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矽谷」地帶 天府新區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在2020年成都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最近受到關注的「天府新區」「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熱門關鍵詞被頻頻提及。

報告指出,「發揮國家級新區的引領帶動作用,建好高質量發展示範區」,「規劃建設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 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籌建天府國家實驗室, 加快建設航空航天、腦科學、精準醫學、國盾融合創新中心等重大創新平臺。建成成都超算中心, 支持中科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啟動運行, 推進成都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天府新區正加快提升基礎創新能力,在全市發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日益顯現。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們看到,舊金山南面的狹窄地帶,是世界知名的矽谷地帶。同樣,成都以南,擁有成都科學城的天府新區,也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矽谷」地帶。

天府新區擁有同「矽谷」類似的比較優勢——凝聚高端經濟要素,流量經濟、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等新產業已佔據了經濟結構的較大比重。

更重要的是,天府新區擁有類似「矽谷」的新發展理念,以公園城市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路徑。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互相牽引,新的經濟增長動能逐漸形成。

吸引行業「獨角獸」新經濟集群形成

拐角處的人行道,行人、電瓶車、共享單車、汽車、公交車交織在一起,各自沿著既定的軌跡移動。城市某處常見的街角場景如此複雜,但人工智慧的高超技術可以標註出每一個人的坐標。雲從科技,第一個同時承擔國家發改委人工智慧基礎平臺、應用平臺,工信部晶片平臺等國家重大項目建設任務的人工智慧科技企業。這一頭人工智慧「獨角獸」跨越300餘公裡,從重慶來到成都,從孕育它的兩江新區走到天府新區。它在天府新區吸引產業資本融資,吸納高端人才,開展人工智慧多場景應用研發。

某種意義說,雲從科技是科技潮流的先行者。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上升至國家戰略後,兩地會有更多的雲從科技湧現,牽引出一條超越想像力的科技鏈條。

流量經濟是新經濟六大形態之一,四川千行你我科技有限公司是該領域的後進者。

「我們公司到天府新區,註冊資金也就千萬元左右。但經過幾年發展,基本上資產翻了很多倍。」省政協委員、四川千行你我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毛力用一組量化數據形容了公司的變化,初創孵化到成長僅用了五年時間。

雲從科技為代表的人工智慧、四川千行你我科技有限公司所處的流量經濟,新經濟勢力已經潛移默化地改變天府新區經濟結構,更高質量、更優要素、更大動能。

然而,天府新區的新經濟勢力不只有這些。

興隆湖畔的新經濟產業園,A股網絡安全公司啟明星辰將研發中心選在了這裡,進行智慧城市安全運營;人工智慧基礎算法研究獨角獸商湯科技也來了;兩大百億項目——新希望全球控股總部及天府數字經濟產業園、中國企業家小鎮項目落戶天府新區,數字經濟襲來;與融創中國、峨影集團合作,影視會展交流等高端產業集群緩緩形成。

科大訊飛、知乎、海康威視、金瑞麒、赫爾墨斯、紫光集團、安謀中國、中科曙光、易衝無線、烽火通信、中國聯通……越來越多新經濟個體加入天府新區,涓涓細流匯流成河,再集聚成海。

於是,新的市場和產業集群形成,誕生最有活力的經濟體。成渝兩地「右手牽左手」,互補的生產要素及比較優勢已經註定了各個區塊的產能功能定位。聚力推動產業功能圈加速提能,天府新區自然是最科技的那個崽。

科技要素推動了天府新區經濟增長。2019年,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兩位數增長。今年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保持正增長。

天府新區將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強化國家級新區使命擔當,聚焦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先行區,打造未來城市樣板。

匯聚「高精尖」做科技力量的孵化地

人類科技史迭代的最寶貴經驗是不進則退。蘋果代替諾基亞,數位相機代替柯達膠捲,大象變螞蟻,新經濟有變成舊經濟的危機。如果僅注重新興商業模式或者低門檻的應用創新,要麼處於沒有議價能力的下遊,要麼與產業一同死去。

