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社區的生活必需品如何供應?民政部:可安排社區工作者代購

2020-12-16 觀察者網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健康中國」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月10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基層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為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解答。

1、 如何保障封閉社區的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 陳越良:一是規範社區出入管理。在嚴格做好防護和體溫測量的情況下,儘量允許每戶家庭派員外出採購生活物資,以滿足正常生活需要。

二是安排社區工作者代購。針對特殊群體、困難家庭和居家隔離人員進行幫扶關懷,幫助購買各類生活必需品,並送到家門口。三是組織社區周邊貨源配送。對接一些大型連鎖企業和社區周邊超市、便利店等,在社區內部設立生活物資銷售點。四是設置社區快遞、外賣配送區域。為方便社區居民線上購置生活用品,部分社區設定快遞、外賣配送區域,由快遞員將居民購買的生活用品送至指定區域,並由收件人無接觸式領取。在保障快遞外賣正常配送的同時減少人員聚集。

2、基層社區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在社區的疫情防控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中國醫師協會全科醫師分會會長、北京市西城區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杜雪平: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醫務人員,特別是家庭醫生應該發揮家醫團隊的作用,與當地居委會、民警、居民共同協作,共同承擔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嚴防嚴控的責任,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對轄區的從疫區來的落地人員、有流行病學史的人員、高風險人員、密切接觸人員、旅遊後返回人員、外地探親人員進行地毯式排查。如果出現電話無法溝通,無法解決的問題,家醫團隊是可以酌情上門服務的。

3、社區防控中如何提高服務精準性和科學性?

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 陳越良:一是落實防控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督促社區落實疫情防控責任,落細落實防控方案。對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的重點地區,要堅決落實專門人員和值守責任,人手不足的,可派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到社區幫助工作。二是強化資源保障。各地要為社區配備必要的防疫物資,重點加大衛生防護資源的保障力度,面向社區組織和社區工作者開展疫情防控衛生防護知識培訓,合理安排社區工作者輪休,幫助他們提高做好社區防控工作的意識和能力。三是完善管理制度。落實社區外來人員登記制度,對尚未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的其他地區,要積極推廣社區二維碼進出憑證等信息化模式,發揮社區門禁系統和公共視頻監控作用,鼓勵各類網際網路企業依託已有平臺或程序開發符合社區防控要求的功能應用。四是提高精細化水平。要加強對社區公共道路、公共空間、公共設施和公用器材、部位的日常消毒,實現現有資源的防護效能最大化。五是堅持依法防控。嚴格依法實施社區防控措施,加大對危害社區防控行為的執法力度,組織社區開展疫情防控普法宣傳,引導廣大社區居民增強法治意識,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4、養老機構在疫情防控中採取哪些措施?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 李邦華:一是加強了組織和領導,啟動了應急預案。我們要求各級養老機構要把疫情防控作為養老服務當前的首要工作來抓緊抓實。二是加強了進出的管理,實行封閉式管理,儘量減少外部感染源的輸入。三是養老機構加強了內部的防護和服務,讓老年人在養老機構裡面安心。同時我們也加強養老機構工作人員的管理,大家齊心協力,共同渡過這次難關。

5、關於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和第一版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 李邦華:和第一版相比,第二版《指南》主要做了兩大方面的調整:一是完善了養老機構的出入管理,針對養老機構防控風險主要來自於外部輸入的情況,《指南》進一步明確了疫情期間禁止進入養老機構的六類情形,比如在湖北疫區停留過,比如接觸過感染的或者疑似人員,比如有發燒、嘔吐等疑似症狀,我們總共規定了六類情形禁止進入養老機構。針對春節之後一些回家的老年人要返回養老機構,還有春節回家的護理人員要返回養老機構,還有新入住的老年人,我們也完善了入住的流程,要求這些人在沒有禁止進入的情況下,通過14天的隔離觀察無異常之後可以回到養老機構入住或上崗。二是明確了疫情處置的相關要求,老年人有時候要出去看病,老年人如果在機構裡面出現疑似症狀,老年人、工作人員出現疑似病例或者是確診感染的病例的情況下,養老機構如何處置,我們對這方面進行了規範。這些調整都是結合疫情的最新變化做出的跟進和完善,同時我們也對養老機構的相關內容做了優化,從原來的45條優化為現在的34條。

6、湖北省什麼時候能恢復婚姻登記業務?

