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資本入駐社區團購,平臺與團長爆發信任危機

2020-12-05 覓櫥智能科技mc

#社區團購#

從今年1月份開始,社區團購平臺十薈團已經陸續完成了B、C1、C2、C3輪融資,總計融資金額高達4.457億美元。11月30日,正式宣布取得的1.96億美元C3輪融資,由阿里巴巴與時代資本領投,多家資本機構擔任融資財務顧問共同完成。

十薈團一家成立於2018年的新興企業,距今也只不過兩年半的時間。一家不建設自有APP,單純依靠微信小程序,提供社區果蔬、生鮮及家居用品的企業。在資本的力量下,業務卻已覆蓋全國百餘個城市,不由讓無數創業者感嘆資本力量的強大。

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年裡,看似冷淡的投資市場,在社區團購領域卻爆發出巨大的活力。數百億的資金鼓舞下,興盛優選、美團優選、每日生鮮、同城生活、考拉買菜、誼品生鮮、多多買菜等超百家社區團購平臺先後下場,打響了社區生鮮領域的「百團大戰」。

資本的角逐是血腥的,而且每一次都將對行業發生質的變革,影響到無數國人的命運。往前拉回十年,重新審視這個網際網路時代。我們看到,淘寶、京東打通了線上售貨渠道,讓線下實體店主欲哭無淚;滴滴打車帶動了網約車的興起,計程車公司逐漸走出了大眾的視野;美團外賣迎合了「懶人經濟」,線下餐飲業店主只能一再壓縮盈利空間。

「我們可以不購物,但卻不能不吃飯。」這一次的社區團購爆發在事關13億人「吃」的問題上,它的能量必然超過網際網路行業的任何一次變革,同樣它的阻力也將空前強大,來自於團購業務的各個方面。與以往不同,曾經的多次博弈中,資本血腥的本質已經暴露無疑,大眾對其失去信任才是根本問題。

平臺與團長關係微妙,互相試探對方底線

社區團購的底層邏輯是電商,核心是運營能力,「B2B2C」的關鍵是對供應鏈及團長的把控。所以,現階段各大平臺會對團長設置考核制度,業績不達標就會被勸退,甚至宣稱永不錄用。

這就導致了平臺與團長之間的關係微妙,幹得好的團長夾帶私貨或者被挖角到其他平臺,幹得不好的會和平臺產生衝突。

一般來說,幹得好的團長大體有兩類。一類是憑藉自己的努力,辛勤的汗水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這些人最擔心的就是市場被完全開發後,平臺將自己一腳踢開,所以忠誠度有限,當然這種想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以往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爭搶市場和現在完成合併後滴滴一家獨大,網約車司機的收入和激情可謂是天差地別。現在滴滴平臺收取乘客三四十塊的裡程計費,到了司機手裡只能剩下二十多塊,而且還有下降趨勢。

而現在社區團購各大平臺為了快速拓展業務,給團長開出的提成都不低,從8%-15%不等,拼多多推出的多多買菜甚至提出了20%的天價提成。我們都知道生鮮本身就是低利潤、高復購的產品,如果說15%還有存在一絲獲利的可能,那20%絕對就是在燒錢鼓勵團長挖取客戶,也就同樣意味著現在市場多麼紅火,將來的刀子閃得多麼耀眼。

這種情況下,老練的團長就會把流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讓很多團購平臺不能真正掌握小區的消費者。針對這一現象,平臺開始制定團長篩選標準和激勵制度,並提出定期更換團長,雙方爆發出激烈的矛盾。

另一類則本身就是社區生鮮從業者,它們是實體店主、果蔬售貨櫃運營商等,原本就具有自己的客群,他們加入社區團購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就是規避風險,薅平臺羊毛。

十薈團、多多買菜等拼團業務本身和他們經營的業務之間有較多的重合之處,如果完全信任平臺,本身客戶資源流失在所難免,通過加入大平臺,可以佔領制高點,規避掉與平臺競爭的風險。

同時,社區團購平臺的冷鏈運輸和前置倉存儲機制,可以銷售來自與全國各地區的農副產品,有效擴充果蔬售貨櫃運營商、實體店主的銷售品類,一邊銷售自己的產品,一邊做團長銷售平臺上自己沒有的產品,獲取高額提成就是他們的主要做法,現階段雙方之間的摩擦也比較激烈。

