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白傘蓋佛頂,以無相不可得智光覆蓋法界眾生,遮護芸芸眾生

2020-12-05 歷史國學教堂

在佛教的歷史之中,佛菩薩皆有起緣起,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佛教佛教:白傘蓋佛頂,以無相不可得智光覆蓋法界眾生,遮護芸芸眾生:

白傘蓋佛母的崇拜在我國自唐代開元三大士之一的印度高僧不空譯,至清代再次掀起一股熱潮。在印、藏佛教中是非常古老且普遍的。諸佛頂尊是從如來的佛頂中化現,是佛智的象徵,白傘蓋佛頂和尊勝佛頂是最著名的佛頂尊。

大白傘蓋佛母是藏傳佛教重要的本尊神,佛經中說,她由釋迦摩尼頂髻中化現,具有大法力,能以手中寶傘遮護芸芸眾生,能祛病、保護行人、賜有福之子、保城邦平安,故而長久以來得到高僧、民眾甚至上層貴族的崇信。

白傘蓋佛頂位於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之右方下列第一位,乃釋迦之眷屬,以白淨慈悲之繖蓋護覆眾生為本誓,密號異相金剛。表示以無相不可得智光覆蓋法界眾生之意,三昧耶形為蓮上白傘,或謂傘蓋。

此尊形像系身呈黃色,左手執蓮花,蓮上有白傘,右手臂上屈,並屈五指,作拇指、食指相捻狀,結跏趺坐於赤蓮花上。另有作手持白傘,放白色之光,坐大白蓮上之形像者,或右手五指張開而拇指、無名指相捻者,各經所載不同。

此尊之印契於各經軌所載亦不同,蓋皆呈傘蓋狀,此類之印契稱為傘蓋印。據佛經記載:「左掌覆而舒展,右手作拳而以食指拄左掌心,成傘狀;其中左手五指表眾生之五大,右手食指表佛界之智,意即以生佛不二之蓋,覆護眾生。」

白傘蓋佛頂意譯為白傘蓋、白繖、白繖蓋。白傘蓋者,取佛之淨德覆蓋一切之義。又稱白傘佛頂或作白繖佛頂、大白傘蓋佛母、白繖蓋佛頂輪王、傘蓋佛頂、白傘蓋頂輪王菩薩,為五佛頂之一,亦為八佛頂之一。

佛母有大威力,能放大光明覆蓋一切眾生,以大白傘為三昧耶形,故名大白傘蓋佛母。佛母形象有一面二臂、三面六臂,以及千面千臂等多種。

一面二臂三目,身白色,右手結與願印,能滿足眾生的所求,左手持白傘蓋,為七珍與八吉祥之一,表示遠離邪念,佛的淨德覆蓋一切之意。頭戴寶冠,瓔珞三重,天衣彩裙,環釧眾寶飾具全,以金剛跏趺姿安住。

相傳六道中的阿修羅,與天界相隔處生有一樹,樹根在阿修羅所居住的非天,而枝幹卻蔓延到天人所居住的天界。天人如果有所希求,向此樹祈禱皆可如願。

阿修羅眾見天人有大福報,心中大起瞋恨,於是率軍攻打天人,天人不敵,帝釋天向釋迦牟尼佛請求加持,佛陀悲憫,於頂現法身無敵金剛佛母,手持大白傘蓋,巨大無比,宣說大白傘蓋陀羅尼,阿修羅眾四散驚避逃逸,終於平息了戰爭。

大白傘蓋佛母,從一切如來頂髻所化現,由於手持白傘蓋威光赫奕成為顯著標誌,是佛頂所化現五大本尊之一,也就是五佛頂之一。頂髻又稱為佛頂、肉髻相或無見頂相,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佛陀頂髻無人能見,至為尊貴、殊勝。在密乘中,此語引申為最尊貴的諸尊,而稱為「佛頂尊」。

在佛教中,一切功德中以佛智為最尊。佛頂即佛智的代表,而大白傘蓋佛母乃從一切如來頂髻所出生,所以大白傘蓋佛母即是如來的智慧光明所現,代表著究竟圓滿的佛智。

大白傘蓋佛母神咒,也就是一般人所熟知的《愣嚴咒》。由於「大白傘蓋佛母法」是極威猛,能護國息災的除障法,凡請法者遇惡疾或頑劣磨難或極難對治的強力過患,莫不修此一殊勝除障法作為去除和回遮。

