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滬滇合作,推進「網際網路+精準扶貧」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參與滬滇合作,推進「網際網路+精準扶貧」

2020-12-25 16:43:46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2020年12月25日 16:43 來源:人民日報

參與互動

  參與滬滇合作,推進「網際網路+精準扶貧」——

  把萬斤核桃帶出深山

  今年8月20日,兩雙「種」核桃的手握在了一起。一雙手是山東濟寧59歲的趣頭條用戶楊霞的。她是「雲種」核桃「趣助農」的一員。另一雙手是雲南武定核桃種植專業戶劉翠林的。他靠著9畝多的核桃林,帶領村民走上脫貧路。扶貧協作對口支援政策和「社交遊戲+電商」的扶貧方式,將他們聯繫起來。

  多年前,劉翠林因一場意外落下殘疾,成了村裡的貧困戶。後來他加入了當地的核桃種植合作社,憑藉專業技術,種出了品質優良的核桃,成為村裡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佳核萬事興』項目幫助我們每公斤核桃增收2元,合作社中47戶種植戶實現增收16萬多元。」劉翠林所說的「佳核萬事興」項目,是上海一家名為趣頭條的網際網路公司推出的「網際網路+精準扶貧」項目。

  雲南武定是上海嘉定區的對口幫扶縣。武定縣面積3322平方公裡,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地,交通不便,給當地發展造成阻礙。儘管地處邊遠山區,但熱帶河谷氣候和高原冷涼氣候交織,非常適合核桃生長。

  2018年,上海嘉定區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核桃作為武定消費扶貧產品。「白路鎮是武定縣優質野生老樹核桃的主產區,核桃品質好。」武定縣副縣長王炳華告訴記者,缺乏銷售渠道是當地核桃種植戶和核桃產業發展的硬傷,如何讓核桃「飛」出深山,成了當地發展的必答題。

  今年4月,趣頭條來到武定進行了實地調研,現場和核桃種植專業合作社達成了結對幫扶意向,認領了一片核桃林,制定了幫扶計劃,迅速推出「佳核萬事興」項目。

  在趣頭條APP中的「趣種菜」社交遊戲中,上線了虛擬核桃種植功能。通過這一功能,用戶可以了解到武定核桃的詳情,還能在完成虛擬的播種、澆水、除蟲、分享後,收穫「愛心」,集齊5個「愛心」就能參與抽獎獲取1斤裝的武定薄皮核桃。在趣頭條合作的電商平臺上,還可以直接下單購買。項目推出兩個月內,就有超過100萬用戶參與,幫助武定當地農戶賣出了1.3萬斤核桃。

  今年6月,趣頭條和武定進一步加強合作,推廣當地特色產業,為農戶帶來了實惠。如今,農戶每斤核桃收入提升了1到2元,遠銷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不但不愁銷路,品牌也打響了。

  滬滇兩地合作,變「輸血」為「造血」,從「對口幫扶為主」逐步轉向「對口幫扶與經濟合作並重」,並藉助上海的網際網路創新優勢,為雲南當地不斷注入發展動力。趣頭條黨委書記、總裁劉安逸介紹,通過近兩年來的扶貧實踐,趣頭條已經積累了成熟的「網際網路+精準扶貧」經驗。未來,趣頭條將進一步推廣現有經驗,不斷推出各類助農項目,為推動鄉村振興做出一家網際網路企業的貢獻。

