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演員黎耀威:在香江用粵劇演繹莎士比亞

2021-01-20 中國新聞網

香港演員黎耀威:在香江用粵劇演繹莎士比亞
2015-08-04 16:48:17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朱念

2015年08月04日 16:48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

)

  「父仇真相要查明呀……」黎耀威一站到臺上,唱腔和功架就讓人看到了他臺下的功夫。

  黎耀威是香港粵劇界的青年演員,近年來致力於粵劇的年輕化。這天晚上,他在九龍葵湧劇場為觀眾帶來了名為《王子復仇記》的新編粵劇,把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哈姆雷特》,以粵劇的方式重新演繹,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盛宴。

  作為傳統藝術形式的粵劇,在今日香江不乏傳薪人。

  「如何通過一些吸引人的劇目,令年輕人進場欣賞我們的粵劇,讓他們先接觸、了解到原來粵劇是這樣,再開始培養起對粵劇的興趣,從而接觸不同的粵劇。所以我們想到了這部《王子復仇記》。」談起粵劇版《王子復仇記》,黎耀威如是說。

  黎耀威的媽媽是位粵劇迷,這讓他從小便開始接觸中國傳統劇曲。不過,年少時的他,並沒有立志要成為粵劇演員。中學時,他偶然再次接觸粵劇後,才真正被這古老的藝術深深吸引。

  2001年,黎耀威正式加入粵劇界,之後師從香港粵劇名伶文千歲。最初,他只是飾演一些「兵仔」之類的配角,近年來,他積極參與粵劇劇本改編等工作,至今已寫下超過十部作品。

  黎耀威說,用戲曲的形式呈現西方題材並不是新鮮事,很多粵劇前輩也曾做過這樣的改編工作,他此前也嘗試過把莎士比亞名劇《仲夏夜之夢》改編成粵劇《一夢南柯》。

  他認為,改編粵劇必須符合中國戲曲的模式與精神,並配合創新的演出音樂、服裝、燈光及布景等元素,從而呈現粵劇的多樣性。

  黎耀威把《王子復仇記》的故事背景放在宋朝,以古裝言傳。「用詞上可以說是完全用回我們中國戲曲的詞,若我們把西方一些描述,放在粵劇裡唱,會感覺很滑稽,格格不入。」黎耀威補充說。

  黎耀威除了參與編寫劇本,更是劇中主角之一。為了增加劇目的號召力,此劇邀來了阮兆輝、陳詠儀、溫玉瑜等名伶。黎耀威笑說,粵劇也追求上座率,為吸引年輕觀眾入場,此次一連三晚的演出,不但儘量壓縮了粵劇的演出時間,還通過廣告做宣傳和推廣。

  他表示,雖然公眾一直覺得粵劇是古老藝術,但行內其實有很多極富天分的年輕新秀,而大部分粵劇前輩們都能接受年輕一輩的新編劇本,更不時給予指導與建議,讓兩代演員有了更多互相較勁、碰撞的機會。(何苑瑩 李銀澤 林振威)

