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中的團長是什麼角色?成為團長應該怎麼做?

2021-01-08 醍醐書院

社區團購與其他電商模式相比,區別之一就在於團長模式的建立。

團長通常會以小區或者周邊幾百米範圍為單位建微信群,每天負責推送商品信息,推薦引導用戶下單。到貨後團長就會通知下單的用戶來指定地點自提。

團長這個角色在社區團購中起到的作用可謂舉足輕重,許多社區團購平臺為了保持團長的積極性,讓團長們所能獲得的報酬數目也非常可觀。

所以市面很多團購平臺會把銷售金額按百分比抽取作為佣金分配給團長,以保證社區團長的宣傳積極性,然後團長通過用戶下單量來獲得利潤,下單量越多團長收入就越高。

但想要成為團長,光有自己積累的一些人脈和時間可不夠,還需要以下條件:

1.有自己的社區團購小程序

好的社區團購小程序可以幫助團長們有效地在微信群等地方,直播營銷自己的產品、開展福利抽獎小活動吸引客戶、接龍統計下單人數等,非常方便實用。

如「發一發」微信小程序便是一款專為社區團長打造的、主打「零門檻」和「即開即用」特點的社區團購小程序。發一發為團長提供了社區團購、拼團、砍價、抽獎、秒殺、分銷、直播等等小程序功能,團長微信搜索「發一發」便可以即刻使用了。沒有任何軟體開發成本,只需實名認證便可以即刻使用。真正實現高效率,低投入!

2.對供應商和商品的選擇有自己的標準

商品的選擇直接決定了你當團長時能否獲得大量的顧客。只有開團的商品符合居民們需求,而且質量上乘、性價比高,才能吸引更多的顧客加入你的團購當中,進一步成為你的固定客源。

同時,好的團長不但要對商品本身進行選擇,也要對商品背後的廠家和供應商進行選擇。我們需要選擇渠道正規,只有商品的質量有保障才可以讓顧客買得放心,才能贏得小區居民們的信任。

