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動漫談復工05 | 無法履行合同,公證消減風險

2020-12-24 澎湃新聞

普法動漫談復工05 | 無法履行合同,公證消減風險

2020-03-26 21:3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合同無法如期執行怕被追究違約責任?

面對疫情這突如其來的「不可抗力」,

公證為企業來保駕護航。

佛山市司法局、佛山市普法辦出品的

《普法君談復工》,

告訴您獲取消減風險的正確姿勢!

無法履行合同 公證消減風險

受疫情影響,有些合同無法如期執行。疫情期間,企業要適用「不可抗力」條款應注意以下幾條:

第一,應當及時書面通知對方,以減輕對方損失;

第二,應在合理期限內向對方提供不可抗力發生的證明材料,並固定相關證據,比如政府要求延期開工的政策文件,工作人員被隔離或者疫情防控導致原材料供應不足等證據材料;

第三,積極協商提出合理的減免請求,必要時可請求變更或解除合同。

公證處出具的公證書具有證據效力高、國內外通用、服務範圍廣等特點,企業可以到公證處申辦不可抗力公證,從而消減違約風險,維護企業信譽。

相關內容回顧

普法動漫談復工03 | 公司生產經營困難,裁員來解決?別慌,「穩崗」小妙招話你知

來源 佛山市司法局

原標題:《普法動漫談復工05 | 無法履行合同,公證消減風險》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合同公證的作用有什麼,為什麼要對合同進行公證?
    合同的成立雖然只要一方發出要約,而另一方承諾,那麼合同便就成立。但是合同的權利與義務難免會有不被履行的情況,因此進行公證就能減少這樣的情況發生。網友諮詢:合同公證的作用有什麼,為什麼要對合同進行公證?黑龍江大地律師事務所楊大勇律師解答:合同公證並非訂立合同的必要形式,已訂立的合同是否要進行公證,取決於合同雙方當事人的申請。
  • 【普法】兩姓聯姻,一堂締約,已婚公證和結婚證公證知多少?
    【普法】兩姓聯姻,一堂締約,已婚公證和結婚證公證知多少? 2020-05-21 0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漫畫普法 | 因疫情違約,能援用不可抗力免責嗎?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各級政府相繼出臺多項緊急措施,比如延遲復工、採取交通管制等。許多企業受疫情影響面臨違約風險,能否援用不可抗力免責呢?免除責任的範圍,要視不可抗力的影響程度分別處理:如果不可抗力僅造成當事人部分合同義務無法履行,那麼免責範圍應限於這一部分合同未履行而產生的違約責任,對於剩餘部分合同
  • 兩姓聯姻,一堂締約——「5.20」談已婚公證和結婚證公證
    兩姓聯姻,一堂締約——「5.20」談已婚公證和結婚證公證 2020-05-22 0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創動漫】當合同履行過程中遇到不可抗力~損失誰來承擔?
    【原創動漫】當合同履行過程中遇到不可抗力~損失誰來承擔? 2020-05-15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春天|金牌律師談影視復工:影視行業如何自愈
    「這個老闆和公司都不存在違約情況,因為是不可抗力導致雙方的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對於非實體公司形式、靠合同維繫的影視項目組而言,長時間的停擺正令所有合同的履行走向不可抗的深淵。2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在答記者問時指出:當前我國發生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這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了保護公眾健康,政府也採取了相應疫情防控措施。對於因此不能履行合同的當事人來說,屬於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
  • 新冠疫情下涉外合同履行時中國企業如何進行不可抗力抗辯?
    PHEIC事件的宣布,勢必對中國的對外貿易、投資及工程承包等涉外合同履行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和挑戰。對此,有人建議主張不可抗力抗辯變更或解除合同,以減輕或免除己方責任。那麼,就涉外合同履行而言,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及其導致的各類防控措施是否必然構成不可抗力?其導致的涉外合同遲延履行或者無法履行能否減輕或免除受該事件影響合同一方的責任?
  • 「七五」普法成果巡禮 | 東岸集團積極打造濱江普法陣地,以法治...
    今天推出的是東岸集團的《東岸集團積極打造濱江普法陣地,以法治建設為企業創業發展保駕護航》。為進一步統籌協調浦東黃浦江沿岸開發建設,東岸集團於2015年底成立。「七五」普法的五年,也是集團創業發展的五年。五年來,集團黨委認真履行法治建設主體責任,把落實「七五」普法任務貫穿企業經營發展與東岸濱江治理的全過程,以高質量法治建設為集團創業發展保駕護航。
  • 小池普法|「有內鬼,終止交易」合同終止的一些情況
