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際網路「打工人」到遊戲龍頭企業掌舵人三七互娛董事長李逸飛...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公司:三七互娛(002555,SZ)

市值:588億元(截至12月11日)

核心競爭力:研運一體遊戲開發商,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為後續遊戲開發夯實基礎;上下遊溢價、控制能力較強,流量運營經驗豐富

機構眼中的公司:研運一體是公司發展核心驅動力,核心業務遊戲以外布局大文娛產業;產品布局趨於多元化、精品化,旗下遊戲儲備較為豐富;海外業務增長可期

「加油」「加油」「加油」……道路兩邊是熱烈的啦啦隊,歡呼聲不斷,勁爆動感的音樂讓有些疲憊的李逸飛一下子又興奮起來。已經跑完全球超過30個馬拉松的李逸飛說,印象最深刻的是廣州馬拉松,氛圍好,那一次,他以3小時17分的成績,刷新了個人全馬記錄。

長跑10年,何時發力,何時蓄力,何時衝刺,李逸飛早已駕輕就熟。

作為三七互娛董事長、創始人,李逸飛也是行業內知名的馬拉松愛好者,被稱為「跑步狂人」。從創業之初開始跑步,現在每個月要堅持跑超過300公裡。他說:「我不愛遊艇、飛機,就愛跑步。」他將馬拉松的長跑經驗帶入企業管理,多年來帶著三七互娛長跑,一路拼到A股遊戲公司的頭部地位。

2020年最新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2.9億元,同比增長18.09%,營收總額位居A股遊戲公司前列,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達22.6億元,同比增長45.27%。但需要承認的是,營收和利潤,環比均出現了下滑。

在資本市場,三七互娛也遭遇了一些挫折,從年初突飛猛進的拉漲,到10月開始股價下行,市場對三七互娛的買量模式能否支持業績持久增長心存疑慮。近日,毎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李逸飛,接近2小時的對談裡,他深度解讀三七互娛流量經營模式,坦誠回應資本市場質疑,也對未來三七互娛的發展清晰規劃。

三七互娛董事長、創始人李逸飛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宋紅

講述創業經歷

連續兩周吃魚香肉絲沒察覺

李逸飛自小聰穎,求學過程很順利,從四川大學畢業以後,他覺得自己的性格不適合呆在成都,因此選擇奔赴廣東打拼。在那個時代的網際網路行業做了幾年「打工人」後,從小熱愛遊戲的他毅然決定離開舒適區,要做出一款自己喜歡的遊戲。

2011年,李逸飛和曾開天、胡宇航一起創立了三七互娛(37遊戲)。創業篳路藍縷,李逸飛很快碰了壁,傾注了全部身家做出來的遊戲,最後未能成功上線。「犯了很多錯誤,上來就切入研發,好像覺得玩過遊戲就能做研發,這想法真的錯了。」

李逸飛形容一開始創業「掉了一個坑」,當時的他,忙到連續吃了兩個禮拜魚香肉絲也幾乎沒有察覺出來,「不停地開會」。「那個時候可能是憋著一口氣,要證明別人能行的事情,我也能行,我就是能把愛好變成工作。」

碰壁以後,李逸飛認為既然研發踩坑,獨家代理或許是一條路。彼時正是網頁遊戲初具規模的時代,商業模式逐漸清晰,而諸如騰訊、網易這樣的巨頭並未緊盯這一市場。

圖片來源:三七互娛供圖

三七互娛抓住了這個機會,短短三四年的時間,像坐火箭一樣,李逸飛帶著三七互娛完成了從一個小透明到A股明星公司的逆襲之路,他也迅速成為遊戲行業新星。在創業第5年,年僅39歲的李逸飛便登上新財富500富人榜。

2015年,為了實現三七互娛的整體上市,李逸飛團隊承諾三七互娛3年18.2億元的業績。李逸飛告訴每經記者,三七團隊希望用更長線的眼光去看待公司發展。

易觀數據發布的《中國移動遊戲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20》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三七互娛在移動遊戲市場的佔有率為10.51%,僅次於騰訊、網易,穩居行業前三。

