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行(space travel)第一站--月球

2021-01-10 知識解說

歡迎來到太空旅行第一站:月球站。首先和大家介紹一下月球是如何形成的?大概在40億年前,太空中一顆年輕莽撞的行星到處橫行,不巧的是它與另一顆行星撞在了一起,後者大概有火星那麼大被稱之為Theia。而前者這顆年輕的行星就是我們的地球,這次撞擊從地球上撞下一塊物質飄入了太空。過了不知道幾億年的時間,所有那次撞擊產生的碎片都聚集到了一起,進而形成了一個圍繞地球旋轉的球體,久而久之這顆球體就變成了如今的月球。月球上沒有藍天,沒有風……因為月球上沒有大氣層,你能看見的是許多坑坑窪窪的表面。在月球上能看見的星星比在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都看的多。在月球地面之上的一毫米就是太空。

月球是地球唯一一顆常駐的天然衛星,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自然衛星。在太陽系中已知的自然衛星中,月球的密度排在第二位。

月球與地球的近地點大約為362600km,遠地點大約為405400km,其半長軸為384399km,其一個軌道周期為27天7小時43分11.5秒,同步周期為29天12小時44分2.9秒,平均繞軌道速度為1.022km/s ,月球的表面積為3.793*107km2大概是地球的0.074倍,其體積大概為2.1958*1010km3大約是地球的0.020倍,其重量為7.342*1022kg大約是地球的0.012300倍,其表面重力為1.62m/s2(0.1654g)。

