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國際教育資源本土化之路與成都華德福探索
近期,人民智庫課題調研組以「探索新時代國際教育資源本土化之路」為主題,在實地調研、問卷調查、專家研討及相關訪談座談的基礎上,對成都華德福學校的國際教育資源本土化實踐進行了系統梳理與深入研究,期待能夠為我國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更符合人民需要的教育,貢獻智慧。
-
對話張俐:華德福教育中國本土化15年
一個月前,在成都華德福學校舉行的中國華德福教育十五周年慶典現場,成都華德福學校創始人之一的李澤武校長這樣表述他對教育的感悟。 當天,上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華德福師生聚集在這個位於琉璃場皇經樓村的「簡樸」校園內,共同見證華德福中國十五周年的高光時刻。
-
對話| 張俐:華德福教育中國本土化15年
一個月前,在成都華德福學校舉行的中國華德福教育十五周年慶典現場,成都華德福學校創始人之一的李澤武校長這樣表述他對教育的感悟。當天,上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華德福師生聚集在這個位於琉璃場皇經樓村的「簡樸」校園內,共同見證華德福中國十五周年的高光時刻。
-
人民智庫|新時代國際教育資源本土化之路與成都華德福探索
成都華德福學校成立十五年來,始終堅持「國際教育,非常本土」的發展定位,探索出了一套符合中國教育發展要求的華德福本土化辦學模式。成都華德福學校「國際教育,非常本土」的實踐與經驗將育人理念與國家教育要求有效銜接在教育過程中實施本土化改造家校共建共享推進教育現代通過制度落實細化學校管理成都華德福學校的教育實踐對國際教育資源本土化的啟示思想層面上,國際教育在中國辦學需要對「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具有清晰的認識教育供給上,國際教育需要紮根中國辦學,在教育供給側進行本土化改造教學實踐上,厚植中國傳統文化和當地文化辦學機制上
-
探索聽覺教育之路:華德福音樂課程及養成指引
聽覺教育是一種學習傾聽的藝術,學習如何激發、加深與強化聽覺意識,《探索聽覺教育之路:華德福音樂課程及養成指引》即是其教學研究精華的具體呈現。本書全面性描述如何藉由探索得以發現聽覺途徑,並對一年級到八年級的音樂課程內容與形式提供實踐的方法。這個方法關注身體律動、即興演奏,以及各式各樣自製發聲器材練習或演唱。作者建構出一種從練習開展而來的教學方式,並帶出深沉的反思。
-
華德福素質教育機制在中國興起
相反,它對孩子的智力,情感和身體發展給與同等的關注;在學校,孩子們學到的都是對他們今後的生活真正有用的東西。」1919年,德國斯圖加特出現了一所採用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斯坦納的教育理念的學校,該校接收的都是當地一間名為「華德福」的香菸工廠的員工子女。華德福這個名字後來泛指採用了魯道夫·斯坦納教育方針的學校。
-
國外教育系列:華德福教育好在哪?選學校家長必知的華德福模式
昨天,考拉細細地跟大家分享了蒙臺梭利教育法的一些歷史沿革、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想必家長朋友們對蒙臺梭利教育法都已經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按照我們的國外教育專題分享系列,今天考拉會重點聊一聊和蒙臺梭利教育法有著大致相同的歷史的「華德福教育」。
-
成都華德福創新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借鑑意義
通過對成都華德福進行實地調研,筆者對其以傳統文化創新教育模式的實踐有了一定的認識。華德福的教育創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學習場景的創新。華德福教育的最大特色是人與自然的協調融洽,以成都兩個校址為例,其都在遠離市中心的郊區。校內幾乎見不到什麼高新技術的教學設施,取而代之的是古樸、素雅、寧靜、自然的教學環境。
-
在中國被追捧的華德福,在德國卻不受待見?