團長背書,產品質量引發消費者信任危機

團購業務瘋狂的背後,是社區團購在客單、復購上擁有更明顯的優勢,但其業務擴展的基礎其實是社區業主對於團長本人的信任。

老李是河南某社區果蔬自動售貨機的運營商,從事社區生鮮服務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業務一直很好,收益也很穩定,為人謙和,有時還會免費贈送一些菜品,給社區的老年群體送溫暖,深得社區居民的信任。

疫情爆發期間,老李主動承擔為社區居民送菜的任務,通過售貨機小程序、微信、電話等方式記錄居民們想要的果蔬,上門配送,辛苦自己,服務大眾獲取了很高的口碑。

某團購平臺看中了老李的業務能力,多次進行邀請,老李也就順勢靠上了平臺,開始了雙向經營。團長主要的工作就把產品賣出去,向微信社群發送拼團連結,就是主要的手段,老李原先的果蔬自動售貨機業務也是具有拼團功能的,一般就是一周發送兩到三次,都是經過自己精心挑選後選取的供應商,產品質量值得信賴。

但平臺的做法則更加暴力,一天十幾條不同種類的拼團產品輪番轟炸。首先,是很容易受到客戶的反感。其次,從通過平臺進行團購,消費者主要看中的就是價格,燒錢也是網際網路業務的主要手段,平臺上9.9的產品比比皆是,章丘大蔥甚至賣出了9.9元/10斤的低價。

低價的同時也引發了產品質量的問題,身為果蔬自動售貨機運營商的老李原本是可以進行品控的,這也是他能夠維護住自己客群的基礎,平臺的低價產品不能說是都有問題,但售後問題遠遠高於老李自主經營的時候,卻也是不爭的事實,老李的形象又逐漸從一個半社區服務工作者,變成了一個單純的生意人,社區居民的態度也逐漸發生了轉變。

即便是參與團購業務,也要愛惜羽毛,每個團長本身就是一個品牌,如果有像老李一樣有自己的售貨渠道,完全可以通過果蔬自動售貨機建立自有品牌,利用大的團購平臺貨源、資金優勢為自己鋪路,做社區團購業務要有所取捨,不能因小失大,用自己的信用為平臺買單。

「百團大戰」招數頻出,薅羊毛也要保持理智

現階段受到資本的壓迫,除了主動選擇迎合的果蔬店主、生鮮售貨機運營商之外,還有堅決的抵制派,超市、便利店是他們的主要陣地,因為業務受到的衝擊最為強烈,產品重複度最高,他們的收益直線下滑。

部分的社區團購平臺,針對這一現象,就開始轉變團長開發對象,從超市、便利店主轉向理髮店、手機通訊之流,個人還是幹不過資本,順勢而為也許更有優勢。

正大集團為了擴展社區團購業務,在合肥兩天就收了140餘名團長,並提出了6000元的底薪,給團長開底薪的結構證明社區團購競爭之激烈,但這也表明了這些大型企業、資本對於打通社區生鮮市場的決心。

這次戰役與以往不同,不僅有胡潤排行榜上那些佔據主要位置的網際網路大佬,步步高、正大集團等實體企業也都加入了戰局,成立了自己的社區團購品牌。不管是走每日優鮮、盒馬、叮咚買菜的「農村包圍城市」還是興盛優選、同城生活走的「城市包圍農村」, 「百團大戰」序幕已經拉開,接下來就是資本炮火的相互掃射。

