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焦慮,到底是哪裡出問題了?

2020-12-22 騰訊網

擺脫焦慮,就是要過好「當下」

「我太難了」成為了時下年輕人的網絡流行語。學習、工作、戀愛、家庭……千言萬語彙成一個字,就是「難!」

我不禁思考:當代社會,我們大多數人不必擔心飢餓,沒有戰亂的侵擾,生活便利程度與過去相比更不可同日而語。可是,幸福和快樂卻依然如水中月,我們依然整日被各種焦慮包圍。

是因為當代人變得嬌氣了?並不是。正如美國學者阿倫·瓦茲在他的著作《心之道》的副標題「致焦慮的年代」所表明的那樣,我們本身就處在一個焦慮的年代——甚至比過去的年代更為焦慮,而這恰恰是由於技術的進步造成的。只有清楚地認識到它,我們才能擺脫焦慮的折磨。

阿倫·瓦茲是美國著名的大眾哲學家,他的思想深受禪宗大家鈴木大拙的影響,但又博採眾長,將各類宗教、哲學、心理學中的道理與當代生活相結合,試圖找到當代人焦慮的病灶所在。

越想要掌握生活,反而越焦慮

隨著科學的進步,尤其是網絡的普及,使得我們的生活節奏大大加快,生活方式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年代裡沉澱下來的思想、價值觀和傳統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以前被當作真實和永恆的東西,如今看來越來越無法令人信服。

當然,思想的解放是社會進步的必然。但凡事都有兩面,傳統被撼動產生的後果,就是讓許多事都變得無所適從。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有一個在監獄裡待了五十年的老犯人布魯克斯。他作為監獄的圖書管理員,每天都推著小車給犯人送書。這份工作讓他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

後來,布魯克斯得到假釋,重獲自由。這本來是所有犯人夢寐以求的事,然而最終布魯克斯卻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臨死前,他在牆上寫道:制度是不可逾越的

因為在監獄裡,他是受人尊敬的圖書管理員,他知道犯人們需要他。出獄後,他只是一個犯過罪的老頭,什麼也幹不了,價值感的失落令他無法忍受。

這個故事很有象徵意味。如果我們把布魯克斯想像成生活在過去年代的人,而把「出獄」想像為思想解放的過程,那麼就成了一出絕妙的當代寓言:過去的信念被打破了,卻沒有新的信念進來補充。就是在這樣的「真空」裡,不安和空虛感與日俱增,最後甚至可能致命。

於是,我們就只好用短暫的快樂來填補這種不安全感。不幸的是,當代便利的傳播手段更是「火上澆油」——我們可以輕易地打開一段段視頻看至深夜;上百部影視劇等著我們去選擇;有人在網路遊戲中一擲千金……

我們穿梭在一個又一個短暫的歡娛中,生怕自己錯過什麼。然而,當手機、電腦屏幕關上,一切幻象都消失了。我們感到的是更為強烈的空虛與孤獨。

因此,瓦茲指出,我們生活的年代是「一個充滿沮喪、焦慮、煩亂以及『興奮劑』成癮的年代。我們必須在可能的時候想辦法抓住我們所能抓住的,並在心裡壓抑我們的這種看法——整件事情都是徒勞無益的。」

我們為了推遲感受不安的時刻,反覆「轟炸」感官,讓感官保持在高度興奮的狀態。這是由聲音、興奮感和刺激構成的「興奮劑」。用此種方式擺脫不安,無異於飲鴆止渴,因為這只會製造出越來越多的欲望。

事實上,這並非來自身體的真實欲望,有時,僅僅是對於「欲望的期待」。為了滿足期待,我們需要更多的刺激與興奮,如此形成了惡性循環。

這是由於我們放棄了對信念的尋求嗎?恰恰相反,瓦茲認為,我們去不停地刺激自己的感官,並且寧願忍受枯燥無聊的工作賺取收入,只為了忙裡偷閒用物質享樂獲得短暫的解脫,這一切努力正是試圖重新掌握生活。

