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拖延都是藉口,我真的覺得人生沒意思,逃避現實,怎麼辦?

2020-12-19 Z知心朋友

社恐,拖延都是藉口,可是我真的覺得人生沒意思,逃避現實,怎麼辦?

人,總是會身不由己的。

壓力,總是會悄然生長的。

我的不快樂我知道。

但我卻沒有勇氣改變。

我感覺我的大腦一遍一遍地叫我起來工作,起來學習。

而我的身體,卻粘在床上,扯也扯不動。

我想一步登高,本身就是錯的。

更何況連爬起來,站起來,動起來的行為都沒有。

時間就被我這樣浪費了。

我好難過,但這一切都是我的咎由自取。

我是真的玻璃心,不想與社會接觸,生怕直面自己的不足。

我感覺到自己在社會人群裡面,連句話都說不出口。

對自己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曾經驕傲地,自豪地,都成為我的枷鎖。

我不想這樣了,不想這樣了!

可是,我現在說完後,還是會這樣。

我就是一個廢人。

我以沒靈感,時間不夠為藉口。

實際上,都是自己不作為的表現。

答:為什麼覺得人生沒有意思,為什麼會逃避現實?你有哪些壓力呢?在回答怎麼辦?之前,先要了解你的內心世界是怎麼建構起來的。用本心療法的觀點來解釋,我們做不到知行合一,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意志力不夠強大,二是對自己不了解,心靈不自由,內心積累了很多帶有情緒的不自由想法沒有得到有效處理,很容易在面對現實的時候被喚醒激活,給自己的行為帶來障礙。看起來就像機器沒有動力一樣,不是像嬰兒一樣生命充滿活力。

