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原題呈現
原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50分)
鍾南山,著名呼吸病學專家。17年前,他領軍抗擊「非典」;17年後,84歲的他再次臨危受命。他逆行奔赴武漢防疫第一線,指導抗疫,力挽狂瀾。他用行動踐行著父親留給他的話語:「一個人要在這個世上留下一點東西,那他這輩子就算沒有白活!」
張靜靜,一位普通的山東援鄂護士,湖北抗疫任務完成後光榮返鄉,在隔離期滿即將回家和親人團聚時卻突發心臟驟停,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2歲。她以身踐行「願以吾輩之青春,守護這盛世之中華」的座右銘,用自己的生命迎接抗疫告捷的黎明。
汪勇,湖北川頁豐研口分公司快遞員,武漢疫情期間,他從大年三十獨自一人接送金銀潭醫院職工上下班,到帶領其他志願者共同保障金銀潭醫院職工就餐、出行等問題。他和他的志願者團隊以非凡之勇守護著冬日裡「逆行」的白衣天使,他也被評為「最美快遞員」。
在生命的歷程中,總有一些引導我們成長的「引路人」,他們的精神會為我們的成長提供豐厚的滋養。從上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英雄事跡中,你得到了怎樣的人生啟示?
請綜合理解材料,恰當引用材料內容,並聯繫社會實際,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思考和認識。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白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700字。
02審題立意
審題立意
題目材料由三則人物事跡構成:
第一則人物為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闡述了他在17年非典期間取得的成就及在這次疫情中一以貫之的擔當及躬身踐行精神。第二則闡述了一位普通的山東援鄂護士張靜靜以身踐行「願以吾輩之青春,守護這盛世之中華」之宏願的事跡。第三則為快遞員汪勇帶領志願者以非凡之勇守護著「逆行」白衣天使的事跡。
材料闡述專家、護士、普通人等不同人群在新冠病毒引發的大災大難面前,全都不辭艱難、以身踐行護衛人民的宏願,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精神,成為年輕人的「引路人」。材料引導考生審視自我,關注生活,關愛他人,培養考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問題解決意識和珍愛生命的情懷,樹立愛人愛國、責任擔當、甘於奉獻的精神品質和人生價值觀。考生生發議論的基礎必須來自於以上材料。
特別提醒:材料提示語部分既是提示,也是限定,考生必須圍繞「引路人精神會為我們的成長提供豐厚的滋養」、「人生啟示」來思考。考生應讀懂命題人的暗示,因為要求綜合理解材料,恰當引用材料內容,並聯繫社會實際,所以考生寫作必須結合當下,不可泛泛而談自己的思考和認識。
03優秀標題
優秀標題示例
《上陣齊心協力,抗疫人人有責》
《躬身踐行,人人可為》
《抗災不分職業,救援豈分你我》
《同呼吸,共擔當,促成長》
《風雨逆行,不棄擔當》
04下水作文
名師下水文
風雨逆行,不棄擔當
鄭州上街實驗高級中學 郭鵬源
人生就像是一片原始森林,艱險複雜,歧路極多,無人引導,極易走岔,所以,人人皆須引路人。在這次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役中,英雄輩出,「鐵肩擔道義」是鍾南山,是陳薇,是周先旺;可「擔道義」哪裡只有英雄豪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雖平凡也可不棄擔當之責,如張靜靜、汪勇一樣。所以,我們哪怕生而平凡,也須學習「引路人」的擔當精神,不懈努力,讓自己成為勇於承擔重任的強者,即或不可,也應盡己之能,不棄擔當。
引路者如鍾南山,晚輩可知:不棄擔當是以當仁不讓、捨生忘死為使命。