只可惜,你越想要掌握生活,反而越陷入焦慮。

擺脫焦慮,就是要過好「當下」

當你看到一隻貓攤開四肢悠閒地曬太陽,或是一隻狗在草地上無憂無慮地奔跑、遊戲,是不是也會有點羨慕,感覺自己活得還不如小狗小貓。

對於動物而言,只有「此時此刻」。它們滿足於當下的愉悅,不會去思考是否會擁有一份美好的回憶,或是未來是否能得到幸福。而人類則相反,無時無刻不擔憂著「過去」與「未來」。

比如說,當一個人得知兩周後自己將要上手術臺,即使他生活平靜、工作順心,可仍然無法擺脫對手術的恐懼。他很難專心地做當下的事,很難享受眼前的愉悅。他同時被「過去」與「未來」折磨——「過去」的經驗告訴他,手術是危險的,可能致命;而他即將在「未來」遭遇這一可能性。

這樣的困境就遍及我們的生活中:

為了養老,我們不得不犧牲年輕時的快樂,儲存許多錢,即使有調查表明,一個人95%的財富將全部花費在生命的最後兩個月;

由於過去感情的失敗,不再敢投入一段新的感情;

演講時因為害怕不被認可,反而更加緊張,結果真的搞砸了演講。

……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過去」與「未來」比眼前的「此時此刻」更真實。過去發生的和可能會發生的事,足以影響到我們眼下正在做的事。

誠然,大腦對過去的反省和未來的預期是必要的,否則社會將失去秩序。但是,如果由此而使我們無法充分地活在當下,那麼我們將失去真實的生活。畢竟,只有此時此刻正在做的事,才構成了「過去」與「未來」。

請試想:假如你為了準備下周的菜餚而憂心忡忡,從而忽略了正在吃的美味,那麼到了下一周,你依然會如此。雖然並未錯過任何一餐,但其實你的味蕾從未真正享受過食物的味道。

這樣的人生豈不是得不償失?正如瓦茲在書中所言,我們一直在為生活做準備,卻未能真正地生活。

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人類擁有強大的「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人類最大的智慧,有了它,人類才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才擁有了法律、道德和思想。然而,瓦茲告誡我們,對過去和未來的敏銳感知力的增長,使我們對當下的感知變得模糊了。

「我們似乎是到了這樣一個階段:擁有意識的好處被它的壞處壓過了。極端的敏感性反而使我們失去了適應能力。」

想要擺脫對於「過去」與「未來」的焦慮並不是容易的事。瓦茲給出的辦法,是要我們認清正是當下才構成了「過去」與「未來」,用「過去」和「未來」衡量當下,是本末倒置。

然而,我們往往就會陷入這樣的思維誤區:由於過去不美好的回憶,到現在也很難走出來;由於對未來的擔憂,令自己裹足不前。

要知道,眼下所經歷的,也隨之轉化為了新的經驗,就像是人體裡的血液循環。如果想要自己不再為「過去」與「未來」所困,我們能做的,就是過好「當下」。

相信你的身體與本能

瓦茲在書中有一個貼切的比喻:我們就像是被蜂蜜黏住的蒼蠅,越掙扎陷得越深。

這讓書單君想起了貝爾·格裡爾斯在《荒野求生》中親自演示過的,當一個人陷入泥沼中時,動作越大,往往越容易被泥漿吞沒。而如果他能放鬆身體,慢慢地抽出雙手和雙腳,獲救的概率就增大很多了。

生活也是如此。瓦茲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做的不應該是掌控,而是「放手」。這是人類社會進化的必然選擇——「由於我們曾在其中尋求安全感的那種信念倒塌了,我們的頭腦才已為『放手』做好了準備。」

這是什麼意思呢?