民政部社會事務司二級巡視員 楊宗濤:疫情爆發以來,全國各地的婚姻登記機關根據疫情防控的總體安排,取消了2月2日的開放登記,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湖北作為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暫時停止全省的婚姻登記工作,這是出於對人民群眾健康生命安全的高度負責的考量。據我們了解,現在疫情比較嚴重的浙江、安徽也暫時停止了省內的婚姻登記工作,遼寧、重慶等省份取消了部分地區的婚姻登記工作,吉林、貴州等地也取消了個別地方婚姻登記工作。這都是各地根據當地的疫情防控情況所做出的決定。現在正常開展婚姻登記的地方,我們要求要加強對婚姻登記場所的消毒,同時對登記人員做好檢測和防護,推廣用電話、網絡進行預約登記,調控登記的人數,採取分批分時段進行登記,儘量減少人員聚集,減少人員在登記機關停留的時間,同時也引導當事人儘量錯過疫情高峰期進行登記,採取的這些措施都是疫情防控所必須的。

對於已經停止婚姻登記的地方,會視當地疫情情況的變化,疫情好轉的情況逐步恢復登記。

相關焦點

  • 湖北洪湖實施戰時封閉管理 生活必需物資代購配送
    湖北洪湖實施戰時封閉管理:中心城區隔斷所有通道  中新網2月14日電 據中共洪湖市委宣傳部微信公眾號消息,14日,洪湖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關於實施戰時封閉管理的緊急通告。通告指出,中心城區(鎮區)要分別隔斷社區與社區、裡弄與裡弄、小區與小區、樓棟與樓棟之間的所有通道。
  • 增強社區工作者崗位魅力的實踐與探索
    特約通訊員 趙宇新  社區工作者在社區疫情防控中居功至偉,得到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肯定,關心好、建設好社區工作者隊伍成為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高度共識。如何增強社區工作者的崗位魅力?近年來,各地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探索。
  • 記者探訪因確診病例封閉社區,蔬菜水果「打包」送進去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出現確診病例後社區封閉管理,居民的日常生活如何保障?
  • 提高社區工作者薪酬待遇
    本報訊 記者萬菁報導:7月2日,記者獲悉,南昌市已印發《關於加強城市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南昌市將健全完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教育培訓制度、管理考核制度、保障激勵制度等社區工作者管理制度體系,打造出一支高素質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
  • 北京市商務局:生活必需品供應穩定 蔬菜日增2000噸
    、蔬菜、肉蛋等生活必需品貨源供應穩定。」加強市場監測 及時調度供應據了解,北京市建立了包括9家生豬屠宰企業、7家批發市場、20家大型連鎖超市、52家社區菜市場和7家蔬菜直營直供企業,共12大類生活必需品108種商品的監測制度。
  • 社區代購分區購藥 武漢市出臺措施緩解門診患者購藥難
    2月28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關於做好疫情期間門診重症(慢性)疾病患者購藥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即日起,採取嚴格落實社區代購、推行分區購藥、搭建購藥預約平臺、推行網際網路診療服務等措施,切實解決武漢市門診重症(慢性)疾病患者購藥難題。
  • 海澱:封閉社區居民有事您說話我們隨叫隨到
    這次端午學畫的活動有40餘位居民在線和老師進行學習,其中有不少是居住在封閉管理社區的居民。」李蒂向記者介紹。「您好,粽子我給您放家門口的凳子上啦,端午安康!」這個端午節,田村路街道玉海園一裡封閉樓棟的居民們都收到了暖心的粽子和祝福。在為居民們送去粽子的時候,社區工作者也細心列印了「端午安康」的祝福字條,放進裝粽子的袋子裡。
  • 封閉社區、開放藥房,看「建鄴力量」在武漢如何發揮
    2月6日,國家衛建委從全國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抽調13名副高職稱以上的基層衛生管理人員馳援武漢,其中江蘇選派3名社區防控專家。南京市建鄴區南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符岱佳就是其中之一,作為江蘇援武漢基層衛生隊隊長,跟著他的視角,來了解他們在武漢的疫情防控工作是如何開展的。
  • 致敬社區工作者 奮戰在基層防疫一線的「逆行者」
    變身抗「疫」戰士的「解難書記」、在社區裡每天走三萬多步的「健身達人」、堅守在基層的社區醫務工作者……戰疫情、守防線,連日來,在北京的社區(村)裡,一個個平凡而忙碌的身影,一句句不厭其煩的叮嚀,讓居民們感到溫暖,他們就是社區基層工作者,他們也是抗擊疫情的「逆行者」。