八十四歲高齡老者鍾南山,昔日戰勝非典的英雄,十七年前要求「把重病患者都送到我這裡來」,毫無畏懼;如今生死關頭告誡國人勿往武漢,自己卻勇毅前往,義無反顧。而這樣的長者數不勝數:與死神賽跑、身患重病走路一瘸一拐,卻告誡自己必須跑得更快、搶回更多病人的張院長;危難之際,毅然決然地帶領團隊掛帥出徵的73歲李蘭娟。因為對土地愛的深沉,所以眼裡滿含淚水;因為總想於疫情面前救人於水火,所以低調自視、不曾懈怠,他們不僅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更無愧於自己的良心。
彼岸花如張靜靜,晚輩可悟:不棄擔當是以以身踐行、守護中華為內核。
疫情就是一面鏡子,人們不只會看到恐懼、沮喪、自私和貪婪,還會看到正直、堅強、無畏、善良和忠誠。僅靠著一輛單車和手機導航,秉持著「患者需要我,我必須趕到」的信念與執著,風雨兼程完成300公裡逆行壯舉的24歲女孩兒甘如意;穿著防護服和尿不溼與病魔戰鬥的一線醫生;那些個為方便戰鬥,剪去秀髮的女護士們;以身踐行「願以吾輩之青春,守護這盛世之中華」、用自己的生命迎接抗疫告捷的黎明的甘甜甜。她們以身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守護中華,既成為中國抗疫勝利中的中堅力量,也不愧於自己勇於擔當之夙願。
執燈者如汪勇,晚輩可見:不棄擔當是以小我之身、非凡之勇為行動。
丟下父母、愛人和孩子悄悄報名馳援武漢的救援隊員;把五噸蔬菜免費從河南運到湖北火神山醫院工地的退伍軍人;那些穿行於大街小巷的汪勇這樣的快遞員;那些值崗於各處的警察;那些奔波在高速路上的大車司機;那些捐資捐物的企業家、農民;那些雷神山、火神山工地上的工人;那些行色匆匆的如汪勇一樣的快遞小哥們。這次疫情,人人看到了什麼是以身許國,什麼是力挽狂瀾,什麼是公而忘私,什麼是向死而生。他們都是心有大愛的普通人,他們都是這次戰「疫」中的英雄,以小我之身,非凡之勇鑄就國之魂、民之魄。
人需要引路人,就像盲人需要拐杖。我們習得「引路人」精神一二,也應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即使如螢火,也該不顧灼熱奔光明而去,也該只等待火炬而妄自嗟嘆。是的,我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們的祖國,我們永懷堅定信念,不棄擔當,中國便永不黑暗,才能奮力書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篇章。
夜空中最亮的星
草木心
人活一世,草木一春,在這短暫的時光裡,我們會怎樣度過這獨一無二人生,追尋怎樣的人生價值和意義,我們會讓後人怎樣去評價我們這代人、這段歷史?走過硝煙瀰漫的疫情,感受到「戰時」的狀態,看到無數前僕後繼的、勇於奉獻的人們,鍾南山爺爺立志給世上留下點一點東西;張靜靜用青春守護盛世中華;快遞小哥汪勇在平凡的崗位煥發著非凡的光輝!他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他們都擁有一顆透明的心靈,他們給我再去相信的勇氣,指引我人生的方向!
雙腳踏翻塵世浪,一肩擔盡古今愁。鍾南山爺爺告訴了我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
「一個人要在這個世上留下一點東西,那他這輩子就算沒有白活!」17年前,他領軍抗擊「非典」;17年後,領導抗疫,力挽狂瀾。他們這一代人做隱姓埋名人,幹驚天動地事!袁隆平禾下乘涼的夢讓中國人不懼怕糧食危機;于敏、黃旭華鑄造大國重器——氫彈、核潛艇,讓中國人不懼怕外國的威脅;孫家棟與航天事業談戀愛,讓中國的徵途成為星辰大海!這一代人把一生奉獻給祖國,不追求個人的名利得失,人民選擇把他們刻入心裡,永遠銘記!他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四海翻騰雲水路,五洲震蕩風雷激。張靜靜告訴我青春的意義在於奉獻!
「願以吾輩之青春,守護這盛世之中華!」張靜靜倒在抗疫勝利的前夕,我為她年輕的生命而惋惜,但我也為她英勇的青春而喝彩!憶往昔,冰雕連年輕戰士為信仰而化作一座座豐碑;烈士陵園墓碑上的一個個年輕的名字令人潸然淚下!看今朝,中國年輕的航天團隊;90、00後在疫情中保護世界!他們一定是為著什麼,才這樣勇敢!是的,他們為的是保護他們所愛的人能在將來生活幸福!青春永不老去,即便披荊斬棘,丟失鮮衣怒馬!他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汪勇告訴我平凡因為奉獻也能成為非凡!
