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守門人不是親人勝十分
——嶽陽樓區家庭醫生健康扶貧側記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馬如蘭 曾蘭花
「考慮到健康扶貧對象不方便通過手機和線上操作電子健康卡,我們在全市率先為轄區所有健康扶貧對象發放居民電子健康實體卡,本周可全部發放到位。」4月26日,嶽陽市嶽陽樓區衛健局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自實施健康扶貧以來,該區通過家庭醫生慢性病籤約、醫保繳納、醫療救助等幫扶方式,實現了大病集中救治,慢病規範化管理服務,4類慢性病籤約率已達100%。
嶽陽樓區共有建檔立卡貧困對象767戶1952人,患病總人數1004人。目前,家庭醫生都已完成籤約。連日來,記者跟隨該區家庭醫生走鄉入戶面診。「一有不舒服,首先想到的就是家庭醫生」,這已成為嶽陽樓區健康扶貧對象不約而同的默契。
比救護車還快的巡診車
「把巡診車停在外面,不要擋了救護車的道!」4月16日13時,嶽陽樓區奇家嶺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馬長興、公衛科科長陳射益、家庭醫生李旦前往倉田村貧困戶馮三子家問診。村民告訴李旦,馮娭毑得了急病,叫了救護車來。李旦一行人迅速停穩車,帶上家庭醫生服務包,飛速奔向馮家。
「娭毑您感覺怎麼樣?」說話間,李旦請馮娭毑家人協助撤走過高的枕頭,並把馮娭毑的雙腳墊高。馮娭毑躺在床上,意識有些模糊。
一番檢測後,李旦發現馮娭毑血壓正常,血糖僅有2.9mmol/L。這是低血糖!陳射益和馬長興趕忙調一碗糖水,餵給馮娭毑喝下。
「兩隻手用力捏我的手。您先躺著別動,躺一陣看看頭還暈不暈。」李旦密切監測著馮娭毑的狀態,10分鐘後湘嶽醫院的救護車趕到。
告知救護醫生診斷過程後,李旦不忘叮囑:「系統檢查一下也好,娭毑有高血壓,怕突發腦出血。你們醫院是定點醫院,可先診療後付費、免除住院押金,馮娭毑情況特殊,請幫忙協調一下。」
當天就能看上病的跨省轉診
「嶽陽樓區自健康扶貧工程實施以來,重點在『大病救治一批、重病兜底一批』上下真功夫。近年來,張群英及家人的醫療費用支出僅佔總費用的10%。」與家庭醫生周革新一同前來看望張娭毑的嶽陽樓區衛健局健康扶貧辦主任狄英告訴記者。
冷水鋪村貧困戶張群英身患乳腺癌20多年,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去年10月15日清早,家庭醫生周革新接到張娭毑的電話。她的病已轉移,胸壁腫瘤滲血不止,全身乏力。
周革新趕赴張家緊急處理出血並妥善包紮,仔細評估病情後,立馬幫她在區醫保局報備,隨後在網上預約掛號武漢同濟醫院,並填寫病曆本。一套手續辦下來後,張娭毑到達武漢當天就成功看上了病。
由於病情過重,只能採取保守治療。幾天後,張娭毑出院。「這次報銷了2000多元,醫藥費只用了幾百元。」回想起這幾年健康扶貧的紅利,張娭毑感嘆道,「政策就是好,政策不好我早不行了。」
一個電話就到的「守門人」
「收縮壓130,舒張壓80……」4月23日,家庭醫生李贊走進花果畈村貧困戶易章兵家,打開聯旭健康app,掃了易老的臉,做起了電子隨訪。李贊告訴記者:「隨後公衛醫生會把內容更新到公衛3.0系統。以後系統完善後,患者在家裡也可以下載app查看自己的健康記錄。」
「您深呼吸……還是有點急促。您現在肺還可以,這個天氣不容易發,但千萬別感冒了,感冒了就容易帶發。」李贊細細聽診,不忘叮嚀患慢肺阻4年的易老。
「那天你們吃了虧啊!」易老邊答應邊告訴記者,「去年11月有個晚上我實在胸悶透不過氣,打電話給李醫生,李醫生立馬帶了我常用噴霧劑開車趕來,幫我救了急;第二天又指導我去市一醫院治療。」
易家去年新添了孫子,李贊得知後,趕忙向易老介紹政策,教他把新增人口及時添加到扶貧人口裡。
「服務態度很周到!對我很關心很了解,一個電話就到位,一來就知道要採取什麼措施,簡直是我身體的『守門人』!」易老握住李贊的手連連贊道。
「您別客氣,有需要隨時電話聯繫我!」李贊笑著說。
隨李贊下戶查看家庭醫生面診情況的服務城陵磯新港區工作組黨委書記彭憲會告訴記者,目前轄區內建檔立卡貧困戶785人的家庭醫生都已「打樁定位」。
意識模糊還記得的「親人」
4月26日,一到郭鎮鄉麻布村健康扶貧對象劉鶴齡的家,家庭醫生趙益星就熟練地找到抹布,幫老人擦起了桌子。
劉鶴齡、鄧必生夫婦已是耄耋之年,患高血壓病多年,腿腳不方便。今年1月19日,臨近年關,趙益星忽然接到劉老兒子的電話:「我娘身體很不舒服,您能不能來我家看一下?」
趙益星聞訊而動。一量鄧娭毑的體溫,39.5℃,還伴有嘔吐。趙益星為她開了抗病毒與退燒的藥。次日老人便退了燒。隨後幾天,趙益星堅持對患者進行跟蹤隨訪,直至病情好轉。「當時很多人喊我,我已經不認識人了,但還認得趙醫生。」鄧娭毑回憶道。
記者採訪之際,劉鶴齡揮筆寫下《七絕·題郭鎮衛生院趙益星醫生》:「身患沉痾實痛心,多虧救命趙醫生。寒風不懼艱和苦,她比親人勝十分。」
[責編:張璇]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