    合同終止,是指因發生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的情況,使合同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消滅,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終止。合同當事人雙方在合同關係建立以後,因一定的法律事實的出現,使合同確立的權利義務關係消滅的法律名詞。
  • 宿遷製作系列微視頻普法作品獲一等獎
    宿遷網訊(記者 王國康 通訊員 章銀銀)11月30日,記者從宿遷市司法局了解到,近日,應急管理部辦公廳、司法部辦公廳公布第一屆全國應急管理普法作品徵集展播活動獲獎名單
  • 籤訂合同60個法律風險點!你一定要知道
    注意定金條款在籤訂合同時,當事人可能為了確保合同履行而要求相對方交付定金,由於「定金」具有特定法律含義,請務必註明「定金」字樣。如果使用了「訂金」「保證金」等字樣且在合同中沒有明確表述一旦支付方違約將不予返還、一旦收受方違約將雙倍返還的內容,法院將無法將其認定為定金性質。8.
  • 「蘿蔔章、假合同」難防?區塊鏈電子合同讓企業印章管控無憂!
    傳統紙質合約高度依賴業務及法律人員定期人工查看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合約履約情況很難實時監控風險;3. 實體印章容易偽造,在實際業務中很難直接由肉眼區分,無法即時驗證,很有可能遇到「蘿蔔章」、假冒代籤、假合約等人為操作風險;4. 經辦人行為也很難證明是經公司認可的授權行為,經常面臨發生糾紛取證難等問題。
  • 華涇普法手偶劇——《民法典》篇,物業服務合同
    華涇普法手偶劇——《民法典》篇,物業服務合同 2020-12-21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時代」的公證遺囑
    《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民法典》繼承編作為和公民基本權益息息相關的章節,尤為引人注目。其中,「取消公證遺囑效力優先性」的修改是對現行繼承法做出的較大改動。
  • 律師費用小常識:籤訂風險代理合同的四個注意事項
    與傳統的律師代理模式相區別,在風險代理模式下,收取律師費用以實現特定訴訟目標為前提。風險代理模式的主要優勢是,律師的利益與當事人的利益形成了高度一致。通俗來講,只有能夠「贏」了官司,律師才能夠收取報酬。因此,雖然風險代理最終收取的費用比傳統代理的律師費用較高,在訴訟結果不確定的情況下,部分當事人更傾向於採取這種委託方案。
  • ...東岸集團積極打造濱江普法陣地,以法治建設為企業創業發展保駕...
    「七五」普法的五年,也是集團創業發展的五年。五年來,集團黨委認真履行法治建設主體責任,把落實「七五」普法任務貫穿企業經營發展與東岸濱江治理的全過程,以高質量法治建設為集團創業發展保駕護航。堅持普法與發展同步,強化依法合規意識集團從建立之初,就將法治建設列入發展規劃,堅持法治建設與企業發展同步,建立健全依法決策、依法經營、誠信守法的制度體系,著力完善企業法律風險防範機制,將依法合規思維融入到企業經營管理各個流程之中。
  • 2020年【法院動態】第111期 未辦理過戶手續的房屋贈與合同公證...
    2020年【法院動態】第111期 未辦理過戶手續的房屋贈與合同公證 是否有效?林某爺爺奶奶把自己名下房屋贈與給林某,進行了公證。受贈人林某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母親張某作為法定監護人,在監護代管期間,該房屋的支配所有權歸母親張某有權支配所有。經公證後,林某與母親一直居住在此房屋,但贈與人一直未給辦理過戶登記,張某多次上門溝通未果,故訴至了法院。經法官了解到,林某爺爺奶奶一直未辦理過戶登記原因是等林某成年之時直接過戶給林某。怕母親張某把房屋私自出賣給他人。
  • 債權置換合同中債權人和受讓人的法律風險是什麼?
    現在我們國家仍然處於非常快速的發展階段,經濟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但是有很多人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也背負了很嚴重的債務問題,債權人無法要到自己的錢,而欠錢的人也無力償還債務,這樣會給欠債人和債權人雙方都會帶來危害,現在有一種比較好的解決方法,那就是債權置換的方法,在債權置換的時候就需要一份債權置換合同
  • 全國2018年10月自學考試公證與律師制度真題
    C.當事人虛構、隱瞞事實,或者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的D.申請公證的事項不真實、不合法的5、能夠對發生在外國的法律行為進行公證的是A.我國的公證處 B.我國駐外國大使館、領事館C.司法部專門指定的機構或人員 D.外國的公證機構6、新中國律師制度源於A.法律顧問制度 B.辯擴制度C.法律諮詢制度 D.合同審査制度
  • 巾幗律師 戰「疫」天團——記大連市律師協會黨員律師普法講師團女...
    作為大連市律師協會黨員律師普法講師團團長,針對疫情暴發後衍生出的大量法律問題,孫琳團長第一時間組織大連市律師協會黨員律師普法講師團成員編纂整理了《抗擊疫情,百姓關心的法律問題》,列舉了十條大家普遍關心的疫情期間拒不配合隔離或治療、哄抬物價等行為的法律責任,合同履行、勞動報酬支付、工傷認定等合法權益維護的法律規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