相關焦點

  • 粵劇
    1998年改為與香港演藝學院合辦夜間粵劇培訓證書課程。1999年香港演藝學院在「粵劇培訓證書課程」的基礎下,聘用全體夜間課程的教職員,舉辦兩年全日制粵劇文憑課程,訓練專業粵劇演員。為了提升學員的水準,更在2000年協辦粵劇進階課程。
  • 穗港澳粵劇日來臨,三地名家獻上粵劇文化盛宴
    來自粵港澳三地知名粵劇藝術家、名唱家同臺獻演,為觀眾奉上一臺精彩紛呈的粵劇文化盛宴。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彭熾權(左)、仇坤儀演唱經典粵曲自2003年起,穗港澳三地政府確定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周日為「穗港澳粵劇日」,並舉辦與粵劇相關的活動。
  • 海西州民族歌舞舞動香江
    青海新聞網訊 2月12日下午,海西州民族歌舞團來到香港禾輋小區會堂,為這裡的居民帶來了一場精彩且富有青藏高原民族特色的演出。這是由中華文化城舉辦的「歡樂春節」聚香江——進校園、進小區系列活動之一。該場演出由中華文化城有限公司、沙田區議會餘倩雯議員辦事處、民建聯沙田支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以及亞洲旅遊交流中心主辦。州文體廣電局副局長郭繼平介紹說,這個由三十多位演員組成的演出團隊,將為觀眾呈現十四個精彩的節目,內容包含青海當地富有藏族及蒙古族特色的舞蹈、歌曲以及器樂演出。如馬頭琴演奏、呼麥等。
  • 眾名家同臺獻唱,紀念粵劇宗師羅家寶
    當年羅家寶飾演何奉一角,並與飾演女主角劉琴的藝術大師紅線女等拍檔,演繹深入人心。這次,該選段由羅家寶的弟子、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梁耀安飾演何奉,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崔玉梅飾演劉琴,再加上羅家寶的弟子、國家一級演員郭建華飾演黑牛,著名粵劇花旦、南方電視臺《好戲連臺》節目主持李池湘飾演春花,使這一名劇再發光彩。
  • 這些粵語流行金曲都和粵劇有淵源!「粵劇+流行」演唱會大展粵劇...
    在這場以「粵劇+流行」為主題的演唱會上,青春靚麗的粵劇演員黃春強、梁筠菱、吳澤東、朱紅星、龔潔影、方傑、李森、潘健、康健、李雯婕、蘇臨軒、莫偉英、莫翠屏、唐思果、顧嘉瑜、周嘉珍、黃紫賢、謝帆、麥少聰、文佩如、陳華生、麥衛明、譚清怡、黃宇等逐一登場,演繹粵曲、流行曲、懷舊金曲。
  •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香港會場粵韻十足
    演員交流▶▷探討三地演員不同的演繹方式今年30歲、已有10年粵劇從業經歷的陳紀婷自稱是劇組裡「資歷最淺」的演員,在《媚香留情》中飾演春香。記者見到她時,她正與新劍郎、南鳳、阮兆輝、鄧美玲等粵劇名伶同臺排練,在前輩的指導下不時調整動作細節。
  • 粵劇電影《範蠡獻西施》首揭面紗
    探班過程中,黎子流盛讚黎駿聲、陳韻紅二人為「最佳拍檔」:「男兒有淚不輕彈,駿聲演繹這場戲淚灑現場,實在是演技老到、用心用情;兩人配合得非常好,體現了他們優秀的藝術表現力。」近年來,黎子流一直非常關注並致力於粵劇發展。他表示,「粵劇是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要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我認為,拍好粵劇電影,便是傳承好、發揚好粵劇最具體的工作之一。」
  • 粵劇電影《範蠡獻西施》首揭面紗,用電影手法升華戲劇之美
    探班過程中,黎子流盛讚黎駿聲、陳韻紅二人為「最佳拍檔」:「男兒有淚不輕彈,駿聲演繹這場戲淚灑現場,實在是演技老道、用心用情;兩人配合得非常好,體現了他們優秀的藝術表現力。」近年來,黎子流一直非常關注並致力於粵劇發展。他表示,「粵劇是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要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我認為,拍好粵劇電影,便是傳承好、發揚好粵劇最具體的工作。」
  • 香江漫話:敢於「吃螃蟹」的香港電影人
    香江漫話:敢於「吃螃蟹」的香港電影人   中新社香港4月21日電香江漫話:敢於「吃螃蟹」的香港電影人  中新社記者吳冠雄  「香港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亞洲最安全的城市,法治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
  • 歌神羅文:一首《獅子山下》,唱出無限香江情
    一首歌曲的誕生,不僅僅是音樂,歌詞,還有演唱者的演繹。最後,到了聽者的耳朵,內心產生共鳴和浮想翩翩。現在很多歌曲,都很矯情。 而70年代到90年代的香港,樂壇的崛起和鼎盛,留下了不少經典之作,經典歌曲之所以經典,是因為歌曲裡面透露出的感情,能讓人勾起回憶,有著無盡的感慨,比如這一首《獅子山下》就特別有味道。
  • 紀念粵劇大師羅家寶專場晚會舉行
    ■盧秋萍、劉建科演繹。《蝦腔永響·經典長存》新快報訊 第八屆羊城粵劇節正在如火如荼舉行中 ,近日在廣州江南大戲院推出的《蝦腔永響·經典長存》的專場晚會吸引了廣大戲迷關注。晚會由廣東粵劇蝦腔藝術研究會、胡智榮文化基金、廣東八和會館聯合演出,以紀念粵劇一代宗師羅家寶誕辰九十周年做主題,知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爭相登臺,走進經典,傳唱蝦腔。羅家寶創立的蝦腔,是當今最流行的粵劇唱腔流派之一,亦是非遺物質文化的瑰寶。
