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聯行研討會在渝舉行 探索重慶邁向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新格局

2020-12-03 騰訊網

2020年7月30日,重慶——今日,仲量聯行在渝舉行產業聚能與城市更新研討會,從商業地產視角剖析重慶城市產業變革與需求動力,進一步探索重慶邁向智慧城市及內陸國際金融中心之路新格局。

本次研討會聚集了來自政府、開發商、運營商、投資者與媒體等多方代表逾百人出席。仲量聯行華西區董事總經理喬裕生出席並致辭。他表示:「儘管市場在短期內受到衝擊,但從長期來看,重慶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接點,將持續引領中國西部和長江上遊地區經濟發展。今年年初,成渝地區雙城戰略升格,城市擴容與城市更新成為成渝地產空間的兩大發展機遇。重慶的投資、消費與貿易都在迎來新的風口,我們非常看好這個市場,也將一如既往地投資重慶、服務重慶。」

仲量聯行華西區董事總經理喬裕生致辭

Top50報告首次登陸重慶,四大產業共驅渝辦公樓市場進階

仲量聯行發布的《2020年重慶甲級辦公樓市場企業客戶Top50報告》對重慶市場前50企業客戶進行了首次公布。本次研討會中,報告主筆——仲量聯行華西區研究部總監朱建輝也對報告進行了權威解讀。他談到,「長期以來,業界的慣性思維總將重慶辦公需求活力的不足歸結為重慶是以製造業為核心的產業結構,相對而言,對於辦公樓需求較大的服務業則發展相對滯後。然而此次報告顯示,重慶早已發展成為由第三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從甲級辦公樓的需求結構不難看出,金融、服務、地產與科技網際網路產業早已成為驅動重慶辦公樓市場發展的核心動力。」

仲量聯行華西區研究部總監朱建輝發表演講

辦公樓是樓宇經濟的核心載體,重慶辦公樓市場更歷經了十餘年發展和變革。1997年,大都會廣場作為現代商業綜合體在解放碑CBD建成,也給重慶帶來首個具有國際甲級標準的辦公樓產品。這一時點比武漢、成都、西安等中西部城市的首個甲級辦公樓交付時間早5-10年。二十餘年後,重慶已建成58棟甲級標準辦公樓宇,市場存量從僅5萬平方米,增長至目前300萬平方米數量級。高品質樓宇不斷刷新重慶天際線,重慶來福士等300米以上超高層地標建築相繼建成,陸海國際中心等400米以上的摩天大樓亦在施工進程中。面對如此高強度、大規模的辦公樓開發,市場空置率問題長期受業界尤其是機構投資者關注。

朱建輝分析到,「既然需求總量不是問題,那麼需求端的地域結構性分布便是癥結所在。在重慶,地理區位、交通便利、政策引導等環境因素皆對企業選址影響深遠。重慶擁有數百萬平方米的產業辦公樓體量,其對商業樓宇需求產生的『分流』效應不容小覷。從業主視角出發,既然產業辦公樓與商業辦公樓招商租賃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商業樓宇如何提升競爭力便成為開發商在渝持有經營性辦公物業的一大考驗。核心CBD的區位優勢、甲級辦公樓的高品質和國際標準的物業管理、綜合體項目的辦公配套、外企與知名企業的產業聚焦效應等優勢,都不應被業主忽視。如何在這一窗口期修煉內功,以迎接下一波經濟發展的機遇,將決定項目的未來走勢。」

兩江四岸規劃升級,「都市再發展」指數助力鎖定發展機會點。

產業發展是樓宇經濟、辦公樓需求的根基。重慶該如何聚能優勢產業,完成自身的轉型升級蝶變?縱觀重慶城市更新之路的快速更迭,從千禧年開始,這座城市逐步經歷了老工業廠區整體拆遷、老廠房活化利用、重塑歷史文化等階段。如今,隨著主城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成為重要命題,重慶亦進入了有機更新和特色城市名片打造的新階段。

仲量聯行提出的「都市再發展」指數是通過對特定區域系統化診斷,來評估城市供應和發展需求的匹配度。在仲量聯行深度參與兩江四岸區域多個核心項目的策划過程中,也大量運用了此模型。仲量聯行華西區戰略顧問部總監鄒麗娟在研討會中談到:「針對兩江四岸區域目前在空間資源有限,業態定位不清晰等問題,可以考慮將重慶歷史文化作為驅動,結合文創、旅遊、商業、生態等產業,打造文商旅融合的濱水經濟高地。通過空間再利用、產業融合發展、多方合作模式等方式探索重慶城市更新的發展機會點。」

