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視點
用暗語隱蔽交易,警惕商家通過外賣向未成年人「花式」售煙
「如需香咽的顧客請加wei信」「要香火因的下單備註」「送yan上門不額外收費」……近日,多個外賣平臺的商家推出類似宣傳語,而「香咽」「香火因」「yan」都是暗指「香菸」。
國家規定不許在網絡售賣香菸,同時更不得向未成年人售賣菸草製品。但「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外賣平臺上,不良商家為擴大銷量並不認真核實消費者身份,甚至以各種隱蔽方式縱容未成年人購買香菸。
利用暗號隱蔽交易,一些未成年人通過外賣買煙
近日,湖南12歲的初中生小鑫在美團外賣平臺點開一家名為「高升超市」的商家,發現其首頁公告裡標註「如需xiangyan請備註」的字樣。商家告訴小鑫,「購買時先下單其他商品,在備註裡寫下需要的香菸品牌和數量,費用由騎手墊付,取貨時再支付給騎手。」
小鑫根據商家的提示,買了3瓶啤酒,並備註「需要一盒某品牌香菸」。大約30分鐘後貨送到,騎手沒有任何詢問,只要求小鑫支付了10元代購香菸的費用。小鑫告訴記者,「我們很多同學都是通過外賣平臺買煙,從來沒人問過年齡,購買很方便。」
記者了解到,美團等外賣平臺均嚴禁商戶在平臺銷售香菸等商品,然而,仍有一些商家通過不斷變換「關鍵詞」等方式違規售賣香菸。記者在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輸入「香菸」等字眼,搜索商品結果均顯示「抱歉,沒有找到相關的商品和用戶」,但若輸入「菸酒」等詞彙,則會彈出「菸酒超市」「某某便利店」等。
記者近日在美團外賣平臺輸入「菸酒」,出現「美宜佳」「京東便利店」等搜索結果。點開一家「京東便利店」,其頁面頂欄的公告中備註「如需香咽的顧客請撥打店鋪電話或加wei信」。
在美團、餓了麼等多個外賣平臺上,諸如此類利用相似字眼、拼音、諧音、圖片等代替敏感詞「煙」的屢見不鮮,且一般隱藏在商家的公告欄中,例如「香延」「香咽」「香yan」「xiangyan」等。
記者添加了美團上這家「京東便利店」提供的微信號,表示想購買香菸。店員說:「需要在美團下單買店裡的其他東西,煙讓騎手順帶送過去,買煙的錢直接微信轉帳。」該店員還表示,平均一天有十來個外賣代買煙的訂單,「很難辨別什麼人下的單。」
記者外賣軟體定位的3公裡配送範圍之內,看到幾乎每家便利店都留了店鋪電話號碼,多家店鋪發布了各類售煙「暗號」,其中不乏一些銷售量領先的知名連鎖店。
外賣跑腿買煙需求量大,商家與騎手均不核實消費者身份
當前,進駐外賣平臺的商家類型越來越多,除了大家熟悉的餐飲,各種便利店、超市也紛紛進駐外賣平臺,其中一些實體店本身是具備售賣香菸資質的。這些商家是否可以線上售賣香菸?
根據國家菸草專賣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門2009年聯合發布的《關於嚴厲打擊利用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非法經營菸草專賣品的通告》規定,除菸草專賣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網絡交易平臺之外,其他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都不得為經營菸草專賣品提供網際網路信息服務。這就意味著,零售商通過外賣平臺銷售菸草是違法的。
儘管法律已經明令禁止,但一些商家依然我行我素。記者詢問一家便利店店員「是否知道不能在網絡售煙」,店員表示「現在外賣跑腿買煙的需求量挺大的,平臺不允許在廣告中出現香菸等字樣,我們只好用諧音、拼音規避香菸這個敏感詞。」對於會否核實購買人是不是未成年,該名店員表示,「我們接單後一般就默認下單的是成年人。」
而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外賣騎手,更不會主動核實購買人身份。廣州一名騎手小王告訴記者,平臺對騎手的考核是根據派單量,只要把商品安全送達就行。「商家裝了什麼東西那是商家的事,包裝好的商品我也不能打開。即使是代購香菸,看到收貨的是小孩也不會去管。」小王說。
快遞暫行條例明確規定,應如實提供寄遞物品的名稱、性質、數量,但隨著跑腿等新興業務的開展,這些基本要求難以得到落實。
市場監管部門應加強執法,平臺表示將加大人工審核力度
「沒有門檻的售煙增加了未成年人接觸香菸的機會。」深圳市控煙協會常務副會長莊潤森認為,平臺應該進一步加強對商家的監管,避免未成年人受菸草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