普頓·拉姆齊命名的組合數學定理。上世紀90年代,英國數學家西塔潘為證明此問題提出了猜想,但始終沒能成功解決問題,這在數學界裡都是一個一直沒能得到解答的世界級難題。劉路對此也十分感興趣,從他接觸的第一天起就用自己的思路進行了猜想。

最終,在2010年,劉路以「劉嘉憶」為名在世界級數理邏輯雜誌《符號邏輯雜誌》上投稿發布了自己對西塔潘猜想的證明,並得到了中南大學的官方確認。這一消息象徵著一大世界級難題被解決了,整個數學界立刻轟動。芝加哥大學數學系教授鄧尼斯·漢斯傑弗德對他的論文進行了反覆考究,最終折服於這個年輕人的智慧,並在2011年9月16日邀請他參加了美國芝加哥大學數理邏輯學術會議。

2012年,中南大學為劉路頒發了100萬元的獎金,同年3月20日,中南大學校長宣布聘用23歲的他作為正教授級研究員,這樣代表著劉路成為了中國史上最年輕的教授。但對於他的這份成就,美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先生表示,這只是一個在數學界十分冷門的猜想,它的證明並不能起到多少作用,這純屬是劉路的運氣。

固然劉路的研究方向卻是小眾,但丘成桐先生的評價也過於片面。每一位獲得成就的人都付出了無盡的努力與汗水,天賦僅僅是那最微小的一絲推動力。而如果真的有運氣這一說的話,那也僅僅是千萬分之一的幫助罷了。劉路的成果理應得到肯定,這是一位對數學真心熱愛的孩子憑藉自己的本事達到的高度,他的教授頭銜也是名副其實。

