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身體不對勁,越搜索越焦慮,可能是網絡疑病症

2020-12-14 關你健康

#秋天會養生健康不踩坑#

發現身體上有小紅點,感覺緊張,還加入血液病患者的群組,打探消息;看到病毒這個名詞,就心跳加快,不停搜索相關內容。了解到的信息越多,越是無法打消心中的疑慮。如果具有類似的表現,就要及時到專業機構診斷,看看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網絡疑病症。

網絡疑病症,cyberchondri,這個概念的出現,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這個新名詞,首先出現在報紙上,因此,沒有引起專業領域的關注。不過,到了2009年,精神醫學專業的學者,開始就此現象進行討論;2014年,網絡疑病症量表問世。通過網絡檢索醫療信息及嘗試自我診斷過程中,出現的健康相關的焦慮,開始獲得更多的重視。

網絡疑病症,被定義為過度或重複性的在線醫療檢索行為模式,伴隨健康焦慮或痛苦的增加。這種疑病症,由幾個部分組成,包括重複性的耗費大量時間的在線醫療信息檢索;出現焦慮等負性情緒狀態,或者與檢索相關的痛苦;因為檢索而導致其他活動中斷;因為痛苦或焦慮增加而諮詢醫生,希望使自己心裡踏實。通俗地總結,網絡疑病症就是因為看到網絡信息,而開始懷疑自己的健康狀態,看得越多,越不安心,陷入焦慮,難以解脫。

密切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態,本來是1件有益的事情。但是,由此引起的焦慮超出某種限度時,就會成為新的健康問題,屬於疑病焦慮障礙,也就是咱們通常所說的疑病症。這種病症的判斷,具有3個維度的特徵。第1,焦慮是否持續,或者經常發生且難以控制?第2,擔心是否超出實際危險或身體狀態嚴重性的比例?第3,這種狀況是否影響到正常生活以及與人相處?

判斷是否具有網絡疑病症,可以嘗試自問如下問題。是否經常通過搜索,檢查機體的疾病跡象和症狀?是否因為害怕生病,對於吃什麼東西或者到哪裡就餐等,特別在意?是否經常向朋友或專業健康保健人士尋求幫助或安慰? 是否會花費很多時間思考自己的健康狀況?這些活動是否已經開始影響生活質量?這類情況發生是否已經有一段時間?如果這些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就應該及時尋求專業幫助,通過量表等方法進行網絡疑病症的診斷。

疑病焦慮障礙,是較為常見的現象。此前,澳大利亞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5.7%的人都表示,疾病焦慮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帶來困擾。值得注意的是,疑病焦慮障礙,會帶來繼發的精神疾病,比如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而且還會引起軀體疾病,比如增加心臟病的風險。具有敏感、多疑、易受暗示、內向性格的人,容易出現短期的疑病症;負面生活事件影響、社會交往減少、生活穩定性受到破壞、缺乏安全感等,也是導致疑病焦慮障礙的誘因。此外,還有部分疑病症,屬於醫源性因素,比如,由大夫的不恰當言語、態度、行為等引起就診者的多疑;或者由於重複就診或檢查等,導致對檢查結果或治療方案的懷疑;由於不信任,而產生自救的念頭,於是,到網絡上不斷搜索,但是,獲得的信息越多,信念越是受到挑戰,最終,找不到可以信任的答案,陷入深深的焦慮。

應對網絡疑病症,目前認為,有效的手段是認知行為療法。這種方法,主要是教授個體思考和行為的新方法,引導患者有效識別疾病焦慮的症狀,採取策略克服擔憂及無益的想法和行為。此外,對於較為嚴重的網絡疑病症,也會使用氟西汀等藥物進行輔助治療。網絡疑病症,是焦慮的1種特殊表現,而焦慮的本質是過度擔憂,所謂庸人自擾。因此,相信太陽明天還會正常升起,把心境放寬,才是避免網絡疑病症的正確且有效的思路。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相關焦點