仲量聯行華西區戰略顧問部總監鄒麗娟發表演講

隨著內陸國際金融中心的加快建設及「兩江四岸」規劃帶動的核心區域的提質升級,重慶正加速提升內陸開放能級。在科技和金融產業的雙重驅動下,產業對未來辦公需求的價值更是不言而喻。打造中國內陸國際金融中心和智慧城市,重慶未來可期。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仲量聯行

相關焦點

  • 新流量之戰打響:重慶成都西安鄭州烏魯木齊,內陸五城被委以重任
    而中歐班列開行,恰恰又是內陸開放的突出成果表現之一。今年4月發布的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優化中歐班列組織運營模式,加強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建設。而在今年全球疫情的影響下,內陸開放的重要性進一步提級。五個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城市開展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建設在此時提出,其實有著很強的「應景」之意。
  • 重慶兩江新區與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共建滬渝協同創新中心
    兩江協同創新區趙鵬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譚鈺欣12月17日,共建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滬渝協同創新中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重慶兩江新區舉行。滬渝協同創新中心將打造集信息共享、技術交易服務、技術金融創新、技術轉移、技術轉移經紀人培育、智慧財產權服務、技術轉移大數據於一體的區域技術轉移平臺,促進滬渝兩地科技資源轉移聯動,推動重慶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滬渝協同創新中心將搭建信息共享平臺,整合兩地科技信息資源,動態發布兩地技術合作供求信息。
  • 重慶成都西安,誰是內陸金融第一城?|道一
    近日,重慶主要領導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強調著眼更好服務國家戰略支撐重慶發展,著力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和內陸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這則新聞表述,釋放出一個重大信號: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是中央交給重慶的重大任務。而在此之前,內陸金融中心定位目標,主要還是重慶單方面在說。無獨有偶,3月25日,《西安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重磅出臺,箇中表述堅決,包括「爭取將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 從西部找海到整合陸海,陸海新通道與重慶發力新格局
    2019年10月,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的框架下,西部所有12個省區市與海南省、廣東省湛江市一起,在渝籤署《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框架協議》。至此,西部陸海新通道形成「13+1」共建格局。一批重大鐵路項目建成投產,主要公路瓶頸路段全面打通,形成以鐵路為骨幹、高等級公路為補充的陸路交通通道;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北部灣深水港基本建成,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海南洋浦的區域國際貨櫃樞紐港地位初步確立,實現與廣東湛江港協同發展;西部地區物流樞紐分工更加明確、設施更加完善,重慶內陸口岸高地基本建成,通關便利化水平和物流效率大幅提升,更好引領區域協調發展和對外開放新格局。
  • 四川天府新區、重慶兩江新區籤約,加速打造內陸開放門戶
    4月23日,重慶兩江新區、四川天府新區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第二次聯席會議在重慶兩江新區召開。會議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商定,將在攜手加強規劃戰略協同、探索內陸開放新模式、推進交通互聯互通、推進產業聯動發展、助力西部科學城建設、深化多領域改革創新合作、建立兩地合作機制等七個方面深入合作,並確定了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2020年十項重點任務。
  • 重慶渝中:自貿「試驗田」育出「開放加速器」
    培育涉外法律主體雙向開放、發展「產業集群+機構集群+人才集群」、形成「涉外法律服務+公證、仲裁、調解」多元糾紛化解機制、探索「陪、跟、護」全鏈條集成式服務和「網際網路+」智慧法律服務、加快中新法律領域互聯互通、建立健全服貿統計等,渝中多層次、全方位推進涉外法律服務能級,多元化涉外法律服務格局初步形成。
  • ...2020上海金融論壇隆重舉行|艾倫·格林斯潘|上海國際金融中心|...
    央廣網上海12月13日消息(記者吳善陽)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2020上海金融論壇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會今天舉行。2020上海金融論壇現場(央廣網記者 吳善陽 攝)新冠疫情來襲,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加速重構,傳統金融體系遭遇挑戰,創新與變革迫在眉睫;適逢中國迎來「十三五」收官之年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元年,2020上海金融論壇以「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主題,展開多角度、多層次、多領域的對話和思想碰撞。
  • 重慶兩江新區,一座國際汽車城的崛起之路
    陳軍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譚鈺欣12月3日,在重慶兩江新區金渝大道9號中國汽車研究院內,第五屆i-VISTA智能網聯汽車國際研討會正在舉行。長安全球研發中心 汽車筆電成重慶經濟發展「雙引擎」兩江新區表現亮眼在邁向「智造重鎮」與「智慧名城」的徵途上,汽車與筆記本電腦絕對是重慶經濟增長的兩臺中氣十足的「發動機」。
