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人大代表、中共貴港市委書記李新元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 楊志雄 攝
中新網南寧1月29日電(記者 林豔華)「我們正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及電動車、電子信息、生物製藥等新興產業『新三篇』,面向東協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構建『廣西第二汽車生產基地』,加快建成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和新興工業城市。」廣西人大代表、中共貴港市委書記李新元28日表示。
出席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李新元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作上述表示。他介紹,近年來,貴港市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產業發展目標,大力實施「工業興市、工業強市」戰略,初步構建廣西第二汽車生產基地、中國—東協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基地、電子信息製造基地和生物醫藥生產基地的框架,開創貴港工業發展新紀元。
貴港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郡新城,預計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1171.8億元,增長9.5%;財政收入突破100億元,增長18.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新興產業加速集聚,產值增長37.2%,獲自治區定位為廣西戰略性新興產業城。
李新元稱,貴港市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充分發揮連接華南、西南、東南亞市場的區位、交通優勢, 優化營商環境, 整合力量,編制規劃,先試先行。先後出臺《低速電動車生產管理暫行辦法》《加快新能源電動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汽車產業鏈招商方案》等辦法,從生產資質、項目建設、市場推廣、產業鏈招商等方面給予產業扶持。目前,華奧、騰駿、久久星、荷美新能源、戰神、歐陸新能源等汽車企業競相搶駐貴港,汽車產業加速集聚。
與此同時,新能源電動車企業也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包括愛瑪、綠源等知名企業在內的79家電動車企業進駐,目前已投產40多家,全部建成投產後可實現工業產值200億元。電動車產業鏈已經基本形成,中國-東協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基地快速推進。
另外,電子信息產業加速集聚,生物製藥產業方興未艾。賽爾康項目已投產,嘉龍海傑電子項目加快推進,貴和科技、萬機電子、雅達科技等企業紛紛落戶,初步形成智能終端、充電器、電子元器件等產品豐富、配套比較完備的產業集群。
「要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一流的營商環境必不可少。」李新元表示,針對制約貴港市優化營商環境的土地供應不足、項目審批慢、企業融資難等瓶頸問題,貴港市大膽創新,制定並採取連片徵拆、預算管理、項目聯合預審、成立行政審批「中介超市」、定期召開銀企對接會、持續開展「市長服務企業接待日」「市政府服務接待日」活動、建立完善服務企業相關機制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榮獲「2018年度中國十佳營商環境示範城市」「2018中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城市」,全力打造貴港「好服務」金字招牌。
李新元表示,未來貴港市將持續深化對外交流合作,增強發展動力活力,積極參與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加快建設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西園貴港分園,主動融入「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建設,著力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