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遊戲陪練市場規模的擴大,電競陪練師這一「新個體」職業逐漸走進眾人視野。今年7月,《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發布,提出積極培育新個體、降低個體經營者線上創業就業成本、支持多樣化自主就業、鼓勵發展創新平臺等多種措施,以鼓勵新個體經濟發展。新政策的出臺,為遊戲陪練等個體從業者的職業提供了支持。
近年來,中國戰隊在DOTA2國際邀請賽、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等頂級電競賽事中接連奪冠,在國內掀起一股電競熱潮。隨著電競行業的蓬勃發展,電競生態市場不斷擴張,觀看電競比賽、直播、和朋友開黑玩遊戲已然無法滿足年輕的電競用戶們,直接觸達更深層次需求的遊戲陪練行業因此誕生了。
2019年,淘寶、虎牙、鬥魚等頭部平臺紛紛推出遊戲陪玩業務;在更早之前,比心陪練就憑藉領先行業的嗅覺率先入局,經過六年的積累與沉澱,已成為目前用戶數量最大、熱度最高的遊戲陪玩平臺。
據比心陪練公布的《2019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度平臺消費金額最高的用戶花了3,085,774元尋找大神陪玩;僅1月24日至2月29日期間,平臺用戶下單量就超過了六千萬局。
喜愛遊戲的建剛蛙是比心陪練的忠實用戶,常常在英雄聯盟類目下單。點陪玩的過程中,建剛蛙了解到陪玩大神每天工作幾個小時就能拿到比之前工作更高的收入,讓建剛蛙萌生了辭職轉型「新個體」的念頭。短短半年內,建剛蛙迅速完成了從玩家到大神的身份轉變,如今已積累了兩萬多粉絲,月收入比之前提高了4、5倍。
在比心陪練平臺,像建剛蛙、小懶這樣的「新個體」並非少數。截至2020年初,比心陪練大神數量超過400萬,有1,293,656名大神通過分享遊戲技能實現創收,其中全職平均月收入高達7857元,兼職平均月收入也近3000元。
作為業內率先推動電競陪練師職業化的平臺,比心陪練參與起草了《中國電子競技陪練師標準》,明確電子競技陪練師在職業概況、工作要求等方面的規範。由比心陪練技術團隊協助研發並負責日常運營的「電競陪練師技能認定平臺」,對有志於成為「新個體」的陪玩大神進行技術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考核,通過考核即可獲得「電子競技陪練師」官方職業技能認證。同時,比心陪練為平臺上通過電子競技陪練師技能考核的大神提供六大專屬福利,鼓勵更多用戶加入電競、成為遊戲陪練個體從業者。
比心陪練等平臺的扶持,賦予「新個體」電競陪練師更廣闊的成長舞臺,也促進了陪練行業的發展,讓「平臺+個人」的全新職業形態在電競領域得以實現。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