權威機構預測,國內社區團購市場規模將在3-5年內超過萬億,資本力量下一眾高速增長的社區團購企業正在蓄勢待發。薅羊毛的同時,社區生鮮從業者們也要保持冷靜,穩定好自己手裡的資源,從長遠來看,這場戰爭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被社區團購壓垮的團長:九成團長搶一成佣金,大多數人淪為陪跑
    一位投資人在朋友圈發表了對幾家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後武漢之戰的點評。2020年,社區團購成為最熱門的概念,巨頭間的戰爭隨之爆發。參戰方都遵循同一個玩法:打通供應鏈,配置中心倉,籤約團長建立自提點和推廣渠道,之後以低價吸引用戶下單。最終擊敗對手,拿下一座又一座城市版圖。
  • 社區團購火爆:十幾個平臺搶一團長 月收入輕鬆過萬
    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徐文娟是社區團購平臺食享會的團長,手握近200人的客戶資源,高峰時期的一次下單量相當於搬空一個中等規模的超市。如今,徐文娟每天都會從社區團購平臺裡篩選物美價廉的商品向群成員推薦:52元兩斤的基圍蝦、0.99元一斤的豆芽菜、1.98元兩斤的土豆……這些商品一發群裡,常常就被一搶而空。
  • 濟南社區團購大火:上百家平臺搶市場,一座樓10個「團長」
    也就是從去年年底開始,小區裡的社區團購一下多了起來,到了最近這段時間,好像社區團購已經無處不在。「我說了,你可能不信,我知道的我們小區就滴滴、拼多多、美團等平臺都入駐了,小區裡社區團長也有幾十個,最誇張的是一個樓上竟然有快10個團長,業主開玩笑說『都能按照樓層區分進行團購了』。」
  • 社區團購突然火爆:十幾個平臺搶一團長 月收入輕鬆過萬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社區團購突然火爆:十幾個平臺搶一團長,月收入輕鬆過萬「得社區者得線下,得團長者得社區。」「最近有十幾個平臺在遊說我給他們當『團長』。」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徐文娟是社區團購平臺食享會的團長,手握近200人的客戶資源,高峰時期的一次下單量相當於搬空一個中等規模的超市。如今,徐文娟每天都會從社區團購平臺裡篩選物美價廉的商品向群成員推薦:52元兩斤的基圍蝦、0.99元一斤的豆芽菜、1.98元兩斤的土豆……這些商品一發群裡,常常就被一搶而空。
  • 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之團長自營店模式
    今年的社區團購行業可以說是起死回生,並迅速發展壯大。在全國市場上,十薈團、食享會、興盛優選等近50家平臺先後崛起獲得融資,中小型的團購平臺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總市場規模超過一萬億。對於目前發展最好的商業模式來講,社交電商孕育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出來,那麼今天小豬V5社區團購小程序小編將繼續帶來新的一期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這一期我們講團長自營店的商業模式。
  • 風口上的社區團購,瘋狂的「團長製造機」
    他是某大型社區團購平臺的BD(商務拓展),在這場激烈廝殺已近乎於肉搏的社區團購大戰中,張良的任務始終只有一個:發展更多的團長。這一天,壽寧急遽降溫至3℃。張良沒有出門,和團隊裡的另外4個年輕人窩在臨時租下的小屋裡,聊天取暖。他們的上一個戰場是廈門,完全沒料到冬天還會冷成這樣。
  • 社區團購風起雲湧 金柚網助力企業解決「團長」招聘難題
    2020年下半年,社區團購成為最大風口,一批網際網路巨頭爭相湧入社區團購,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11月,十薈團宣布由阿里巴巴與JenerationCapital
  • 社區團購「斷供」進行時,團長求生1元也送貨上門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布的評論指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多家供應商隨即宣布禁止經銷商未經授權或低於零售價向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社區團購會被抵制嗎」成了平臺、團長、依賴社區團購居民最大的隱憂。好在事情出現了轉機。「新就業形態蓬勃發展,這些新職業中,有的已被納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社區團購團長、版權購買師等新職業仍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 社區團購們融了上百億,但團長一天僅賺20塊?