2019年3月,三七互娛控股股東吳緒順以2120萬股直接換購銀華MSCI中國ETF份額,持股比例從6.12%降為5.12%。公司第一大股東由吳氏家族變更為三七互娛創始人李逸飛。記者問李逸飛,這樣的變化有沒有給他的工作帶來實質性變化,他坦言工作變化不大,但是自己的身份變化對上市公司來說是有利的。「如果核心經營團隊不是大股東的話,可能更在意的是短期KPI的完成率,變成控股股東以後,目標會看得更遠一點。」

回應市場質疑

「價值投資應看長線,不能為一時的利潤而衝動」

2020年的三七互娛,稱得上跌宕起伏。

2020年7月9日,三七互娛股價突破50元/股,市值衝上1000億元,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網遊股。但10月12日,三七互娛的股價卻受「買量」消息影響,當天跌停,後一直下跌,引發資本市場強烈關注。

股價波動的一個多月內,機構頻繁調研三七互娛,機構主要擔心整個遊戲行業增速不及預期。深究背後原因,李逸飛坦言,其實主要是來自宅經濟在疫情期間爆發之後,行業的正常回落。「用戶的在線時間或者說付費欲望會有所下降,這是一個正常波動,我對公司未來發展、業績持續增長還是非常樂觀的。」

他用馬拉松的體驗來做比喻,跑馬拉松的時候體力分配非常重要。「一開始猛烈衝,後半段會完全沒力氣,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興奮點。」李逸飛說,代入到企業,就是資源分配要合理,不能為了一時的利潤而衝動。

李逸飛認為,看一家遊戲公司,先看穩健性,收入或者說分布是不是合理。再看人才的密集度,可以通過薪酬或者研發成本去評估。「現在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提價值投資,價值投資應該看長線,而不是看一個季度的業績。」

三七互娛公司內景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宋紅 攝

除了投資者對股價的關注以外,行業對三七互娛買量成本上升是否會影響公司長久發展存在困惑。從買量市場看,騰訊、網易包括後來者字節跳動,都在買量的路上不斷伸出觸角。可以說,三七互娛強勢了多年的領域,一時間強敵環伺。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三七互娛銷售費用達66.88億,同比上升15.84%。銷售費用主要是觀察遊戲公司的買量情況,絕對值上升主要系全年內遊戲推廣買量費用所致。

圖片來源:三七互娛財報截圖

「資本市場對我們最大的擔心是流量經營是不是每年的成本都會遞增,會不會去壓縮利潤率。其實流量本身的成本沒有太大變化,並且移動網際網路流量池依然在變大,主要投放媒體的DAU和用戶時長都在增加。」

在這個尖銳的問題面前,李逸飛坦言,競爭對手並沒有變多,新進入的競爭者擠佔的是中長尾廠商佔據的買量市場。他舉了一個例子,某類型ARPG產品對比2019年,安卓端成本由65.4元/單增長至67.6元/單,蘋果端 CPA 成本從140元/單到150元/單,略有增長。而三七互娛去年開始做精準投放, 打造「量子-天機」優化系統,投放效率上升,ROI穩中有升。

撕掉固有標籤

「中年遊戲公司」?那是2018年前三七互娛的定位

從行業來看,雖然今年雲遊戲相當火爆,是一個佔據C位的熱門賽道,但商業模式並未成熟,短期內無法為上市公司貢獻業績,處於早期的投入和布局階段。從海內外市場來劃分,遊戲行業更多的新故事是在海外,無論是騰訊、網易,還是A股遊戲公司,乃至諸多尚未上市的遊戲公司,都越來越關注海外市場。

據三七互娛2020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業務營業收9.69億元,同比增長達95%,海外收入佔總營收比例提升至12.13%。相較於國內,三七互娛在海外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圖片來源:三七互娛半年報截圖

「過去兩年在海外擴張上,其實遇到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對海外市場充滿期待的同時,李逸飛也心存焦慮,「比如過去自己擅長的項目就是偏MMO的遊戲,拿去發北美,花了很大的力氣,但最後的收益是不夠好的。」

海外的打法需要做出改變。不同的遊戲公司擅長的細分品類並不一樣,不同市場的用戶調性也不同,當優勢品類「觸礁」,李逸飛並沒有選擇放棄或者退卻。「今年已經完全調整了策略,北美就打SLG,MMO項目就拿去韓國、東南亞等市場,不再去北美發。」

