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2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足不出戶就能解決日常健康問題和保健需求,是人們的普遍願望。如今,隨著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推進,原本坐診的醫生找上了門,成為一個個家庭的健康「守門人」。
近年來,白銀區醫療改革持續發力,築實基層衛生服務網底,不斷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向健康管理轉變。為重點人群提供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是強化基層衛生服務網底功能的重要一環,旨在促進基層首診、分級診療,為百姓提供綜合、連續、協同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目前,全區成立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100個,籤約率達30%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100%籤約。
「我們轄區目前有4位家庭醫生,組建了3個家庭醫生管理團隊,主要為高血壓、糖尿病、老年人、孕產婦和兒童等重點人群開展服務,很受居民們歡迎。」紡織路街道銀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顧克繁向記者介紹。
據了解,白銀區家庭醫生籤約方案以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健康管理為主要內容,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基本醫療和預防保健方面的作用,圍繞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設計「1+X」個性化初級、中級籤約服務包,為普通居民提供免費的基礎服務包。同時,籤約居民可根據個人健康狀況,購買符合自身保健需求的個性化服務包,享受差異化健康管理服務。
家庭醫生不僅是居民健康的「守門人」,還是醫療費用的「守門人」。把常見病多發病留在基層、降低患者赴外轉診率、降低群眾看病就醫費用,是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目的之一。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落地,對推行分級診療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家庭醫生還通過健康管理,有效控制管理慢病,減少併發症,做好預防工作,使得看病費用降下來。同時,身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的家庭醫生,更了解社區和患者,能夠提供更到位的信息和服務,給予患者更多的人文關懷。
家住銀馨家園的高啟樂是一位高血壓患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了解後主動上門與他籤了約。「張醫生每隔半個月來為我量一次血壓,了解治療的情況,告訴我一些注意的事項。此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經常組織健康方面的講座,教給我們預防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這些疾病的知識。社區醫生的醫德、醫風和服務態度都很好,有這麼多的保護,我感到非常安心。」高啟樂告訴記者。
只有人人健康,才有全民健康;只有人人幸福,才有全民幸福。白銀區堅持把維護人民健康放在重要位置,不斷增加衛生健康事業投入,2019年,全區衛生健康投入達到3.3萬元,較2015年增長206.34 %,年均增長率達41.27 %。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逐步完善基礎醫療服務體系與服務項目,升級、改造、新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整合醫療資源下沉基層。「十三五」期間,白銀區新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5個,截至2020年10月底,轄區內有醫院8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99個,依託100個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為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家庭病床、心理諮詢等健康服務,基本實現了「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有力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衡化發展。
編審:李世賢 呂宜軒
原標題:《白銀區:健康「守門人」 走進千家萬戶 ‖ 宜養篇⑥》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