天府新區能跨過這一科技周期定律嗎?五年前,天府新區已回答——「能」,底氣則是成都科學城。2015年以來,中科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航天科工集團旗下多個院所、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北航成都創新研究院……紛至沓來。

事實證明,這是天府新區和成都在五年前的深謀遠慮,它已思考新經濟產業鏈中的最大價值,以及「護城河」優勢。全國最頂尖高校和科研機構入駐,最前沿科技的研發投入劍指「卡脖子」的高精尖技術。這是重組更高端要素的稀缺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強基礎研究的科教融合,這才是創新策源地和科研主陣地應有之義。

雲從科技集團副總裁王仲勳巧妙地用「含新量」一詞來形容天府新區,「天府新區科技企業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新區發揮鹿溪智谷『公園城市示範引領性工程』吸附效應,集成布局了中科院成都科學研究中心、超算中心、華為鯤鵬等多個科技創新重大項目,為公園城市城市發展方式不斷注入『含新量』,更加完善的科技產業鏈聚集,極大助力科技企業在當地更加高質量深耕和發展。」

5年時間裡,成都科學城引進了一批高精尖項目,包含核工業、航空航天、仿生材料等科研領域。

圍湖四周布局獨角獸島、興隆湖產業園、鳳棲溼地產業園、鹿溪智谷科學中心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基地等5大產業社區,從地理空間和產業布局上看,興隆湖周邊形成了以科學城為核心的環湖產業帶。

對天府新區和高校科研機構,「總部+基地」「研發+基地」模式是共贏機制。孵化期的科研機構研發出最新的科技成果,產業鏈的商業運用反哺科研機構的壯大,久而久之,這一模式就形成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運用的正反饋鏈條。這一符合經濟邏輯的運營模式構成競爭優勢之一,吸引更多的科研機構、院校入駐孵化。

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成功引進高層次團隊32個、匯聚優秀人才300餘名,成功孵化易衝半導體、崑崙智匯等一大批高科技企業。

「研究院研發出來的部分產品和技術已經在天府新區得到了應用,包括興隆湖周邊的環境監測和物聯網通訊手段的應用,未來也會有更多能源相關的成果直接應用在天府新區的發展過程中。」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劉毅副院長說,因天府新區正處於在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定位高,理念新,相信天府新區會有更多更好的政策和措施吸引其他高校院所落地。

更重要的是,這種科研勢力並非孤立的單點布局,它更多站在新經濟產業鏈的「一盤棋」格局考慮。成都超算中心在成都科學城鹿溪智谷核心區內,算力對人工智慧、算法、大數據是龐大需求。它可以是用以購買的商品,也可以是一種新經濟領域的公共品。若是公共品,這將極大減少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交易費用,令各方受益。

雲從科技集團副總裁王仲勳頗有感慨:「超算為我們人工智慧企業提供了急需的算力資源。同時,隨著天府新區科技企業逐步增多和產業鏈逐步完善,我們能在這裡找到更多的生態夥伴,為我們智能化產品和方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產業生態發展基礎。」

科技實力疊加,天府新區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被抱以厚望。因為成渝地區要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需要西部(成都)科學城作為重要支撐,這其中,天府新區扮演著核心角色。

成都提出以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為引領,統籌推動「一核四區」聯動發展的戰略布局,它的建設將推動成都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形成動力源。

其中,「一核」是位於天府新區的成都科學城。天府新區將聚焦發揮成都科學城極核牽引作用打造創新發展引擎,著力引聚一流科研院所、創新團隊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充分發揮高品質科創空間的承載功能,打造有利於促進基礎研究和成果轉化的關鍵支撐,為構建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聚勢賦能。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僅打通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而且還將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行科技創新合作,加快建設「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

公園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路徑

公園城市,它絕不僅是簡單的概念,而是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發展高級形態。這是城市建設模式、城市管理方式、市民生活方式、社會治理方式的全方位變革,依靠創新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的立體格局。

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先行區,內中含義不僅是稱呼和文字意義,更是城市理念和格局的先行,打造未來城市樣板。