3.熟悉社群的搭建運營

團長在社區團購中需要自己搭建好微信群,並對這個團購微信群進行運營。團長在社區團購中起著連接商家和消費者的作用,平時在群內經常活躍氣氛,避免成為團購群很快死群。

同時還需要創造購物氛圍,拉近鄰裡關係。這樣才能為後續的團購活動起到鋪墊的作用,讓群內的用戶更願意相信團長而選擇下單。

在社區團購發展迅猛的當下,未來「團長」成為一個新職業已經有了苗頭,此時正是入行的好時機。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的核心角色是什麼?應該如何管理及增長?
    編輯導語:2020年,網際網路風口屈指可數,社區團購肯定要算一個。自下半年以來,一批網際網路巨頭紛紛進入了社區團購:7月份,美團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上線;10月,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一度沉寂的社區團購再次受到市場青睞。社區團購的核心角色是什麼?應該如何管理及增長?
  • 社區團購團長:我不當炮灰
    燕子是武漢市洪山區關西小區的一名社區團購團長,本來在小區安安生生開小超市做了10幾年買賣,2020年因為疫情,讓燕子又有了一個新身份——社區團購團長。現在燕子身兼5家社區團購的團長,分別是橙心優選、十薈團、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盒馬優選。
  • 社區團購爭奪戰:我的「團長」 誰的團?
    所謂的社區團購,是指在真實社區設立「團長」,社區內的居民們提前下單,然後第二天到「團長」所在的地方自提貨物,貨物多是生鮮產品,價格通常比市面上便宜。   對於網際網路巨頭們來說,在切入社區團購的賽道後,「團長」能快速地把人脈關係導入,帶來大量相對廉價的流量。
  • 社區團購團長真的能賺錢嗎?團長的「3大盈利」方法,你要知道!
    也正是因為需求量的增多,所以市面上也就湧現出了各種大型、小型的社區團購平臺,而且發展的速度相對迅猛。所謂的社區團購,其實就是指在社區這樣一定區域內的消費者,可以通過團購平臺、小程序等渠道,通過優惠低價來購買產品,若商品在售後出現質量的問題,也需要團購自提點,或社區團長進行解決。
  • 風口上的社區團購,瘋狂的「團長製造機」
    他是某大型社區團購平臺的BD(商務拓展),在這場激烈廝殺已近乎於肉搏的社區團購大戰中,張良的任務始終只有一個:發展更多的團長。這一天,壽寧急遽降溫至3℃。張良沒有出門,和團隊裡的另外4個年輕人窩在臨時租下的小屋裡,聊天取暖。他們的上一個戰場是廈門,完全沒料到冬天還會冷成這樣。
  • 社區團購戰事:鐵打的中間商,流水的團長
    通過合作,平臺得以以輕資產模式入局社區團購,但隨著競爭的迭代,合作方話語權開始分化:團長逐漸式微,甚至擔心平臺「去團長化」;同時嗅覺靈敏的「打工皇帝」逐漸誕生,部分看到商機的倉儲投資人,開始在社區團購平臺競爭帶來的商機中建立起地域上橫跨南北,由雲倉到網絡倉再到團長的供應系統,在同平臺的合作中掌握更大話語權。
  • 做一名社區團購的團長!到底賺錢嗎?我來告訴你
    同時,如果商品在售後出現質量問題等,也需要由該門店或社區團長解決,使得消費者放心在該平臺上購買商品。在社區團購中,提供社區團購的團長扮演著消費者與平臺之間的橋梁的角色,在平臺上為供應商提供批量消費者,並為消費者提供了一些又好又便宜的產品。消費者在平臺上訂購的商品由供應商分發到社區團長,運營商根據消費者訂購的商品進行包裝,然後社區團長分發到每個消費者的家中。
  • 被社區團購壓垮的團長:九成團長搶一成佣金,大多數人淪為陪跑
    一位投資人在朋友圈發表了對幾家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後武漢之戰的點評。2020年,社區團購成為最熱門的概念,巨頭間的戰爭隨之爆發。參戰方都遵循同一個玩法:打通供應鏈,配置中心倉,籤約團長建立自提點和推廣渠道,之後以低價吸引用戶下單。最終擊敗對手,拿下一座又一座城市版圖。
  • 社區團購捆綁團長,滴滴橙心優選突圍線下門店
    社區團購中最讓平臺頭疼的無疑是團長問題,因為團長資源是最不可控的,存在不穩定,忠誠度不高的特點。容易出現團長被其他競爭對手挖走,同時團長私下代理多家平臺的情況。行業普遍的認識是團長對於眾多社區團購平臺而言,只是流量的起點和用戶習慣養成的幫手。隨著行業的變化及競爭的加劇,弱化個人團長成為了每一個社區團購平臺必須要考量事宜。
  • 風口上的社區團購 誰的團長誰的團?
    他是某大型社區團購平臺的BD(商務拓展),在這場激烈廝殺已近乎於肉搏的社區團購大戰中,張良的任務始終只有一個:發展更多的團長。這一天,壽寧急遽降溫至3℃。張良沒有出門,和團隊裡的另外4個年輕人窩在臨時租下的小屋裡,聊天取暖。他們的上一個戰場是廈門,完全沒料到冬天還會冷成這樣。
  • 社區團購上演「百團大戰」,賣菜商戶轉身變「團長」
    翻開「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等社區團購平臺的公眾號,團長招募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很多微信推文內容都是針對團長招募和培訓,可見平臺對搶佔社區團長資源的重視,美團優選就提出自己的願景「攜手百萬團長,服務一億家庭」。
