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志
2020年是三七互娛(002555)成立的第十年。這一年裡,三七互娛遷入了新的辦公大樓,7月份其市值突破千億元,近期雖然有所回調,但依然是A股市值最高的遊戲企業之一。
在三七互娛的發展過程中,外界對它的關注一直頗高,尤其是關於買量、關於產品、關於未來等問題,在各種場合反覆被問及。近日,三七互娛董事長李逸飛接受了證券時報記者專訪,回應了外界關心的諸多問題。
備戰未來
今年1月,三七互娛將總部遷入了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的三七互娛大廈,10月下旬,三七互娛在這裡舉行了為期五天的嘉年華活動。也正是在嘉年華期間,三七互娛公布了全新升級的企業文化體系。
在新的文化體系裡,三七互娛樹立了新的使命——「給世界帶來快樂」;確立了新的價值觀,即「創新、進取、分享、尊重」;而公司新的願景是「成為一家卓越、可持續發展的文娛企業」。
「我們在價值觀裡增加了『尊重』這個重要的詞,希望團隊在保持狼性的同時,對內部的同事和外部的合作夥伴都多一點尊重……」在專訪中,李逸飛詳細解釋公司新的文化體系背後的意義。
選擇此時升級文化體系,並不是心血來潮。「公司發展到現在也有十年了,以前公司小的時候,核心團隊很容易就能把文化和價值觀滲透下去;但是公司現在有4000來人,到了這種規模,就需要有一整套的文化體系。」李逸飛表示。
從2011年成立至今,在短短十年裡,三七互娛規模迅速膨脹,在國內遊戲領域佔據重要地位。近年來,伴隨著遊戲市場的快速變化,三七互娛在面對激烈競爭局面的同時,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
不過,在新技術、新趨勢不斷湧現的當下,遊戲企業需要更早開始布局未來。今年7月,三七互娛管理團隊召開了一場戰略討論會,明確了未來五年的戰略目標,要達到的營收和利潤規模、行業位置,以及需要突破的產品品類。
而在此次企業文化升級的同時,三七互娛迅速對研發部門的機制進行了調整。比如將原來一視同仁的項目激勵進行區分,降低固有品類的激勵,提升新品類的激勵;在立項機制上,將原來根據企業或市場需要立項,改為鼓勵員工自行組合併提出項目方案,配給資源。
改革的目的很明顯,鼓勵員工創新,走出舒適區,也是一次為未來所做的前瞻性布局。
打磨「代表作」
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如今的三七互娛年營收超過100億元,員工超過4000名。從這一角度看,三七互娛無疑已經是國內遊戲行業的巨頭。
但規模並不是評價企業價值的唯一標準。頁遊時代的三七互娛產出了許多爆款,而在移動遊戲時代,三七互娛還缺乏既有市場吸引力、又有口碑的爆款產品。
對於這一問題,李逸飛並未迴避。在這次升級後的企業文化體系中,三七互娛提出的新願景是要「做一家卓越、可持續發展的文娛企業」,李逸飛坦言,三七互娛發展到今天,算得上是一家優秀的遊戲公司,但離「卓越」還有一段距離。
在李逸飛的理解中,一家卓越的遊戲企業包括兩點,其一是做出的產品不但能賺錢,美譽度也要足夠高;其二是要面向全球發展。
「在這些方面我們還差一些。大家會覺得我們過去的產品更多的還是關注怎麼去賺錢,未來的新項目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此外,三七互娛現在的收入構成和產品方向是以國內為主,我們已經在慢慢調整了。」李逸飛說。
從研發投入的增長和收入結構的變化中,不難看出,三七互娛一直在努力調整。
三七互娛財報顯示,近年來其研發投入持續高速增長,2020年上半年,三七互娛研發投入6.45億元,同比增長102.5%;在員工結構上,目前三七互娛4000多名員工中,有超過2000人是研發人員;此外,三七互娛還對外投資了多家研髮型遊戲企業。
在收入上,近年來,網頁遊戲佔三七互娛收入的比重不斷下降,2020年上半年已降至7%,移動遊戲已成為三七互娛的主要收入來源;近幾年,三七互娛推出了多款市場表現相當不錯的手遊產品。
目前,三七互娛仍有多款重量級產品正在研發中,其中,李逸飛對知名IP作品《鬥羅3D》(暫用名)寄予厚望。
「我們最關心的並不是《鬥羅3D》到底能做到多少流水,而是這個產品的美譽度,用戶是不是真的覺得產品好。另外,我更在意它對我們研發品牌的改變。」李逸飛表示,過去業內可能認為三七互娛更擅長做西方魔幻或者傳奇類產品,但實際上公司早就不是這樣了。「我們希望讓業內知道,在畫面上、玩法上,三七都可以把產品做得更好。」
挖掘長期發展價值
遊戲產品的研發是個漫長的過程,研發成果要體現在業績上,需要更長的時間。相比之下,遊戲買量成本的直觀波動,更能挑動投資者的神經。近期,在買量價格上漲等傳聞的影響下,三七互娛的股價出現明顯回調。
「買量遊戲公司」是一直以來外界給三七互娛貼上的標籤,對於這一標籤,三七互娛並沒有急著撕去,反而結合自身特色,將「研運一體」做成了自己的特色。
「行業內以及資本市場對我們可能都是這麼定位的,但我們並不是單純的買量,而是『流量運營』。」李逸飛認為,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標籤,「研運一體」戰略以及流量運營模式是三七互娛的優勢,公司的業務布局,都與流量運營的模式高度吻合,未來也會將流量運營的優勢保持下去。
作為流量成本的投入方,買量成本的波動,是外界最為關心的問題,但出於對行業的了解,三七互娛最關心的並不是買量成本。
「近幾年國內移動端的流量還在持續增長,公司也在一些遊戲產品中做過詳細的數據對比,單用戶的激活成本並未快速升高,變化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李逸飛稱,未來買量成本可能會有一點波動,但更大的挑戰是,遊戲產品在做流量運營時,能不能準確找到目標用戶。
正因如此,三七互娛很早就加大了在流量運營方面的技術投入,以期提高運營效率。如同公司新願景所說的一樣,三七互娛要成為一家可持續發展的文娛企業,李逸飛更在意公司的長期價值。
「判斷一家遊戲公司的價值,最重要的還是穩定性,一家公司要具備持續增長能力,不能依靠一個區域或者一個項目,如果是這樣的話很危險。」李逸飛表示。
如今,三七互娛不斷通過對外投資,在多個領域、多個遊戲品類中進行布局;在具體產品層面,三七互娛也在不斷拓展用戶群體,提高年輕用戶、女性用戶比例,改變過去以男性用戶為主的狀況。
「我們處在內容產出、文化創意領域,需要不停地輸出優質內容,不停地創新並進行自我突破,我們的核心競爭優勢的護城河還在不斷加固,我們一直是一個危機感很強的公司。」李逸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