相關焦點

  • 數學天才破解世界級難題,23歲被聘為正教授,丘成桐:運氣好而已
    第二年的3月20日,中南大學的校長宣布將在讀學生,23歲的他聘請為中南大學正教授級的研究員。這一年,他才23歲,還是一個學生,便有了別人得不到的榮譽。其實這一切是因為他破解了一個世界級的數學難題,他也隨之成為了中國最年輕的教授,未來可期,但卻有人說只是運氣而已。
  • 破解世界難題,23歲成教授,美籍華裔數學家卻稱劉路只是運氣好
    當大三學生劉路破解了困惑世界的數學難題西塔潘猜想後,中南大學也不拘一格選人才,把年僅23歲的劉璐,破格聘為了正教授級研究員。 劉路也因此成為國內最年輕的教授。 一時傳為佳話。
  • 中學學渣,大三卻僅用2月破解西塔潘猜想,丘成桐說運氣好而已?
    近年來,經常被90後畢業就被聘為大學博導的新聞刷屏,23歲就在Nature發文的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劉明偵,28歲大學教授博導女博士李琳、浙大90後博導楊樹、90後中南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劉惠穎博士……但是如果要說起來,最轟動的還要屬多年前的劉路了,直接被學校允許提前畢業,直接碩博連讀,22歲破格成為中南大學教授級研究員,這個紀錄至今還沒有誰打破。
  • 丘成桐數學界的「凱撒大帝」!40年不拿中國薪水實現數學強國夢
    在2019年公布的最新世界權威大學排行榜中,在英國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上,清華大學數學排名第25,比10年前的96位上升了71位。可以說是"碩果纍纍"。看來,大學的規模不是大學的規模,而是碩士的規模。和師父在一起,真的很特別。在他的帶領下,清華數學系一路高歌,正朝著世界上最好的數學學院的目標邁進。
  • 22歲,我國最年輕正教授級研究員,中南大學——劉路的路
    2012年,中南大學破格聘任攻克國際數學難題的在校學生劉路為中南大學正教授級研究員,當年22歲的劉路成為我國目前最年輕的正教授級研究員。一、「學渣」的逆襲之路劉路出生於1989年,母親是工程師,父親在後勤部門工作。
  • 上海15歲女生,解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你們的吹捧正在抹殺我
    而數學是世界的基本構成之一,想要推動科技發展,數學知識就必須不斷進步,在幾千年當中,也是湧現了不少的大數學家,像是華羅庚、陳景潤。如今也有一個15歲的高一女生解決了一個「世界性難題」。 談方琳是上海人,父母都是華東師範大學的老師,父親又是大學數學老師,從小可能受父親的影響,對數學就比較感興趣,在小學時,她就跟著父親學習數學,小學還參加了數學競賽的補習班。
  • 中國15歲高一女孩,解出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別讓我媽看到
    但是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不想再出現傷仲永的情況,所以現在的那些所謂的天才也怕自己可能會變的跟傷仲永一樣,即便在從小的時候被人誇讚為天才,但是他們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努力,因為他們知道,其實所謂的天才就是1%的天分加99%的汗水堆積而成的。沒有努力,再多的天賦也無濟於事。
  • 15歲女孩破解世界難題,成中國頂尖科學家受讚譽
    ——阿倫·尼文斯(美)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627,閱讀約2分鐘有著天才少女讚譽,同時也是中國最年輕科學家的譚方林,受邀參加2019年全球頂尖科學家大會,進入公眾視線,成為很多人的榜樣。譚芳琳2014年出生於上海,父母都是華師大的老師,受家庭的影響,她從小就對數學特別感興趣,父母還送她去補習班,希望她能在數學領域有更多的成就。上初中後,她對數論特別感興趣,父親不是數論專家,幫她請來了這方面的教授,從第一個暑假開始,她就跟著教授學習。
  • 中國65篇數學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數學圈一直有抄襲
    通過施耐德與另兩位學術打假人的梳理,目前共有65篇論文涉嫌造假,77位署名作者分別來自中國44所高校,其中既包括吉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985」「211」院校,也有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還有一位作者來自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道建築系。近年來國內多個學術領域被曝出論文造假,但數學研究因容易被同行檢驗,一度被視為不太可能造假的學科。
  • 興趣創造奇蹟:劉路21歲破解數學難題,獲聘正教授,只因酷愛數學
    下面我們要講的劉路教授就是一個憑藉自己興趣取得驚人成功的案例。劉路1989年出生於遼寧大連,從小就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初中階段很多同學為數學題抓耳撓腮的時候,劉路已經開始自學數論了。2008年劉路考入中南大學數學科學與計算機技術學院之後,更是如痴如醉地沉迷於數學的學習和專研。
  • 「河南網紅快遞小哥」:破解世界難題後,受邀去浙大給博士講課
    回歸出租屋的餘建春面對現實的殘酷也曾無奈落寞過,好在他也有自己的解壓方法,最終他總能重新找回自信,重新開始。值得注意的是,餘建春的解壓法是用來解數學難題的。在他看來,只有在數學的海洋中,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魅力。無論什麼時候,餘建春都會沉浸在數學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翱翔在數學的天空中,他總能以自己的「情有獨鍾」來解決一個接一個的數學難題。
  • 清華招收「數學天才」 初三學生也可申請
    近日,清華大學宣布啟動2021年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特別優秀的初三學生可申請。 清華大學網站日前發布消息,經教育部批准,清華大學自今年起開展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以下簡稱「數學領軍計劃」)選拔培養,面向全球招收中學階段綜合優秀且具有突出數學潛質及特長的學生進行選拔及培養,從本科連續培養至博士研究生階段,致力於培養未來數學及相關領域的領軍人才。 這一計劃因此被稱為「數學天才班」。
  • 談方琳,中國最年輕女科學家,初三15歲時破解世界性難題!
    其實,中國人的思維邏輯強,數學考試全球聞名,在國外讀書的留學生最有體會,當同學們知道你是中國人,一定覺得你的數學超級棒。但是,卻極少人能堅持把數學當作科研對象。年僅15歲,初三的時候便攻克了世界性難題!
  • 00後天才少女成為我國最年輕科學家
    00後天才少女成為我國最年輕科學家。她就是談方琳,今年只有16歲,卻已經連續兩年蟬聯最年輕科學家,兩次受邀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她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一舉攻破困擾了全球數學界多年的世界性難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解決了貝祖數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計問題。
  • 16歲考上985大學,被稱為「數學天才」的劉漢清,如今怎麼樣了?
    劉漢清是一個特別聰明的人,16歲那年就考入了985大學。年少出名的他,就在大家眼中標準的天才,是每個家長都特別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或許是因為過早的成名,劉漢清的心智還不夠成熟,所以他特別的喜歡做自己的事情。讀大學的時候,他就放棄了自己的專業,開始潛心研究數學。
  • 劉嘉憶:19歲上大學,22歲當教授,1年攻克西方數學難題
    下課後,他正準備去操場活動,班主任高老師在班門口叫住了他,「劉路(當時還叫劉路,後來改成劉嘉憶),你過來一下」,說完就朝班級後面走去,劉嘉憶身體一哆嗦,心想,「這下完了。」初中開學前,同學們都在打聽自己班級的老師和班主任。他們嚴不嚴厲,脾氣怎樣,是這些學生最關注的問題。一班班主任高老師,是全校公認最嚴厲的班主任,劉嘉憶心知肚明。
  • 中國天才女教授王小雲:迎難而上,破解美國兩大最安全密碼
    ——魯迅對於天才的定義,個人有個人的看法。有人認為,年少有為、天資聰穎是天才;有人認為,心有智慧,腳踏實地是天才。在中國的歷史上,也出現過很多形形色色的天才,真正的天才,永遠都心懷前進的動力,和翻越困難的決心。
  • 21歲MIT本科生破解數十年來未解數學難題,師從華裔導師
    21 歲的本科生,推動了幾十年懸而未決的數學難題。他就是麻省理工學院(MIT)數學系的 Ashwin Sah,其用手中的筆和草紙,助力拉姆齊數(Ramsey number)問題的解決,而該問題這是組合數學(Combinatorics)領域最重要的問題之一。「Ashwin 解決的難題是數學組合學的核心問題。
  • 20歲學渣攻克了世界級難題,破格成最年輕教授,網友直言:給跪了
    說到學霸,大多數人認為是天才,自身智商夠高,但其實有些學霸,曾經也是學渣,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過來的。這樣的人其實不在少數,今天,海綿媽媽就和你好好聊一聊。他曾是一名「差生」,中學時成績慘澹,高中時成績平平,高考更是相當「慘澹」。
  • 美國數學教授40歲開始用數學公式做投資,業績遠超巴菲特索羅斯
    據最新消息,文藝復興公司正將目光投向加密貨幣市場。該基金最近表示,將開始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交易比特幣期貨合約。大獎章基金之所以能獲得如此優秀的表現,創始人是一個極其關鍵的因素:他是著作等身的數學教授,和華裔數學家陳省身一起提出過著名的陳-西蒙斯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