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考上985大學,被稱為「數學天才」的劉漢清,如今怎麼樣了?

2020-12-22 雨季後我溯溪

人這一生,貴在一個堅持,不論什麼事情,只要你堅持下去,就一定會做出成績來,即便是擺地攤,堅持下來了,你也是最優秀的攤主。但是如果你堅持了一半,就像是挖寶藏的人一樣,或許差的就是那麼一鋤頭,就能看見希望了。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很多,但是能做到的人很少。劉漢清就是這樣一個沒能做到的人。

劉漢清是一個特別聰明的人,16歲那年就考入了985大學。年少出名的他,就在大家眼中標準的天才,是每個家長都特別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或許是因為過早的成名,劉漢清的心智還不夠成熟,所以他特別的喜歡做自己的事情。讀大學的時候,他就放棄了自己的專業,開始潛心研究數學。

因為這樣的原因,劉漢清的學業開始荒廢,他的很多科目都出現了掛科的現象。直到畢業的時候,劉漢清也沒能順利地拿到自己的畢業證書。因為沒有順利的畢業,劉漢清根本找不到任何的工作。回家的他依然潛心在數學的海洋裡,一晃好幾年的時間過去了,但是劉漢清的研究依然沒有任何的結果。或許是受到打擊,劉漢清最後放棄了自己的研究。

然而其他的工作他都不會做,所以他現在就是靠400元的低保來維持生計。這樣的一個天才,就因為自己的堅持,毀了自己的前途。要是他能堅持下去,一直研究數學,或許他還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像現在這樣,成為了一個什麼都不會做的人,靠著國家的救濟來生活,實在是太可惜了。

人吶,要麼腳踏實地,要麼就堅持到底。這兩條路不論你選那一條,都能成功地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做到一半就放棄,那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對於劉漢清的經歷,你有什麼看法嗎?