  本報記者 溫素威

相關焦點

  • 嘉定這家企業參與滬滇合作,推進「網際網路+精準...
    嘉定這家企業參與滬滇合作,推進「網際網路+精準扶貧」 2020-12-25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滬滇山海情,閔施一家親!
    兩地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滬滇扶貧協作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精心組織、認真實施滬滇扶貧協作工作。【解說】2017年以來,閔行區委書記倪耀明、區長陳宇劍、區政協主席祝學軍等區領導親自帶隊到施甸開展幫扶工作,到實地察看項目推進,解決工作困難。
  • 滬滇深化扶貧合作 「紅河梯田鴨」直送上海家庭餐桌
    近年來,上海市長寧區和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進一步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增強對口幫扶項目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大力推動產業扶貧工作,先後投入大量滬滇項目資金,建成生豬、肉雞、梯田鴨等養殖重點項目,帶動貧困人口穩定增收。
  • 滬滇扶貧協作在武定結出累累碩果
    楚雄州盡銳出戰攻克深度貧困堡壘系 列 報 道滬滇扶貧協作助力武定換擋提速4月的清晨,迎著朝陽,記者驅車來到武定縣高橋鎮勒外村委會的高原蔬菜基地。村黨總支書記錢洪偉告訴記者,蔬菜基地是一個滬滇扶貧協作項目,投資2025萬元,由露養蔬菜基地、蔬菜大棚和冷庫等配套設施組成,蔬菜品相好的、高質量的主要是供海底撈訂單。為了更好盤活資源,促進農戶增收,去年4月高橋鎮引入保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進駐基地,負責土地流轉、蔬菜種植等。土地租金按照每年項目總投資5%%支付給高橋鎮,用於扶持轄區內15個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
  • 【滬滇東西部扶貧協作】滬滇協作「稻魚鴨」綜合種養敲開群眾致富門
    【滬滇東西部扶貧協作】滬滇協作「稻魚鴨」綜合種養敲開群眾致富門 2020-08-13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山有所呼 海有所應 紀錄片《山海之戀》還原滬滇幫扶情
    紀錄片《山海之戀》通過「滬滇幫扶歷史沿革」「援滇幹部視他鄉為故鄉」「以消費扶貧為主的產業幫扶」「醫療教育合作以及志願者幫扶」四方面敘事,全景式展現上海助力雲南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點點滴滴。  事實上,雲山村只是滬滇對口幫扶的一道縮影。1996年,黨中央確定上海市對口幫扶雲南省,「山」與「海」正式牽手。2016年,為貫徹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會議精神,上海市迅速作出「增資、擴圍、加人」的部署,開啟滬滇扶貧協作新徵程。
  • 徐承宇:從東海之濱到滇西高原,換個角色繼續戍邊興邊|精準扶貧
    我是上海市第十一批援滇幹部 徐承宇,現任雲南省保山市滬滇扶貧協作聯絡專員。2019年8月,受組織委派,我來到保山市扶貧辦掛職,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滬滇扶貧協作工作,也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十多年前,我曾作為在校大學生應徵入伍,成為了海軍航空兵的一員,戍守在祖國的東海之濱。
  • 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辦黨組書記、主任姚海一行赴武定縣調研指導工作
    、上海眾睿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節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人員赴楚雄州武定縣調研指導滬滇扶貧協作工作。姚海一行來到全國1113個掛牌督戰村之一的武定縣高橋鎮小河村,實地考察產業項目,認真聽取武定縣相關工作人員的情況匯報,詳細了解壯雞養殖、肉牛養殖、玉米種植、滬滇扶貧協作種桑養蠶等扶貧項目的落實情況。
  • 和愛情無關的海誓山盟,整整24年滬滇情,都在這部《山海之戀》裡
    四集大型紀錄片《山海之戀》將於今晚在雲南衛視播出,全面回顧梳理24年滬滇扶貧協作路,記錄「從山到海,共飲一江水」的滬滇情。紀錄片每集時長40分鐘,分別從滬滇幫扶歷史沿革、援滇幹部視他鄉為故鄉、以消費扶貧為主的產業幫扶、醫療教育合作以及志願者幫扶4個方面,全景式展現滬滇攜手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一頭一尾,一東一西,山眺望著海,海依戀著山。從上世紀60年代邁步進入新時代,緣從何起,情為何系,我們為您細細梳理山海深情的點點滴滴。」
  • 雲南首席新聞主播眼中的滬滇情深,《山海之戀》蕩滌靈魂,幫扶事跡...
