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帝臨終前派人去找一把刀,若是找到,中國的歷史也許從此改變!

2020-12-19 騰訊網

中國的封建時代從夏朝開始,在新中國成立前歷經23朝,共559位皇帝。在這數百位皇帝中,既有文韜武略的大帝,比如秦皇漢武,手握大權開創一個盛世王朝;但是也有不少皇帝成為傀儡,被外戚或者宦官玩弄於股掌之間。論歷史上哪個皇帝當的最窩囊,第一名雖然不好說,但光緒肯定是其中之一。

光緒是清朝第11位皇帝,登基時他的真實年齡才三歲半,他既是鹹豐帝的侄子,同時也是慈禧太后的外甥,當了皇帝之後,和慈禧太后又成了「母子」,這關係可是親上加親。慈禧太后對他也是頗為照顧,「常臥我寢塌之上,時其寒暖,加減衣衿」。可惜慈禧太后熱衷於權力,光緒從登基開始,權利就掌握在兩宮太后手中,從此一生都未掌握實權。

沒有實權,能當個舒舒服服享受的皇帝也不錯,光緒偏偏又生於亂世,晚清王朝猶如大廈將傾。光緒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與慈禧的矛盾和衝突自然就不可避免。甲午農民戰爭爆發,日本增兵朝鮮圖謀中國,光緒帝以國家民族為重,主戰日本並且下令停止挪用軍費給慈禧建頤和園。《馬關條約》中,光緒曾說:「割地太多,不允!」慈禧卻不管,逼迫他籤字,氣的光緒「頓足流涕」。

為了富國強兵,光緒也搞過戊戌變法,也試圖反抗,讓袁世凱先殺榮祿,再殺慈禧。可是袁世凱明著答應,轉頭就把光緒賣了,從此被慈禧幽禁於瀛臺之中。此時的光緒要想翻盤,還有一個大招,就是去找一把刀。這可不是普通的刀,而是先祖努爾哈赤賞給15子多鐸的一口白虹刀。

我們都知道尚方寶劍可以「上打君不正,下斬臣不忠」,清朝雖然沒有尚方寶劍的說法,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名稱存在而已。光緒要找的白虹刀是清室重寶,當年史可法守揚州時,就死在這把刀下。最重要的是,先帝聖命,有此刀可以先斬後奏。光緒臨死之前,心裡實在抑鬱難平,囑咐載灃找到白虹刀,殺掉袁世凱,這樣慈禧也拿他沒辦法。如果計劃成功,中國的歷史可能由此改變。只可惜當年的白虹刀已經鏽跡斑斑,就算能殺人,也沒人敢跟慈禧對著幹,最終沒派上用場。