「到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公園城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綜合實力進入國家級新區前列,成為新時代公園城市典範和國家級新區高質量發展樣板」。這是天府新區的目標。

毛力說:「天府新區的公園城市就像矽谷,打造好的環境吸引高科技企業。這是公園城市帶動科技的現代城市理念。」

以山水本底的城市組團化布局,城市最核心區域和最生態區域互相交融在一起。500畝水面的興隆湖,境內11公裡錦江生態帶,鹿溪河生態區的天然空間……

根據《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公園城市——全域森林化空間布局規劃(2019~2035年)》,到2035年,天府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0%,全麵塑造「國際知名、天府特色」的天府森林,形成高品質的公園城市森林生態系統。

天府總部商務區、天府文創城、天府海創園、獨角獸島和川港設計創意產業園等徜徉在森林之中,構成類矽谷似的田園牧歌生活。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互相牽引,智慧城市輪廓已然顯現。

這是科技從業者的日常生活,一杯咖啡,一臺電腦,興隆湖邊,白鷺飛翔……最終,商業創意和科技創意湧現。

「特別是到成都來出差的員工,他們對天府新區公園城市讚不絕口。科技企業需要創新、創意,大家都願意到天府新區,到我們四川公司來出差。在這裡能夠感受到良好優美的山水風光,也能感受到天府新區科技創新蓬勃發展的氣息,特別能夠激發年輕科創研發人員的活力與創意。」王仲勳說。

這一段親歷者說,它更具象化地說明了天府新區的公園城市理念,這是對生活價值的又一種理解。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所言,唯有勞動與閒暇的有機結合,才能讓人「吸取到生命的精髓」,體驗到完滿人生。

「為引進的研發團隊在工作和生活上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能夠讓人才安心做科研。」劉毅副院長表示。

這也就不難解釋天府新區對人才的吸引力。天府新區對人本身以及人才價值的理解,具有超越性的眼光和視野。

「全球國際巨頭的總部基地基本上是環境優美、綠樹成蔭,一般國際知名企業不可能把總部設在市中心和寫字樓扎堆地方。」毛力說,天府新區是把公園城市的生態價值考慮在最前面的。

把最優質的生產要素和空間資源安排給科技創新產業,將最優美的公園城市環境提供給科技創新人才。

天府新區是「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代表作」,成為具備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方能更好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營商環境「矽谷」地帶的潛在增長動能

科技企業的成長需要時間,在弱小的孵化期,它對成本彈性高度敏感。除開必要的生產性成本之外,企業還需要承擔土地租賃、資本利息、稅收等非生產性成本。非生產性成本越低,就越對企業有吸引力,這離不開政府的作用。

「天府新區對於企業的幫助非常大,協助企業對接、完善企業保障,讓我們感受到天府新區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助力作用。天府新區的數位化政務服務非常高效,企業能高質量、高效率地辦理各類業務。」王仲勳對此深有感受。

給政策,給資金,這也是毛力的總結。這實際是天府新區朝服務型政務理念的轉變,要用最優惠靈活的資源配置政策服務科技創新企業。

天府新區正在實施營商環境建設2.0版,開展國際化營商環境專項整治。比如:稅務局打通與人民銀行國庫專線系統「信息孤島」,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域全稅種電子退稅等;優化完善聯繫服務重點企業(項目)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對口服務、臺帳管理、定期調度、協調聯動等涉企服務機制;「天府成長貸」「天府惠農貸」「創業擔保貸」等專項產品,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天府新區支持我們研究院去做國際的技術轉移轉化和智慧財產權運營,提供了很好的服務和支持。」劉毅說。

良好的營商環境才能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入駐,這才能促成區域經濟的開放。畢竟對於天府新區來講,開放是重要課題。如此方能加快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不斷提升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建設內外聯動的包容城市。

營商環境改善是為降低企業外部性成本,這已包含共享的價值取向。共享,可統籌好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共同建設活力社區、美麗社區、人文社區,全面提升城市宜業宜商宜居宜遊功能品質,建設共建共享的幸福城市。

