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貴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速 集聚效應凸顯

2021-01-08 中新網廣西新聞

  中新網廣西新聞9月2日電(黃豔梅 吳小蘭)走進位於貴港市的廣西華奧汽車有限公司的總裝車間,一排排新能源大客車整齊排列,工人們忙碌地在生產線上工作,或調試客車,或給客車裝配部件。

 

 

廣西華奧汽車製造項目總裝車間,工人在給客車裝配部件。吳小蘭 攝

 

  廣西華奧汽車是貴港市第一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也是貴港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龍頭企業。該項目位於貴港市產業園石卡分園,項目投資80億元(人民幣,下同),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客車5000輛、中巴車15000輛、轎跑車50000輛、SUV吉普車200000輛,建設構件車間、焊裝車間、塗裝車間、總裝車間等。

  廣西華奧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部長王健介紹,該公司2016年從長春整體搬遷到貴港,當年底第一輛新能源公交車下線。整車的核心技術由該公司自主設計研發,包括外形和整個車輛的動力配比。

  據悉,華奧汽車製造項目一期從開工到投產僅用9月時間,創造了項目建設的「貴港速度」。項目一期大客車生產車間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廣西華奧公司新能源大客車於2016年底實現下線,目前正在開展二期乘用車廠房建設。項目建成後,年產值超500億元,稅收20億元左右。

 

 

廣西久久星新能源車輛科技有限公司產品。吳小蘭 攝

 

  如今,在「龍頭」的帶動下,貴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集聚效應日益凸顯。與華奧相距不遠,騰駿、久久星、荷美等一批汽車企業紛至沓來,多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相繼落地。當地官方稱,貴港市已初步構建了廣西第二汽車生產基地、中國—東協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基地的框架。

  近日,貴港市商務局組織開展第十六屆中國—東協博覽會貴港市新能源汽車及電動車展媒體採風活動,邀請10餘家中央、自治區、市級媒體記者,實地感受貴港市新能源電動車及汽車產業發展成就。

  期間,媒體採風團先後走進貴港市產業園區石卡園廣西華奧汽車有限公司、廣西久久星新能源車輛科技有限公司、廣西貴港騰駿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規劃展廳,饒有興致地觀看企業新研發的產品,乘坐新下線的新能源汽車進行體驗,並與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

 

 

廣西柳鋼大菱電動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產品。吳小蘭 攝

 

  記者們還來到貴港市港北區西江產業園,採訪廣西愛瑪車業有限公司、廣西柳鋼大菱電動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廣西上馬科技有限公司、廣西騰晨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西五星鑽豹車業有限公司等多家新能源電動車企業。

  廣西久久星新能源車輛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5萬輛智能四輪電動車項目佔地面積175畝,總投資約20億元。「今年8月我們與巴基斯坦的企業籤訂了5年戰略合作計劃,今年計劃出口電動汽車1000輛,出口額5000多萬元。」廣西久久星新能源車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偉介紹說。

 

 

廣西上馬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在組裝車輛。吳小蘭 攝

 

  走進廣西上馬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忙著組裝車輛,一輛輛電動車依次下線。上馬電動車負責人雒曉亮介紹稱,該企業的產品除了銷往國內廣西、廣東、貴州等地,還銷往東南亞國家,尤其在越南的市場銷量比較高。

  貴港愛瑪電動車一期項目用8個月時間就實現竣工投產。作為電動車行業領導者,愛瑪集團貴港電動車生產基地項目落戶後,有力地吸引相關配套企業,為中國—東協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基地、港北區電動車小鎮的建設提供了強勁動力。

  目前,貴港市緊抓「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從生產資質、項目建設、市場推廣、產業鏈招商等方面給予電動車產業扶持。包括愛瑪、綠源等知名企業在內的79家電動車企業進駐,目前已投產40多家,全部建成投產後可實現工業產值200億元。貴港電動車產業鏈已經基本形成,中國—東協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基地快速推進。

 

 

記者體驗「貴港造」電動車。吳小蘭 攝

 

  「我們不僅搶佔國內市場,還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開拓東協市場。」貴港國家生態工業(製糖)示範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鄧澤凱介紹,目前中國—東協新能源電動車生產的電動車在國內供不應求,同時出口電機、塑件等零配件至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等東協國家。

  位於廣西東南部的貴港市,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和珠江—西江經濟帶戰略重要節點城市之一。近年來,貴港確立「工業興市、工業強市」的發展理念,從沒有生產過一個輪胎的城市,被廣西官方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城。