  • 曾與黎明等合拍過多部電視劇,她選擇回歸粵劇 粵劇生涯已30多年的...
    曾與黎明等合拍過多部電視劇,她選擇回歸粵劇 粵劇生涯已30多年的蔣文端:我知道自己屬於粵劇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9-12-28 蔣文端是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廣東粵劇院藝術指導、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被譽為當今粵劇界最受歡迎的女演員之一
  • 粵劇盛宴|馬師曾、紅線女經典粵劇粵曲迴響廣州中山紀念堂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文瑤12月26日晚,「永恆的藝術——紀念粵劇藝術大師馬師曾、紅線女專題晚會」在廣州中山紀念堂上演。馬師曾、紅線女弟子們與當今粵劇界一眾名家、新秀,攜手演繹了馬、紅經典粵劇粵曲,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粵劇盛宴。
  • 香港「幻彩詠香江」推出國慶特別版 多座大廈樓頂煙花「綻放」
    中新社香港10月1日電 (記者 張曉曦)香港維多利亞港常設大型燈光音樂匯演「幻彩詠香江」1日晚推出國慶特別版,展示香港的獨特魅力。煙花伴隨著雷射在多座大廈樓頂「綻放」,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觀賞。據香港旅遊發展局介紹,本月1日至14日期間,「幻彩詠香江」特別版將於每晚8時上演,並加入展示國慶的元素,融入精心設計的圖像,展示香港的活力、特色美食,以及體育盛事,為觀眾帶來嶄新視聽體驗。當晚8時,「幻彩詠香江」國慶特別版如約在維多利亞港上演。
  • 粵劇《譙國夫人》「升級」亮相羊城粵劇節,再現千秋傳奇
    11月24日晚,隨著「月兒彎彎照九州,新月願在俚鄉留」的歌聲響起,作為第八屆羊城粵劇節優秀劇目展演入選劇目,粵劇《譙國夫人》在廣東粵劇藝術中心盛大上演。粵劇《譙國夫人》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中共茂名市委宣傳部出品,廣東粵劇院、廣州粵劇院聯合演出。主創主演陣容強大,不斷打磨精益求精粵劇《譙國夫人》主創陣容強大。
  • 72歲香港粵劇花旦獻唱經典歌曲 不顧母親反對嫁萬能泰鬥離婚收場
    本文編輯劇透社:UNIVERSE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粵劇名伶除了任劍輝、白雪仙、紅線女等人外,還有一位前輩不得不提,那便是尹飛燕(原名尹美嬋)。尹飛燕是香港正印粵劇花旦,致力於鑽研粵劇藝術演出。近日,她在TVB《流行經典五十年》節目中大唱經典歌曲。72歲的她,精氣神十足,氣色飽滿,看來日常保養亦十分到位。尹飛燕的唱腔圓潤,扮相多元化,除了正印花旦演的青衣花旦戲路外,她亦扮演過男生、狡猾奸詐的角色等。自幼其母親帶著去戲院看大戲,耳濡目染的她喜歡上了戲劇,後拜音樂家王粵生為師,以學唱腔練氣打開新的一天。
  • 周星馳提攜後的羅家英:一個粵劇藝術家的換行記
    羅家英不得不說的半生 1946年羅行堂出生於香港粵劇世家,父親以及叔伯父都是那個年代赫赫有名的粵劇表演家,一大家子藝術家,自然希望兒孫能夠傳承祖業,因此少時的羅家英自然刻苦,先後拜師粉菊花、李萬春和劉洵等人,不過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羅家英的粵劇、京劇造詣更多的還是勤學苦練。
  • 《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首發 粵港澳近200位藝術家攜手獻演
    12月8日晚,「《此物最相思》(二)《粵劇表演藝術大全·唱念卷》首發演出晚會」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本場晚會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編纂委員會、廣東粵劇促進會、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承辦。演出前,《粵劇表演藝術大全》編委會向中國藝術研究院等6家單位贈送新書。
  • 乘風破浪的新一代粵劇傳承者!第二季《粵劇有我地》周日晚揚帆起航!
    嶺南戲曲頻道《粵劇有我地》於2012年開始製作,第一季製作播出節目177期,宣傳推介廣東粵劇界170多位優秀青年演員,節目當時得到全省各專業團體以及廣大觀眾的高度關注,認為這個欄目對宣傳推廣、培養粵劇新秀有積極意義。
  • 粵劇《夢·紅船》三度晉京展現南派絕技
    12月15-16日,廣東粵劇院優秀劇目巡演粵劇《夢·紅船》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成功上演。這次巡演也是粵劇《夢·紅船》第三次在北京舞臺亮相。該劇富有韻味的粵劇唱腔、特色鮮明的南派功夫,一眾粵劇名家新秀的出色演繹展示了粵劇人的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