可以想像一些我們經常會經歷的時刻:

當欣賞一首美妙的曲子時,你心中不會想著「我在欣賞好聽的曲子」,你的本能已經在讓你全身心地欣賞了;

當你投入在一場考試中,心無旁騖,是顧不得思考「考試」這回事的,因為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考題上。

相反,這些時候如果有「意識」的加入——「我在聽歌」「我在考試」,反而會破壞欣賞歌曲的心境,也更容易考砸。

當我們專注於某事時,我們是在體驗這個過程,而不是去想它究竟是什麼、我們需不需要它。這就是瓦茲提出的解決焦慮的智慧:遵從你的本能。

這並非讓我們放棄自己的理智和思考,而是在理智的主導下主動地「放手」——讓原本應該屬於本能的部分,不要再過多地受到意識的指手畫腳。

我們總是傾向於滿足大腦的欲求,而忽視身體。正如當我們把胃填滿後,依然會想要進食,是因為有進食的欲望;我們不停地打遊戲,即使身體疲憊不堪仍不願休息,是想要獲得虛擬世界裡的虛榮感。

人的欲望是無法滿足的溝壑,「它必須要麼生產出越來越多的快樂,要麼都垮臺」。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娛樂方式這麼多,焦慮感卻更嚴重的原因——我們太依賴大腦製造出來的欲望和快樂了。

因此,瓦茲的解決之道就是要我們關注「身體的智慧」

他引入了禪宗的思想教人們覺察生活——感受當下的生活,但不要對此刻產生過多的判斷和想法。遵從你的身體和本能,讓它去引導你做事,而並不是總以「我想」怎麼怎麼做來行事。

比如說,我們總會有「報復性熬夜」的習慣。早上的工作佔據了太多時間,晚上寧願熬夜也要把時間補回來。但實際上,這並非你身體的真實需求,效果也往往事與願違:身體狀況每日愈下,第二天沒精神也耽誤了工作。

因為這只是你的大腦在產生欲求,而身體本能的需求是休息。時間是補不回來的,你唯一面對的只有「當下」。過好每一刻的「當下」,正視自己真實的需求,相信許多不必要的煩惱也就煙消雲散了。

瓦茲的這本《心之道》很薄,但思想密度很大,需要你不時停下來想想,否則就跟不上他的節奏。

書中還引入了大量的禪宗思想與公案故事。歸根結底,瓦茲想要告訴我們的是,有時我們並沒有真正在「生活」,而是被「過去」和「未來」困住,並沒有真正去體驗此時此刻。這樣的人生只是虛度。