大白傘蓋佛母除障修法,藉以去除行者的各種障礙,如罹患重病、魔障幹擾、業障纏累、事業不順、家庭不合等,並透過佛法修誦與回向懷柔怨敵,增益行者的人際關係,以及財富受用等福報資糧,修習白傘蓋佛頂法除了可以護國息災、退卻強敵。

此外,還可回遮一切符咒、惡夢、毒藥、器械、水火、王難、盜難、饑荒、冤讎、疾疫、雷電、地震、天龍、邪魔等難,也能令有情解脫一切系縛,消除不持齋、不淨戒等的過患,增長福慧,令人敬愛,所求事事如意。

修此白傘蓋佛頂法或持此咒者,常得日月星鬥歡喜擁護而降吉祥。如書寫持誦或供養此咒者,功德相等。如發願往生西方者,命中不墮六道,直生淨土。

修持此本尊有許多利益,包括能令行者免於賊難、火難、水難、毒藥之害、兵器難、邪咒之害、饑荒之苦、敵人的加害、非時夭折之難、地震、隕石之險、王難降罪迫害、雷電之險、鵬鳥及野獸攻擊等。

以上所說皆為大白傘蓋母法門之其中一小部分利益,但其最主要利益是其對治魔類之極大法力。魔類有許多種,例如天魔、龍魔、非人魔、風魔、大鵬魔等等,有些侵入人身令其體臭,有些令人漸漸變瘦至死,有的令人善忘至連吃飯也會記不起來,有些令人傻笑、瘋癲。

不論哪一種魔,大白傘蓋佛母法門都能對治。對中邪及夢魘等情況,修此法門尤其有效,靈驗非常。有關這些利益,在與大白傘蓋母有關之佛經中有詳細講述。我們的障礙分為外障與內障兩種。

外障分為有生命者之加害及無生命者之加害;有生命者之加害是指別人或魔類、獸類的攻擊等,無生命者之加害是指天災、地震等等對我們所造成的傷害。內障是指我們心中的貪、嗔、痴等煩惱。大白傘蓋佛母不單能對治所有外障,亦能對治我們的內障。

好了,佛教:白傘蓋佛頂,以無相不可得智光覆蓋法界眾生,遮護芸芸眾生就為大家分享到此,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願大家可以拋棄對宗教極個別門人的偏見,聚焦在其真正的學術上,佛也好,道也好,對芸芸眾生而言,助自己修身修心最為重要!

