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創新用地模式 促進產城融合

2020-12-07 騰訊網

近日,濱海新區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了《關於支持新型產業用地高效複合利用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指出,新型產業用地(M0)在規劃指標控制、配套功能比例、建築形態管理、規劃調整程序、規劃功能布局、土地出讓方式等方面,相較於傳統工業用地均實現創新與突破。為此,高新區積極謀劃,推動落實《辦法》,高效複合利用新型產業用地,打造新型產業集群。

切實鼓勵新型產業發展

據了解,新型產業用地(M0)是指符合國家、天津市及濱海新區產業政策導向,融合研發、創意、設計、中試、無汙染生產等新型產業功能以及相關配套服務的用地。

據高新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市規劃資源局濱海分局會同高新區管委會,在前期針對政策共同研究推進的過程中,發現新型產業用地(M0)對吸引優質投資項目具有很好的拉動作用。新型產業用地(M0)的主要特點有三個:一是容積率明顯高於其他工業用地;二是相比商業服務用地市場價格較低;三是一般具有較高的投資強度要求。通過增設新型產業用地(M0),可以切實鼓勵新型產業發展,加快新動能引育,降低實體經濟企業用地成本,對推動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辦法》還指出,在符合環保、城市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鼓勵新型產業用地與居住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商業用地、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公共設施用地、綠地等混合使用。這一規定旨在創新用地模式,促進產城融合發展。

更高標準推動政策創新

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賦予新區新定位、新目標、新任務,特別是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實現「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的目標,對「濱城」範圍內各開發區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產業用地(M0)政策是新區落實新定位、新目標、新任務的重要抓手,高新區也將在前期共商研究的基礎上立足當前,謀劃長遠,配合有關部門,繼續更高標準推動政策創新、深化政策落實,加快推動新區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

據悉,按照試點運行、政策成熟後推廣的原則,《辦法》在高新區範圍內適用於華苑片區、海洋科技園片區。目前,高新區已形成了《辦法》配套解讀文件及工作機制細則,為政策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喜歡這篇推送,點這裡

