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的底色——記九十六歲的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96歲的孫景坤身子骨已大不如前,表達吃力,耳朵也背。可是湊到耳邊跟他大聲說抗美援朝的故事,老人的雙眸就亮了起來,進而潤溼。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每一次鉤沉往事都仿佛揭開傷疤那樣錐心刺骨。退伍幾十年來,孫景坤從未主動提及自己立功的過往,跟兒女念叨一句「那些犧牲的戰友啊」,已然老淚縱橫。戰火壓頂的真實殘酷,遠非電影所能描摹,所以,老兵孫景坤不看戰爭片。

  72年前,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名戰士,先後參加了四平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解放長沙、海南島等戰役,英勇善戰,戰功無數。

  70年前,當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家鄉就在遼寧丹東的孫景坤毅然告別家人,奔赴抗美援朝戰場,九蹈死地猶未悔。受傷回國治療的孫景坤本可以靜養,但他主動拔掉針管三度奔向前線,與死神一次次擦肩而過。

  而1952年10月配合上甘嶺戰役的一場戰鬥,令孫景坤刻骨銘心。

  「孫景坤,你帶彈藥增援161高地!」接此命令的孫景坤略有猶豫,161高地三面處於敵人的火力控制之下,除了要背著重達90斤彈藥箱還要衝過十幾條封鎖線。此前已有8批戰友犧牲在增援的路上,自己能行不?孫景坤瞅準了一個空當,恰好敵人一輪進攻結束,施放煙霧掩護傷兵撤退,他帶領戰友一鼓作氣衝上山頭。剛衝上陣地,倚仗飛機大炮的敵人就開始了猛烈反撲,孫景坤和所剩無幾的戰士從中午戰鬥到半夜,他一人就擊斃了21名敵人,6輪反擊下來,高地守住了。事後戰友在炮彈掀起的泥土碎石中,找到了昏迷的、渾身都是血的孫景坤,他的耳朵被震得幾天都聽不見聲音。

  抖落徵塵,解甲歸田,軍功章藏諸箱底。孫景坤的人生涇渭分明——上半場保家衛國,下半場回鄉建設。1955年復員時,戰功卓著的孫景坤放棄留城機會,回到老家丹東市元寶區金山鎮山城村,扛起鋤頭,又回歸耕作本色。

  被村民推選為生產隊長的孫景坤一刻也閒不住,近30年來,他帶領鄉親們一同修建水壩改造耕地,成立共同致富小組,大力發展糧菜生產,栽下13萬棵松樹和板慄樹……

  村民有困難,孫景坤想方設法解決,而自己的孩子卻沾不上一點光。村裡佔地單位招工,孫景坤毫不猶豫地把機會讓給別人。他的大女兒孫美麗至今回憶過往心情都很複雜,「後來當地電話局招工,原本有我一個,但我爸一看有我的名就跟對方說把我拿下去。我們兄弟姐妹都想不通,哪有老爸對自己的子女這麼刻薄。」面對埋怨孫景坤只有一句話:「那麼多同志為了祖國把性命都搭上了,我還活著,不能總想著自己家這點事。」

  山城村變美了,變富了,可孫景坤家沒變。清苦,一直伴著他。家裡的房子年久失修,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屋裡仍沒有衛生間,上個廁所都得兒女攙著跟著。身子骨單薄的孫景坤在陰溼的屋內夏天還要穿棉襖。政府想著他,送去慰問品,幫他換房子,孫景坤都一口拒絕。他常常說:「和當年在坑道的苦相比,這點苦又算啥。」

  直到今年,孫景坤作為特護區休養員住到丹東光榮院,空調、電視、衛生間等設施齊全,有護士為他提供24小時的護理服務,孫景坤過上了踏踏實實的好日子。孫景坤與護理員聊天不禁感慨:「好,這裡真好,感謝黨和政府安排這麼好的環境和貼心的護理,我知足了。」(記者 孫潛彤)

