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行業強勢回暖 三七互娛2019年迎來業績爆發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機會寶

伴隨著遊戲行業強勢回暖,三七互娛(002555.SZ)在2019年迎來業績爆發!

財報顯示,三七互娛在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為95.60億,增幅超過70%,其2019年全年業績預告顯示,全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為20.5億元-21.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3.27%-113.19%。

業績的爆發帶動股價的上升,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在2018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三七互娛的收盤價為9.14元/股;與之相對應的是,2019年12月31日,三七互娛的收盤價為26.93元/股。

長城證券傳媒楊曉峰團隊研報顯示,對一家遊戲公司來說,「研發」、「發行」和「流量」,其中一個領域的極致成功能夠使遊戲公司迅速搶佔市場優勢地位,而其他領域的持續提升是市場份額持續增長、競爭優勢不斷加強的突破口。通過觀察已上市主要中國遊戲公司的市場份額變化情況發現,能夠實現持續增長遊戲玩家都必須在某個領域能夠獲得獨特優勢。其中,騰訊的優勢在「流量」,網易的優勢在「研發」,而三七互娛的成功,則是在發行方面做到了極致。

隨著三七互娛在研發領域實力的提升,在多元化發展的步伐加快,在海外市場取得新進展,三七互娛的業績有望實現進一步增長。

遊戲市場「三足鼎立」,「發行運營」做到極致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短期投資一個遊戲公司主要看這個公司近期是否有新產品推出和新產品的業績彈性有多高;而長期投資一個遊戲公司的邏輯則是一個公司能否隨著遊戲市場規模的增長,持續提高市場份額。

眼下在經歷渠道變遷和行業競爭激烈化的背景下,騰訊、網易、三七互娛三家公司的遊戲市場份額仍在持續提升,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據易觀數據,2019H1三七互娛移動遊戲市場份額已達到10.02%,是A股遊戲公司市場份額第一。

A股遊戲公司市場份額變化 來源:長城證券

長城證券在復盤遊戲產業經歷的不同階段後中發現,不少遊戲公司都曾推出一款或幾款爆款遊戲,但是要成為一個持續產出高品質遊戲的公司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專注,為遊戲業務服務。二是自研能力不斷提高,通過持續迭代的自研能力為長時間的發展續航。

三七互娛在自研方面早有準備。財報顯示,2013年,三七互娛成立「極光網絡」(現已更名為「三七遊戲」),由聯合創始人胡宇航負責,計劃自研運營雙線共行,以自研拉動運營增長。研發團隊開發出的《傳奇霸業》、《大天使之劍》兩款遊戲憑藉精緻的遊戲畫面和酷炫的戰鬥技能,擊敗同期同質遊戲產品。

在幾年的發展後,三七互娛已經在傳統ARPG類建立起一定的優勢。今年,三七互娛自研產品《鬥羅大陸》H5上線後連續7個月位於iOS端角色扮演類手遊前十名,首次實現了小說IP遊戲品類突破。

一般說來,小說類IP新增劇情設置,更具有趣味性,可吸引喜愛小說原著或電視劇的用戶。但更具意義的是,在傳統端遊IP即將消耗盡的背景下,三七互娛在小說IP上的突破也為這家公司增加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此外,三七互娛也在積極開拓新的品類,如SLG、卡牌,以及二次元、女性向遊戲等。統計顯示,《鬥羅大陸》H5上線後的女性用戶佔比已達到20%。據悉,2019年,三七互娛公司新增500名研發人員,專門負責3D卡牌、二次元類遊戲的研發工作,期望在2021年提高非傳統ARPG品類比重至50%,實現研發轉型。

2019年12月,三七互娛發行卡牌類遊戲《拳皇覺醒》,該款遊戲發行近一個月來一直保持在iOS端卡牌類暢銷榜前10名。在業內人士看來,《拳皇覺醒》既為三七互娛在2019年業績的爆發劃上完美的句號,也意味著其在多元化的道路上再邁出關鍵一步。

近期三七互娛也與閱文集團旗下起點中文網約定十年長約,除了已經開始運營的《鬥羅大陸》H5和正在研發的《鬥羅大陸3D》(暫定名),將再推出五款遊戲,類型涉獵卡牌、二次元等。

出海SLG或推動「戴維斯雙擊」

當前,中國遊戲市場正在走向精品化變革,版號的減少、審批政策的從嚴倒逼遊戲廠商提高產品質量,更加致力於精品遊戲的研發,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遊戲企業出海的步伐。

《2019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自主研發遊戲在國內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1895.1億元,同比增長15.3%。而中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市場收入增速則高於國內市場,2019年中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115.9億美元,增長率21%。而海外市場中,美、日、韓市場佔比近七成,美國佔比三成以上。

通過對移動應用數據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統計的 2017、2018、2019年的出海遊戲榜單發現,出海手遊榜單中前10的遊戲中一般至少有6款遊戲是SLG遊戲(策略性遊戲)。