相關焦點

  • 溥儀臨終前面容僵硬,口中仍喊著的「河車丸」,究竟是什麼東西?
    隆裕太后代理年幼的宣統皇帝與袁世凱籤訂清帝退位詔書那一刻,也就宣告著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君主制制度,正式地成為了歷史。只是當時的溥儀仍能夠居住在紫禁城當中,對於當時年僅六歲的溥儀而言,根本就不能夠理解,籤訂退位詔書對他這個皇帝以及整個清政府而言,意味著什麼。
  • 張學良聽過周杰倫的歌,光緒帝親政時任天堂成立:有哪些歷史讓人...
    過去的人,有的會以為距離很近,有的卻感覺很久遠,而他們卻是同一年代的人。比如,張學良居然聽過周杰倫的歌;光緒帝親政那年,任天堂成立;愛因斯坦發表狹義相對論的同年,中國廢除科舉制度……是不是有種時空次元壁被打破的感覺?
  • 光緒帝葬禮128人抬棺,撒90餘萬張紙錢,數萬百姓前來送葬
    正是慈禧的存在,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的葬禮也被後人忽略了。因為慈禧舉行葬禮的時間要靠後一些,而且葬禮規模比光緒皇帝大好幾倍。光緒帝1908年11月14日晚在中南海永大韓元戰中去世時才38歲,這時他的陵寢還沒有開始修理。宮中的太監們首先用「吉祥的窯」將廣西的屍體先搬到景山官德殿的茲宮。慈禧用砒霜毒死廣西後,拿下了侄子的最後一局。
  • 這背後的秘密就藏在她的臨終遺言中
    所以,這一段歷史其實也沒啥好說的,無外乎保皇派、頑固派、清流派、北洋派、立憲派之間的爭鬥罷了。你方唱罷我登場,我方唱罷他登場,背後卻是慈禧太后在坐鎮指揮,大清也就這樣在風雨飄搖中繼續漂泊。但,慈禧老太太畢竟是人不是神,過了一個生日,吃多了拉稀,活活拉死了,還好,死之前光緒帝先她而去,算是保證了死後不被清算。
  • 閻綱:臨終前的懺悔 誰人續寫喬典運?
    臨終前的懺悔 誰人續寫喬典運?閻 綱手術臺上接二連三的宰割,未能留住他的肺息。他的去世叫我悲痛難忍。△喬典運(1930~1997)生命對於喬典運已經很不耐煩,他在病床上"拚命"了——病塌上,臨終前,支撐著,日夜兼程,以常人難以想像的毅力留下自述傳體的文字《命運》,未能終篇而成絕唱。《命運》刊登在河南《莽原》上。我輩只能在其殘篇斷簡中捕捉微言。
  • 光緒帝載湉是被慈禧給毒死的嗎
    光緒帝,名愛新覺羅·載湉,是道光皇帝第七子醇親王奕寰的兒子,慈禧太后的外甥。同治皇帝死後繼位,是為清第十一帝,入關第九帝,在位34年,終年38歲。  不料,起初同意協助光緒變法的袁世凱,等譚嗣同走後,便向內務大臣榮祿告密。
  • 愛因斯坦臨終前的一句話,引發眾人猜想,他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上個世紀可以說是改變人類的一個世紀,原因很簡單,上個世紀踴躍出了無數偉大的科學家,正是這些科學家提出的科學理論,才有了現代的科技產品。那是一個碰撞的時代,那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出現,更是改變了人類數千年來固有的觀念,作為相對論的創始者愛因斯坦,也在歷史上留有盛名,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在臨終前卻說出一句令人費解的話,引發眾人猜想,他到底想要表達什麼?愛因斯坦臨終前到底說了什麼呢?「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 法醫鑑定說光緒帝是被人用砒霜毒死的,那麼,是誰下的毒?
    關於是誰毒害了光緒皇帝這個歷史懸案可以說眾說紛紜,各有各的說法和理由,那麼到底誰的嫌疑最大呢?我按照流傳最多的說法逐一分析,咱們看看到底誰的嫌疑最大。目前流傳最多的說法是有三個人嫌疑最大,分別是慈禧太后、袁世凱、李蓮英,其他也有說是隆裕太后和其他人的,但贊同者不多,我就不在論述。
  • 80後女警突發疾病去世,臨終前的朋友圈讓人心疼……
    80後女警突發疾病去世,臨終前的朋友圈讓人心疼…… 2020-01-07 08:39:34當她從中國政法大學畢業後,從警已經成了她唯一的也是順理成章的選擇。
  • 慈禧太后過壽,光緒帝親自上臺打鼓,為什麼打著打著痛哭流涕?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35期:1894年,隨著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到來,日本人也送上了「賀禮」。那就是突然發動了進攻,炸沉了清軍用來運兵,且是借來的英國商輪「高升」號,甲午戰爭就此爆發。也就在這個時候,光緒帝接到了袁世凱的來電,日軍軍艦已經開進大清水域。於是光緒帝離開戲場去跟大臣商議,慈禧太后不高興了,派李蓮英找回大家。也就在此時,光緒帝突然登臺開始打鼓,卻沒想打著打著,竟痛苦地哭了起來。本身打鼓是為了哄慈禧太后高興,光緒帝此舉豈不是更加給慈禧太后添堵,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 晚清廢帝風波,為什麼權勢滔天的慈禧太后,也沒能廢掉光緒帝?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46期:戊戌政變之後,慈禧太后對光緒帝異常不滿,不僅重新訓政,還把光緒帝圈禁到了瀛臺。一系列舉動之後,朝廷上下都在傳言,慈禧太后將要廢掉光緒帝,另立新君。然而,就在慈禧太后即將採取下一步行動時,西方列強們跳了出來,出面幹涉清廷,明確反對廢黜光緒帝。