  • 隱藏在社區團購背後的套路是什麼?團長們是否已經做好準備
    如果我們單從「社區團購」的字面理解,這種似新非新的模式離不開兩個重要的概念:一個是以社區為單位的購買群體;其二則是以團購為購買手段。而當我們從更深層次剖析的話,我們可以發現,不管是哪一個網際網路巨頭要打開「社區團購」的市場,都必須有為他們牽線塔橋的「團長」——也就是他們廣為招募的自提點。
  • 社區團購風起雲湧 金柚網助力企業解決「團長」招聘難題
    2020年下半年,社區團購成為最大風口,一批網際網路巨頭爭相湧入社區團購,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11月,十薈團宣布由阿里巴巴與JenerationCapital
  • 社區團購大混戰進入白熱化 被爭搶的團長或成關鍵中的關鍵
    來源:紅星新聞原標題:社區團購大混戰進入白熱化 被爭搶的團長或成這一戰關鍵中的關鍵我的團長,誰的團?記者|楊佩雯在社區團購的戰場上,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腳步越來越快。尤其是進入12月後,社區團購的大混戰更進入白熱化,幾乎每天都有全新的動態。每一個身在局中的人都清楚地知道這裡面藏著一塊大蛋糕,但最後究竟誰能吃到?在這一場大混戰中,團長無疑是關鍵中的關鍵。各家對團長的爭奪正愈演愈烈,甚至接受團長同時和多個平臺合作。
  • 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之團長自營店模式
    今年的社區團購行業可以說是起死回生,並迅速發展壯大。在全國市場上,十薈團、食享會、興盛優選等近50家平臺先後崛起獲得融資,中小型的團購平臺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總市場規模超過一萬億。對於目前發展最好的商業模式來講,社交電商孕育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出來,那麼今天小豬V5社區團購小程序小編將繼續帶來新的一期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這一期我們講團長自營店的商業模式。
  • 社區團購平臺團長月入過萬?記者親身體驗「真相」了
    但由於當時訂單密度不夠高,社區團購平臺接連出現倒閉潮,興盛優選和十薈團成為為數不多活下來的創業公司,並分別獲得了騰訊和阿里的投資。生鮮是各大社區團購平臺的主要品類。電商顛覆了很多行業,卻一直沒能完全拿下生鮮。
  • 半成品菜這麼火熱,做個社區團長怎麼樣?
    疫情帶火了半成品菜,帶火了社區生鮮這一領域,而在後疫情時代,社區團購的走紅,顯然讓半成品菜成為了餐飲業的風口,眾多資本市場的湧入更證實了這一點。半成品菜如今大家知道了社區團購,也知道了加入社區團購成為團長可以獲利,所以也讓很多小夥伴想要加入進來,同時也會問做個社區團長怎麼樣?
  • 濟南社區團購大火:上百家平臺搶市場,一座樓10個「團長」
    這是這一周以來,作為社區團長的趙趙開的第一單團購單,實際上上周末也應該有社區團購要開團,但她索性放棄了,沒開團,「周末的團購是大平臺的團購,現在賺錢太少了,都不願意開了。」趙趙表示。趙趙不可思議地說,同一樓上的這10名團長中,有的是一個社區團購平臺的,有的是幹著不同的社區團購平臺,但最終大家爭搶的也就是一座樓上這幾百戶業主。趙趙所說這一座樓上的情況並不是個案,在濟南天橋區仁豐前街一小區,只在美團優選社區團購平臺上,小區裡就有11名團長,有的團長是在家的全職媽媽,有的是兼職的上班族,有的則是在小區周邊開店的店主。
  • 社區團購「斷供」進行時,團長求生1元也送貨上門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布的評論指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多家供應商隨即宣布禁止經銷商未經授權或低於零售價向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社區團購會被抵制嗎」成了平臺、團長、依賴社區團購居民最大的隱憂。好在事情出現了轉機。「新就業形態蓬勃發展,這些新職業中,有的已被納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社區團購團長、版權購買師等新職業仍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 大批資本入駐社區團購,平臺與團長爆發信任危機
    這一次的社區團購爆發在事關13億人「吃」的問題上,它的能量必然超過網際網路行業的任何一次變革,同樣它的阻力也將空前強大,來自於團購業務的各個方面。與以往不同,曾經的多次博弈中,資本血腥的本質已經暴露無疑,大眾對其失去信任才是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