  • 淺談「沒病找病」的疑病症
    每次醫生說他沒問題,可他不是認為儀器出了故障,就是懷疑醫生拿錯了病歷,或者不認真檢查,根本不聽專家、家人的解釋。這樣的患者可以認定他有心理障礙——疑病症。實際上,患有疑病症的人不在少數,據統計,門診患者中約有1/3的病人屬於這種情況。
  • 大多數疑病症的人都有嚴重的焦慮症?如何克服疑病症帶來的痛苦?
    疑病症確實很是痛苦,它的痛苦就是自己太在乎自己的身體健康了,過於擔憂自己有什麼重大疾病,而有什麼不測,以至於把自己搞得整日裡活在恐懼、焦慮、害怕、緊張高度緊張的狀態裡。其帶來的行為有:「坐立不安、反反覆覆的網上查病、不斷地去醫院檢查、反覆詢問醫生自己的問題,其實問題就是一點點亞健康而已」。
  • 總感覺自己有病?反覆在醫院做檢查,小心這是疑病症
    疑病症是什麼疑病症是軀體形式障礙的一種亞型,又稱疑病性神經症,表現為過分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常因身體出現輕微變化而自覺患有某種疾病,並反覆就醫,患者常主動要求做檢查,儘管醫學檢查結果陰性疑病症的危害疑病症患者常會因為疑心自己得了重病而成日擔驚受怕、坐立不安、食慾下降、失眠等,嚴重的患者還可能繼發或伴有抑鬱和焦慮的症狀,疑病症患者為了找出自己的疾病,於是三天兩頭的往醫院跑
  • 疑病症的表現
    過度緊張,會到導致疑病症。疫情對我們的考驗不只是身體層面的,還有心理層面的,這一點,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很多時候不是身體出了問題,而是心理出了狀況而不自知,心理先垮了,這對於防護是很不利的。只有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才能夠對自己的情緒有所察覺,進而做好情緒疏導。
  • 疑病症:對健康過分的擔心
    疑病症,顧名思義,就是常常懷疑自己的身體哪裡有病不健康了,檢查結果顯示一切正常但仍不能打消其疑慮,為此飯吃不香,覺睡不著,終日憂心如焚,過著去醫院檢查和回家發愁這樣兩點一線的生活,並且具有持續性和廣泛性的特點。 疑病症患者主要表現為對自身健康狀況過多關切。
  • 如何應對疫情中的「疑病症」
    如何應對疫情中的「疑病症」 主講人: 阜新市第四人民醫院精神三科主任耿英華 ,終日惶惶不安,還有的人遇到身體有點不舒服,就擔心自己得了新冠肺炎,有的甚至開始自行服用一些藥物來治療。
  • 強迫疑病和焦慮,疫情反彈hold住好心情
    當達到一定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符合診斷標準時,就可診斷為「強迫症」。案例2——疑病張女士是一名超市收銀員,平時接觸的顧客很多,之前到醫院查過新冠病毒核酸和抗體檢測均為陰性,但張女士仍然無法放心。偶爾出現頭暈、乏力或其他不舒服的症狀,張女士就會與新冠肺炎聯繫起來,越對比症狀越覺得自己患上了新冠肺炎,於是,張女士再次去醫院進行了檢查,儘管結果仍為陰性,但張女士依然不放心,計劃著換家醫院再查一次。
  • 有沒有感覺到越查越像?為什麼會這樣?
    有沒有感覺越查越像?這是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疾病焦慮現象,坊間也稱疑病症。事實上,這算不上「症」,即算不上心理障礙,就是一種正常的焦慮情緒。只有極少數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並產生出汗、恐慌等症狀才能算心理障礙,即疾病焦慮症。焦慮、恐懼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兩種情緒反應雖然焦慮和恐懼很惹人討厭,但卻是人類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兩種情緒反應。
  • 疑病症都有這些症狀,你有嗎?
    疑病症的病因有哪些疑病症包括內外因。內因:性格因素、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對生理現象不合理的認識。外因:家裡人或朋友患某種疾病,常懷疑自己也會患此病。夫妻中存在神經症或人格障礙者。網絡上一些信息或者事件影響。接受過多的醫學檢查、過度的治療。
  • 焦慮、癔症、疑病症……他的心理病徵如此明顯,為什麼千百年後我們...