  根據規劃,貴港正著力打造以新能源為特色的廣西第二汽車生產基地,力爭到2025年實現年產汽車100萬輛,完成產值2000億元的目標,為加快建成廣西戰略性新興產業城提供強有力支撐。(完)

 

 

 

 

 

 

 

相關焦點

  • 廣西貴港發力工業「新三篇」 面向東協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
    楊志雄 攝中新網南寧1月29日電(記者 林豔華)「我們正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及電動車、電子信息、生物製藥等新興產業『新三篇』,面向東協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構建『廣西第二汽車生產基地』,加快建成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和新興工業城市。」廣西人大代表、中共貴港市委書記李新元28日表示。出席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李新元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作上述表示。
  • 廣西貴港打造戰略新興產業城 新能源電動車暢銷東協
    當天,海外華文媒體聚焦「輝煌70年·壯美廣西新徵程」採訪團走進廣西戰略性新興產業城貴港,聚焦新能源電動車及汽車產業發展。  位於廣西東南部、珠江流域幹線西江中遊的貴港,曾面臨著慢發展、欠發達的窘境。從2015年起,貴港確立「工業興市、工業強市」的發展理念,從沒有生產過一個輪胎的城市,被廣西官方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城。
  • 面向東協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 廣西貴港演繹「造車夢」
    面向東協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 廣西貴港演繹「造車夢」 2018-01-13 19:45: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廣西貴港聚力打造新能源電動車產業 積極開拓東協市場
    央廣網貴港12月19日消息(記者鄧君洋 通訊員李春月)「目前基地吸納了三千多名員工,大多是本地的員工,既可以照顧家庭,又可以在家門口就業。」廣西貴港市港北區政府副區長葉雪智表示,貴港市積極響應廣西「十三五」時期重點打造新能源汽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要求,「無中生有」實現新能源電動車產業大跨越,打響了「好電車,貴港造」品牌。走進中國-東協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基地,十多個型號造型各異、五顏六色的電動車整齊排列,讓人目不暇接。
  • 廣西貴港多款新能源汽車和電動車將亮相第16屆中國-東協博覽會
    9月12日,廣西貴港市舉行第16屆中國-東協博覽會貴港市新能源汽車與電動車展新聞發布會。在本屆中國-東協博覽會期間,貴港市將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E館舉辦新能源汽車與電動車展,全部以整車車型向中外嘉賓展示貴港生產的30多款新能源汽車和電動車。
  • 青島萊西:建設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
    北汽製造與北汽集團是兩家並駕齊驅的汽車產業企業。今年3月22日,山東省委、省政府《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5年)》確定在青島萊西市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為進一步完善延伸產業鏈條,實現園區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融合提升,建設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青島萊西市充分運用平臺思維做乘法,依託優美的生態環境、雄厚的產業基礎、發達的區位優勢、便利的交通條件,不斷深化「雙招雙引」的流程再造,著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強、集群效應明顯的大項目、好項目,在已集聚了北汽新能源、國軒電池、中德氫能源、耐克森輪胎等配套企業50餘家的基礎上,經過積極對接爭取
  • 農融代表:堅持高質量發展 實現產業提質升級-廣西新聞網
    農融就高質量發展等問題接受記者採訪。廣西新聞網記者 廖志榮攝廣西新聞網北京3月12日訊(廣西雲融媒體報導組)3月12日,全國人大代表、貴港市市長農融應邀到「2019全國兩會廣西雲北京訪談間」進行訪談,就高質量發展等問題接受記者採訪。
  • 廣西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貴港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推動建材、冶金、製糖、板材、電力等「老五樣」傳統產業提檔升級的基礎上,從無到有地引進了華奧新能源汽車、騰駿汽車、愛瑪電動車、賽爾康電子、嘉龍海傑電子、安鉑瑞醫療、石藥泰諾等一批新興產業項目,新能源汽車和電動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三篇」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初步構建了廣西第二汽車生產基地、中國-東協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基地、電子信息製造基地的框架。
  • 政產學研聯動「磁吸效應」凸顯,市北區千畝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加快...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政產學研高度融合、強勢聯動,市北區千畝高端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形成了強大的雙招雙引「磁吸效應」。11月20日,記者從市北區獲悉,千畝高端新材料產業集聚區整合青島科技大學、海爾卡奧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及雙星集團資源建設的全市首個青島市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基地,已完成公共區域裝修設計,已有多家企業意向入駐。
  • 產業集聚釋放「生態紅利」 | 通州項目建設「二期效應」觀察(下)
    產業集聚釋放「生態紅利」 | 通州項目建設「二期效應」觀察(下) 2020-12-08 1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業集聚效應凸顯,遊戲行業渴求什麼?