相關焦點

  • 【禪宗常識答問16】為什麼佛不分自佛、他佛,佛力不分自力、他力?
    詳言之:「古德釋臺教止觀云:只達一念自心是法界,十方諸佛,與一切眾生,同一無住,本一法界,為身為土,無彼無此,無根無住處,無修不修,無證不證,無凡無聖。但眾生自謂妄想纏縛為凡,為不修、為不證;謂佛為聖,為修、為證。修證凡聖,在眾生自強立之,佛位中都無此名也。
  • 佛教「五蓋」及除蓋障菩薩
    除蓋障菩薩之名,據《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記載:「除一切蓋障菩薩者,謂障為眾生種種心垢,能翳如來淨眼,不能開明,若以無分別法,滅諸戲論,如雲霧消除日輪顯照,故曰除蓋障。」蓋,是煩惱的別名,因為像有東西對心識進行覆蓋,所以稱之為蓋。
  • 楞嚴咒是佛頂化佛所說,微妙殊勝不可思議
    楞嚴咒的名字叫摩訶薩怛多般怛囉無上神咒,是佛教中最長的咒,世上只要有一人會誦此咒,佛法就存在。楞嚴咒是佛陀親口宣說之咒,為一切咒之王,每句皆為以往諸佛及神聖成道心咒之結晶,誦時能得諸佛灌頂,感動一切法界。
  • 佛教之毗盧遮那佛
    每一蓮葉象徵著一個佛的國土,整個蓮臺就表現了佛教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龍門石窟奉先寺唐代雕鑿的大佛像,就是最著名的一尊盧舍那佛像。密宗按其教義儀軌,將大日如來分為金剛界大日如來和胎藏界大日如來。金剛界的大日如來表示佛的智慧,具體說是代表法界體性智,其形象為頭頂白色五智寶冠,手結大智拳印,結跏趺坐於蓮臺上。
  • 六道,四聖法界,佛,一切境界從心想生
    「且此念佛法門,亦即眾生本具之化儀」。前面我們曾經講過,化是教化,儀是儀式,這是教化的方式,這個方式從哪來的?眾生本具,所以這是屬於性德。我們迷失了,佛菩薩把它拈出來,是我們自己本有的。六道裡頭迷的時間太長、迷得太深,一下回不了頭,得慢慢來。先把最嚴重的煩惱放下,執著最嚴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給諸位說,六道就沒有了,都是假的。《金剛經》上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因為有執著,它就現這個相,這是夢境。
  • 佛教:佛前供水,注意這幾點,功德無量!
    佛教裡有多種供養方式,每一種供養行為都代表一定的法義,是幫助眾生精進修行的善巧方便法。比如佛前供花果,「花」代表善因,「果」代表善果,這意在告誡眾生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斷一切惡習、修一切善法。佛前供香,香為「戒定真香」,香支一燃,三界受益,佛法之利益傳遍虛空法界,令一切眾生燻修。佛前點燈,寓意照破世間無明黑暗,點亮智慧心燈。那麼,佛前供水又是何表法呢?如何供水才如理如法呢?本篇文章,小編為您解答。佛前供水,注意這幾點,功德無量!首先,佛前供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象徵著平和、清淨、無我利他的無私奉獻精神。
  • 佛教:瀧見觀音,芸芸眾生如墮火坑,菩薩能頃刻間將火坑化作蓮池
    佛教中的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應身相」廣為流傳,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其中的瀧見觀音,首先請看這瀧見觀音顯靈的歷史故事:莊嚴瀧見觀世音,妙香芬馥悅意常;般若真智施無畏,進趣真淨妙吉祥。長舒聽見後說道「我不是什麼神仙,更無什麼神力,只是平時常念觀世音名號,得菩薩慈悲披護,每逢有大難,皆能免除。」這便是瀧見觀音最為熟知的民間傳說之一。在佛教的歷史文化中,瀧見觀音因其像坐在巖石上觀賞瀑布,又名「觀瀑觀音」或「飛瀑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中位列第八尊,化身相為「大自在天身」。
  • 佛教的核心是,緣起性空,自心現量,自淨其意,是為佛教
    佛教的核心是,緣起性空,自心現量,自淨其意,是為佛教。佛教本質上是無神論,認為宇宙世界、神靈眾生,都是我們自心所現,是業力因緣所化,故而佛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但是,如來慈悲眾生,依眾生不同根性,所說三乘教法,聲聞、緣覺、菩薩法,在闡述不同教法的過程中,就觸及到了法界宇宙觀,以及三界神靈世界,天人、阿修羅、神鬼畜生、地獄人類的六道輪迴。
  • 佛的八大莊嚴相,得見即是大福報!
    佛陀住世弘法四十九年示現眾生的八種莊嚴相。這八大莊嚴相常常作為佛畫像的標準形象,供奉於寶剎佛寺之中,也常常為佛弟子所珍藏。時「四夜叉承馬足,天人持蓋,梵王居左,帝釋侍右,天王從衛」,飛躍城樓,須臾八百裡,至大雪山苦行林。五、雪山示修道相佛於大雪山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麥,打算憑個人意志擺脫人的本能欲望。這種苦行之道是極難堪忍的。
  • 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包含深奧佛理,集中全部佛法精髓