汪勇帶領其他志願者保障金銀潭醫院職工就餐、出行等問題,守護著冬日裡「逆行」的白衣天使!尼採:「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誤入武漢的大連小夥,在方艙醫院裡打掃衛生,給病人們帶去歡樂;感動於鍾南山奔赴武漢的18歲中學生朱如歸,義無反顧走向武漢,他說:「打掃衛生,我可以,不添亂!」;疫情爆發奔赴武漢的雨衣妹妹,讓醫護工作者吃好飯!平凡的崗位,在這樣特殊的時期,因他們的勇於奉獻,彰顯著非凡的力量!他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毛姆說:「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人生的記憶裡,總有一些面孔,經年累月仍難以忘懷;民族的記憶中,總有一些精神,風吹雨打卻歷久彌堅!鍾南山、張晶晶、汪勇,他們都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讓他們指引我前進的方向,引我看見更有意義的人生,更清澈而明亮的靈魂!
━ ━ ━ ━ ━
星光耀前路 我輩砥礪行
鄭州市第七高級中學 丁智會
庚子抗疫年,星光耀前路。感恩在危難之際,我們的國人有「留取丹心照汗青」之壯志,有「捐軀赴國難」之赤誠,有「位卑未敢忘憂國」之襟懷。他們的精神之光,照亮了我們前行的路。
時窮節乃現,一柱砥風濤
敢醫敢言,鐵骨錚錚;時窮節現,國士無雙。17年前,他疾呼「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挺身而出抗擊非典;17年後,83歲的他重新披甲上陣,站在了抗疫的最前端。難忘他逆流而上時在列車上的疲憊身影,難忘他提到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時眼中的淚光點點……2020年的這個春季,他成了國人心中最巍峨的山。宋代大儒張載曾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們的祖國需要這樣的國士,他是專注田疇系蒼生袁隆平院士,他是赤子之心待平生的許淵衝先生……他們是民族上空最璀璨的星辰,是我們民族大地上汲取不盡的清泉。沐浴著他們的星光,踏著他們開闢的路不輟前行,我們的民族才能不斷前行,永遠光亮。
啼血喚東風,青春薦軒轅
杏林門下,救死扶傷;捐軀赴難,責無旁貸。山東援鄂醫療隊員張靜靜美麗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2歲。她在日記中寫道:「明年待到杜鵑花開,我一定再回黃岡這個家裡感受春暖花開。」而今她化作了人們心中最美麗的杜鵑花,熱烈而嬌豔。在我心中,她是如血盛開的杜鵑,更是「不信東風換不回」的杜鵑,她用熱血和青春踐行了對祖國的一片赤誠之愛。難忘萬裡英雄志,鼎立天下萬世榮。斯人已逝,而精神長存。讓我們不忘劉智明院長「如果萬一,不要插管」的大義囑託,不忘彭銀華醫生為抗疫推遲婚禮的深情,不忘黃文軍主任那「我申請去隔離病房,共赴國難」的鏗鏘誓言,奮然前行。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我們的時代才驅散了陰霾,才有了陽光與春風。
點點螢光意,匯聚星河情
秉持善念,雪中送炭;螢光點點,匯聚星河。您說您不過是一個平凡人,在第一次接送金銀潭的醫護人員下班時,也曾兩腿戰戰,顧慮重重;您說你不忍心醫護人員辛勞之後走四個小時才能到住處,連吃碗米飯都是奢望。於是,您戰勝恐懼,勇敢地站了出來,和越來越多的志願者匯聚成河,每天幾十臺車不間斷運轉,每天1.5萬份炒飯不間斷供應,只為醫護人員回家的路不再黑暗,只為醫護人員的後顧之憂有人分擔。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碳難,人生最難得的,便是這逆境中的善良。在別人危急時伸出援手,在國家危難時以己之力,勇紓國難。個人的力量雖然弱小,但眾力共擎,泰山可移。願我們都能做像汪勇這樣的人,時刻秉持一顆善良與正義之心,在人生路上以愛播種,時時耕耘,相信終有草木蔥蘢日,相信必有花團錦繡時。
抗疫的硝煙終會散去,但抗疫精神會永遠流淌在每位國人的心田。因為那是國士精神鑄就的豐碑,那是青春熱血鋪就的長路,那是點點星光匯聚的民族長河。作為當代青年,汲取著這取之不盡的精神營養,我將奮然前行。
(來源:爸爸媽媽都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