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貴港12月19日消息(記者鄧君洋 通訊員李春月)「目前基地吸納了三千多名員工,大多是本地的員工,既可以照顧家庭,又可以在家門口就業。」廣西貴港市港北區政府副區長葉雪智表示,貴港市積極響應廣西「十三五」時期重點打造新能源汽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要求,「無中生有」實現新能源電動車產業大跨越,打響了「好電車,貴港造」品牌。
走進中國-東協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基地,十多個型號造型各異、五顏六色的電動車整齊排列,讓人目不暇接。據講解人介紹,貴港市已累計籤約引進新能源電動車企業87家,計劃總投資約80.7億元,基地現有愛瑪、五星鑽豹、歐派、綠源等40多家企業建成投產。2018年,新能源電動車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5億元。
在銷售情況方面,貴港不僅搶佔國內市場,還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開拓東協市場。目前基地已有包括愛瑪、綠源在內的6家國內電動車行業排名前10的企業入駐。2018年西南、華南地區的數據顯示,廣西電動車的保有量為700多萬輛,年銷售近200萬輛,單貴港本地產的龜王系列電動車,就佔西南、華南地區的50%,該系列車型的塑件佔60%。預計在2020年—2023年,基地生產的電動車將獨攬西南、華南地區的市場。
港北區政府副區長葉雪智還表示,貴港市已經掌握了電動車核心部件電機的核心技術,從基地出口到越南的電機還成為越南的行業標準。
自2016年以來,廣西新能源汽車電動車博覽會已經召開了3屆,先後吸引了國內愛瑪、雅迪、綠源等200多家電動車企業,以及500多名來自東協十國的客商和各大品牌前來參展。目前,廣西出口電動車總量達60多萬輛,佔全國出口總量近70%。
貴港市為了加快新能源電動車產業集聚,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從生產資質、科技研發等方面給予扶持,加快推進新能源電動車產業的發展。
下一步,貴港將加大力度推進電動車生產基地規劃建設工作,計劃到2020年,力爭實現產能達200萬臺,電動車配套零部件300萬套,產值達到70億元的目標。新能源電動車產業將成為貴港市重點支柱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