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婚姻沒有對錯,不幸福是因為你的期待值太高了

2021-01-09 騰訊網

《傲慢與偏見》這部小說是作者奧斯汀最滿意的佳品,在十大著名小說中能夠看到它的身影,可想而知它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都非常的高。

奧斯汀在這部作品中傾入了自己的想法,根據自己的見解,將這些想法灌輸進幾段不同的愛情中。從小說中五段不相同的婚姻中能夠感受到作者的觀點,有著對情感特有的敏銳度,細膩生動的文字打動了很多讀者。

很多人結婚是為了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作者認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但是從這部作品各段婚姻看,如果不考慮一些物質等因素又往往是愚蠢的。各段婚姻中,夏洛特和柯林斯的婚姻讓人們感受不淺,在這部作品中爭議也是很大。

兩人的婚姻似乎是一次偶然

夏洛特其實是貝內特家伊莉莎白的閨蜜,她的父親在獲得爵士稱號以後,來到貝內特家居住的地方。而柯林斯是貝內特的外甥,根據規定財產由男孩子繼承,那麼這份財產無疑是柯林斯的。

柯林斯擁有著雙重性格,傲慢但又不失恭順,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他的自負與謙卑。他的性格跟家庭的培養有著重要的關係,十分愛財的父親對他的影響很大。其實,貝內特一家人都特別討厭他的性格,他來到貝內特家中做客其實是為了那份屬於自己的財產和找一位妻子,但目的都是差不多,娶了貝內特家的一位小姐就相當於落實了他的計劃。

他對於婚姻的要求很簡單,生活富裕和完成指定的要求,還有就是他覺得婚姻能夠提高自己的幸福度。在他的想法中,他對婚姻的期待值並不高,而且並沒有提到一定要存在愛情,就好像是為了目的而結婚。

他考慮了貝內特家的二女兒,將其列為目標,在決定好計劃後,他向伊莉莎白提出了求婚,顯然,這個是不太可能實現的。因為伊莉莎白對柯林斯感到十分地厭惡,尤其是他趨炎附勢的性格更讓她討厭。柯林斯很無奈和煩惱,因為他忽視伊莉莎白是想要為了愛情而結婚。後來他將目標轉移到伊莉莎白的閨蜜夏洛特身上。很快,夏洛特就接受了他的求婚。

這段婚姻的結果出人意料

在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很多人都難以置信和震驚,相信也包括很多讀者,為了結婚而結婚,完全沒有愛情的成分,婚姻怎麼可能會幸福呢?尤其是伊莉莎白更加不理解夏洛特做出的選擇,但是在當事人看來並不是這樣。

結婚後,夏洛特和柯林斯都很滿意這段婚姻,伊莉莎白還特意去了他們的家裡,確實能夠感受到他們生活得很幸福,從夏洛特的言語、動作中都能夠感受到她的喜悅。而柯林斯對夏洛特也是非常的滿意而且覺得很適合。

是否幸福更在於自身對婚姻期待值的高低

很多人都覺得沒有愛情的婚姻遲早都會破碎,因為完全沒有愛的支撐。但是從夏洛特和柯林斯的婚姻來看,似乎不是這樣。

他們一開始選擇婚姻也是完全沒有愛情的成分,只是因為他們剛好滿足對方的婚姻期待值,他們兩人對於婚姻的要求都很簡單,而且在結婚後從來也沒有忘記這個標準。

在現實中,有的人在選擇婚姻前會考慮很多因素,比如對方的家境、工作,如果這些無法滿足自己的要求就會選擇放棄這段愛情,就像《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安和田潤葉就是很好的例子。

有的人會為了愛情而結婚,儘管對方不富有、家境也不是特別好。《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李雲芳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她絲毫不嫌棄張大民窮困的家庭,而選擇了和他一起同甘共苦,相濡以沫。

這些選擇的標準都是沒有對錯的,就像夏洛特當初選擇柯林斯一樣,她當初覺得嫁人是她獲得體面的唯一方式。有人會覺得她過於物質、現實,不會幸福。但是結果並不是像大多數人說的那樣。兩人的婚姻期待值從未改變,他們的婚姻是幸福的。

婚姻從來都是一個難題,如何選擇,無疑會影響你未來的生活是否幸福。婚前「低標準」的將就卻要求婚後「高標準」,這種想法已經破壞最初的期待值,這樣往往很容易導致家庭的不幸福。對婚姻的期待值應該和最初一樣,這樣就不會打破這種平衡。