    本文筆者不揣鄙陋,試圖從心理學角度,通過對屈原心理病態的分析,進一步挖掘影響其藝術創作的心理因素。屈原的心理病態主要是一種較輕微的心理失常病症,它雖在心理學和醫學上被列為心理的病理狀態,可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把它看作疾病。它主要是由於受到重大挫折後產生強烈的心理衝突而受到過分的壓抑所造成的。它的主要病狀為焦慮、恐怖症、疑病症和癔病症等。
  • 不要沒事說自己強迫症,真正的強迫症越想擺脫越痛苦
    文/老K只要說到強迫症,很多人可能就會聯想到自己要把書籍擺放整齊,床上不能有雜物等等。但真正的強迫症卻是一種心理疾病,而且非常痛苦。什麼是強迫症?正常強迫和病理性強迫的區別上述我介紹的幾類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可能很多朋友都有,這裡有人就會提出疑問,是不是自己患上了強迫症?其實正常擔心和強迫症的區別就在於【頻率】和【痛苦程度】。
  • 越努力,越焦慮,到底是哪裡出問題了?
    越想要掌握生活,反而越焦慮 隨著科學的進步,尤其是網絡的普及,使得我們的生活節奏大大加快,生活方式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年代裡沉澱下來的思想、價值觀和傳統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以前被當作真實和永恆的東西,如今看來越來越無法令人信服。
  • 女友跟上司出差發來酒店全身照,越看越不對勁,感覺要被綠了
    3、女友跟上司出差發來酒店全身照,越看越不對勁,感覺要被綠了4、如果生孩子不是為了玩,那人生將變得毫無意義5、貓覺得現在需要點貓薄荷,可以醒醒腦,不然要暈倒了!16、太空步其實挺簡單,但走出這種感覺不容易17、怎麼?你還想出門啊!給我回來!18、車主可能比較優秀吧,怕別人偷車於是這樣做19、這兄弟倆也是很厲害,都剎不住車了。
  • 老婆出差發了張酒店的全身照,怎麼越看越不對勁,感覺要被綠了
    3、老婆出差發了張酒店的全身照,怎麼越看越不對勁,感覺要被綠了4、咱村裡的車中,就數你這高跟鞋敞篷車最拉風5、哈哈哈哈!免費理髮,誰來?6、妹子你是被晃到眼睛了,還是在向我眨眼啊。15、誰也跑不掉,這威力很大的,強!16、還要定時給老鼠稱重,這是準備享用了嗎?17、幸好老虎沒有動真格,不然早就成為它口中的食物了。18、最近大家的生活真的都很艱難,於是西天取經團隊作出了自己的抉擇。
  • 超奇葩的《海綿寶寶》手辦,半身都是骨頭,網友:越看越不對勁
    尤其這三款關於《海綿寶寶》中的主角海綿寶寶、派大星和章魚哥的「奇葩手辦」,以彰顯每個人物獨特的「內部構造」為看點,造型相當滑稽,讓網友們越看越不對勁,哭笑不得。完全顛覆了小嗶對於海綿寶寶一直保持軟綿綿的印象,話說即使是正常的海綿生物,絕對不會是由這麼一大堆的骨頭拼湊而成,這樣看起來真的不會感覺很奇怪嗎?
  • 容易緊張、焦慮的人,試試這個辦法
    人人都可能碰到這些事,都會面對生活中各種不確定。很多人都說「想開點就不焦慮了」,但為什麼自己總是想不開?到底應該如何正確應對焦慮?只能束手就擒嗎?   來自專業醫生的分享——濟南遠大精神科李沛英主任醫生教您解決焦慮問題。
  • 越焦慮越學不下去,怎麼辦?|2020法考
    你看,焦慮的並不是只有你。面對法考這個「龐然大物」,大家都很焦躁不安。誰能打敗焦慮情緒,誰就掌握了法考的制高點!打敗焦慮,或許可以試試下面這些小方法~1.一個個小小的成就感積累起來,會讓你逐漸擺脫焦慮,越來越自信!2.適度運動,調劑情緒有沒有發現,休息日的時候想躺床上好好休息,卻越躺越累。
  • 越臨近中考、越感覺心煩意亂沒信心、該怎麼辦?
    越臨近中考、越感覺心煩意亂沒信心、該怎麼辦?距離中考再有大概一兩個月的時長,而這一陣子,宛如長跑比賽的最終的衝刺環節,那麼,提速、保持和降速,獲得的效果顯然是迥然不同的。也有些人歷經整年的備考,心理狀態的疲倦,使一部分同學對備考和中考都形成厭煩心態,幹什麼都打不起精氣神,懷著一種「不在乎」心態,甚至對中考形成牴觸心理狀態。有一些學生們只顧著全力複習功課,放棄了常規的睡眠時間和必不可少的業餘活動,長久打「疲勞戰」,結果成天頭昏腦漲,學習效率很差。
  • 哆啦A夢:「毀童年」的4個道具,小時候太單純,長大後越看越不對勁
    哆啦A夢:「毀童年」的4個道具,小時候太單純,長大後越看越不對勁 但是長大後,你不覺得奇怪嗎?這種道具也太怪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