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是「七五」普法規劃實施的收官之年。五年來,浦東新區法治宣傳教育成果顯著,亮點紛呈。豐收之時,共享累累碩果。「法治浦東」推出「七五普法成果巡禮」專題內容,展示全區在「七五」普法工作中湧現的亮點和特色工作。今天推出的是東岸集團的《東岸集團積極打造濱江普法陣地,以法治建設為企業創業發展保駕護航》。
為進一步統籌協調浦東黃浦江沿岸開發建設,東岸集團於2015年底成立。「七五」普法的五年,也是集團創業發展的五年。五年來,集團黨委認真履行法治建設主體責任,把落實「七五」普法任務貫穿企業經營發展與東岸濱江治理的全過程,以高質量法治建設為集團創業發展保駕護航。
堅持普法與發展同步,強化依法合規意識
集團從建立之初,就將法治建設列入發展規劃,堅持法治建設與企業發展同步,建立健全依法決策、依法經營、誠信守法的制度體系,著力完善企業法律風險防範機制,將依法合規思維融入到企業經營管理各個流程之中。
*強化組織領導,推動普法常態化*
成立法治企業建設領導小組,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上下聯動,全員參與的機制。落實領導幹部帶頭學法制度,黨委中心組每年至少2次專題學法,把微信工作群變成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的學習群,組建8人普法講師團,累計開展黨內法規、土地收儲、房屋徵收、建設工程、資產經營、財務稅務等各類宣講培訓29次。
*建立內控體系,做到有法可依*
集團從主責主業入手,全面梳理各業務條線涉及的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政策口徑,編制主業法律法規手冊,確保各項工作依法合規。編制《內控體系制度彙編》《內部控制手冊》,並開展專題培訓,增強員工風險防範意識。目前已初步形成設計科學、簡潔適用、運行有效的內控體系,有效防範風險,提高經營管理效率。
*完善法律顧問制度,防控企業經營風險*
建立法律顧問制度,聘請律師作為常年法律顧問,協同開展依法治理工作。在法律顧問協助下,成功追討張家浜綠地項目拖欠財政資金2655萬元,完成濱江大道1790號物業租賃項目經營風險化解。通過民事經濟領域合同法律風險排查,梳理了正在履行中的合同1899份,發現存在履約風險點的合同16份,並以排查為契機開展合同履約法律知識培訓,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堅持黨紀國法宣教相統一,推進普法融入公司治理*
統籌法律法規與黨章黨規宣貫,在主題教育中把黨章、準則、條例與法律法規學習同布置、同落實。把黨風廉政限制性、約束性規定嵌入內控制度,開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將廉政條款納入資產租賃、工程建設標準合同。推進「三個統一」,防範經營風險。統一投資與招商管理,加強對投資的全過程監管;統一資金管理,資金池歸集率達到80.4%;統一人力資源管理,建立集團系統員工招聘體系。
推進法治宣傳進濱江公共空間,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人民城市
作為功能開發類企業,在2017年底完成黃浦江東岸貫通工程後,集團肩負起功能提升和濱江公共空間管理的重任,在工作中通過多種形式推進法治宣傳進濱江公共空間。
*推進法治宣傳進濱江公共空間*
以人民群眾的法治需求為出發點,堅持推進高品質、公共性的濱江法治文化。結合兩會精神學習,集團與中信泰富在船廠1862聯合舉辦新憲法知識主題展覽。在黨風廉政主題宣傳月,新區法院在民生碼頭舉辦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案例展。在12.4等重要節點,沿線街鎮在濱江公共空間開展多種形式的法治宣傳與志願服務活動。
*推行濱江公共空間活動管理公約*
東岸貫通開放以來,出現了遛狗、垂釣、燒烤、非機動車穿行等影響濱江公共環境和秩序的行為,但公共空間管理缺乏法律規範管理依據。為此,在廣泛徵求意見基礎上,集團起草制定了濱江公共空間活動備案管理辦法和公約,通過宣傳海報、路口提示、保安勸阻、志願者協同等方式,向市民遊客加大宣傳力度,共同打造環境優美、安全有序的世界會客廳。
*倡導夜間經濟企業聯盟公約*
根據浦東夜間經濟的發展布局,積極推進東岸濱江夜間經濟試點,倡導成立東岸濱江夜間經濟企業聯盟,由東岸集團(區浦江辦)牽頭,濱江沿線相關業主單位、物業管理單位、經營商戶為成員,形成行業聯盟公約,促進依法經營、有序管控。目前,船廠地區、老白渡濱江、小陸家嘴濱江已形成夜間經濟熱點。
*積極落實疫情防控普法責任*
疫情期間,在全市景點、公園封閉的情況下,東岸22公裡公共空間全天候開放。面對人流量較大的防控壓力,集團建立「東岸濱江疫情防控志願隊」,積極開展防疫普法,在疫情防控大考中牢牢守住陣地。同時,對濱江沿線企業實行條件管理,加強復工復產防疫措施和防控普法教育,發放《復工復產工作指南》,為推進復工復產提供法治保障。
發揮望江驛窗口作用,打造濱江普法陣地
2018年,按照「1公裡布局1個」的原則,東岸22座望江驛建成開放。在提供基本便民服務基礎上,集團不斷提升驛站的黨建、文化功能。結合「七五」普法任務,集團充分發揮望江驛的窗口作用,打造東岸濱江法治宣傳陣地。
*發揮望江驛空間優勢,舉辦各類普法活動*
與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共建,在4號驛站舉辦「勞動光榮、陽光維權」普法宣傳;開展《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宣傳,將垃圾分類宣傳列入志願者服務內容,向公眾普及垃圾分類新時尚;集團本部支部邀請法律人士在驛站內對《民法典》進行解讀,用通俗易懂的案例開展普法教育;為幫助企業適應疫情常態化的形勢,在驛站舉辦「疫情防控常態下的企業法律風險管控」法律沙龍,並通過線上進行宣傳。今年,望江驛被評為上海市國資委首批現場教學基地。
*發揮望江驛平臺優勢,開展多種形式普法*
利用驛站的顯示屏,滾動播放新《憲法》《民法典》《新個稅法》等宣傳片;在望江驛圖書架上,擺放黨章黨規、準則條例、法律法規文件或書籍;在驛站玻璃上,張貼禁毒宣傳、掃黑除惡、防疫公告等海報。把望江驛作為法治文化陣地,將法治傳播力拓展至22公裡濱江公共空間。
下一步,集團黨委將深入落實法治建設責任制,進一步豐富宣傳教育形式,發揮浦江東岸微信公眾號信息平臺作用,實現線上與線下的互動,提升普法覆蓋面和實效性;加強與沿線街鎮、企業普法交流與聯動,整合更多普法資源進驛站、進濱江公共空間;推進普法工作與企業經營深度融合,統籌好疫情防控與企業發展任務,以集團倍增發展成果檢驗法治工作成效。
消息來源:浦江東岸
法治浦東綜合編輯
【來源:上海市浦東新區司法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