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你,是否會拿著心愛的玩具跑來跑去?如果是一臺火柴盒出品的汽車模型,那嘴裡自然會發出Zoom,Zoom的引擎聲。那如果是孩之寶出品的變形金剛呢?我想,那一定是Bumblebee。
80後,90後甚至00後的共同回憶,變形金剛。但是名字雖然一樣,但並不是同一樣東西。80後可能是動畫片,拍畫但是90後甚至00後回憶的是電影,手辦。現在看來,當年的變形金剛甚至有一些粗製濫造,像是大黃蜂這樣的形象,居然是「萌萌」的甲殼蟲,而不是一輛兇狠的車。
電影裡的大黃蜂,變成了一輛科邁羅。也是中國老百姓對於新世紀的肌肉車一種新的認知。電影中的主人公,上大學開著這樣一輛拉風的車,也給當年的我心中種下一顆種子。接下來的系列電影中,出現了更多雪佛蘭車型的影子。但給我記憶最深的,還是大黃蜂或者說科邁羅。
如果說,電影中的大黃蜂科邁羅,給我留下的映像是有一絲絲復古,但又符合當年的審美的。那現在的科邁羅或者說雪佛蘭品牌的設計風格,就是更現代更年輕的感覺。近年來,雪佛蘭品牌的家族設計語言更加年輕化,可以反映到很多車型上,但總結幾個關鍵詞,就是分體式大燈,肌肉線條,以及頗具力量感的設計。
從引入國內的這些雪佛蘭產品來說,你也可以發現很多端倪。特別是Redline和RS系列的引入,更是強化了年輕化的屬性。如果說RS追求的是極致,那Redline系列則是追求的一種平衡,一種年輕與成熟的平衡,一種實用與炫酷的平衡。
還記得半年前,我第一次試駕雪佛蘭創界時,那種撲面而來的運動感,讓我很詫異如今的SUV可以如此個性潮流,或者說如此運動。但相比創界這樣的緊湊型SUV,開拓者面對的人群則更加關注實用。但對於年輕化的追求,絲毫沒有妥協。兇狠犀利的外觀就是一貫的答案。
整體內飾方面,則汲取了雪佛蘭品牌中,我最喜歡的兩臺車的精華。圓形的空調出風口,無論設計還是位置,都很接近科邁羅。而方向盤,則和硬漢索羅德一脈相承。雖然Redline版本在進氣格柵上部,外後視鏡和輪圈上都有紅色的點綴裝飾,但在車內,圓形的空調出風口並沒有採用RS版的紅色,而是採用了鍍鉻。個人反倒更偏好這個鍍鉻多一些。
不得不提的還是空間,現在的年輕人誰還沒幾個哥們死黨呀,但坐在一輛車裡的其樂融融是分開幾輛車感受不到的。無論是剛需還是限號,這也是近年來這種7座SUV大賣的原因吧。
而不得不說前排這個數據接口了,十分直給的放在出風口之間,說實話這一看就是美式風格,確實十份趁手,但也有不少網友吐糟。我是不在乎,做人就要real,畢竟方便好用才是最重要的。
全系2.0T+9AT的組合,可以說近年來通用集團中的黃金組合了。擔心動力?絲毫不需要,就算是偶爾放縱,這臺開拓者也能滿足你的需求。如果你僅憑藉外觀,來猜測這是一輛開起來很「美式」的車型,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都說不能以貌取人,開拓者自然也是如此。
往往7座的SUV,會在操控和舒適中進行取捨,而放棄一些東西。就像是木桶原理,不求做到最好,但會做得很平均。那開拓者,肯定就是這一級別的優等生了,或者說尖子生。我們這臺Redline版本,搭載了20英寸的輪胎。懸架的反饋,完全不像是一臺大車。在山中彎路中,支撐性很好。
長波路面下,又能很好地收住車身,不會讓車輛變成忽悠悠的大船。轉向的手感,也很現代化。為什麼要用這個形容詞,其實目前的新車都採用了電助力轉向,和液壓轉向時代,好的反饋就一定重手不同。現在是保留清晰路感以及明確轉向的同時,又很輕便。我想,這就是目前大家都在追求的轉向手感。
雪佛蘭開拓者Redline就是這樣一臺,給年輕人準備的7座SUV,或許你不用帶上家人孩子,但你一定會載上三五好友。如果下一部變形金剛裡,大黃蜂變成了開拓者,我也不意外。畢竟當時的男主角,也到了現在這個需要一輛大車的歲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