相關焦點

  • 歲月無聲 英雄無悔——記96歲的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
    今天,在如水的歲月裡回望,我們看到的是96歲抗美援朝老英雄孫景坤的家國情懷、無悔初心。 新華社發(劉海東攝)新華社瀋陽10月17日電題:歲月無聲 英雄無悔——記96歲的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新華社記者牛紀偉、梅世雄、於力、高爽男兒從軍去,百戰衛家邦。
  • 英雄無悔丨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不畏犧牲英勇善戰 深藏功名再建新功
    英雄無悔丨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不畏犧牲英勇善戰 深藏功名再建新功 2020-10-27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等功臣 英雄本色——96歲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深藏功名甘於奉獻...
    孫景坤在位於丹東市元寶區的家中(7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新華社瀋陽10月12日電 題:一等功臣 英雄本色——96歲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深藏功名甘於奉獻一生清貧新華社記者牛紀偉、梅世雄、於力、高爽在家人的攙扶下,他從病床上艱難坐起來,說話口齒不清。
  • 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不畏犧牲勇善戰 深藏功名建新功
    有這樣一名志願軍老戰士,他曾捨生忘死血戰沙場,作戰英勇榮立一等功。載譽回國後,他卻深藏功名解甲歸田,帶領村民改變家鄉貧困面貌,從不考慮個人得失。這就是已經96歲高齡的孫景坤初心不改的英雄本色。1950年,孫景坤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曾因激戰負傷回國治療,傷剛好又再次奔赴前線。1952年10月,在配合上甘嶺戰役的一場戰鬥中,身為副排長的孫景坤接到了增援161高地的命令。當時,161高地三面處於敵人的火力控制之下,送彈藥上去要衝過十幾條封鎖線。  衝上陣地的孫景坤和所剩無幾的戰士們投入到激烈的戰鬥中,他們打退了敵人多次反撲。孫景坤一人就擊斃了21人。
  • 96歲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多次赴朝作戰 身負20餘處傷疤
    96歲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多次赴朝作戰 身負20餘處傷疤 2020-10-19 18:09: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詩堯 責任編輯
  • ...投入到保衛祖國、建設祖國事業中——記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孫...
    70年來,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志願軍老戰士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繼續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各條戰線上努力工作、拼搏奮鬥。本報今起開設《志願軍老戰士風採錄》欄目,講述健在的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為社會發展和國家強盛發光發熱的典型事跡,以此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匯聚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 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三渡鴨綠江戰沙場 獻身山城村甘務農
    參考消息網9月30日報導 (文/於力 高爽)  他叫孫景坤,今年96歲,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  盛夏,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山城村,一條偏僻的小巷,一間不起眼的平房。見到有人來,瘦弱的孫景坤趕忙在家人的攙扶下坐起,用力挺直佝僂的腰背,和藹地招呼來訪者。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丨歲月無聲 英雄無悔:記96歲的志願軍老戰士孫...
    >——記96歲的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新華社記者牛紀偉、梅世雄、於力、高爽男兒從軍去,百戰衛家邦。今天,在如水的歲月裡回望,我們看到的是96歲抗美援朝老英雄孫景坤的家國情懷、無悔初心。20多處傷疤,是刻在身體裡的軍功章深秋,清晨。丹東市光榮院裡,孫景坤坐在床前,打量著掛在牆上的一件掛滿軍功章的舊軍裝。陽光照進屋裡,軍功章上泛起金光。
  • 抗美援朝老戰士孫景坤:閃光的軍功章在無聲述說
    孫景坤在位於丹東市元寶區的家中。 新華社記者 楊 青攝清晨,陽光灑滿房間,晨光的映照下,一件老式軍裝上閃耀著金色。那一枚枚熠熠生輝的獎章、紀念章,陪伴了老人數十年。這裡是遼寧省丹東市光榮院的特護區房間,也是96歲的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的「新家」。退伍以來,孫景坤曾一直把沉甸甸的軍功章壓在箱底,60多年紮根鄉村,帶著村民改變家鄉貧困面貌。
  • 「活的羅盛教」——記志願軍老戰士黃治富