  • 香港動漫展首次在渝舉行
    11月29日,2013香港動漫展在北城天街舉行,市民正和展出的動漫人物「親密」接觸。記者 羅斌 攝   本報訊 (記者 廖雪梅)由香港特區政府駐重慶聯絡處與重慶市外經貿委主辦的「香港動漫展2013」11月29日至12月8日在重慶舉行。這是香港特區政府駐重慶聯絡處首次在渝舉辦動漫展。此次動漫展展出了劉雲傑、蘇敏怡、陳智華等香港動漫畫家的知名作品。  29日舉行的香港動漫展開幕研討會上,渝港兩地80多位動漫業人士表達了期待全產業鏈合作的願望。
  • 2020上海金融論壇舉行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昨天,2020上海金融論壇在滬舉行。論壇現場發布了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共同撰寫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
  • 重慶國際商務區煥新「升級」 助企業駛向陸海新通道「快軌」
    中新網重慶12月25日電 題:重慶國際商務區煥新「升級」助企業駛向陸海新通道「快軌」  作者 彭國威  100米,200米,300米……隨著升降梯的上行,眼前的視野越來越寬,湛藍的嘉陵江像一條遊龍,蜿蜒伸向遠方。  重慶渝中區嘉華大橋旁的這個「高個子」名叫陸海國際中心,正在一天天猛長,全力衝刺著458米的目標高度。
  • 西部(重慶)科學城將迎首個國際盛會:2020重慶國際創投大會22日-24...
    10月13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2020重慶國際創投大會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有關情況。會論演 :三大板塊匯聚海內外群英重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波介紹,本屆大會將以「創智·創新·創業——走進西部(重慶)科學城」為主題。主要開展「會、論、演」三大板塊。
  • 2020中新金融峰會「綠色金融助力陸海新通道綠色發展」分論壇在我...
    11月24日,2020中新金融峰會「綠色金融助力陸海新通道綠色發展」分論壇在我區舉行,國內外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160餘人齊聚一堂,圍繞「綠色金融助力陸海新通道綠色發展」進行深度對話與交流。區委書記黃玉林致辭。
  • 中歐班列(渝新歐)開出全國首趟郵包專列
    這是首趟中歐班列(渝新歐)「中國郵政號」專列,這是全國首家整列發出的郵包專列。國際郵件改道重慶疏運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境外航空公司逐步停飛大部分中國境內國際客運航線,對出口國際郵件運輸工作造成影響。
  • 2020年度渝商頒獎 他們是重慶民企榜樣
    △頒獎大合影在重慶,有這樣一群開拓者和奮進者,他們鼎立潮頭,在一次次面對國內外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積極轉型升級,勇於探索創新,推動重慶民營經濟穩定增長,在重慶乃至全國經濟版圖中佔據重要地位。11月2日,由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重慶市總商會、重慶市北碚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金科股份獨家冠名,周師兄火鍋協辦的「2020年度渝商評選頒獎典禮暨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研討會」在北碚區隆重舉行,一百餘位優秀渝商以及相關部門領導匯聚一堂,見證2020年度渝商、新銳渝商的脫穎而出,並就「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展開深入探討。
  • 重慶兩江新區:一座正在崛起的國際汽車城
    新華網重慶12月17日電(王龍博 陳軍) 12月初,位於重慶的中國汽車研究院內,第五屆i-VISTA智能網聯汽車國際研討會正在這裡舉行。  i-VISTA由兩江新區重要的研發檢測企業中國汽研院承建,目前已形成「一賽」「一會」「一指數」「一中心」的行業標杆性品牌,引導行業及消費者了解並信任智能汽車。
  • 從「通」、「活」到國際物流新機遇,解碼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加...
    「陸海新通道的開闢,為中國西部內陸地區提供了一條向南出海,聯通東南亞國家最便捷的物流通道,成本與江運相當,但耗時僅為三分之一,為企業開闢了利潤新空間,為西部大開發增添了新動力。」日前,「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在重慶召開,8地9位省部級領導共同參會。
  • 專家學者聚焦優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法制環境 關注數字貨幣健康發展
    中新網上海12月3日電 (記者 陳靜)2020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的「交卷」之年。金融法制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基本要素之一。3日舉行的「新形勢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法制環境的優化」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新的建設進程中的法制新需求、新對策,並為修訂《上海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提出建議。學者特別關注數字的健康創新與發展。
  • 助推「山城」經濟建設與國際合作——重慶經開區國際招商推介會舉辦
    2020年11月20日,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的「重慶經開區國際招商推介會」在重慶順利召開。此次活動以「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積極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主題,通過主活動+三場平行活動的形式,開展部地協作,助力重慶的招商引資和產業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