新經濟浪潮席捲市場,天府新區蘊含的潛力巨大,尚有未挖掘的潛在增長力。

「天府新區可以建設創新基礎設施,結合先天優勢和國家級新區的定位,對開展創新基礎設施建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優勢。其次是天府新區在規劃理念上可以更超前一點,把融合基礎設施的思路貫徹到建設中,充分體現融合基礎設施的特徵。」劉毅說。

「除了給平臺、給資金、給政策以外,天府新區還可以給更好的一個成長空間。」毛力表示。

「我理解的區塊鏈行業是一個全球化、24小時全天候的一個網絡。我覺得把可以天府新區作為一個全球化節點,凝聚起來。」歐科雲鏈行政總裁任煜男表示,成都和天府新區可在全球區塊鏈產業布局拓寬知名度,也有利於打造標誌IP。

市政協委員、四川大學城市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牛津大學聖艾德蒙學院院士胡昂則表示,以天府新區為引領示範,打造中國內陸「開放新高地」。他建議,積極爭取設立(天府)自由貿易港,依託雙流機場和天府國際機場的雙國際空港以及蓉歐鐵路的國際陸港優勢,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條件,優化外資營商環境,以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天府新區還可強化利用土地成本優勢大量地引進國內優勢產業(新一代通信技術、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等)的區域總部和研發中心,形成科技新興產業的「大腦」;同時積極對接跨國公司和外國政府機構,爭取成為中國與國際交流的另一個橋梁和「大本營」。

實際上,天府新區將進一步提升開放高度,打造多維聯動的合作場景,聚焦強化與兩江新區、成都東部新區及省內市州全方位合作,系統謀劃開放平臺的梯次共建、開放通道的整合共用、開放資源的互利共享,為全面提升城市開放發展水平聚勢賦能,打造內陸開放門戶。 文/徐帥

