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遼東學院第二批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正式上崗了。遼東學院醫學院自2016年起承擔遼寧省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四年招收360名學生,156名畢業生順利通過入職考試,到籤約縣工作。同時今年已錄取新生99人。
遼東學院醫學院為遼寧省農村欠發達地區的鄉鎮衛生院輸送全科醫學人才,提升了農村基層醫療衛生隊伍整體素質和水平,推動分級診療制度的實施。畢業生積極做好基層健康的「守門人」,紮根基層工作,擔負起全科醫生的責任,有效解決農村居民「看病難」的問題、有效推動分級診療等工作。
中國農村人口眾多、對健康的需求逐年增長的狀況下,農村有限的健康資源與健康需求之間的矛盾與日俱增。全科醫生是廣大農民群眾就醫的第一接觸點,為農民提供了大量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承擔著農民健康守門人的重責。為農村基層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醫藥衛生人才,是醫學院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此,遼東學院在遼寧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共遼寧省委機構編制辦公室、遼寧省教育廳、遼寧省公安廳、遼寧省財政廳、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聯合指導下,從2016年起承擔遼寧省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學生全部來自於縣(市級縣)級及縣級以下農村,入學前與當地衛健委籤署協議,承諾畢業後回到鄉鎮衛生院服務至少6年。遼東學院2016-2019年分別招生70(1人因家庭原因退學)、90、100、100名學生。經錄取的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醫學生,由省財政提供專項資金,承擔在校三年間的學費、住宿費及適當生活補助費(三項費用總計每年10000元)。按照相關規定,學生經招聘考試按照成績高低順序,在定向就業縣擬聘用人員的鄉鎮衛生院範圍內依次選擇就業單位,從事全科醫生工作,確保有編有崗。目前第一批免費定向生已經畢業,參加省委建委組織的統一規範化培訓,規培合格後返回籤約的鄉鎮醫院工作。
以「政府買單、按需培養」模式開展的遼寧省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成為解決遼寧省農村欠發達地區全科醫療工作衛生人才短缺的重要舉措。同時,此項工作也針對農村地區的學生成長、就業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方案。
為培養優秀的醫學人才,遼東學院醫學院結合實際、調整方案,為學生做好基層醫生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方面,重視全科醫學教育,引導學生熱愛全科醫學,樹立為家鄉、為基層服務的理念和榮譽感、責任感。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和誠信教育,培養誠實守信良好習慣。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開展第二課堂、專題講座、社會公益活動、知識競賽等,提高學生的溝通、協調、組織能力。組織學生參加社區醫療機構見習活動,使學生熟悉基層醫療機構的工作內容和特點,為學生將來從事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打下了知識、能力和素質基礎。
另一方面,制定了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自2012年獲批教育部衛生部批准為第一批「3+2」三年制專科臨床醫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學校以來,其在原有教學管理的基礎上,根據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特點,研討農村基層居民對醫療衛生的需求;結合全科醫學的特點,深化培養模式改革,修訂更適宜農村基層醫療單位工作的人才培養方案,增加本地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地方病的診療防控、中醫學常用診療技術和計劃生育技術的教學內容,加強全科醫學理念和專業素質培養,構建與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重視實踐教學,做到早臨床、多臨床、反覆臨床,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能力。
最後,遼東學院醫學院不斷與時俱進,革故鼎新。未來在教學工作中,遼東學院醫學院將進一步要統籌安排課程,推進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的有機結合,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後,充分認識到基層公共衛生工作的重要性,加強對全科醫學人才公共衛生能力的培養,同時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不斷提高農村免費訂單式醫學生培養的質量,為提升農村鄉鎮衛生院診療水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和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等工作儲備優秀人才。
(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