說起「華德福」,相信許多媽媽都不陌生。華德福是一種源自德國的教育理念,由德國哲學家、教育家魯道夫.史代納博士創立。1919年,世界上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在德國斯圖加特成立後,「華德福」就以飛快的速度在全世界遍地開花。「華德福」來自於德語「Waldorf」的音譯。「Waldorf」是斯圖加特一家煙廠的名字。
-
盧安克續談華德福教育
9月8日,本版《儘管無人聘用,認定中國教育改革有我一份》報導了德國人盧安克致力中國教育改革之事,讀者反映強烈。反映者分為四類:一、要求面見盧安克,了解華德福教育,探討中國教育問題,該類人多為教育工作者;二、誠邀盧安克去某地教書;三、新聞媒體;四、求購華德福教育書籍者。記者把反饋輾轉告知通訊不便的盧安克。
-
成都華德福實踐對新時代教育改革的幾點啟示
比如,成都華德福在中國踐行十五年的根基是什麼,如何在中國文化下深入理解華德福的教育理念,如何把華德福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在中國本土表達出來。這些問題不僅是華德福人要做的,也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第二點感受是,希望華德福教育理念能夠在中國土地上生根開花。教育是一個面向未來的事業,我們正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面對的正是現在以及未來在學校裡讀書的孩子。
-
迷霧中的「華德福」
隨後民警對張某某進行法律宣講和教育,張某某認識到了自身錯誤並寫了一封道歉信。本以為輿論將會就此走向平息,但不少網友仍未罷休,並找出張某微博,從部分微博舊文中發現張某可能為成都華德福幼兒園教師,一時間,輿論聲討出乎意料地指向了師德和華德福教育模式問題。
-
人民智庫|成都華德福實踐的借鑑意義
劉堅:我想談的第一點感受是,華德福教育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值得我們進一步總結並挖掘其內在價值。比如,成都華德福在中國踐行十五年的根基是什麼,如何在中國文化下深入理解華德福的教育理念,如何把華德福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在中國本土表達出來。這些問題不僅是華德福人要做的,也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第二點感受是,希望華德福教育理念能夠在中國土地上生根開花。
-
《華德福教育之道》:永不停息的自我成長之路
奧地利哲學家、科學家兼教育家斯坦納博士(1861—1925)用新興的教學法推動了華德福教育的快速發展。許許多多的優秀出版物也隨之而來。 特別是20世紀中葉以來,華德福學校(也稱作魯道夫·斯坦納學校)邀請社會各界人士,把兒童和青少年作為有獨立發展能力的個體來看待和研究。
-
國內第一位華德福主課教師李澤武6月6日貴陽開講
從黃曉星老師和張俐老師那裡,他知曉了華德福教育,並為之激動。之後,李澤武赴英國愛默生學院接受了華德福教師培訓。2004年,當黃曉星老師和張俐老師從美國華德福社區回來時,他們三個人就在成都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學校,由此開創了華德福教育在中國的實踐之路。僅僅10年時間,從成都華德福小學這個搖籃裡,50餘所華德福學校象蒲公英的種子一樣撒播到了全國。
-
華德福畢業生世界名人堂(部分)
華德福教育百年,橫跨五大洲,上千學校與幼兒園,培養了無數的人。在很多方面,華德福學校的孩子們與全世界其他學校的孩子們一樣。他們會學習了解大大小小的事情。有些孩子喜歡去學校,有些則不盡然。對一些孩子來說,上學是很輕鬆容易的事情,而對於另一些孩子卻需要非常努力。
-
幾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來自德國治癒系教育體系 華德福越來越火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我深信,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似乎傳統教育總是關注在如何改變孩子,如何教育孩子上。華德福教育,卻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成人身上。華德福教育中,孩子周圍的成人就是孩子的環境。而孩子所處的環境是否具有包容力、溫暖與愛則是孩子健康發展的基石。我們深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獨一無二的禮物。
-
四大主流兒童教育理念pk:蒙氏、瑞吉歐、華德福、高瞻深度解讀
幼兒教育位於整個教育鏈條的最前端,這一時期也是孩子智力發育的「超黃金」階段。幼兒園作為這一時期與家庭教育同等重要的學校教育的承擔者,也擔起了開發孩子的潛能的重任。那麼說到當下的國際幼教體系,就不得不提到四大國際主流兒童教育理念:蒙特梭利(蒙氏)、瑞吉歐、華德福和高瞻。
-
幼兒園設計乾貨:如何在幼兒園設計中應用「華德福教育法」
一戰德國戰敗,戰後經濟也跟著一敗塗地,饑荒遍地,面對紛擾的社會,德國「人智學」創始人史代納(Rudolf Steiner,1860—1925)認為關鍵在教育。在這樣社會巨變的社會背景下,一位德國企業家依米爾默特(Emil Molt)邀請魯道夫·施泰納根據人智學的研究成果,為他的香菸廠工人的子弟辦一所學校,並以工廠的名字Waldorf Astoria命名為Freie Waldorf Schule(德語),華德福教育體系應運而生。
-
德國華德福幼兒園初體驗,幼兒園究竟如何選?
結合我和青草的經歷,今天安然想與大家聊聊我對德國華德福幼兒園的初體驗和孩子選擇幼兒園的問題。 初來德國華德福幼兒園 公立幼兒園 / 教會幼兒園 早在青草半歲時,我們就給她報名了附近2家幼兒園,其中一家是公立幼兒園,另一家是教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