美國是海外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手遊市場,想啃下沒那麼容易。三七互娛海外做得比較好的是日本市場,在日本,三七互娛主打卡牌+模擬經營,已經做到相關細分類頭部的地位,「今年三七互娛已經到了海外經營的爆發點前夜」。

他也表示,未來公司全球策略不會動搖,會不停加大投入。「希望未來我們的全球化策略做得足夠好的時候,很多海外的價值投資者在準備投資公司之前,就已經知道或者體驗過三七的產品。這樣,他們對公司商業邏輯的理解就會更加清晰。」

如果說布局頁遊是李逸飛走對的第一步,那麼投入自研就是影響三七互娛命運的第二個關鍵決定。

圖片來源:三七互娛供圖

整體上市後的三七互娛,開始加大研發投入,逐漸形成「研運一體」的模式。2016年下半年,三七互娛自研手遊上線,立刻成為爆款。此後三七互娛不斷加碼研發,近年來研發費用不斷上漲。2020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達到8.56 億,同比上升666%,研發與技術人員在員工總數中的佔比已超過 50%。

這和李逸飛對遊戲市場的預判緊密契合。他認為,可能未來2~3年,尤其移動遊戲這個市場,「粗製濫造的產品基本就沒有生存空間了」,因為用戶的審美和需求提高,達不到精品門檻的項目很難生存。

而遊戲研發門檻不斷提升,也讓上市公司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比如一個二級項目的研發成本可能會達到5000萬,而三級項目可能是8000萬甚至過億。無論是吸引人才,還是研發成本,加碼研發都會讓上市公司面臨較大的負擔。但在李逸飛眼裡,這是三七互娛要走的路:要長久發展,必須有自己的核心產品,擁有內容護城河。

加碼研發的同時,三七互娛在細分賽道的探索邊界也不斷拓寬。曾有券商說,三七互娛是一家中年遊戲公司,記者問李逸飛如何回應。李逸飛哈哈一笑。「可能2018年以前的三七互娛,無論是自研還是代理的項目,確實符合這個定位,我們那時候的用戶畫像就是25歲到40歲的中年男性。」

這類人群有穩定收入,願意付費,緊緊抓住中青年男性群體的三七互娛,在選擇代言人時,也以成龍、李連杰等明星為主。但李逸飛表示,2018年開始,三七互娛就在多品類上布局。比如說公司正在研發的IP作品《鬥羅3D》(暫用名),IP本身的粉絲非常年輕。

「一家公司如果服務的用戶群體太單一,其實是不夠安全的,所以我們希望把年齡層放大,也想提升女性用戶佔比。」

圖片來源:三七互娛官網

天風證券調研報告顯示,三七互娛在研項目有一半不是ARPG、MMORPG,而是美術提升極大的卡牌ARPG等,玩法上有絕對的創新,是面對全球的,還有FPS、女性向模擬經營等品類。

公司新願景

「產品不但能賺錢 也需要有高美譽度」

李逸飛是個情緒豐富並且感性的人,內心深處是個文藝青年。他覺得,三七互娛已經10歲,有必要有一整套的文化體系。

「今年Q2我才把手上的發行線交出去,未來我的核心就是投資布局、公司戰略和文化,會花很多時間在一些前瞻性研究上,包括一些新的細分品類。」李逸飛說。

不久前,李逸飛公布了全新升級的企業文化體系,其中,三七互娛樹立了新的使命:給世界帶來快樂;也確立了新的價值觀,即「創新、進取、分享、尊重」。公司新的願景是,「成為一家卓越、可持續發展的文娛企業」。

圖片來源:三七互娛供圖

「三七互娛發展到今天,算得上是一家優秀的遊戲公司。」李逸飛也坦言,離「卓越」還有一段距離。他認為,要做到卓越,首先產品不但能賺錢,也需要有高美譽度,另外便是全球化。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擴大影響力和美譽度的一個方式是打造文化IP,例如騰訊近兩年不斷投入新文創,挖掘遊戲背後的文化價值。

三七互娛也投資了多家遊戲企業,並且在影視、教育、藝人經紀、動漫等多個非遊戲領域進行了布局。「我們更多投的還是和核心主業強相關,比如我們自己的遊戲,做到一定量級,會進行動漫開發。」