而SLG也是三七互娛「多元化」戰略重點關注品類,公司計劃2020年將推出多款SLG,其中包括劉宇寧SLG。

財報顯示,三七互娛投資了著名遊戲製作人劉宇寧創立的SLG出海遊戲公司——北京羯磨科技有限公司。羯磨科技是一家專注海外遊戲研發和發行的企業,CEO劉宇寧在擔任Kingsgroup COO兼製作人時,曾三年打造2款全球現象級SLG手遊(《火槍紀元》和《阿瓦隆之王》)。

機構分析指出,劉宇寧是一個關心用戶體驗感的製作人,雖然SLG玩法目前非常成熟,但他更深入地思考玩家在遊戲中想獲得的反饋是「存在感」,而不僅僅是簡單的「虐對手」的快感。他希望能調動玩家最深層次的情感,例如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的「自我實現」級別需要,而不是流於表面的「刺激」。這也是劉宇寧SLG屢獲成功的重要因素。

而由於SLG遊戲需要較多資金進行買量,創業公司可能缺乏足夠資金,因此出海SLG第一製作人劉宇寧新SLG或由三七互娛在海外進行發行代理。長城證券給出判斷,劉宇寧新SLG預期成功率較大。

長城證券認為,三七互娛發力出海,在2020年代理三款SLG並自研一款,如果在出海SLG品類得以突破,公司將從淨利潤和估值兩方面都得到提升,迎來「戴維斯雙擊」,市值看向千億元。