相關焦點

  • 江門市加快建設中心城區產城融合示範區 打造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隨著江門市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良好的營商和創業創新環境已逐步形成。若能構建更大區域性平臺吸引產業集聚,以產興城、產城聯動,則後發爭先可期。將視線聚焦江門域內,東部蓬江、江海、新會三區和鶴山市地緣相近,且均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具備大規模連片開發、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產城融合示範區的條件。不過,困難也擺在眼前。
  • 產城人融合,廈門同翔高新城崛起
    開發建設五年來,完成固投超475億元,落地產業項目37個產城人融合,廈門同翔高新城崛起東南網9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廖麗萍 通訊員 郭偉 陳智明)目光投向廈門島外東北部,一個產城融合的高新產業新城正加速崛起。
  • 夏茅客運站地塊將打造產城融合綜合體
    記者今日(29日)從廣州市白雲區獲悉,夏茅客運站地塊控規性詳細規劃優化項目已開始招標,將推進夏茅客運站地塊綜合開發,建成集交通、產業、居住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產城融合綜合體。規劃範圍東至廣花一路,夏茅五社工業區用地;東南夏茅商業大街,北臨夏茅石材市場。規劃範圍北側為夏茅石材市場,南側為夏茅十社工業區,其西側為夏茅八社工業區。規劃範圍佔地約5.63公頃。招標公告中要求,研究夏茅客運站地塊的開發方案,結合片區發展需要,建議夏茅客運站地塊增加住宅、產業等功能,建成集交通、產業、居住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產城融合綜合體。
  • 夏茅客運站地塊將打造產城融合綜合體
    該站於10月1日起停止班車發班今年10月1日起夏茅客運站正式停止班車發班但停運後的汽車站變為招呼站繼續為周邊群眾提供客運出行服務如今,該地塊將迎來新變化擬打造成產城融合綜合體近日,夏茅客運站地塊控規性詳細規劃優化項目開始招標,將推進夏茅客運站地塊綜合開發,建成集交通、產業、居住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產城融合綜合體。
  • 山東省加快民用機場建設發展 以航空樞紐為依託促進港產城融合發展
    原標題:我省加快民用機場建設發展 根據5月6日山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的《關於加快民用機場建設發展的意見》,山東省將進一步加快民用機場建設,強化資金、用地、空域、樞紐建設等要素保障和優化機場發展環境。根據部署,山東省將設立機場建設投資基金,提升企業自身融資能力。 近年來,山東省民航發展迅速。
  • 創新科技魅力之城 蘇州高新區滸墅關經開區走進虹橋高鐵站
    創新科技魅力之城 蘇州高新區滸墅關經開區走進虹橋高鐵站 , 是蘇州城西北門戶, 自古以來就是水陸交通要津, 盛享「江蘇百家名鎮、滸墅關第一鎮」之美譽。
  • 產城融合的黃金時代,張家港的下一個投資風口在哪裡?
    02 | 貳2019年7月,張家港攜手國企綠地,開啟沙洲新城的產城結合發展道路,甫一開局,綠地的一舉一動就與張家港多個區域的未來息息相關。這就是我們近年來時常聽到的對於「產城融合」這個名詞真實的定義。「產城融合」是指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以城市為基礎,承載產業空間和發展產業經濟,以產業為保障,驅動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務配套,進一步提升土地價值,以達到產業、城市、人之間有活力、持續向上發展的模式。國家近年來一直在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目前中國城鎮化率僅58%,離發達國家還有不小的距離,「產城融合」是目前中國城市化發展的重要趨勢。
  • 打造南昌產城融合新城樣板
    他強調,青山湖區要搶抓南昌高鐵東站建設發展機遇,以構建中心城區、高新園區、高鐵新區「三區聯動」發展新格局為抓手,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推動城建品質提升,打造南昌產城融合新城樣板。市領導郭毅陪同。699文化創意產業園是集創新創業、文化娛樂、旅遊休閒於一體的特色園區,吳曉軍指出,園區要進一步濃厚氛圍,加大引導,幫助對接市場需求,吸引更多企業家入駐、更多遊客來訪。疫情之下,流量經濟逆勢攀升;5G時代,線上線下互動頻繁。在江西網紅經濟孵化園,「主播帶貨」打通了「短視頻+直播+新零售+實體」的全產業鏈。
  • 夏茅客運站地塊將打造產城融合綜合體,規劃方案開始招標
    夏茅客運站地塊位置圖 11月25日,夏茅客運站地塊控規性詳細規劃優化項目開始招標,將推進夏茅客運站地塊綜合開發,建成集交通、產業、居住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產城融合綜合體 招標公告中要求,研究夏茅客運站地塊的開發方案,結合片區發展需要,建議夏茅客運站地塊增加住宅、產業等功能,建成集交通、產業、居住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產城融合綜合體。由於夏茅客運站地塊現行控規為道路、交通站場用地,不滿足綜合開發的功能定位,擬進行控規優化調整,啟動夏茅客運站地塊控規性詳細規劃優化工作,以推進夏茅客運站地塊綜合開發。
  • 夏茅客運站地塊將打造產城融合綜合體 規劃方案開始招標
    大洋網訊 11月25日,夏茅客運站地塊控規性詳細規劃優化項目開始招標,將推進夏茅客運站地塊綜合開發,建成集交通、產業、居住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產城融合綜合體。招標公告中要求,研究夏茅客運站地塊的開發方案,結合片區發展需要,建議夏茅客運站地塊增加住宅、產業等功能,建成集交通、產業、居住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產城融合綜合體。由於夏茅客運站地塊現行控規為道路、交通站場用地,不滿足綜合開發的功能定位,擬進行控規優化調整,啟動夏茅客運站地塊控規性詳細規劃優化工作,以推進夏茅客運站地塊綜合開發。
  • 《特色小鎮暨產城融合項目評價標準》第二次研討會在蓉閉幕