相關焦點

  • 「每一次尬聊,都是我鼓足勇氣的掙扎」 | 社恐患者自救指南
    明明答應好的飯局,到了赴約的前一天總是會找藉口推遲拖延。當被人問到「什麼時候找時間聚一聚」,內心的獨白是:啊不了吧,我不想見人。和不熟悉的人見面,總是不自覺地喝水看手機,最怕冷場,容易尷尬。遇到問題,寧肯自己在網上花一天查找資料,也不願意花5分鐘向別人求助。如果路上看到了認識的人,為了避免打招呼,會故意在後面走得很慢很慢。
  • 靈修讓我覺得生活沒意思了,怎麼辦?
    問:學了靈修以後,心平靜了,但覺得生活沒意思了,很多計劃中的事情因為其他的事情而耽誤了,但心裡卻一點兒也不在乎。怎樣才能在平靜地做好計劃中的事呢?當然,我不否認,接觸到「靈修」的人,許多都這個階段,從對世俗生活的執著,墮入「靈修」的執著,就象智者所言,不管關你的籠子是鐵的,或者是金的,都沒有意義與區別。如果你還忙著裝修你的金籠子,讓它更耀眼動人,讓周圍的人為之、甚至嫉妒,從究竟意義上,那仍然是徒勞無功的,那只會帶來短暫易逝的EGO滿足。
  • 人可以逃避現實,但無法逃避「逃避現實」所帶來的後果
    1逃避現實並非解決問題的方法詩人顧城曾在詩裡寫:「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意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因為懼怕困難而退縮,因為害怕失敗而逃避,在懦弱中虛度光陰,最終碌碌而為,這樣的人生就是好的人生嗎?
  • 二次元不應成為,逃避現實的藉口,而應成為開闊眼界的寶地
    #英梨梨的動漫屋#也許,很多人對二次元文化產生誤解,就是因為部分宅男、宅女將二次元世界當成了自己逃避現實的藉口要不然網絡上也不會流行一些類似於「真是不懂你們次元」、「這就是二次元嗎」的話,其實這些話大多都是在嘲諷那些將二次元當成主場的宅男、宅女,他們已經在故意混淆二次元和三次元的界線。二次元世界的一切可以被當是自己精神的寄託,但絕不能當成自己用來逃避現實的藉口。不管是哪一個宅男或宅女,你所生活的世界是在三次元,而不是在什麼二次元。
  • 麥家力作《人生海海》:你拼命逃避,現實就真的肯放過你嗎?
    這句話是麥家的作品《人生海海》中的一句話。第一次讀這句話,僅僅覺得「嗯,對。是這麼個道理。」再一次品讀這句話時,不由得開始陷入沉思。這句很有現實意義的普通話語,確實沒什麼毛病,但是我們都做的到嗎?因為他發現他沒有辦法再在遊戲中逃避自己了,現實太現實,以至於他必須要回到現實中去,必須要去承擔責任。在他要承擔責任的那一刻,他發現不僅自己很無力,在現實中還有比他更無力的人需要去依賴他。
  • 超四成探探用戶自稱「社恐」 傾向於社交軟體交流
    、「如果不是出於工作原因,我更願意宅在家裡,我就是社恐本恐。」、「「當我不想去參加某個無效的聚會時,我就會說我是社恐;而這也不完全是藉口」……這些是社交平臺探探聯合中國青年報、中國社會科學院,面向探探平臺內的用戶發起問卷調查,針對當下年輕人的社交情況展開深入調查分析時收到的部分答案。
  • 每個社交恐懼者都該知道的事《社恐會讓你失去什麼?》
    其實在我被社交恐懼所困擾的那20多年裡一開始似乎一直也沒有太多的想過要擺脫它。因為那個時候的我也曾和很多社恐者一樣,無知的認為社恐是不可改變的。在那時的我看來,心理障礙是天生的,它是無法得到解決的。我當時的那種觀念其實應該是一種對社恐的無望和茫然,更確切的說是對人生「任命了」的一種得過且過的零自信狀態!
  • 留學生歸國吐槽:逃避,為出國而出國?出國工作,你真的想好了?
    另外,還有父母養老的問題,儘管我周圍都是留學生,但是聊天下來發現我們父母能流利用英語溝通的極少,也很少有父母有移民的想法。當父母老去,我們真的可以把他們留在國內不管嘛?或者,真的可以讓他們待在一個語言文化不通的國家嗎?感覺很多人想跑路本質上就是想逃避。如果一直抱有逃避心理,不願意自己站起來,去哪都不會過得太開心。
  • 太懶怎麼辦,我最擅長的兩件事,一拖,再拖
    0101 拖延是拒絕改變,不想面對現實對於拖延症,我超級有發言權——我經常在同事面前自封為拖延界天后(呃,這個天后有點尷尬)。其實拖延是一種逃避,不想面對現實;拖延也是一種妥協,縱容自己的惰性。真正意義上的拖延症其實只有20%人有,大部分人只是些方面有拖延行為而已。我有個朋友就是因為拖延症,作了大死。他是一家創業公司的項目合伙人。兩年前,公司開始融資,因為他的商業計劃做得蠻有吸引力,國內一家特別牛逼的風投機構對他們公司很感興趣。價格都談妥了,對方投1200萬,換10%的股份。這個條件對於一個初創公司來說,實在是個好機會。
  • 《安德魯不想孤獨終老》:人生海海,與其逃避現實,不如勇敢面對
    本文將通過安德魯在面試時的撒謊、情感中的自我封閉、工作中產生的孤獨感,最後漸漸走向自我和解的過程,來解讀這本書中給我帶來的思考,在人生的岔路口,生命的唯一真相就是要你親自參與,人生海海,與其逃避,不如坦然面對。