截止到12月30日收盤,三七互娛總市值為567億元,距離千億市值具有較大上漲空間。

相關焦點

  • 三七互娛2017Q1或再賺4.3億,業績翻倍後迎來新品爆發
    3月14日晚間,A股遊戲公司三七互娛(002555.SZ)公布2016年財報。財報顯示,公司2016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2.48億元,同比增長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70億元,同比增長111%。報告同時預計,2017年Q1淨利潤最高值為4.3億,減去0.8億投資收益,主業業績將達3.5億。
  • 三七互娛:兩年四倍後,還有幾倍?
    轉折點出現在2018年底,以版號重新發放為標誌,遊戲行業的景氣度持續回升。接下來,A股遊戲股走出了一波浩浩蕩蕩的上漲。多隻個股漲幅超過一倍,其中又以三七互娛漲幅最大,2019年年初至今漲幅約四倍。當然,兩年四倍已經是過去式。我們的問題是,三七互娛憑何兩年四倍,兩年四倍後,未來幾年看什麼?
  • 遊戲公司披露業績:三七互娛世紀華通去年都賺超20億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遊戲公司業績哪家強?三七互娛世紀華通去年都賺了超20億多家遊戲股披露2019年業績快報,其中不少公司預期今年一季度錄得30%的增長。2月28日,三七互娛(002555)發布2019年度業績快報,2019年,三七互娛的營業總收入為132.26億元,同比增長73.2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1.44億元,較上年增長112.58%。
  • 三七互娛: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2019年5月,三七互娛黨委書記楊軍 通過與廣州市員村街道深度合作,組織黨員 興趣小組在工作之餘運營「樂學員村」微信 公眾號,探索出「黨建+功能遊戲」文明實踐 新模式。2019年,三七互娛黨委發揮業務優勢, 題遊戲,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教 育。
  • 手遊收入增速超大盤6倍,穩居行業三甲,三七互娛做對了什麼?
    核心財務及經營數據表現亮眼:資本市場對於三七互娛業績的強勁增長早有預期。2019年,公司股價漲幅(前復權)高達191.02%;2020年初,股價繼續上漲,頻創新高,總市值一度突破800億元。在美股多次熔斷、海外科技股集體深度暴跌之後,三七互娛股價也從高位回調,但仍然大幅跑贏指數。
  • 從網際網路「打工人」到遊戲龍頭企業掌舵人三七互娛董事長李逸飛...
    在創業第5年,年僅39歲的李逸飛便登上新財富500富人榜。2015年,為了實現三七互娛的整體上市,李逸飛團隊承諾三七互娛3年18.2億元的業績。李逸飛告訴每經記者,三七團隊希望用更長線的眼光去看待公司發展。
  • 三七互娛爆發的秘密:該用技術公司估值模型來看它了
    作者:剛好編輯:tuya出品:財經塗鴉據公司情報專家《財經塗鴉》消息,4月1日,三七互娛(002555.SZ)發布2019年財報。2019年,公司實現收入132.27億元,同比增長73.3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1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9.69%。三七互娛還披露2020年一季度業績指引。2020年第一季度受益於手遊業務表現良好上修業績指引,淨利潤範圍7億-7.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4.06%-65.06%。
  • 牛人重倉 | 三七互娛28.8億收購廣州三七網絡 增厚業績、綁定高管...
    原標題:牛人重倉 | 三七互娛28.8億收購廣州三七網絡 增厚業績、綁定高管「一石二鳥」?   12月7日,三七互娛發布公告,公司及全資子公司三七互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三七)擬以自有資金支付現金21.6億元收購徐志高、薛敏所持有的淮安順勤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順勤合夥)100%股權,擬以自有資金支付現金7.2億元收購賀鴻、劉軍、劉嘉昱、徐志高所持有的淮安順景企業管理合夥企業
  • 牛人重倉|三七互娛28.8億收購廣州三七網絡 增厚業績、綁定高管...
    公司擬通過收購順勤合夥、順景合夥100%股權,實現對上述兩家合夥企業持有的廣州三七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三七網絡)20%股權的間接收購。本次交易前,三七互娛通過上海三七持有廣州三七網絡80%的股權,廣州三七網絡為三七互娛的控股子公司。
  • 近29億收購控股子公司,三七互娛加碼手遊運營
    廣州三七網絡是一家專注移動遊戲發行和運營的公司,在行業人士看來,三七互娛決定花近29億元收購控股子公司,是為了進一步加碼遊戲精細化運營,拉長遊戲生命周期,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在遊戲行業的核心競爭力。12月8日開盤,三七互娛漲幅逾8%。
  • 市值將近腰斬,三七互娛真的「失」在買量上嗎?
    而公司所屬的傳媒行業已披露三季報個股的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7.77%,平均淨利潤增長率為22.28%,按說三七互娛已經超過了行業平均營業收入,那麼為何股價會一路下跌呢?  這主要是因為其三季度營收變緩,增勢乏力。
  • 4000萬MAU的背後:三七互娛抓住「自動化投放」紅利,或推動買量行業...
    2019年對於三七互娛來說,可謂是大放異彩的一年。根據4月1日晚公布的2019年財報,期內三七互娛實現營業收入132.27億元,同比增長73.3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1.1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9.69%,營收、淨利潤皆創歷史新高。
  • 賺瘋了:三七互娛87%毛利率 遊戲流水最高一個月超16億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遊戲行業再度展示了賺錢的能力,尤其是移動端的遊戲。4月1日晚,三七互娛(002555.SZ)發布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2.27億元,同比增長73.3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1.15億元,同期增長109.69%,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公司移動遊戲業務流水大幅提升。」資料顯示,三七互娛的主營業務包括移動遊戲和網頁遊戲的研發、發行和運營。公司移動遊戲和網頁遊戲的運營模式主要包括自主運營和第三方聯合運營兩種。
  • 三七互娛是不是只會做傳奇、奇蹟類遊戲?
    本文由某券商分析師 麥高G哥投稿,授權遊戲葡萄發布。本文只對三七互娛以及遊戲行業進行分析和討論,不代表投資建議。三七互娛在4月30號發布了Q1財報以及半年報指引,其中Q1營收43.4億元,同比增長33.76%;歸母淨利潤7.2億,同比增長60.4%。
  • 淨利潤同比增長112.58%後,三七互娛如何再攀高峰?
    來源:金融界網站2月28日,三七互娛公布2019年業績快報。快報顯示,三七互娛2019年全年營收132.26億,同比增長73.28%;歸母淨利潤為21.44億元,同比增長112.58%。這也是三七互娛自成立以來,淨利潤首次突破20億。
  • 三七互娛的生態化:流量運營求「精」,文娛戰略求「全」
    值得注意的是,三七互娛在2019年交出的答卷,已經使其成為繼騰訊、網易之後,第三家營收破百億的遊戲公司,進一步鞏固其行業第三名的位置。從財報數據來看,在行業發展進入成熟期、頁遊市場難有突破的大環境下,三七互娛牢牢抓住手遊增長的優勢。
  • 相互成就、共同成長,三七互娛用「分享」與人才和行業共贏
    在「分享」價值觀的指引下,三七互娛憑藉自身的努力和與合作夥伴的共贏,已成為了國內第三大遊戲企業。據2020年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三七互娛實現營收112.9億元,同比增長18.09%;淨利22.6億元,同比增長45.27%。   優秀的業績,離不開人才的支撐。
  • 每經專訪三七互娛董事長李逸飛:努力撕掉「買量公司」標籤,產品既...
    2015年,為了實現三七互娛的整體上市,李逸飛團隊承諾三七互娛3年18.2億元的業績。李逸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三七團隊希望用更長線的眼光去看待公司發展。易觀數據發布的《中國移動遊戲市場年度綜合分析2020》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三七互娛在移動遊戲市場的佔有率為10.51%,僅次於騰訊、網易,穩居行業前三。
  • 在線健身釋放千億市場潛力,遊戲龍頭三七互娛布局新賽道
    在線健身的熱度也體現在在線健身產品的搜索指數上,據七麥數據顯示,從1月份疫情爆發至今,健身App的搜索指數從5831上升到6744。實際上,在線健身不是新詞,它在戰「疫」期間迎來新一輪的增長並不是偶然事件。
  • 三七互娛董事長李逸飛:以多元布局向千億市值目標穩步邁進
    致辭中,他總結了三七互娛過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績,分享了現階段的布局和戰略,並描繪了公司在5G與雲遊戲時代的壯麗藍圖。2019年,對於中國遊戲產業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年。雖然版號恢復發放、整體營收增速回暖,但是行業馬太效應卻不斷加劇。但對三七互娛而言,2019年卻是逆勢而上、實現快速發展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