欲求很多時候就源自於此。它是由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是一件讓我們自己折磨自己的工具。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越努力越失敗,到底是哪裡錯了?老領導好心提醒,以前怎麼沒發現
    正所謂「方法不對,努力白費」,這也是很多職場小白弄不懂的一個問題,他們總認為「越努力就越幸運」,從來不想想自己所做的一切,到底是不是領導或公司所需要的,以至於到了最後,自己付出很多,卻還是受到領導的責備與懲罰,於是就抱怨這個抱怨那個!
  • 中國5000萬人深陷焦慮:那些活得自在的人,到底贏在哪裡?
    中國5000萬人深陷焦慮:那些活得自在的人,到底贏在哪裡?羅洛·梅等心理學家在研究了一生焦慮的意義後得出一個顛覆性的結論:焦慮根本上是一種你想實現自己生命意義的迫切感。
  • 感覺身體不對勁,越搜索越焦慮,可能是網絡疑病症
    通過網絡檢索醫療信息及嘗試自我診斷過程中,出現的健康相關的焦慮,開始獲得更多的重視。網絡疑病症,被定義為過度或重複性的在線醫療檢索行為模式,伴隨健康焦慮或痛苦的增加。這種疑病症,由幾個部分組成,包括重複性的耗費大量時間的在線醫療信息檢索;出現焦慮等負性情緒狀態,或者與檢索相關的痛苦;因為檢索而導致其他活動中斷;因為痛苦或焦慮增加而諮詢醫生,希望使自己心裡踏實。通俗地總結,網絡疑病症就是因為看到網絡信息,而開始懷疑自己的健康狀態,看得越多,越不安心,陷入焦慮,難以解脫。密切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態,本來是1件有益的事情。
  • 《瘋狂動物城》:越不被看好,越要努力
    越兇大威猛的熊是手下,而那麼那麼小的老鼠卻是大先生,瘋狂動物城裡的黑幫老大。這樣不按套路出牌的設定,實在是幽默得太有意思啦。所以啊,這部經典動畫我是當喜劇片來看的。因為主角朱迪也是非常幽默風趣的一隻可愛兔子。
  • 「越努力的人,死得越快」,這句話怎麼說?
    越努力的人,死得越快歲末年初,是很多人總結一年得失的時候。「只要努力,我一定能得到我應該得到的一切。」很多人被這句話所感動,勤勤懇懇工作,不知熬了多少夜,連病了都硬撐著在家上班。他的努力,對個人成長是無效的。 生活中,像徐曉明這樣的人有很多,他們受到毒雞湯薰陶,堅信努力就能致富,卻不願意停下來思考。 最終拼死拼活,消耗的只有健康和精力。 努力,是達成目標的必要前提,但並不是說,只要努力就能達成目標。不恰當的努力,就好比向著錯誤的方向用力。越努力,只會死得越快。
  • 為什麼年輕人越努力越貧窮,越博學越沉淪?打工人的經濟哲學
    為什麼不少年輕人越努力越貧窮,越博學卻越沉淪?為什麼房價明明居高不下,但是宏觀調控就是不起作用?首先,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18世紀60年代,由於歐洲技術的進步引爆了著名的工業革命。過去的各種純手工製作、小批量生產的VIP產品現在可以使用機器來加工生產了。工具革命帶來的效率提升,在大幅度增加的生產效率的同時,也拉低的商品的成本。
  • 孩子大哭大鬧,越安慰哭得越厲害?心理學家:問題在於安慰本身
    孩子大哭大鬧,越安慰哭得越厲害?心理學家:問題在於安慰本身。沐沐認為閨女太過想念自己,於是給了她一個擁抱,溫柔的說自己回來了,可孩子還是哭著。後來無論怎樣問,小涵都搖頭不說,默默的流淚,而且越安慰越傷心,哭的越厲害,讓沐沐忍不住著急。越是安慰,孩子就越是哭鬧,原因在哪裡?
  • 越焦慮越學不下去,怎麼辦?|2020法考
    你看,焦慮的並不是只有你。面對法考這個「龐然大物」,大家都很焦躁不安。誰能打敗焦慮情緒,誰就掌握了法考的制高點!打敗焦慮,或許可以試試下面這些小方法~1.一個個小小的成就感積累起來,會讓你逐漸擺脫焦慮,越來越自信!2.適度運動,調劑情緒有沒有發現,休息日的時候想躺床上好好休息,卻越躺越累。
  • 為何越不受寵的孩子越孝順?網友:想證明自己,但越努力越心酸
    隨著二胎家庭的增多,父母偏心這個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越來越普遍了,這也就導致如今很多孩子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父母之所以偏心第一個原因就是嬰幼兒園會以器官可愛的特徵來吸引父母的關注與注意,第二個原因就是由於孩子年紀和需求不同,導致父母會有不同的關注。
  • 為什麼學習越努力成績越倒退,專 家告訴你答案,家長一定要重視
