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們北方,每當天冷了就會看到,小燕子放棄辛辛苦苦搭建的燕窩,不遠幾千裡飛到南方去過冬,到了夏天再飛回來,那它為什麼這樣來回的飛呢?

詳細了解小燕子
小燕子習慣把燕窩建在民居的屋簷下,陽臺下,以捕捉飛行的昆蟲為食。燕子體型不大,一般在16釐米左右,在空中飛行捕食身手敏捷,最快高達每小時90公裡的速度。

在我們北方,到了每年的10月中旬開始,天氣逐漸的轉涼,逐漸進入寒冷的冬季,燕子雖然身上有羽毛,但是它們的禦寒能力較差。因此,每當到了這個季節,燕子就會長途跋涉飛到南方溫暖的地方,躲避北方寒冷的冬天。

燕子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鳥類,在我國家燕也是比較受人喜愛的鳥類,它會捕捉一些害蟲吃,由此可見,燕子在哪都非常的受歡迎。

在很多的鳥類中,有許多的候鳥,它們都有遷徙的習性,比如我們常說的「雁南飛」,就是大雁由北方向南方遷徙越冬。大多數的候鳥都是南北來回的飛,這與環境、植被以及天氣有著直接的關係。

燕子遷徙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食物,燕子不像麻雀那樣是雜食性的鳥類,它主要的食物就是各種昆蟲。但是,在逐漸進入冬季的北方,昆蟲大面積減少,有的被凍死,有的進入蟄伏期。而進入蟄伏期的昆蟲大都躲在地下或者是樹木內部。雖然躲在樹木中,這樣燕子就沒有了食物來源,所以,它要離開這裡飛到南方去。

小燕子為什麼又飛回來呢?
那麼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幾千公裡到達了南方,到了春天它又長途跋涉飛回北方呢?
那是因為南方鳥類的種類和數量多於北方,這對弱小的小燕子來說,捕食昆蟲的鳥類也比較多。回到北方就不一樣了,北方的鳥類數量和種類比較少,而且燕子本身喜歡棲息在人類居住地附近,而人類居住地附近的鳥類本身就不多,所以競爭壓力也比較小。

還有就是回到北方繁殖的環境也是非常的安全的,北方沒有那麼多的猛禽和蛇類,這些因素都是有利於小燕子雛鳥的。

以上種種也可能是燕子在演變的過程中,形成的這種生活方式,習慣了這種折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