    表示佛部心,代表法、報、化三身,也可以說成是「唵」表示佛部心,代表法、報、化三身,也可以說成三金剛(身金剛、語金剛、意金剛)。唵為白色,象徵本尊之智慧,屬於禪定波羅密多,能除傲慢心,是所有諸佛菩薩的智慧身,語、意。其深層含義:無始無終無古今,虛空法界一口吞,自性寂然非內外,如是如是如是因。
  • 佛教:「圓光觀音」以無垢清淨光,為眾生消災解難,帶來祥和喜悅
    圓光觀音法相最常見的版本第一種為合掌,安坐於蓮臺或巖石上,有時亦有雙手持念珠作合掌印。代表觀音的慈愛圓滿,光明赫赫的表徵,觀音以累劫修來的無垢清淨光,圓熟的智慧為眾生消災解難,帶來祥和與喜悅。第二種觀音法相為立相立於蓮臺上,左手作施無畏印,右手作與願印,背部有火焰圓光。圓光觀音的法相眾多,以上兩種為世間最為常見的。
  • 信願行證,傳佛心法。傳佛心法,在世如來
    (三)念佛時,要坐下來,靜下心來,心無雜念,心中要想「阿彌陀佛」的佛號,口中念佛要念得清清楚楚,耳朵要聽的清清楚楚,念到全身貫注,所念無相。阿彌陀佛在虛空法界,眉間毫光像一道光柱射在心中,心性隨著光柱望上觀看,看見阿彌陀佛,光就是從阿彌陀佛,眉間射下來的。這就是證得,佛光攝受真心念佛修行人。這就是佛說的,破一分無明,得一份自在,這就是有修有證,親證佛的法界。
  • 佛教的各宗各派,對佛身有不同的看法,一般將佛身分為三種
    佛經中言:在廣大無邊的宇宙中,有釋迦牟尼佛曾在二千五百年前,於娑婆世界說法度眾,其他三千大千世界,每一世界也都有一佛在本土教化有情。不但如此,無量劫前即已證得佛果的正法明如來、龍種上尊佛等,因大悲力故,也倒駕慈航,現觀音、文殊等菩薩身,於成佛以來,遊諸國土,度脫群迷。
  • 憶佛念佛,必定見佛!
    ,得無上力; 又彼行時,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動, 故稱大勢至。全身光量呈紫金色,也是照遍十方國土,能讓有緣眾生親自看見。 就像觀世音菩薩以慈悲的光遍照一切眾生一樣,此菩薩以智慧的光遍照一切處,具有使眾生脫離三途之苦的無上光明力量,大勢至菩薩的天冠上有五百寶華,寶華有五百寶臺,臺中能顯現出十方諸佛淨妙國土的長與寬。
  • 「佛門觀察」為何眾生看不見佛陀相好光明的「三十二相」?
    稍有佛教基礎知識者皆知,佛陀有法報化三身,法身等虛空,廣遍法界無邊;佛陀報身是受用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種隨行莊嚴,六十四圓音等,身居報身佛土;佛陀化身無量,即無具體數量之意,應眾生之法緣而化顯,非為法身,亦非為報身。但又常有人將佛陀報化二身所顯混淆一談。
  • 佛為什麼說沒有眾生可度
    佛在《金剛經》第三品大乘正宗分裡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佛為什麼說沒有眾生可度呢?
  • 佛說:大千世界,芸芸眾生,都是被情所困
    按佛教的因緣果報來講,生活在這個世間,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係,與生生世世都有牽連,並不是單指前世今生,因果可以延伸到很遠以前,也可牽連到現在乃至未來。 所以說,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關係,是一種龐大的因果網絡,正是這種錯綜複雜的情感交織,把我們牢牢束縛在輪迴之中,不能自拔。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我們所經歷的,看到的,男男女女都是被情所困,所謂的愛情、感情、親情、友情。
  • 不可不知!世人對佛教最常見的四大誤解(圖)
    神為六道輪迴的眾生,屬於鬼道之有福德者。或以生前對國家、人類貢獻卓著,後代為追思其恩澤,立廟祭祀。或因民智未開,對自然現象無知,遂於山川雷電產生敬畏之心。 人們認為神有掌控萬物的生殺大權、主宰吉兇禍福的能耐,卻不知神本身即是世間凡夫,其宗旨不外以勸善為主,並無圓滿縝密之思想體系。拜神尋求的是現世的庇佑、消災,但無法究竟解脫。
  • (農曆7/13) 恭迎大勢至菩薩聖誕丨殊勝吉祥,憶佛念佛,必定見佛
    恭迎大勢至菩薩聖誕丨憶佛念佛,必定見佛 !農曆七月十三恭迎大勢至菩薩聖誕大勢至菩薩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眾生離三途,得無上力;又彼行時,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動,故稱大勢至。值此殊勝吉祥日,願廣大師兄念經持咒,行善頂禮大勢至菩薩,修持慈悲心與菩提心,回向功德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
  • 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華嚴經》說:「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這是說一切眾生都具備如來藏心體,此心體為法界實相心,一切諸佛皆需證得此心,才能修至佛地果位;然眾生執著妄想的緣故,不能證得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