在新品類上,李逸飛也很清楚三七互娛的優勢和劣勢。三七互娛擅長流量經營,大DAU的遊戲和流量經營的思路不完全匹配。「那麼這塊不會投入太多的資源,會有一些小團隊孵化或者嘗試。」而在和流量經營契合的細分賽道上,研發和投資CP的布局上都會重點布局。

12月7日,三七互娛宣布以接近29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旗下控股子公司三七網絡,交易完成後,三七網絡成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三七網絡做出了未來3年總計43億元的淨利潤承諾。在行業人士看來,三七互娛收購控股子公司,是為了進一步加碼遊戲精細化運營,拉長遊戲生命周期,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在遊戲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新品類的研發上,李逸飛也有自己的野心。「我們最關心的並不是《鬥羅3D》(暫用名)到底能做到多少流水,而是美譽度,我更在意它對我們研發品牌的改變。」李逸飛表示,過去業內可能認為三七互娛更擅長做西方魔幻或者傳奇類產品,但實際上公司早就不是這樣。「我們希望讓業內知道,在畫面上、玩法上,三七互娛都可以把產品做得更好。」

三七互娛不久前也對研發部門的機制進行了調整。比如將原來一視同仁的項目激勵進行區分,降低固有品類的激勵,提升新品類的激勵。在立項機制上,將原來根據企業或市場需要立項,改為鼓勵員工自行組合併提出項目方案,配給資源。

也改變了激勵政策,比如固有的優勢傳奇品類,能夠拿到的獎勵門檻會更高。這樣做的目的非常明顯,李逸飛希望三七互娛的員工能夠不斷創新,走出舒適區。在他看來,即便遊戲市場有巨頭在前,但遊戲產業很難完全壟斷,因為它永遠有創意。

跑步機上的李逸飛 圖片來源:三七互娛供圖

李逸飛覺得,三七互娛從來沒有過「舒服的階段」,哪怕是業績、股價迅猛增長。他的危機感不無道理,三七互娛有核心競爭優勢,研運一體以及管理團隊在一線,但這並不是一個非常深的護城河。文化創意行業需要不斷有新的內容輸出,需要不停地自我迭代自我突破,然而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永遠都是用戶的寵兒。

李逸飛說, 不要太舒服,永遠不要太舒服,舒服對一個人來說,至少在工作中、在職場上不是個好事。「只有永遠保持危機感,才能可持續發展。」

記者手記:

不僅想做賺錢的遊戲公司

更想做有文化認同感的遊戲公司

管理者的品質,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公司的氣質。

李逸飛給人的感覺,嚴謹、務實。這兩年,他身上柔和的氣質漸漸多了。還記得第一次對話李逸飛的時候,他全程不苟言笑,但這次,李逸飛在採訪中數次發出爽朗的笑聲,對於一些尖銳的問題也毫不迴避。熟悉業務和資本的他,回答問題時需要思考的時間極短,條理明晰,邏輯嚴密。

不止李逸飛愛馬拉松,三七互娛的管理團隊在圈內也是十分出名。李逸飛和其他聯合創始人都是馬拉松忠實愛好者,曾開天的馬拉松成績甚至已經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的標準,胡宇航則已經完成了「世界馬拉松大滿貫」。

如果不說高大上的企業願景,李逸飛的心願其實很簡單。這幾年,三七互娛在努力撕下各種標籤,「買量公司」、「中年遊戲公司」等等。背後是一個熱愛遊戲的創始人,對遊戲多年如一日的熱愛使然,他不僅想做賺錢的遊戲公司,更想做有文化認同感的遊戲公司。「當我們的員工出去,告訴別人他在三七互娛上班,對方聽到後能回一句,』哇,那是家不錯的公司』,那就夠了。」

