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星又來了!」
11月27日上午,景縣王瞳鎮王七莊村口,鄉親們看到遠處風風火火走來的熟悉身影,開心地笑了。
從今年3月開始,市扶貧辦副主任李雙星就一直奔忙在田間地頭,向鄉親們推廣種植金銀花、玫瑰花。
打過招呼,李雙星開門見山:「脫了貧,咱要防返貧,更要致富。種金銀花省地、省水,高產期長,效益還好,很適合咱這兒種。」作為有著30多年基層工作經驗的「扶貧專家」,他要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埋下希望的「種子」。
藍天白雲下,李雙星和鄉親們憧憬著來年豐收的景象:廣袤的大地上,黃白相間的金銀花、紅色的玫瑰花競相綻放……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市委、市政府聚焦「三精準」、強化「三保障」、狠抓「三落實」,目前已圓滿完成既定目標:全市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001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20萬貧困人口全部實現高質量穩定脫貧……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扶貧幹部執著堅守、貧困群眾不懈努力,共同描繪出精準扶貧的「衡水色彩」。
紅色:黨建引領激發精準扶貧強大動能
冬日的陽光灑在阜城縣張家莊村張佔強家的小院裡,牆上串串辣椒紅得喜人。「俺們脫了貧,全靠玉軍書記。」
2017年,在外創業有成的共產黨員張玉軍回村擔任黨支部書記,開展扶貧工作。經過市場調研,他決定帶領村民發展辣椒、玫瑰種植產業。建合作社,流轉土地,帶頭示範——1000畝「樣板田」試種成功,畝均比傳統種植增收近三倍。
效益說話,就是管用。周邊12個村的1600多戶村民爭相前來合作。
今年6月,張玉軍榮獲「河北省鄉村振興『領頭羊』」稱號,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帶著鄉親們脫貧,是我的職責。只有更加努力工作,才配得上『共產黨員』這個稱號。」說著,他輕輕拍了拍胸前的黨員徽章。
「我市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加強黨對脫貧攻堅的領導,聚合攻堅力量,健全作戰體系,激發出強大動能。」市扶貧辦主任高衛紅說。
故城縣三朗鎮在13個村探索推行「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經營+農戶(貧困戶)入股」模式,以村集體名義成立合作社,村黨支部書記兼任負責人。合作社集體經營,村民以土地入股參與分紅,既壯大了集體經濟,又實現了貧困戶增收。
讓黨旗飄揚在扶貧一線!這是誓言,更是行動。
市委、市政府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統籌協調,紮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
我市每月召開會議研究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實時調度,對發現的問題以「一封信+問題清單」形式反饋給各縣市區委書記,提高推進工作的精準度;
堅持四級書記抓扶貧,黨政一把手對脫貧攻堅工作負總責,開展「四級書記遍訪貧困對象」活動;
市、縣、鄉、村逐級籤訂脫貧責任書,1001支駐村工作隊和13800餘名幫扶責任人「一對一」幫扶到村、到人;
組織開展「萬名黨員下基層、萬名幹部助脫貧」活動,全市各級黨員幹部深入基層一線,排查解決問題,提供便民服務;
……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各駐村工作隊把黨旗插到疫情防控檢查點前,24小時堅守一線,讓群眾感受到黨就在身邊。
金色:扶貧產業裡長出「金娃娃」
故城縣正大食品有限公司養殖場內,北半屯村脫貧戶陳運海正給肉雞餵飼料。「雞場打工,託養奶牛,每年收入近三萬。縣裡『五金』扶貧產業,俺就佔了兩個。」
故城縣依託正大肉雞、以嶺中醫藥、康宏奶牛、新希望和天邦生豬、綠康特色果蔬項目,培育形成了「金雞」「金蟬」「金奶牛」「金豬」「金棚」五大扶貧產業。
「產業背後,有成熟項目作依託,有大型企業作依靠,農民才能穩定增收。」李雙星認為,發展產業扶貧才是脫貧致富的根本出路。
扶貧產業長短結合、增收模式多重覆蓋,我市貧困戶收入有了多重保障。在蔬菜、林果、高粱、藥材等穩定增收產業全面推開的基礎上,今年又重點發展金銀花、玫瑰花長效增收產業,新增種植面積分別達到3萬畝、1萬畝。
產業扶貧,需要合理配置各類元素。讓產業布局、項目培養、資金使用、農民增收的循環更順暢,離不開創新性的頂層設計。
過去,貧困戶將扶貧資金入股合作社後,合作社種什麼、效益如何,政府不好管、群眾融不進。我市創新實施「聯農帶貧」模式,貧困戶用扶貧資金購置種苗,以苗入社。合作社指導貧困戶田間管理,收益由雙方合理分配。合作社融資難題解決了,貧困戶致富積極性提高了,社戶實現「雙贏」。
產業發展離不開資金支持。我市積極協調各大銀行巧用「金融活水」——故城縣推出「奶牛貸」和「棚窖貸」,為貧困戶量身定製金融服務;饒陽縣成立全省首家縣級服務「三農」金融中心,搭建扶貧融資平臺;武強縣整合扶貧資金、金融資金,扶持貧困戶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手工產業……
金融力量融入,讓產業扶貧的「金色」成色更足!
