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乘坐飛機、高鐵出行的方式進入尋常百姓家,雖然飛機的速度夠快,但是因為安全係數不夠,同等條件下大家更多還是會選擇高鐵。畢竟飛機失事的案例還是讓人歷歷在目,無論是人為還是飛機本身存在的問題,都讓人看了膽戰心驚。而今天筆者就為大家講述中國第一起劫機空難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為了防止自身國家財產的流失,很多國家都禁止運輸黃金,而當時中國的澳門,便因為這個機遇,成為遠東地區唯一的黃金市場。由此,一些香港的黃金販運商便時常往返於澳門和香港兩地之間。
在商業交易過程中,賺錢機會總是先到先得,所以黃金販運商為了能夠最快以高價格賣出自己的黃金,都選擇飛機這種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在當時,民航有一定發展,但是並不是說只要有一點錢就可以乘坐飛機,而是要非常有錢才可以。下面我們要講到的劫匪,就是把家裡的地賣了才有錢買的飛機票。
當時往返於香港和澳門兩地的客機名為「澳門小姐號」,是澳門航空運輸公司向香港國泰航空公司租用的一架水陸兩用客機。這輛客機於1978年4月7日首航,由於當時沒有那麼多人能坐的起飛機,於是這輛客機也是客貨兼載,一天兩趟航班,往返於港澳兩地。
而當時的黃金販運商搭乘的也是這輛客機,這輛客機在給黃金販運商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他們的人身安全造成了風險。因為只有這一趟飛機,那麼很容易被一些利益薰心的歹徒盯上。到1948年7月16日,便發生了預謀已久的澳門小姐號劫機事件。
在中山縣有四名學習過飛行駕駛技術的社會青年,名為黃關耀、趙昌堯、趙三才和趙日明。他們在學習飛行駕駛的過程中,了解到一位叫做黃頌平的黃金商販,他經常乘坐「澳門小姐號」客機往返於香港澳門,並且乘機時會攜帶大量黃金。為了查清他的底細,這四人還了解到黃頌平在港澳兩地都設有金鋪和銀行。於是四人鐵定能在黃頌平身上撈到一大筆錢,便開始了精密的預謀。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他們決定跟蹤黃頌平,並劫持他乘坐的飛機,等到飛機降落以後,便開始搜括飛機上所有的黃金。於是趙日明和趙昌堯變賣了家中田產,用來買四個人坐飛機用的飛機票,可以說,他們認為這場劫持已經勝券在握了,因為他們已經孤注一擲了。
到了16日那天,由趙日明坐機頭座位,控制駕駛艙;趙三才、趙昌堯在機中部,控制乘客;黃關耀坐飛機尾部,負責指揮監督。飛機飛到一半時,四人便開始行動。然而趙日明在劫持機長的過程中,受到了一位牧師還有副機長的阻撓,飛機當即失去了控制,墜落下了海裡。坐在飛機最末端的黃光耀,因為懂得一些飛機失事自救措施,便用力砸開窗戶逃了出來。而剛巧海上路過了漁民,便救下了黃光耀。
而飛機上的其他人,都沒能從飛機裡逃出來,溺亡於海裡。誰也沒想到,最後逃出來的竟是密謀這場事故的歹徒。然而剛剛得知事故的警方是不知道事情的真相的,一切只有等黃光耀開口才行。而狡猾的歹徒哪會輕易說出真相,最後警方找來黃光耀的老鄉故意套話,才把事情的真相套出來。最後知道實情的黃光耀又出爾反爾,矢口否認自己說出的話,於是證明黃光耀等四人罪行最後的口證也沒有了。
然而當時這起事件發生在建國前,事故發生地點又是港澳兩地之間的海域,香港澳門互相推諉追究的指責,當時的廣東省政府又無暇顧及這類事件。於是這起事件最後不了了之,黃光耀只被拘留數月就被釋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