    副總裁胡睿感慨,「上海的政策環境、稅收優惠、文化底蘊,以及大量遊戲廠商形成的產業集聚,都讓上海擁有了更利於遊戲發展的土壤。」 如今,這塊遊戲的「熱土」,又迎來了新的助推器。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設立並與上海市共建的中國遊戲產業研究院已落地上海張江國家數字出版基地,並將於第十八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期間正式掛牌。
  • 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帶來集聚效應
    合肥新型顯示產業發展帶來集聚效應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柯文斌表示,我省新型顯示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快速發展。「目前安徽新型顯示產業年產值已突破1000億元,液晶顯示器件主機業務收入超過全國1/5,京東方、維信諾、康寧、彩虹、華星等一批龍頭企業和關鍵配套企業集聚紮根,發展壯大。
  • 中意寧波生態園凸顯產業集群效應
    從落戶到建成投產,位於中意寧波生態園的領克汽車餘姚工廠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創造了「領克速度」和「中國速度」。不僅如此,在這一「龍頭」項目的帶動下,博薩汽車部件、尚唯汽飾等15家汽車配件企業相繼落戶園區。園區還積極協調基金公司、銀行、租賃公司等,採取成立產業基金、開展融資租賃、參與股權投資等舉措,幫助企業解決前期建設資金短缺難題,為大項目、大企業順利推進創造條件。以龍頭企業為引領,中意寧波生態園產業集群效應不斷凸顯,成為餘姚創新發展的強大引擎和寧波前灣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加速成為前灣新區前沿陣地。
  • 通州產業集聚效應與項目建設「二期效應」同頻共振--上觀
    產業興,經濟強。當前,正值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多重戰略機遇疊加期,南通市通州區明確並重點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三大主導產業,圍繞主導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產業集聚效應與項目建設「二期效應」同頻共振。
  • 盤錦產業聚集效應凸顯
    依託沿海臨港優勢,以龍頭項目帶動整體發展盤錦產業聚集效應凸顯海風凜冽,巨輪穿梭,鐵臂揮舞……冬日的盤錦港,到處都是繁忙的景象。盤錦市發展改革委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盤錦港擁有16條貨櫃直航航線、23條外貿航線,成為「遼滿歐」「遼蒙歐」「遼海歐」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重要節點。依託濱海臨港優勢,盤錦產業聚集效應凸顯。隨著盤錦港榮興港區30萬噸級原油碼頭配套設施工程項目、拓寬型深水航道工程項目的全面啟動,集聚效應更加強勁。
  • 廣西柳州2019年汽車產量185萬輛 新能源汽車產銷逆市上揚
    朱柳融 攝中新網柳州1月19日電(朱柳融 林馨)記者從19日舉行的柳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獲悉,2019年廣西柳州市汽車產量為185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逆市上揚。柳州市市長吳煒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9年該市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工業經濟總量重新佔到廣西工業比重的1/4。
  • ...強調充換電基礎設施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消息,2020年4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出席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0年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項目聯動開工視頻會,並調研智慧車聯網平臺及電力復工復產大數據情況。
  • 龍頭企業領航——淮安新能源汽車產業異軍突起
    9月20日,參加「見證淮河生態經濟帶引領城市——全國經濟傳媒總編淮安行」大型融媒體活動的全國經濟傳媒界嘉賓們,共同走進江蘇敏安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一睹淮安新能源汽車產業龍頭企業的風採。整車製造代表著汽車產業發展的水平,更決定著產業未來發展的高度。
  • 龍頭引領,產業集聚效應凸顯
    近年來,周市鎮圍繞建設國家火炬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基地,把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作為特色產業重點打造,引入機器人及智能製造企業100多家。同時,周市鎮還以川崎機器人為龍頭,集聚大電、博久、秋谷、海偉波、智極電等一批日本配套企業21家,重點圍繞川崎機器人這一龍頭,培育形成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鏈。
  • 淮安市著力打造以臺資企業為龍頭的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
    近年來,淮安市在深化淮臺全方位產業合作過程中多措並舉,著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一是規劃布局上,淮安市專門拿出7平方公裡土地,規劃建設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強化整體協調和統一布局,推動優質地塊、優勢資源、優良配套向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加速匯聚,未來幾年將著力打造集汽車關鍵零部件、特種車、商務車、公共汽車、房車於一體的全國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品研發生產基地;二是政策扶持上,淮安市堅持從政府層面加大示範推廣和應用力度,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車購置、車輛運營、配套設施建設等扶持政策,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核心技術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