相關焦點

  • 重慶銀行全力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重慶銀行積極投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黨中央著眼全局和長遠發展作出的戰略部署。今年以來,重慶銀行在成都、重慶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及渝西片區超過70%的機構實現信貸增長,在成渝地區新增貸款投放逾900億元,是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當之無愧的金融生力軍。
  • 啟航,中國經濟第四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提出建設一年間
    飛馳的中歐班列(成渝)身上,濃縮的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大力推進的全新態勢。一年前的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標誌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彈指揮間。
  • 成渝攜手「出圈」丨天府新區& 兩江新區:「新科狀元」聯手共建西部...
    3月25日,兩江新區、天府新區又共同舉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服務峰會,39個川渝地方政府,1萬多家企業、行業組織,以及30多萬網友踴躍參與,通過在線峰會的形式,圍繞成渝地區政府和企業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等熱點話題,開展對話和交流。
  • 雙城這一年|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 看「江天一色」交出的...
    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彼時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一年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了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的重要使命。
  • 成都新津縣撤縣設區:有利於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四川省民政廳的消息稱,設立成都市新津區,有利於優化成都市空間結構,增強中心城市綜合承載和資源配置能力,提高其輻射帶動作用;有利於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有利於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和「一幹多支」發展戰略,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有利於成都踐行新發展理念,建設公園城市示範區,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推動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四川天府新區、重慶兩江新區籤約,加速打造內陸開放門戶
    2月28日舉行第一次聯席會議、3月26日舉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服務峰會,雙方在短短2個月內三次攜手,以此為基礎,依託兩江新區、天府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的優勢,重慶、成都兩地之間的合作正不斷走向深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正在按下「加速鍵」。
  • ...關於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
    一、堅定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指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著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深刻闡明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意義、總體思路、基本要求和重點任務,為新時代成渝地區高質量發展擘畫了美好藍圖
  •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蒲勇健: 以成渝地區雙城產業融合...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3月25日,以「新業態·新機遇」為主題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服務峰會在重慶兩江新區舉行。活動上,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蒲勇健進行主題分享。
  • 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聽聽委員怎麼說
    委員聲音 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聽聽委員怎麼說
  • ...結合實際「掛籃子」奮力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
    榮昌新聞網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飛龍)12月16日,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專題學習會,深入學習貫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下稱《綱要》)和《重慶主城都市區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下稱《方案》)。區委書記曹清堯主持會議並講話。
  • 華潤集團董事長王祥明一行考察天府新區
    9月23日下午,華潤集團董事長王祥明一行前往天府新區,實地考察天府總部商務區建設發展情況。華潤集團副總經理李福利、王傳棟參加考察。在天府總部商務區,王祥明一行聽取了天府新區公園城市規劃建設情況介紹,實地考察了天府總部商務區建設發展情況。作為19個國家級新區之一,天府新區自2014年獲批成立以來,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兩位數增長。
  • 老外在成渝|日本駐重慶總領事渡邊信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發展...
    日本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渡邊信之 供圖 日本駐重慶總領事館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張雅舒):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自今年1月提出以來備受各界關注。外國駐成渝兩地的領事官員如何看待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廣安鄰水: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跨省域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今年1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鄰水在區域大協同大發展中,迎來千載難逢的機遇。圍繞黨中央擘畫的宏偉藍圖和川渝兩地共謀的作戰圖,鄰水縣迅速行動,強化「巴蜀一家親」「川渝一盤棋」思想,全面融入重慶都市圈,在川渝毗鄰地區協同發展中率先突破、做出示範,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跨省域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 成渝雙城經濟圈:中國經濟第四極成世界綠色發展第一極
    是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之後中國經濟第四極,代表和捍衛國家意志和人民意志、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中國公益金融綠色金融,是雙城經濟圈規劃研究與建設的關鍵,正在成為世界綠色發展第一極。成渝「雙城記」加快建設國內大循環,綠色「經濟圈」有力促進國際雙循環成為共識。創建成渝雙城經濟圈規劃研究院(籌),繪製「世界級城市圖譜」,成立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聯盟,實施 「國際雙循環綠色發展藍圖」。
  • 廣安市搭建區域協同發展平臺鑄牢雙城經濟圈北翼支撐
    日前,川渝兩省市聯合出臺9個毗鄰地區合作平臺,其中3個涉及廣安,即高灘—茨竹產城融合新區、合川—廣安—長壽環重慶主城都市區經濟協同發展示範區、明月山綠色發展示範帶。三個平臺的搭建,為廣安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範市,再添一重要「籌碼」。
  • 聚焦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 合能地產以美好人居致敬城市未來
    今年以來,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不斷在加碼,隨著科學城總投資近100億的主幹大道設計方案公開招標,世界最大科學公園落地重慶等包括軌道、高鐵基礎設施建設、大型投資、產業引進相關的利好消息發布,重慶向西發展算是按下了快進鍵。對於重慶這樣的新一線城市來說,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已經是當下城市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目標。
  • 專家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新威遠支妙招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的提出,威遠作為連接川渝兩地節點,城市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顯現。面對機遇,威遠將如何順勢而為、借勢而進?如何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書寫威遠發展新篇章?9月2日,威遠縣召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新威遠」專家諮詢座談會。
  • 上遊評論|雙城新發現,媒體第三視角看成渝聯動「畫圈」
    ,浮光掠影中不禁讓人看到了成都天府新區的興隆湖畔……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成渝雙城這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新興經濟區域,正代表著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0年9月7日-11日,由上遊新聞與紅星新聞共同發起,聯動重慶晨報、成都商報、重慶發布、成都發布,
  • 成渝融創文旅協同推進 助力雙城經濟圈建設
    這也是中央提出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首個暑假,數以萬計的重慶人到訪都江堰,印證著「雙城經濟圈」的融入深度。而這個數據在未來也必將成為一種歷史。這個9月,或將成為成都文旅發展史中值得記載的一章——就在都江堰,一個全新的文旅中心即將誕生,將成為川渝文旅版圖中亮眼的一筆色彩。
  • 天府新區考察組到重慶兩江新區參觀考察 雙方將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車輛待命、人員陸續到來……他們即將啟程前往重慶,考察學習借鑑兩江新區建設發展經驗,組織召開兩江新區天府新區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第二次聯席會議,並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研討兩江新區天府新區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2020年年度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