我們人類對月球所知僅僅是一些表面數據,月球上還有很多沒有探索的地方,或許有一天我們也會移居月球,創造出新的家園。

相關焦點

  • 英文閱讀33——Cookies in space
    Cookies in space: Oven sent to ISS for baking experiments太空中的餅乾:烤箱被送至國際空間站進行烘焙實驗An oven has been launched to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 中國在月球暗面做什麼,外國網友評論
    這是第一個著陸在月球另一側的探測器,由於兩個天體都圍繞太陽旋轉,月球暗面永遠都遠離地球。如果北京在未來幾年實現其雄心,這不會是它最後一次創造歷史,將會威脅美國在太空的主導地位。嫦娥四號探測器和它攜帶的玉兔二號探測器一直忙於拍攝和掃描礦物,在月球的低重力環境下種植棉花、土豆和油菜籽,培育酵母,孵化果蠅卵。
  • 寧可讓空間站在太空中運行,也不建在月球上,這是為什麼?
    自1971年,「禮炮1號」升空以來,先後升空的空間站已經有4個,它們分別是禮炮號、天空實驗室、和平號空間站以及現在運行在地球軌道上的國際空間站。空間站是人類邁向太空的前沿陣地,在空間站上,太空人可以進行長時間的工作和生活,可以進行大量太空實驗,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人類能夠建造在太空中運行的空間站,那麼為什麼不索性在月球上建立一個基地呢?
  • 為什麼對SpaceX太空人來說,現在是去太空旅行的好時機?
    所以,space x 和NASA發射Demo-2的任務——NASA資深太空人Bob Behnken和Doug Hurley搭乘space x 的載人龍飛船從NASA的甘迺迪航天中心送往國際空間站,這看起來有些奇怪或不合時宜。這項任務原本計劃在當地時間5.27執行,但由於天氣原因被推遲至當地時間5.30進入發射軌道。
  • 外媒:藍色起源計劃最早今年4月份進行載人太空旅行
    【TechWeb】1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幾年,太空旅遊成為熱門話題,藍色起源、SpaceX和維珍銀河等公司都對商業太空旅行表達了興趣。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創辦了一家名為「藍色起源」的太空旅行公司,該公司計劃讓乘客們乘坐「新謝潑德」號太空飛船飛到太空。近日,有報導稱,藍色起源計劃最早於今年4月份進行載人太空旅行。
  • 從拋起的骨頭到太空的宇航器,《2001太空漫遊》篇章二:月球之旅
    今天我們接著來解讀這部科幻史詩《2001太空漫遊》的第二個篇章: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 )。上期我們了解了《2001太空漫遊》的開篇章,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隨便讀讀第二篇章A Trip to the Moon (月球之旅)影片的第二部分,庫布裡克用了一個蒙太奇手法——從骨頭到宇航器。這讓影片的第一部分平滑渡過到了第二部分,這個跳轉,沒有使用標題。
  • 美國與加拿大籤署協議,在月球軌道建造太空站,為月球基地做準備
    根據本周CSA和NASA籤署的太空條約,加拿大同意為太空站建造一個外部機器人系統,包括開發下一代機器人手臂,被稱為Canadarm3。作為交換,NASA同意為兩名加拿大太空人提供一起執行「Artemis任務」的機會,一名太空人將前往月球太空站,另一名太空人將前往第二個登月計劃中的月球登陸任務「Artemis II」。
  • 《月球旅行記》:從電影對未知探索
    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電氣shi'd科幻電影肇始於「運棺材的馬車」,而真正意義上的科幻片應該是1902年《月球旅行記》的誕生。《月球旅行記》這部短片的時長不過短短的14分鐘,放到如今視頻媒體發達的時代,它充其量不過是一部微電影的製作罷了。
  • 從火星到月球,2021年各國的太空探索有點兒忙
    這架微型無人機將是人類在另一個星球上試飛的第一架直升機。鎖定月球表面雖然中國在過去七年裡三次把著陸器降到了月球上,但NASA自1972年的最後一次阿波羅任務以來,一直沒有在月球表面著陸過。隨著美國在太空的發力,這種情況可能會在2021年有所改變。
  • 火星上的聚會、鎖定月球表面 2021太空探索有點兒忙
    火星到月球 2021太空探索有點兒忙  科技創新世界潮  ◎實習記者 張佳欣  地球上人類又迎來新的一年,就在2021年新年過後約一個月,3個無人探測器將駛入火星軌道附近。這架微型無人機將是人類在另一個星球上試飛的第一架直升機。  鎖定月球表面  雖然中國在過去七年裡三次把著陸器降到了月球上,但NASA自1972年的最後一次阿波羅任務以來,一直沒有在月球表面著陸過。隨著美國在太空的發力,這種情況可能會在2021年有所改變。
  • Space X 載人航天成功!人類離太空旅行不遠了
    太空旅行不遠了…當全世界甚至外太空都在為Space X的「成人禮」歡呼時,它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卻因為新冠檢測被隔離中。自從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退役以來的9年裡,NASA要想去往太空,只能搭乘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聯盟號每個座位的價格高達8000萬-9000萬美元,「船票」之高令人唏噓。
  • 天文之最:誰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誰又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人類已經成功登上了月球,環繞著地球的空間站無時不刻的發回各種各樣的信息。哈勃望遠鏡飛出太陽系發回了不可思議的照片,火星探測器不停的探索著火星表面,幫助科學家不斷的更新自己的認知。回首往事,那時的宇宙還是人類無法涉足的禁地,地上的人們只能仰望浩瀚的寰宇,遐想銀河之中究竟掛著何種星體。1961年4月12日,一切發生了改變。在那一天俄羅斯太空人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男人。
  • 太空旅遊實現了?美國真的登上月球?外星生命真的存在?
    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收購了先鋒航天公司和阿爾提烏斯太空機器公司。這次收購是該公司首次對發射公司進行收購。這意味著太空飛行器的民營化商業化的發展,不遠的將來太空旅行社將成為可能。太空旅遊是基於人們遨遊太空的理想,到太空去旅遊,給人提供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最新奇和最為刺激人的是可以觀賞太空旖旎的風光,同時還可以享受失重的味道,而這兩種體驗只有太空中才能享受到。
  • 到月球旅行到底有多難?
    中國探月三步走計劃科學發現報有關中國探月計劃的報導制定這樣一個計劃的背景,是前一年中國神舟五號成功將楊利偉送上太空,中國載人航天計劃取得巨大成功。此時推出「嫦娥工程」,是要乘勝追擊,爭取獲得更大突破,展現了中國航天人的勃勃雄心。
  • 《太空牛仔》Space Cowboys
    007/spacecowboysp.jpg border=0 align=left>編 劇:肯·考夫曼 Ken Kaufman    霍華德·克勞斯內 Howard Klausner導 演正當大家束手無策之際,力挽狂瀾於即倒的「大英雄」出現了——全世界唯一還活著的而且熟悉並能修復這顆「老爺」衛星的人出現了,他就是當年美國第一代太空人計劃的後備隊成員弗蘭克·柯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飾)。
  • 太空版「我的爸爸去哪兒了」,科幻電影《星際探索》(中)
    (由於分為上中下篇,若有小夥伴沒看第一篇的可以先去觀看第一篇的文章哦~)整部影片幾乎沒有感情色彩。無論是主人公和父親的生離死別,還是最後千辛萬苦回到地球與妻子重逢,都不像以往一樣煽情。影片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一次,而在海王星星際旅行中度過的月球和火星的主人公有兩次「轉機」到達了最終目的地。電影中描繪的1級火箭和從地球到月亮的明星,商業旅行是可以用另一個「月亮」來衡量的未來。
  • Blue Moon太空著陸器 將幫助美國人在2024年重回月球
    藍月亮是一種新的月球著陸器,「這是一輛令人難以置信的著陸器,」他告訴人們,「它將會飛向月球。」由液態氫提供動力,著陸器有一個能夠在太空中航行的機載系統。它還可以利用千兆網際網路使用雷射與地球進行通信。 微型衛星也可以綁在流動站的頂部並部署在月球軌道上。Blue Moon具有一個能夠映射月球地形的機載雷射雷達系統,以便選擇正確的著陸點。
  • 太空軍新武器連續曝光,美國已經準備好獨佔月球、殖民太空?
    【軍武次位面】:羅夏國際公約阻止不了美國當地時間5月6日,美國太空軍發布了第一支徵兵廣告。一名年輕人站在海邊,仰望著頭頂無垠的星空:也許你誕生在這顆星球的目的,並不在這顆星球上。2006年,美國空軍指定波音公司建造第一架X-37B,在2010年又建造了第二架。X-37B需要用火箭或者大型飛機高空投放,然後藉助自身動力進入近地軌道。
  • 想知道從太空中看滿月是什麼樣子?國際太空站照片告訴你
    而在太空中看滿月有什麼不同呢?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日前分享了幾張在太空中拍攝的滿月照片,你可以比較一下有何不同。國際太空站於12月5日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4張從該站上拍攝的滿月照片。其文章寫道:「滿月一個月出現一次,從地球上方250英裡(402公裡)處看來,這是個壯觀的景象。」
  • 人類太空旅行還要多久?打造飛行器已有四家公司,星際飛船最顯眼
    現在為了實現這一願望,已經有多家私人探索公司開始研製腦洞大開的太空飛行器,準備將遊客帶往外太空,未來只要你有大把票子,就可以隨時進入太空。實現商業太空旅行還需要多久呢?據了解,已經有四家私人公司已在打造史無前例的飛行器,或許在不久的未來,商業太空旅行真的就到來了,接下來我們懷著好奇的心理來簡單地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