秉持馬拉松式的創業精神,李逸飛和核心管理層想帶著三七互娛一直跑下去。

記者:許戀戀

編輯:董興生 宋紅

視頻編輯:朱星運

視覺:劉陽

排版:董興生 牟璇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三七互娛董事長李逸飛:以多元布局向千億市值目標穩步邁進
    原標題:三七互娛董事長李逸飛:以多元布局向千億市值目標穩步邁進   1月18日,三七互娛在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中心隆重舉行了以「同心同力一往無前」為主題的新春年會。三七互娛創始人、董事長李逸飛發表了開場致辭。
  • 每經專訪三七互娛董事長李逸飛:努力撕掉「買量公司」標籤,產品既...
    在資本市場,三七互娛也遭遇了一些挫折,從年初突飛猛進的拉漲,到10月開始股價下行,市場對三七互娛的買量模式能否支持業績持久增長心存疑慮。近日,《毎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李逸飛,接近2小時的對談裡,他深度解讀三七互娛流量經營模式,坦誠回應資本市場質疑,也對未來三七互娛的發展清晰規劃。
  • 三七互娛董事長李逸飛:未來三年自研產品至少進入五個細分賽道前列
    第二十二屆上市公司金牛獎日前在海口舉行,三七互娛董事長李逸飛時隔兩年再度斬獲「年度金牛企業領袖獎」。兩年前,李逸飛接受採訪時提出兩到三年完成10%的市佔率目標,結果次年便完成。如今,李逸飛再次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又有了新的期待,他希望三年後自己公司的產品至少在五個細分賽道上進入前三或前五。
  • 「數」立信心丨李逸飛:三七互娛擬定增募資45億元加碼雲遊戲等業務
    簡稱「三七互娛」)總部逐步恢復到日常忙碌的狀態,復工復產工作正有序推進。企業如何實現防疫、復工兩手抓?雲遊戲業務為網遊企業提供了哪些機遇?三七互娛創始人、董事長李逸飛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截至4月13日,三七互娛公司復工率約98%,在保防疫、穩生產的前提下,今年擬定增募資45億元加碼雲遊戲等業務以保持營收高增長態勢。三七互娛創始人、董事長李逸飛。
  • 三七互娛李逸飛:保持流量運營優勢 深耕研發打磨代表作
    近日,三七互娛董事長李逸飛接受了證券時報記者專訪,回應了外界關心的諸多問題。備戰未來今年1月,三七互娛將總部遷入了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的三七互娛大廈,10月下旬,三七互娛在這裡舉行了為期五天的嘉年華活動。也正是在嘉年華期間,三七互娛公布了全新升級的企業文化體系。
  • 擁抱「Z世代」 三七互娛戰略投資入股AG電競俱樂部
    戰略投資AG電子競技俱樂部,三七互娛文娛投資版圖再擴充作為全球知名的文娛產業上市公司,目前三七互娛業務涵蓋遊戲、在線教育等板塊,旗下擁有知名的遊戲研發品牌三七遊戲,專業的遊戲運營品牌37網遊、37手遊、37GAMES,以及優質在線教育品牌妙小程。
  • 瞄準「Z世代」助力多元化、年輕化 三七互娛戰投頭部電競俱樂部AG
    在主營遊戲業務上,除了內部圍繞「研運一體」的戰略構建研發和運營團隊外,三七互娛還通過投資拓展其在遊戲產業鏈的版圖,投資企業包括心動網絡、禪遊科技、羯磨科技等。與此同時,三七互娛積極布局影視、音樂、藝人經紀、動漫、泛文娛媒體、VR/AR、文化健康、社交等文娛領域。
  • 在線健身釋放千億市場潛力,遊戲龍頭三七互娛布局新賽道
    在線健身的熱度也體現在在線健身產品的搜索指數上,據七麥數據顯示,從1月份疫情爆發至今,健身App的搜索指數從5831上升到6744。實際上,在線健身不是新詞,它在戰「疫」期間迎來新一輪的增長並不是偶然事件。
  • AG電子競技俱樂部獲三七互娛數千萬戰略投資
    三七互娛近日宣布已完成對AG電子競技俱樂部的數千萬戰略投資。AG電子競技俱樂部董事長樂可登稱,與三七互娛合作,一方面是看重其在遊戲行業的領先地位以及多年來的持續深耕,這與AG的主業是相契合的;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三七互娛擁有過億的用戶數量和豐富的觸達渠道,能幫助俱樂部進一步在目標群體中提升品牌影響力。
  • 四川「跑男」李逸飛在科韻路搭遊戲王國
    小檔案李逸飛 42歲,三七互娛網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遊戲分會副會長,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副會長,廣東省遊戲產業協會副會長,廣東省遊心公益基金會主席。