    他告訴億邦動力,自己服務的1000多人口的小區,就有4個團長在經營美團優選,還有4個團長在經營興盛優選,激烈的競爭之下,自己每天的訂單不足20個,收入也在20元左右徘徊。另一位團長告訴億邦動力,加上美團優選,小區裡已經有五六個團購門店了,高度密集的團長致使自己每天連一兩單都無法保證。「美團是沒有區域保護的,入駐的團長也是沒有上限的。但一個小區的業務量有限,團長一多生意就不好做了。」
  • 風口上的社區團購 誰的團長誰的團?
    2018年9月,該縣曾獲得商務部「年度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稱號,成為社區團購入局生根的沃土。2020年年底,社區團購復甦成了最熱門的資本話題。這個賽道上,不僅有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大巨頭分別投資的「十薈團」和「興盛優選」,還出現了諸如滴滴的「橙心優選」、美團的「美團優選」、拼多多的「多多買菜」等多家行業巨頭的身影。
  • 社區團購中的團長是什麼角色?成為團長應該怎麼做?
    團長這個角色在社區團購中起到的作用可謂舉足輕重,許多社區團購平臺為了保持團長的積極性,讓團長們所能獲得的報酬數目也非常可觀。所以市面很多團購平臺會把銷售金額按百分比抽取作為佣金分配給團長,以保證社區團長的宣傳積極性,然後團長通過用戶下單量來獲得利潤,下單量越多團長收入就越高。
  • 社區團購團長:我不當炮灰
    燕子是武漢市洪山區關西小區的一名社區團購團長,本來在小區安安生生開小超市做了10幾年買賣,2020年因為疫情,讓燕子又有了一個新身份——社區團購團長。現在燕子身兼5家社區團購的團長,分別是橙心優選、十薈團、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盒馬優選。
  • 網際網路混戰社區團購
    資本加持下,各平臺擴張瘋狂。 一個團長身兼多個平臺 長沙團長們說起興盛優選,語氣中會帶有一些驕傲,這個從長沙本土長出來的社區團購創業公司已經是網際網路巨頭們重點調研的對象,成為新一輪資本大戰的暴風眼。
  • 社區團購平臺團長月入過萬?記者親身體驗「真相」了
    劉怡是廣州大學城內一家花店的店長,同時也是興盛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橙心優選等社區團購電商平臺的團長,這是她最近經常對店裡顧客們重複的一句話,「現在是各大平臺的補貼紅利期。」社區團購徹底火了!記者申請了十薈團、美團優選和興盛優選三個平臺的團長,近距離感受了一下社區團購大戰的火藥味兒。   1。
  • 社區團購燒錢亂戰 資本打架殃及「菜販」
    來源:中國經營報社區團購燒錢亂戰 資本打架殃及「菜販」本報記者/許禮清/蔣政/北京報導資本正如「野蠻人」一樣進駐社區團購。時隔兩年,社區團購再次被推至風口,在巨頭及資本的裹挾之下來勢洶洶。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有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從2019年1月至今,國內社區團購類領域共發生26起投融資事件,共計融資上百億元。在數百億資本加持之下,各家巨頭紛紛燒錢補貼,「團長+社群」成為主要的發展模式。這場網際網路巨頭、獨角獸、零售企業之間的激戰,誰勝誰負尚不可知,但對傳統經銷商、菜市場的擠壓或不可避免。
  • 社區團購爭奪戰:我的「團長」 誰的團?
    洶湧的資本   供應商:你背後是哪家在投資?   所謂的社區團購,是指在真實社區設立「團長」,社區內的居民們提前下單,然後第二天到「團長」所在的地方自提貨物,貨物多是生鮮產品,價格通常比市面上便宜。
  • 社區團購,是天使還是魔鬼?
    (3)搶地盤大戰,高薪挖走競爭對手的社區團長、員工,大量低價推廣活動。一分錢、一塊錢的商品不斷推出。哪裡有便宜,消費者就會聚向哪裡,哪個平臺收入高,社區團長就會轉向哪裡。(4)巨大的資本開支相伴而來,實力太弱小的企業將直接出局。
  • 社區團購價格戰降溫 消費者:超低價非剛需 團長:不歡迎價格戰
    最近,社區團購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國內網際網路巨頭進入這個領域帶來的巨量補貼已經引發了廣泛關注。目前資本層面已經開始降溫,那麼對於消費者而言,社區團購這種新的電商形式未來會向哪個方向發展呢?
  • 社區團購戰事:鐵打的中間商,流水的團長
    有團長為賺到提成,且社區團購也帶來了額外人流量而開心;也有團長因為社區團購與自家生意左右手互搏,擔憂自己淪為平臺倉庫而擔憂。社區團購的戰役焦灼在倉儲和配送端。網際網路消費端的戰事,很久沒有像社區團購一樣熱鬧了。
  • 社區團購突然火爆:十幾個平臺搶一團長
    「社區團購突然火爆:十幾個平臺搶一團長,月收入輕鬆過萬」。與電商平臺相比,社區團購的運營模式更輕、更接近用戶需求,成本低而效率高。越來越多網際網路巨頭正在扎堆開展生鮮社區團購業務。社區團購是指一定數量的消費者通過社區或社會中的一些提供團購服務的組織機構,以低折扣購買同一種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