白色:健康扶貧讓兜底保障有「醫」靠
在饒陽縣饒陽鎮衛生院牛村分院,白色是主色調——白色的建築、白色的設備,還有來自市裡的「白衣天使」……
來此免費體檢的鄉親們,紛紛誇讚健康扶貧的政策好。類似的義診活動,我市每周都會進行。
健康扶貧釋放的「健康紅利」,讓貧困群眾有了堅實的「醫」靠。
年初,我市下發《2020年健康扶貧重點工作掛牌督戰實施方案》,要在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防止因病致貧返貧等方面下功夫,推進健康扶貧體系化——
三級醫院「組團式」支援貧困縣醫院,實現派駐醫院重點學科帶頭人、管理人員和護士長全覆蓋;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個人繳費由財政全額補助;建起「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的組合式保障體系……
今年以來,全市共計13558人次享受到「先診療、後付費」政策帶來的實惠;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達到30種,大病患者救治率達到99.59%;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實現100%。
一組組數據,振奮人心。
棗強縣郝家莊村村民劉立冬患病住院,儘管報銷了大部分醫療費,但自付部分仍高達9萬多元。他的信息第一時間出現在市防貧監測自動預警系統平臺上。扶貧部門迅速啟動救助程序,及時提供56750.25元防貧救助金,避免了劉家因病致貧。
依託「區塊鏈」和「大數據」,我市在全省率先啟用防貧監測預警系統,對全市6166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邊緣戶進行實時監測。因病、因學、因災出現家庭大額支出,金額超過設定預警線時,系統自動生成預警臺帳並進行提示。依託此平臺,我市救助743人,發放救助金452.5萬元,確保無返貧致貧發生。
綠色:以生態環保理念助力脫貧攻堅
既要富口袋,也要保生態——我市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貫穿扶貧全過程。
2016年以來,武邑縣先後投資8.8億元,在全省率先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貧困村實施光伏產業全覆蓋。全縣12803戶貧困戶全部實現了「借光生金」,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安平縣河北中電京安公司推出「秸稈扶貧項目」,利用處理後的秸稈發電。建檔立卡貧困戶依託專業合作社,與公司籤訂秸稈收購協議,每年獲得收益分紅。
在阜城縣脫貧村張家橋村,合作社為種植戶免費收割玉米秸稈,集中發酵成飼料供給村養牛場餵牛;牛糞經過處理成為肥料,再施到冬桃園中……昔日廢棄物,如今成了寶。
希望的田野呼喚更多的「綠色」!
「生態、經濟雙提升,為鄉村振興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李雙星說,「選擇扶貧項目時,必須考慮生態和長效。金銀花、油菜等種植產業收益高,節水效果也明顯。」
棗強縣在邢德路沿線綠化帶種植金銀花700畝,還探索出充分利用房前屋後閒置土地的「庭院銀花」種植模式。故城縣推廣「林下立體高效複合式種養」模式,金蟬養殖與雜糧雜豆種植相結合,實現了貧困戶增收,確保了綠色環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彩色:「多樣性」成就組合之美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也在於精準。我市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工作成效喜人。」高衛紅如是說。
今年4月,我市各級領導利用網絡平臺宣傳家鄉特產:市領導「帶貨」,直播間訂單刷屏;饒陽、安平、深州等縣市主管領導化身「網紅主播」,推介特色農產品;駐村扶貧幹部和村黨支部書記,紛紛為本村農產品代言。
9月,我市開展消費扶貧月活動,舉辦扶貧產品展銷會;以消費扶貧專櫃、專館、專區為載體,集中力量構建消費扶貧網絡;搭建「扶貧832」銷售平臺,組織動員已認定的450個扶貧產品入駐。
10月,因「網際網路+產業扶貧」工作成績突出,武邑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武邑京東「扶貧跑步雞」項目、政府電商「聯姻扶貧」、「1+X+1」產業扶貧機制等叫響全國。
……
電商扶貧,線上線下高效互動;其他工作,齊頭並進碩果盈枝。
——探索多種形式的集中供養模式,湧現出阜城縣特困失能人員城區醫養中心、冀州區貧困人口集中供養中心等特色服務機構,為孤老失能貧困人口築起溫暖的家。目前,全市已建成貧困人口供養中心59所,2204人實現集中供養。
——加大科技扶貧力度,提高扶貧質量。武邑縣與國家級科研院所合作,引進紅梨、「京彩」小西瓜等新品種,814戶貧困戶實現增收;故城縣選派農業技術員,蹲守扶貧一線,指導田間管理;饒陽縣邀請北京科技專家,手把手教貧困群眾掌握新技術。
——突出教育在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中的重要作用。2016年以來,我市實施貧困學生臺帳化精準控輟,積極落實「三免一助」政策,發放資金7524萬元,1.66萬名學生得到資助。貧困家庭無因貧失學輟學學生,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
——認真做好貧困戶住房和飲水安全工作。對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內的4類重點對象共計70282戶進行房屋安全鑑定,實現了我市農村危房全域「清零」;率先在全省開展長江水置換工程,將貧困村全部納入其中,優先進行置換,確保了貧困群眾飲水安全。
……
眾手勾勒脫貧畫卷,齊心繪就小康圖景,我市精準扶貧工作「筆精墨妙」「色彩交融」。當前,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鄉村振興已邁出堅實步伐。在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衡水色彩」必將綻放出新的精彩。
來源:衡水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