相關焦點

  • 哈工大劉漢清:16歲上大學前途無量,卻因數學淪為低保戶
    從此以後,劉漢清學習更加勤奮,他知道自己堅持上學父母本就不願意,倘若沒有成績一定就要回去種地了。因此在整個初高中劉漢清的成績一直是數一數二的,上到高中並且名列前茅的他已經算是村子裡的最高學歷了,所以他也被村子裡的人稱為「少年天才」。
  • 從高考狀元到「數學瘋子」:被「天才」耽誤的劉漢清為啥這麼慘?
    但是,村子裡年長的很多人都知道,四十年前,劉漢清可是村子裡最「光鮮」、最「體面」的一個人。那是1980年,年僅16歲的劉漢清以全鎮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成為全鎮上人人皆知的「高考狀元」。他離開家鄉去學校的那一天,全村人都敲鑼打鼓歡送他,指望著劉漢清將來出人頭地了,能為村子裡做些貢獻。
  • 哈工大劉漢清:因痴迷數學,沒能從哈工大畢業,現成低保戶
    1980年,出生於山東泰州的劉漢清,年僅16歲就以接近400分的成績被哈工大錄取,這樣一位超級學霸的出現,在當時造成了不小的轟動,這樣一位智商超群的學霸就算放到今天也是不容小覷的,更何況在當時那個學霸並不是很多的年代了。
  • 江蘇神童劉漢青:16歲上985名校,現靠400元低保度日,他經歷了啥
    華羅庚:「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數學屆出過很多天才,伽羅瓦21歲就創立了新的數學分支,高斯17歲發現了質數分布定理,陳景潤33歲證明哥德巴赫猜想。劉漢清出生在江蘇一個普通家庭,也有著陳景潤等數學家異於常人的數學天賦,微積分這種大學才會學的東西,他11歲就開始自學,同學都叫他「神童」。父母也觀察到他的智商與眾不同,就帶他去測智力,果然劉漢清在數學方面很有天賦。不過他的數學天賦都是拿語言和圖像能力換的。
  • 左手天才、右手瘋子!痴迷數學,張益唐成數學家、劉漢清是低保戶
    一個是16歲以398.5分的優異成績被哈爾濱工業大學熱處理專業錄取的天才大學生;一個是恢復高考後,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系的數學天才。那個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學子叫劉漢清,而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系的叫張益唐。劉漢清迷上數學是在大學期間,而張益唐也是如此。不過,兩人不同的是一個因為數學而肄業,而另一個則因為數學前往國外繼續學習。
  • 從哈工大退學,靠400元低保過活,數學天才劉漢清到底經歷了啥?
    在那個大學還沒有擴招,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代,大學生就是天之驕子的代名詞。而考入哈工大這樣的名校,更是光明未來的保證。但是有一個人,他30年前考上了哈工大,如今卻蝸居在農村家中,靠400元低保過活。而這個人,正是「數學痴漢」——劉漢清。1978年,一篇名為《哥德巴赫猜想》的報告文學,席捲了全國。
  • 高考狀元16歲考上985大學,曾是全村人的驕傲,如今卻靠低保度日
    有時候理想和現實,我們必須放棄其中一個,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接受現實,也有少數人心懷夢想,而不斷奮進,劉漢青,16歲的高考狀元,曾經人們口中的天才少年,最終卻靠著400元低保度日
  • 「哈工大肄業生」劉漢清:科學沒有容易的路,人才應有基本的尊嚴
    往往天才,他們更多的時候,喜歡打破常規,成功者將會被世人敬仰,但是失敗者卻被遺忘在了角落。然而,對於敢於打破常規的天才,評判他們不應該以結果為導向,無論結果如何,都應該保障他們基本的尊嚴。曾經有這麼一個天才,他上小學時,就因天資聰明跳過級,在初中時,常常是第一名,而且在其16歲,便以398.5分的優異成績被哈爾濱工業大學熱處理專業錄取,可以說絕對是當時的天之驕子。
  • 天才少年劉漢清,16歲進名校,痴迷數學成赤貧,靠400元低保度日
    劉漢清的家庭並不好,父母都是農民,家人都希望他能通過讀書出人頭地。劉漢清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從小學到高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1980年,16歲的劉漢清參加高考,以398.5分的優異成績成為狀元,最終被哈工大錄取。
  • 數學天才破解世界性難題,23歲成985正教授,丘成桐:運氣好而已
    而就在如今的我國,有這樣一位數學天才,他破解了世界級難題,23歲就被聘為985院校正教授。但對此,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只是說,這都是他運氣好罷了。他良好的數學底子讓他在解題的時候展現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思路,更快更準確。在日常生活裡,他會經常去圖書館抱回來一大堆英文數學書回來研究。在其他人都去放鬆玩耍休息的時候,劉路依然在學著他的數學書,仿佛這就是他的放鬆方式一樣。 大二的時候,劉路把自己的研究方向轉到了數理邏輯之上。
  • 高中生努力到什麼程度,才能考上985大學?老師終於道出實情
    考上不同層次大學的難度,差距是非常大的:如果你能考上本科,就超過了四分之一的同齡人,能上一本的比例,不足一成,如果能考上211大學,就能超過97%的同齡人,能考上985大學,就超過了全國99%以上的同齡人,如果能考上北大清華,一萬個人中,僅有4個,可謂是「萬裡挑一」了。
  • 張曉勇、劉漢清、伍繼紅,這些名牌大學生的境遇,值得你深刻反思
    但是在如今這個社會太多太多的人認為學習知識就是為了考上重點大學,甚至存在著一種錯誤觀念認為只要考上了985,211這樣的重點大學將來就一定會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但其實能不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不僅與自己的知識水平有關,還與性格能力等各方面因素有著直接的聯繫。
  • 2019年16歲滑雪女天才,義無反顧入中國籍,現如今怎樣了?
    這是先秦描寫壯士荊軻的壯舉,可如今用在許多天才留學生身上,卻讓人值得深思!如近年,北京大學悉心培養的4位數學天才,現如今齊聚美國發展。四位數學天才都是畢業於北大數學系,分別是:惲之瑋、許晨陽、朱歆文、張偉,屬於同一時代,被稱為「北大數學系的F4」。
  • 想要考上985大學,高三一模多少分才有希望?聽聽高三班主任怎麼說
    文/小皮球說教育 對於學生們來說,像985、211這種名校是他們的目標,尤其是清華、北大那種名校更是無數學子心目中所期望的。但是真正可以考上這些大學的學生,每年卻是寥寥無幾的。
  • 考上985大學的學生高中都什麼樣?6點到校晚10點離校,不是最好的
    畢竟所有985大學都進入了雙一流,而所有雙一流大學並不都是985大學,這就完全可以體現出來985大學的地位。我國一共有39所985大學,每一所都在全國有很高的的地位,從專業實力到文獻發表數量,再到大眾認可程度,都是非常高的,所以說哪個家庭有一個考上985大學的學生,是全家的驕傲,十裡八村都很出名。
  • 天才神童蘇劉溢:他10歲考上大學16讀博,還要求父母在北京買房
    每年的高考都是最受關注的,每年非常多的學子通過十幾年的努力學習最終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高考可以說是最公平的考試,也是寒門學子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途徑,所以很多學生擠破頭也要努力學習,但是有些人天生就是學習的料。別人十幾年才能學會的東西到了他這裡只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天,他就是——蘇劉溢。
  • 16歲考上哈工大的天才,卻淪為低保戶,劉漢青到底經歷了什麼?
    ——《月亮與六便士》走近劉漢青,這個曾經人們口中的天才少年。或許很多人都會被這樣一個事實所震驚:這樣一個衣衫襤褸、落魄潦倒、僅靠400元的低保維持生活的人又怎麼會是一個曾經的天才少年呢?劉漢清,江蘇泰州戴南鎮雙沐村人,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戶家庭的他於1980年,以優異成績考入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年僅16歲。劉漢青成為了村裡面的驕傲,也成為了村裡面的神話。
  • 這所「袖珍型」重點大學,不比985易考,不是分高就能考上
    高考對於大家來說是必經的一條道路,心中都有自己想要考取的大學,都在為自己的目標努力著,但是這所「袖珍型」重點大學,不比985易考,不是分高就能考上一起來看看吧。對於大多數精英學生來說,清華大學985/21是第一選擇,但是,國內好的大學不只是985/21,還有幾個「雙非」大學,要說的這所大學是「袖珍型」的大學,是財政部的「小規模試行高中」之一,學校是「小而精」的雙非大學,985不容易,也不是能以高得分合格,這所大學是國際關係學院。
  • 那些曾經的天才少年如今都怎麼樣了?
    童行學院是為3-12歲孩子提供系統性通識教育的課外學院,致力於成為兒童通識教育的引領者。 前幾天網上衝浪的時候,看到一則報導:昔日的五道槓少年如今默默無聞,從民辦三本院校畢業,到底是誰毀了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