    新華社武漢12月5日電 題:「活的羅盛教」——記志願軍老戰士黃治富新華社記者黃一宸老兵黃治富的家裡,放著兩摞報紙,一摞是他每天看完的,整整齊齊碼在電視櫃旁;一摞裝在灰布袋子裡,都是他剪下來的、與自己有關的舊報。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志願軍老戰士面對面...
    致敬「最可愛的人」 共憶抗美援朝的崢嶸歲月 ——凱裡學院「戰火與青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志願軍老戰士面對面專題訪談會圓滿舉行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0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懷著滿腔熱血,趕赴朝鮮,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保家衛國。
  • 血戰鐵原——記志願軍老戰士王應邦
    新華社石家莊10月20日電題:血戰鐵原——記志願軍老戰士王應邦新華社記者王楠楠1951年春天的朝鮮戰場永遠銘記一個名字:鐵原。在這裡,志願軍經過十幾天的慘烈戰鬥,迫使敵人止步於三八線以南。王應邦,1927年12月出生於山西省靈丘縣羊山溝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944年參加八路軍,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隨63軍189師赴朝作戰。「我們當年是一路唱著歌進入朝鮮的。」王應邦還清楚地記得,當年部隊抵達安東(今丹東)時已近天黑,立即換裝後,又馬不停蹄地奔赴前線。
  • 尋找志願軍老兵
    雖然正值盛夏,39歲的趙波已經開始為寒冷的冬天作準備。  作為「志願軍老兵幫扶計劃」的發起人之一,他和志願者團隊正在緊鑼密鼓地聯繫廠家、制訂方案,為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們定做過冬的棉服。  趙波的另一個身份是演員。
  • 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活動,老戰士再唱「雄赳赳...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昨日在京開幕。今日(20日)上午9點,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名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烈士親屬代表來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進行參觀。
  • 志願軍老兵成都觀看《金剛川》銘記抗美援朝精神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10月25日,中影晴瑞影城CGS舉辦「致敬英雄兒女」《金剛川》觀影活動,特別邀請抗美援朝老戰士代表現場觀影。本次活動,成都影迷與志願軍老兵王光柄、韓雨秋、郭明清,「特級英雄」黃繼光後人黃擁軍,還有部分現役軍人代表共同觀影。「我老了,背也駝了,扛槍打仗不行了,但有義務宣傳抗美援朝精神。」88歲的老兵韓雨秋說道。《金剛川》講述抗美援朝戰爭最後一役背後的一段真實往事。
  • 四川85歲志願軍老戰士竹笛吹響《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
    四川在線記者華小峰 攝影報導10月21日,一身綠裝的四川85歲志願軍老戰士易如元在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用自製的竹笛吹奏了一曲《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激昂旋律再次響起,樂曲聲又把大家帶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 「你不當兵,我不當兵,誰來保衛祖國」——記志願軍老戰士易金榮
    新華社武漢12月9日電 題:「你不當兵,我不當兵,誰來保衛祖國」——記志願軍老戰士易金榮新華社記者高蕊「戰友們是因保家衛國犧牲的。」志願軍老戰士易金榮永遠也忘不了,1953年春的朝鮮戰場上,戰友們在一場戰鬥中犧牲的場景。易金榮經常對兒孫們說這樣一句話:「你不當兵,我不當兵,誰來保衛祖國呢?」保衛祖國,正是易金榮68年前參軍入伍的原因。「當時國家剛解放,百廢待興,需要有人來護衛。」易金榮說。
  • 戰火中榮立戰功 轉業後為英雄守陵——記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徐振明
    【志願軍老戰士風採錄】戰火中榮立戰功轉業後為英雄守陵——記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徐振明光明日報記者章文長白山南麓,渾江東岸他是95歲高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所首任所長徐振明。兩次榮立一等功談及往事,老戰士徐振明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烽火連天的歲月——1942年初冬的一天,徐振明在參加山東莒縣伏擊日軍的一場戰鬥中,在山坡上向敵人射擊。
  • 95歲志願軍老戰士重走鴨綠江斷橋 哽咽回憶戰友犧牲場景
    95歲志願軍老戰士重走鴨綠江斷橋 哽咽回憶戰友犧牲場景 2020-10-22 09:04:07  來源:央視軍事
  •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血戰鐵原——記志願軍老戰士王應邦
    血戰鐵原——記志願軍老戰士王應邦新華社記者王楠楠1951年春天的朝鮮戰場永遠銘記一個名字:鐵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