沒有選擇婚姻的固定標準,選擇婚姻的理由也沒有對錯,婚姻是需要雙方共同經營,共同堅持,因為沒有愛情的婚姻可以在日後培養,沒有物質的婚姻可以一直努力,這些總會有的。

相關焦點

  • 《傲慢與偏見》: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別人
    電影《傲慢與偏見》海報這部電影是根據簡·奧斯汀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19世紀的小地主家庭中,班納特五姐妹尋找終身幸福的婚姻大事。其中,電影還穿插使用限制性視角,比如在講述班納特姐妹為舞會做準備的時候,導演沒有將鏡頭直接對準五姐妹,而是讓鏡頭隨著女僕整理不同房間的舉動來轉換,隱秘地揭示了五姐妹對舞會的期待。其次體現在音樂處理中。
  • 《傲慢與偏見》:婚姻需要愛情和經濟雙層保障
    班納特夫婦共有5個女兒,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給個女兒覓得良人,大姐簡最漂亮,二姐伊莉莎白最有主見,而本書重點描述的就是伊莉莎白的婚姻和愛情。傲慢是男主達西的傲慢,而產生伊莉莎白的偏見。在伊莉莎白的整個愛情過程中,她也曾愛上一個長相帥氣卻無恥虛偽的韋克翰,可是他並沒有被愛情衝昏頭,很快就識破了他的真面目,而她的堂哥也曾用整個家族的前途讓她嫁給她,可是她仍然沒有屈服,最後收穫自己的真愛。整個過程,伊莉莎白拒絕過三個男人,達西,韋克翰還有她堂哥。而伊莉莎白的尋找幸福所表現出來的思考,值得我們每個女孩學習。
  • 《傲慢與偏見》:這部「戀愛聖經」,教我們識別愛情與婚姻的真相
    偏見讓你無法接受我,傲慢讓我無法愛上你。為了能讓伊莉莎白認識到真正的自己,他寫信道出了自己之所以會拆散她姐姐婚事的原因,也說出自己與維克哈姆之間的恩怨,甚至還將自己妹妹和維克哈姆先生的過往一一道出。一個內心高傲的人,是不願意給別人解釋關於自己的事。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我們渴望彼此靠近,但又害怕被靠近。我們往往不敢靠近。
  • 《傲慢與偏見》豆瓣8.6: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我,偏見讓我無法去愛...
    達西的高傲與冷漠讓伊莉莎白對他產生偏見,這種偏見在各種誤會中不斷加深。直到最終,達西的傲慢被磨平,伊莉莎白的偏見被消解,這對有情人才在生活中慢慢讀懂彼此。 影片以伊莉莎白為核心延展開來,以隱蔽的敘事手法,獨特的語言視角,再現了當時英國社會中產階級的婚姻狀況,集中展示了影片背後的多元婚戀觀、懲惡揚善的道德觀,以及自由平等的女性價值觀。
  • 幸福指數:之所以不幸福,是因為「欲望」和「期望值」太高了
    這樣在最後,不管目標有沒有完成,就不會「關於失望和關於快樂」。主宰好欲望和期望,本質就像一臺「平衡秤」,哪邊都不能太高,如果期望高了,沒有完成,你落差很大,就會很喪。「落差值」變得正向,幸福的前置條件就是「不斷付出」,當你在公司做的好了,GMV提升了,獎金也會高。「落差值」變得負向,欲望就會迫使自己不快樂,而這一切不快樂的根基在於「自己期望過高,索取太多」,行動力不足,最後「結果不滿意」。
  • 電影《傲慢與偏見》:愛能打破的,不止是傲慢和偏見
    初見印象不佳,他的傲慢讓她有了偏見。伊莉莎白的母親班納特太太是位輕率的女人,對她來說沒有禮節與美德可言,她不關心女兒們的道德和思想文化的教育,因為她唯一的困擾就是怎麼把女兒們全部嫁出去。所以當得知一年收入有五千英鎊的單身漢彬格萊先生的到來時,他就成為伊莉莎白母親班納特太太的目標。
  • 《傲慢與偏見》豆瓣8.6:婚姻裡的門當戶對,是精神上的一路同行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著名女性小說家簡·奧斯汀的代表作,毛姆將它列為世界十大名著小說之一,書中完美的展現了對待自由婚姻的嚮往。影片一出場,就引人注目,有英式鄉村的感覺,畫面唯美,情節優雅婉轉,他的傲慢與她的偏見,但最終他們還是解除種種誤會,走在一起。
  • 電影《傲慢與偏見》:你其實沒有那麼優秀,不要高估自己
    《傲慢與偏見》劇照看完這部電影,娛評君腦海裡突然冒出一句話:不要高估自己,你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優秀。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念頭呢?我們先來看電影。一如他們彼此都在傲慢和偏見的濃霧中,慢慢發現對方,找到對方的美好品質。
  • 《傲慢與偏見》所表達的婚姻觀
    ——《傲慢與偏見》從古至今,愛情都是永恆的主題。它猶如黑暗中划過的一道閃電,劈刻在人的心間,引人遐想,令人沉迷。自然而然地,誕生了許許多多有關愛情題材的文學作品。而在這些作品中,《傲慢與偏見》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 《傲慢與偏見》:伊莉莎白為何選擇達西先生