    《特色小鎮暨產城融合評價標準》第二次研討會現場。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供圖中新網成都12月7日電(單鵬)由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特色小鎮分會主辦的《特色小鎮暨產城融合項目評價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第二次編制研討會7日在成都閉幕。
  • 經開區亮出「十三五」產城融合成績單
    回眸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五年奮進歷程,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書寫下濃墨重彩的「產業建城」「科技強城」「服務立城」「文化興城」的產城融合新篇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貢獻亦莊力量。產業用地政策升級。先後推行土地先租後讓、達產出讓、試點代建標準廠房等,制定存量工業用地城市更新產業升級工作試點方案,不斷促進產業空間配置與發展需求相適應,要素市場化配置能力顯著增強。人才體系日臻完善。
  • 合肥廬陽經開區:下好轉型升級先手棋 促進產城融合
    「將高技術服務業作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導產業,高舉創新名片,瞄準智能化、健康化、總部化三大發展方向。」廬陽經開區黨工委第一書記、管委會主任胡永宏介紹,目前,圍繞上述產業領域引進的優質企業已逾百家。近年來,廬陽經開區加快推進低效用地清理,2019年實施合肥炭素等高能耗企業的搬遷工作,全年累計關停「低小散」及環保安全不達標企業27家。同時鼓勵「機器換人」,通過推動智能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推進智能化生產線、智能化車間、智能化工廠建設,推動企業技術升級、產品創新。
  • 深化產教融合 推動現代教育創新發展
    《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指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舉措。中國高科集團以「支持國家發展戰略,以上市公司平臺反哺教育」為己任,遵循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基於產業端到教育端的OBE人才培養閉環模型,研發了新興信息技術領域(大數據+、人工智慧+、5G+、新媒體+)四個專業方向的教學資源,積極與高校開展產教融合業務,助力形成「共創、共生、共享、共贏」的產教融合生態圈,積極推進國際化合作,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現代教育的改革與創新。
  • 國內五大區域產城特徵梳理,有形之手的背後還有什麼?
    政府控盤的模式下,優勢在於大多數產城項目都可以一張藍圖幹到底,且長三角區域產城項目規劃對標的起點較高、思路先進,使得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蘇州工業園區、張江科學城、臨港新城等項目呈現結果是很優質的,但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在政府對大板塊高度控盤的模式下,對於項目公司發展是存在顯著問題的,比如上海張江科學城的開發,項目進度屬於「政治任務」而企業開發過程中又遇到了房地產相關的政策限制,最終直接導致企業經營現金流大幅度流出
  • 陳存根:促進產教融合,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教育界專家學者、行業領頭人、專業研究機構等匯聚一堂,共同探討疫情之下教育行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變革與發展,並深度研究教育與公益如何實現更深融合,為實現教育資源聯動創新尋求更多機遇。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原副書記、西北林業大學原校長陳存根出席了活動,並就促進高等教育發展、產教持續融合等主題發表演講。
  • 惠城8大重點項目揮鏟動工 點燃「產城人」融合發展爆點
    在這個背景下,惠城區秉承「市區一體、共贏未來」的理念,以主人翁精神不斷開創「產城人」融合發展的新局面。在本次系列動工活動中,近半是一體化的高新產業園區建設項目——惠州天安數碼城、信利康·樂創城、高盛智谷、中南高科等輪番亮相。惠城區以產聚人、以人旺城、以城促產,「產城人」融合發展新引擎啟動,高端項目建設馬力加足,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明天。
  • 主官訪談|高新區:全面深化改革 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創新型特色園區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作為昆明市的經濟增長極和產業支撐點,昆明高新區將緊扣全會部署,秉承「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踐行「經濟建設主戰場、產業發展主力軍、科技創新排頭兵」的定位,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強化創新驅動,培育新發展動能;全面深化改革,增強新發展動力,力爭將昆明高新區全面建成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創新型特色園區,為奮力開啟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貢獻高新力量!
  • 湖南化工職院: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政企校事業共同發展
    紅網時刻株洲11月17日訊(通訊員 馬中亞)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國辦《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精神,促進政府、企業與學校事業互利共贏、共同發展,11月13日,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化妝品行業校友及企業代表產教融合研討會暨寧鄉經開區美妝谷招商推介籤約會在廣州花都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