  • 光緒帝為什麼喊慈禧太后為親爸爸?看看他親爸爸怎麼死的就明白了
    有一個細節恐怕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那就是慈禧本是太后,為什麼光緒帝要稱呼她為親爸爸呢?既然是太后,官員們又為什麼稱呼她為老佛爺呢?楊角風解密走向共和:清朝官員為什麼喊慈禧為老佛爺?光緒帝:朕喊她親爸爸,都沒說啥!
  • 清朝這場戰爭改變中國歷史,中華民族從此走進黑暗時代
    說到清朝,許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無能腐敗的朝代,被世界上其他國家輪番上陣蹂躪著。或許對於我們來說,晚清時期,是我們無法抹去的恥辱,一段揮之不去的痛苦回憶。可是即使再痛苦,我們也得去面對,只有知道歷史,了解歷史,反思歷史,才能在未來的路上走得更遠。
  • Day78: 若是一個人
    《若是一個人》看完了,一部小眾臺劇。方佳瑩的身上有許多女生共同的經歷:和一見鍾情的大男生從甜膩到分手,從天真爛漫的小女人蛻變成職場幹練的女性。整整一年,她似乎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的狀態,仿佛一個人也可以活好,直到前任再次出現,直到遇到丁志明。
  • 靠中國歷史的記載,和英國人考古,才找到印度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
    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心目中那些在歷史上創立輝煌的偉大君主,如我們中國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歐洲的君士坦丁、亞歷山大、凱撒、拿破崙,俄國的彼得一世,日本的明治天皇乃至於蒙古(中國)的成吉思汗等等。於是神奇的一幕發生了,印度人自己不關心歷史,英國學者們卻盡心盡力,開始在各個國家的典籍裡一點點尋找關於古印度歷史的記載,將它們慢慢拼接起來,還原出古印度的悠久歷史。幾代英國人的努力,讓印度的歷史開始被世人熟知,但這還不夠,印度人要找到一個代表性人物,能凸顯古代印度文明的輝煌,更能增強民族凝聚力,這就需要一位偉大的君王。
  • 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罪人:導致中國倒退數百年,其中第3個最可恨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有無數的歷史名人,有名垂青史的,如秦始皇、唐太宗、成吉思汗等;但也有一些不顧國家危亡、自私自利、遺臭萬年的鼠輩小人,他們的行為給歷史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他們的行為甚至導致國家進程的倒退。今天將介紹其中的三個罪人,他們曾一度讓中國發展倒退百年,甚至險些滅亡。
  • 慈禧家族上色老照片:圖4是光緒帝的親生母親,圖9的妹妹長相靚麗
    在相關歷史文獻中,對慈禧的母親記載的不多,但也講到了其七十大壽時,慈禧沒有時間去給母親祝壽,因此讓侍臣帶去了許多珍貴禮物,並且寫有一詩: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 東漢的這位將領,一句謊言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
    王霸字元伯,潁川郡穎陽縣人。在東漢開國「雲臺二十八將」中排行二十三位。光武帝劉秀曾鼓勵過他:「努力!疾風知勁草。」兩漢之交,天下大亂,每個英雄正如一株株勁草必當經受疾風般的種種考驗。王霸的一生,先後經歷了昆陽大戰、王郎追兵的危險,東徵周建、北伐盧芳的平叛戰爭。
  • 中國五大高僧臨終遺言,沁人心脾,讀懂讓人大徹大悟
    說起佛教,每個人都不陌生,現如今充斥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在中國,信奉佛教的人非常多,之所以信奉,主要是希望佛祖可以保佑人們健康平安。有佛教,自然也有佛教文化,筆者最熟悉的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如果你對佛教文化了解多了,參透明白了,你的人生會多多少少跟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