  • 動畫漢化日記:因為拖延症而忘記了工作的婷哥,仿佛看到了自己
    動畫《幻化日記》最新的劇情中,婷哥因為工作拖延症最後忘記了工作,不知道為什麼,鹹魚覺得這場景真的太熟悉了,仿佛看到了自己,因為總是覺得工作可以等一等,等一等的心理,真的是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和婷哥有一樣的心理呢?
  • 拖延,我要拿你怎麼辦?
    但是他也說不出是為什麼,每天早上起床都很早,但是都會因為一些事磨磨蹭蹭,慌慌張張的出門,趕到實驗室的時候都會遲到幾分鐘,為此也受到了很多批評。他當然很痛苦,他真心的每天都發誓說我以後不遲到了。我絕對不遲到了,但是沒有用。也許一天兩天會好,但是長期來看,他還是在遲到。這就變成了一個規律。
  • 為了逃避問題,你不知道我有多努力
    文 賈輝「我做一件事情,不是因為我真的想做這件事,而是因為我想逃避,另外一件我不想做的事。」「逃避雖可恥但有用」,是很多逃避青年的自我安慰。《逃避現實之歌》的作者王勉,還因此獲封「人間攝像頭」的稱號,無數年輕人表示自己的生活被「偷窺」了。逃避顯然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卻一直進化出多種多樣的新形式。世上無難事,只要會逃避?
  • 探探大數據:社恐族的「戀愛尷尬」,社交軟體助破冰
    超四成用戶自稱「社恐」「如果不是出於工作原因,我更願意宅在家裡,我就是社恐本恐。」探探用戶朱琳說到,而像朱琳一樣,認為自己存在社交障礙甚至自稱「社恐」的年輕人則越來越多。在本次調查中,被問及「對於與工作之外的朋友共同參加聚會」等社交活動的看法時,僅有38.9%的人表示會積極參與,幾近10%的人則會焦慮逃避;同時,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被調研對象表示每個月至少有兩次以上的線下聚會。對線下社交的逃避和焦慮,已成為不少當代青年公開的秘密。
  • 王勉唱當代年輕人的逃避方式之歌炸場!字字扎心,深有同感!
    比如他的《職場社恐之歌》,模仿社恐在看到同事時,非常不希望和對方當面碰上,於是小心翼翼地偷瞄對方有沒有走過來的眼神,以及在電梯裡遇見同事,假裝玩手機的神態,真的模仿地很到位了!而王勉的稿子內容沒那麼多大道理,在諷刺社會現象的深度上略有欠缺,但是他講的段子,都是現今社會很普遍的現象,非常有代入感,而蘿蔔頭次次都被王勉說中了!《飯圈女孩之歌》:最愛王一博的蘿蔔頭,一殺!《職場社恐之歌》:最怕同事尬聊的蘿蔔頭,二殺!
  • 喜歡逃避現實的人永遠都逃脫不了宿命
    我今天看書很受感慨。生活裡我們有太多人在逃避現實了,我自己也不例外。不知道你們,面對生活會不會焦慮不安。在生活面前,工作,感情和家人的親情逃避現實。在生活裡太多讓我可以說「嫉妒別人為什麼他們那麼好的命」,一出生就到達了人生的終點。而我還在一步一步負重前行的走著,即使一生也不一定能達到別人的一半。看著一點點老去的父母,沒能在身邊好好照看他們。愛人每次在買衣服或是包包,對我總是說「看看吧下次再說。」我也只能向生活低頭,我也很想像小說裡的男主角一樣。無所不能去解決一切問題,但只是小說裡想想吧了。
  • 網上披荊斬棘段子手,現實形單影隻社恐人,是你嗎?
    「社恐」在現代青年中是一種常態,人人都是社恐人。你認為:只要能在網上自在衝浪,現實中能否交到朋友都問題不大。但現實卻是這樣的:網上披荊斬棘段子手,現實形單影隻社恐人。社恐人的內心在躁動,在狂呼:我也不想當社恐呀!還不是因為社交太難了!
  • 都社恐了,這演員還演什麼戲?
    答案當然是——本老師該多社恐,還多社恐。要鬧明白本老師的社恐症狀,還得細說從頭。第一章逃避一個人多好,所有人圍著多吵鬧。但做演員了,逃不掉。2003年,本老師剛剛從皇家戲劇學院畢業。好嘛,那麼[香水]殺人煉香的格雷諾耶,[007]的Q,無數無數經典角色,本老師都當做安慰獎嗎?那這種運氣可真是逆天,比什麼實力、努力都好使太多了,我也想要。第四章破碎本老師所有的逃避、害羞、自卑的樣子,讓他看起來很孤獨(儘管其實不是)。
  • 沉湎於過去,不是深情,而是在逃避現實
    本來憑他的條件,是可以找個不錯的女孩,過上幸福的人生。但他不甘心,每當他迫於父母催婚的壓力,打算接受一個女孩時,他就會很痛苦,自己曾經的女友多麼漂亮啊!當初在學校裡,有多少個美麗的女生都曾經對自己眉眼盈盈啊!痛苦的掙扎了很久之後,他還是無法接受眼前的這些女孩。
  • 90後的社恐「絕症」,其實是從小落下的病根兒
    以及再度發出無奈的悲鳴——「怎麼辦,本社恐星人真不會面試。」不會面試、不會吵架、不會當眾自我介紹、不會拒絕、不會討價還價……或許網友們自己也數不清,這是被發現的第多少種「不會」,背後是社恐心理在作祟。「社恐人社恐魂,社恐人就做不了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