    在四集大型電視紀錄片《山海之戀》中,講述人崔爽以一段富有詩意的「情話」,把觀眾帶到了山海之間,共同感知美好且炙熱的滬滇真情。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山海之戀》在雲南衛視播出後,反響強烈。紀錄片從「滬滇幫扶歷史沿革」「援滇幹部視他鄉為故鄉」「產業幫扶」「醫療教育合作及社會幫扶」等方面,全景式、立體化展現了滬滇對口幫扶取得的巨大成效。
  • 蒙牛堅持腳踏實地推進精準扶貧,榮獲2020年度中國益公司獎
    會上,蒙牛憑藉其在扶貧攻堅、公益慈善等多方面持續、踏實、創新地履行社會責任,斬獲了本屆重磅大獎——2020「年度中國益公司」獎。  作為中國乳業領軍企業,自創立至今的二十多年時間裡,蒙牛堅持腳踏實地推進精準扶貧、營養公益、社會公益等領域的社會責任實踐,在完善自身發展的同時基於乳業全產業鏈基礎做好精準扶貧及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教育雙提升。
  • 華僑城:精準扶貧的六大路徑|扶貧榜樣
    僅恆碧融三家龍頭房企在精準扶貧事業上的投入,就已經超過300億元。它們創新扶貧模式,探索出一條條企業公民新途;它們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創造出一個個扶貧攻堅的奇蹟。樂居財經特別策劃「2020中國責任房企」系列報導,發現中國「扶貧榜樣」。
  • 【理論|決戰決勝2020】關於我縣推進科技精準扶貧工作的幾點思考
    關於我縣推進科技精準扶貧工作的幾點思考作者:肥西縣科技局 汪 勇習近平總書記曾在精準扶貧工作中談到:「開對了『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產業扶貧是幫助貧困戶精準脫貧的突破口,是確保貧困戶精準脫貧的重要途徑,也是確保貧困戶脫貧不返貧的最有效方法。科技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有效形式,正是為精準扶貧開出的一劑「藥方」,運用好科技利器和專家智力,為貧困村和貧困戶解決「授人以漁」的問題,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過程,正是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實現共同致富奔小康的關鍵性舉措。
  • 精準扶貧的「衡水色彩」
    、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扶貧幹部執著堅守、貧困群眾不懈努力,共同描繪出精準扶貧的「衡水色彩」。合作社集體經營,村民以土地入股參與分紅,既壯大了集體經濟,又實現了貧困戶增收。讓黨旗飄揚在扶貧一線!這是誓言,更是行動。
  • 【網絡扶貧】扶貧「遇見」網際網路 線上線下齊發力
    【網絡扶貧】扶貧「遇見」網際網路 線上線下齊發力 2020-12-06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丹陽:收官之年全力推進「扶村幫戶」達新標精準扶貧活動
    折柳村做優生態稻米文章,只是丹陽市在脫貧攻堅中因地制宜促進產業扶貧的一個典型。 「十三五」以來,丹陽市在深入開展的「扶村幫戶」達新標精準扶貧活動中,始終堅持以精準識別為基礎、精準幫扶為手段、精準脫貧為目的,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
  • 邳州農商銀行:黨建+金融按下精準扶貧「快進鍵」
    該行先後通過推進網點廳堂服務營銷建設,加強與客戶面對面溝通交流,幫助扶貧戶深入理解扶貧政策、業務流程;推行陽光惠民駐村服務工作模式,成立五大授信中心,通過開展村組評議和召開扶貧政策宣講會的形式把低收入農戶的情況弄清摸實,將貧困原因把準看透,確保把金融扶貧資源用到最需要扶持的群眾、用到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將扶貧辦「貧困戶國網系統」信息數據及時導入本行信貸業務系統,實現扶貧戶精準識別,杜絕違規扶貧,切實提高貧困群體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 成武:網際網路+電商培訓 助力精準扶貧
    菏澤廣電網訊,近年來,成武縣緊緊抓住電子商務發展契機,以實施電子商務技能培訓為載體,積極鼓勵全民「學電商、用電商、做電商」,將電商培訓辦進農村,開啟精準扶貧新模式,探索農民增收致富新路子。在張樓鎮政府大院的電子商務培訓教室,來自全鎮的30多名村民,正在進行第一期的電商知識培訓。
  • 扶貧「遇見」網際網路 線上線下齊發力
    4年來,《網絡扶貧行動計劃》的實施,為越來越多的貧困人口插上脫貧致富的翅膀。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院長夏學平表示,在中國網絡扶貧過程中,各大電商平臺積極參與,將小農戶與大市場連接,為農產品打開線上銷路,促進了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的品牌化建設,越來越多農民拿起手機為自家農產品直播帶貨。
  • 漫畫·提案·公開|以「創業扶貧」融媒體新模式精準扶貧,助力鄉村...
    漫畫·提案·公開|以「創業扶貧」融媒體新模式精準扶貧,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高質量推進 2020-12-10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