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盡銳出戰攻克深度貧困堡壘
系 列 報 道
滬滇扶貧協作
助力武定換擋提速
4月的清晨,迎著朝陽,記者驅車來到武定縣高橋鎮勒外村委會的高原蔬菜基地。踏上田間的路,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的田野裡,蔬菜大棚整齊列隊分布。大棚外,一畦畦娃娃菜密密匝匝、綠的嬌嫩,工人們背著紅色、藍色的塑料桶,三五成群走在機耕道上噴灑著農藥。
「娃娃菜每年可以種五茬,這是第一茬,現在看著品相還不錯,希望能達到海底撈火鍋店的要求,賣個好價錢」。村黨總支書記錢洪偉告訴記者,蔬菜基地是一個滬滇扶貧協作項目,投資2025萬元,由露養蔬菜基地、蔬菜大棚和冷庫等配套設施組成,蔬菜品相好的、高質量的主要是供海底撈訂單。
為了更好盤活資源,促進農戶增收,去年4月高橋鎮引入保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進駐基地,負責土地流轉、蔬菜種植等。土地租金按照每年項目總投資5%%支付給高橋鎮,用於扶持轄區內15個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轄區內的貧困人口可通過土地流轉、勞務用工、技能培訓、產銷聯結等方式參與到產業發展過程中,惠及農戶9800戶3654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543戶9678人。
「我家流轉出了4畝土地,每年有5000元地租,加上長期在基地打工,一個月能掙2000元工資,生活逐漸好轉啦!」說起現在的生活,勒外村貧困戶張祥林喜滋滋地說,「像我一樣在基地打工的,旺季每天有60~至80人,淡季也有30人左右,大多為貧困戶。」
近年來,一批批滬上幹部援滇,一項項滬滇項目落地實施,一個個幫扶產業開花結果,一條長江水把雲南和上海緊緊相連,用心、用情、用力的幫扶,讓滬滇扶貧協作在武定結出累累碩果。
自2016年底楚雄州與上海市嘉定區籤署扶貧協作協議以來,武定縣和嘉定區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目標,90%以上援助資金用到貧困村、綁定貧困戶,重點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
2019年,上海市對口支援武定縣滬滇扶貧協作4000萬元項目資金,嘉定區對口幫扶武定縣207萬元項目資金,攜手奔小康鄉鎮結對、村村結對幫扶840萬元項目資全已經全部撥付到位,合計到位資金5047萬元。項目批覆已經全部下達,資金已經全部撥付到位,項目已經全面啟動實施。
大力實施「雲品入滬」工程,為優勢農產品入滬銷售搭建了渠道平臺,武定壯雞入圍上海市對口幫扶地區「百縣百品」,截至去年11月,武定縣農產品及手工藝品在上海實際銷售額達到505.19萬元。
2019年,嘉定區人社局到武定縣召開專場招聘會4場,提供就業崗位26798個,截至11月底共幫助轉移就業2614人。目前,雙方區縣、鄉鎮、行政村三3級互動成為常態,已搭建起互通情況、即時協商、運行順暢的協作平臺,建立健全高規格、全方位、多層次、常態化鎮村結對幫扶工作機制和協作格局。
據悉,自協議籤署以來,上海市及嘉定區先後為武定縣提供幫扶資金14482.74萬元(含鎮村結對資金),實施各類項目186個(含鎮村結對項目),超過9.6萬貧困群眾直接受益,幫助33264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
編輯:楊芬
審核:李成林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