  • 對外投資碩果纍纍,三七互娛如何玩轉投資之道?
    回顧三七互娛2019年的股價也是一路飆升,從年初的每股9.26元升至每股26.93元,年內漲幅高達191%,在遊戲板塊中穩居第一。截至到2019年年底,三七互娛的總資產規模達到101.45億元,同比增長20.84%,創造了歷史新高。
  • 狂賺20億,三七互娛吸金的道與術
    2019年前三季度,三七互娛實現營業收入95.6億元,同比增長72.7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6億元,同比增長27.70%三七互娛創始人、董事長李逸飛透露,「2019年公司淨利潤預計將首次突破20億大關,增長率超100%;國內市場份額佔比首次超過10%,坐穩了中國第三大遊戲公司的寶座
  • 三七互娛榮獲廣東省文明單位稱號 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網際網路企業
    會上,廣東省副省長許瑞生代表省委、省政府宣讀了關於表彰2018—2020年度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和道德模範及提名獎獲得者的決定,三七互娛作為廣東省唯一一家網際網路企業榮獲2020年廣東省文明單位稱號。
  • 深入疊紙大本營,三七互娛豪擲28.8億後又搞「她經濟」
    三七互娛董事長李逸飛說:「希望市場能看到公司的重要蛻變,原來三七互娛不僅會做MMORPG,也會做卡牌策略遊戲,不僅好玩,且美術品質非常高。」據李逸飛介紹,公司目前研發人員大概有2000人,佔全公司人員一半以上。未來兩三年,公司研發人員將實現翻倍,擴展到4000人,佔公司人員接近三分之二。
  • 三七互娛旗下產品,《奇蹟MU:跨時代》成為臺灣暢銷榜TOP1
    三七互娛還於北美地區推出SLG遊戲《狂野西境》。除此之外,截止到去年同期,《阿瓦隆之王》《火槍紀元》兩款遊戲累計營收已經突破了12.3億美元。這也使得三七互娛Q1海外營收同比增長超過70%,環比增長超過50%。
  • 三七互娛牽手AG,能否為遊戲廠商入局電競開闢另一條路?
    作者:二鬧圖片:來自網絡昨天,國內知名遊戲企業三七互娛與頭部電競俱樂部AG完成了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三七互娛對AG完成數千萬的戰略投資。三七互娛對AG進行大筆投資,也被視作前者大舉入局電競行業的開端。而由於三七互娛的身份相對「特殊」,因此雙方的聯合或許能夠行業的發展帶來一些新東西。三七+AG,能帶來怎樣的效果?三七互娛董事長李逸飛此前就明確表示,他們與AG的合作是從遊戲之外搶奪年輕市場的第一步。
  • 三七互娛002555—手遊行業龍頭,定增獲批完善多元布局
    三七互娛是全球TOP20上市遊戲企業、A股行業龍頭企業。iOS市場手遊發行商收入榜僅次於騰訊和網易位居第3位,旗下擁有知名的遊戲研發品牌三七遊戲,專業的遊戲運營品牌37網遊、37手遊、37GAMES,以及優質在線教育品牌妙小程。三七互娛秉承「給世界帶來快樂」的使命,致力於成為一家卓越的、可持續發展的文娛企業。
  • 88億市值蒸發 遊戲龍頭三七互娛閃崩跌停 公司回應:運營沒有問題
    原標題:88億市值蒸發,遊戲龍頭三七互娛閃崩跌停,公司回應:運營沒有問題   10月12日,遊戲龍頭股
  • 市值將近腰斬,三七互娛真的「失」在買量上嗎?
    但是現在網際網路獲客越來越難,買量成本也逐步上升,今年買量大戶頭條給代理商的返點從7%降低到2%,這將很大程度上影響遊戲的淨利潤。  二是買量效率降低。由於遊戲的受眾有限,如果一家公司長期買量的話,其用戶量和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會接近天花板,買量效率就會越低。對於三七互娛來說,在未來買量的ROI(投資回報率)將會下降,這也是"買量"這一商業模式的痛點。
  • 三七互娛: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三七互娛,全球TOP25上市遊戲企業,位列中國第 海、安徽、湖北、海南、江蘇、四川、香港、東南亞、日 韓及歐美等多個地區設有子公司或辦事處等分支機構。作 為網際網路行業內首家與《半月談》雜誌社創立黨建共建單位的企業,三七互娛將與《半月 談》就理論創新、技術創新、社會調研、宣傳推廣等方面開展廣泛共建活動,推動三七互 娛基層黨建工作取得更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