  • 關於陝西社區工作者的好消息!
    陝西社區發展前景分析從全國各個地市社區的就業狀況來看,發展較好的是北上廣深這些相對發達的地區,而陝西是西部地區的東大門,借著國家優惠政策的東風,陝西社區的也乘著良好的態勢發展,工資待遇有提高,工作生活補助有補貼
  • 其他大型批發市場增加進貨量 北京全市生活必需品總體供應平穩
    北京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王洪存介紹,新發地暫時休市以來,北京市的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情況備受關注。從昨天的情況看,全市生活必需品總體供應平穩,秩序良好,主要商超的供應比較穩定。但受管制措施影響,個別超市或市場的蔬菜出現價格上漲,甚至部分蔬菜品種短時缺斷貨。
  • 社區工作者:堅守最後一道戰「疫」防線
    社區的工作者們,猶如戰「疫」場上的堅強後盾,默默地堅守住最後一道防線。 截至3月8日,全國城鄉社區工作者已有53位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因公殉職,其中黨員佔92.5%。(人民網記者 何淼)   社區戰「疫」有雷鋒
  • 社區工作者工資低?沒發展?
    一、社區工作者是幹什麼的?社區工作者一般都是基層崗位,主要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與社區居民相關的社會治安、公共衛生、就業服務、幫扶救助等工作。要知道公務員考試中不論是國考還是省考,崗位競爭比動不動就幾百比一甚至是上千人競爭一個崗位,而社區工作者的崗位競爭壓力不會這樣的大,社區工作者考試只要先通過第一步的審核,進入筆試,筆試及格後按照排名就可以進入下一輪。小編整理了北京市豐臺區招考社區工作者的報考條件,從下圖可以看報考條件並不高,如果你想報考社區工作者不妨大膽的嘗試一下。
  • 北京西城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
    1月24日以來,為保障市場供應、滿足居民節假日生活需求,西城區內200餘家超市、百姓生活服務中心、菜店和便利店照常營業,每天保障蔬菜、水果、肉、蛋、糧油等生活必需品500-600噸,維持了良好的市場秩序和價格穩定,保障了商品供應,為西城居民的日常生活保駕護航。
  • 防疫在一線:一名社區黨員工作者的日常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在柯橋,社區黨員工作者衝在防疫第一線,只為保障社區安全。在柯橋街道大渡社區,社區黨員們從年三十到現在,沒有休息過一天。今年26歲的年輕黨員屠蘇旦就是其中一員。近日的一天,記者跟隨她記錄了社區工作者的日常。
  • 最美聊城 | 朱寒璐:我是社區工作者代言人
    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朱寒璐在基層社區已經工作了8個年頭,談起基層工作,她頗多感慨。尤其是今年疫情防控期間,朱寒璐經受住了「考驗」:她冒著風險跑遍社區的每一戶人家,統計武漢來聊人員信息;她是社區1.5萬人的「主心骨」和「大管家」,還當起了一名13歲男孩的「臨時媽媽」;她每天都要走2萬步以上,相當於圍著社區走3圈……因為在疫情防控期間工作表現突出,她被評為「山東戰『疫』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而她卻說:「工作是大家一塊做的,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我是社區工作者的代言人。」
  • 社區工作者的工資該漲了
    當武漢疫情爆發,人們都宅在家中不敢出門時,社區工作人員卻成了這場疫情的逆行者。他們不懼病毒,堅守崗位。第一時間為轄區出行有困難的家庭送去生活物品。兩個月無休息奮戰在抗疫一線。還記得武漢那個因為一句"謝謝"而淚流滿面的社區工作者嗎?
  • 堅守社區「疫」線36天:黃蓉蓉和她的 「守護者聯盟」
    因家離工作單位很近,安排好孩子之後,她便毫無後顧之憂的堅守在抗戰一線長達 36 天,用微笑和汗水,用耐心和真心,豎起守護居民安全的第一道防線。組建代購小分隊 成為社區首位送菜 " 先鋒官 "" 能不能幫忙買些蔬菜,另外家裡沒有口罩也沒有酒精,還要麻煩你們幫忙採購。
  • 豐臺區代區長:安排志願者為封閉小區人員代購
    新發地周邊11個小區封閉管理,居民生活如何保障?豐臺區代區長初軍威介紹,組織黨員幹部志願者對封閉小區百姓日常生活、吃飯、購物等,安排代購措施,保障生活。針對小區內特殊情況的病人,採取必要的適應性措施,出去看病檢查,有專門隊伍陪同。同時,通過電視、APP推送好的作品,包括防護知識,讓他們在家中過得安心舒心。
  • 社區工作者月薪5200元,工作3年可轉正,你能看上這份工作嗎?
    根據所在地和不同主管部門的不同,社區網格員待遇在2000元至5000元之間。社區工作者主要從事社區基層服務,具體包含社區網格巡查、綜治維穩、處置突發事件、社區治理、居民服務等工作。社區網格員、檢驗站檢驗人員、黨建工作指導員都是社區工作者的具體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