    孩子學習一直非常的努力,為什麼越努力成績卻越倒退,家長心裡十分的困惑不解?我朋友家的兒子上小學三年級。他學習很踏實,但就是成績非常的不理想。他每天早上5點半就起來開始背誦單詞、古詩詞了。每天晚上也是非常努力地做作業到12點左右,真的是努力的讓人心疼。
  • 積極陽光的正能量句子,振奮人心的說說,四月,越努力越幸運!
    世界上什麼都不公平,唯獨時間最公平,你是懶惰還是努力,時間都會給出結果。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積極陽光的正能量句子,振奮人心的說說,四月,越努力越幸運!一、不是每個努力的人都會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很努力。四月,越努力越幸運!
  • 鑽石王牌之越努力越優秀
    成功不是隨隨便便的,天才的成功也需要努力。看動漫的時候就覺得御幸一也是個天才,聰明,又有很好的棒球天分。看動漫的時候看到各個年級的人都在練習揮棒,而御幸一也不是分析數據就是看資料。後來在後面的動漫介紹了,他是偷偷的練習,不讓別人看到,我不禁問自己,天才已經夠厲害了,還偷偷的努力。那麼身為平凡的我們,幹嘛不努力,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是連成功的機會也沒有的。東京王子成宮鳴也是個投球天才,但是也很努力的做基礎訓練,天天如此。每當看到這樣的例子時,這不正是映射了我們的生活,越是努力的人越優秀,成功的機率比不努力的人好許多。
  • 《龍族幻想》上杉越在哪裡 上杉越位置介紹
    導 讀 龍族幻想上杉越在什麼地方?小編今天帶來了龍族幻想上杉越位置坐標,還不知道的玩家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太宰治:男人越差勁,婚姻越容易出問題
    一句話倒出了婚姻的悲涼,丈夫的失敗。季實子對丈夫已經沒有了信任,他們的婚姻,已無愛情,只剩將就。而這一切的癥結都在季實子丈夫的身上。 當另一方在努力向前的時候,落後的一方不是努力追趕,而是躺下來休息了。 季實子想要將家庭經營好,想讓丈夫事業有成。然而丈夫根本就不配合。對於工作不上心,對家庭不負責。 面對丈夫的懈怠,季實子鞭策過,但她失敗了。丈夫本就是胸無大志的人,季實子越說他越倦怠。
  • 漫畫丨問題越反映越大,困難越解決越多,哪兒的毛病?
    >熵,無法逆轉我們壓縮會議,會議更多了我們精簡材料,材料更泛濫了我們網上辦公,微信群多到爆炸我們改進教育,孩子老師家長壓力更大我們發展智能,結果越發被各種App奴役我們改善住房,背上了幾乎一輩子才能還完的房貸……我
  • 頭髮越粉砍人越狠,無能者娜娜評分跌至8.8,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導讀:在動漫界有著這樣的一句話:頭髮越狠,砍人越狠。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句話的第一印象就是《未來日記》中的我妻由乃,而當年的我妻由乃可謂是將「病嬌」二字詮釋得淋漓盡致。
  • 如果有人總是挨罵,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如果你總是挨罵,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有人喜歡懟天懟地懟空氣,看這個不順眼,那個不順眼,與身邊人關係都非常緊張,可是卻一副蜜汁自信的樣子。或許挨罵是冤枉的,越是被罵得冤枉,越說明自身有缺陷和毛病。
  • 22歲新疆健身女神,練出完美腰臀,網友:越努力越優秀
    中國人在哪裡看起來像混血兒?很多人會第一次想到新疆。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有許多美麗的風景。當然,除了風景,新疆也是一個美女雲集的地方。新疆美女有著獨特的美。女神迪麗熱巴、古力娜扎都是來自新疆的,而她們都屬於維吾爾族。維吾爾族女孩特別漂亮,而且基本上所有的女人都有相同的混血長相,真是令人羨慕。
  • 「奧利給」到底是啥意思?夢淚的明星隊友給出答案,越聽越有道理
    「奧利給」到底是啥意思?夢淚的明星隊友給出答案,越聽越有道理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網絡上面也是出現了非常多新奇的詞語,比如韓美娟的
  • 楊晗參加了《年少有你》,「相信越努力的人會越幸運」
    人們常說,越努力工作,他就會越幸運,然而這樣的評論在楊晗中似乎特別不合適。經常看選秀綜藝節目的人對楊晗這個名字很熟悉,無論在《創造101》或《下一站,傳奇》舞臺上,她的身影只能是一個身影,不能綻放出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