    他們成熟有分寸地處理愛情和婚姻,很好地維護了兩家的關係,為自己長久地鋪好了幸福的道路,他們處理愛情和婚姻的行動可謂現今年輕人的典範。愛情的童話一遇到婚姻便戛然而止,聽著童話長大的孩子憧憬著幸福。走入婚姻殿堂的王子和公主是不是真的幸福呢?那真是考研王子和公主幸福的能力了。尤其是經營婚姻的能力。
  • 做好這三點,你的婚姻是會幸福的
    婚姻是兩個人在一起過日子,當你感覺到受了委屈或者不滿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跟對方溝通,要給對方充分的信任和機會,彼此多一點理解,認真聽聽對方心裡的聲音。彼此的寬容和理解,才是愛情最好的一面,這樣的婚姻生活才能夠和睦幸福。
  • 淺析《傲慢與偏見》的藝術手法:以小見大,雅俗共賞
    實際上,婚姻的實質是男女雙方互相的愛慕與尊重,並不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在這個充滿物質的社會中,有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婚姻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並不是建立在愛情基礎之上,這樣的婚姻是不會幸福的,也不是我們所提倡的。《傲慢與偏見》中的文學手法首先,採用對比的手法,作者通過對四類婚姻的描述,基本上把人類婚姻類型都概括了。
  • 許佳:《傲慢與偏見》不是瑪麗蘇小說
    讀的就是王科一先生翻譯的《傲慢與偏見》。記得應該是某一年的暑假吧。當時就是當作一部愛情小說來看(其實說它是愛情小說也沒多大不妥),覺得很好看,女主人公最後「贏」了,揚眉吐氣了。三明治:看到你在翻譯手記裡寫自己是因為對簡·奧斯汀的喜愛而投入翻譯。具體來說有多喜歡,有多痴迷?許佳:不能算痴迷吧。我其實沒有什麼痴迷的作家。只能說是喜愛。
  • 婚姻幸福的秘訣是,適當降低期望值
    可期望太高,往往事與願違,達不到我們預期的美好。個人認為婚姻裡期望值越低,越容易滿足。我們志願者小隊裡有個女強人,所有人都覺得她是我們志願者小隊裡面最幸福的女人。快四十歲的女人要上班,兩個孩子的生活全是自己一個人照料,天不亮起床準備兩個孩子的早飯,然後送兩個孩子上學,之後再趕去工廠上班。一有時間把孩子安頓好就跑到社區做志願者,為孩子讀小學做積分。
  • 《傲慢與偏見》:感性與理性兼具的愛情尤為珍貴
    《傲慢與偏見》電影片段著作問世其實早在1797年8月,這本書就已經被年輕的簡·奧斯汀完成了,那時候它的名字並不是《傲慢與偏見》,而是《最初的印象》。可惜的是,深受簡·奧斯汀本人和父親喜愛的這本書,並沒有得到出版商的賞識。
  • 豆瓣8.7《傲慢與偏見》:最好的愛情是相互影響,共同成長
    談起《最初的印象》,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說到《傲慢與偏見》,我們大多數人應該都知道,甚至也有不少人讀過。這本《傲慢與偏見》便是《最初的印象》改寫後出版的。這是一部極其經典的文學作品。它以18世紀階級制度明顯的英國社會為背景,講述了浪博恩大戶班納特先生幾個女兒的愛情婚姻故事。小說《傲慢與偏見》主要描寫二女兒伊莉莎白和達西之間曲折的愛情歷程。
  • 薦書丨傲慢與偏見
    她將自己的愛情觀、婚姻觀集一身於女主角伊莉莎白,在《傲慢與偏見》裡圓未了的夢。貝內特家五個女兒中的二女兒伊莉莎白,聰慧活潑、俏皮可愛、美麗動人,心思細膩又觀察入微,深得父親偏愛。在鄰家舞會上,邂逅了英俊瀟灑而冷漠高傲的貴族公子達西。傳聞中的傲慢無禮,伊莉莎白先入為主,對達西冷眼相待。達西含著金鑰匙長大的,蔑視低俗又冷峻少語,與舞會中的客人們格格不入。
  • 《哈利·波特》:詹姆與莉莉,宛如魔法世界的「傲慢與偏見」
    相信很多小夥伴通過小說或是電影都知道《傲慢與偏見》這個故事。作為簡·奧斯汀最著名的小說《傲慢與偏見》,在羅琳的魔法世界中,我們是否也能看到達西先生與伊莉莎白的影子呢?答案是當然的!其實,當我們回顧詹姆·波特與莉莉·伊萬斯的愛情故事時,不難發現,這不就是魔法版的《傲慢與偏見》嘛!
  • 《傲慢與偏見》我愛你,真摯的愛
    我愛你,真摯的愛04:27來自LearningYard學苑「傲慢使人無法愛我,偏見是我無法愛人。」《傲慢與偏見》這部電影真的歷久彌新,每次看都會有新的體驗,是愛情?是親情?是將就?一座小鎮上小鄉紳班內特先生有五個女兒,故事圍繞著女兒的愛情婚姻展開,而主線故事是達西和伊莉莎白。
  • 《傲慢與偏見》:班納特太太的催婚妙計
    讀書觀劇時刻,汲取人類共同的幸福快樂營養。簡-奧斯汀所著《傲慢與偏見》,具有經久不息的魅力,一經問世便暢銷不衰。它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其中閃現的現實主義光輝帶給人們無窮的啟示。在百年前的時代,作者就提出了男女平等的思想,殊為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