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楊靖宇將軍唯一的兒子,多年後才知父親是抗日英雄,拒絕優待

2020-12-24 歷史文社

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是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也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他率領東北軍民與日軍血戰,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1940年2月底,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與大量日軍周旋了幾天,最終因為叛徒的出賣而壯烈殉國,年僅35歲。他犧牲後,敵人竟殘忍的剖開其胃,發現裡面沒有一顆糧食,還割下了將軍的頭顱。日寇的行徑,令人髮指!

其實,楊靖宇將軍原本叫馬尚德。他之所以改名字,是因為1932年組織派一個叫楊奠坤的情報員到吉林組建武裝隊伍,領導當地軍民進行抗日鬥爭。結果楊奠坤在一次戰鬥中受傷了,到哈爾濱接受治療。接替他位置的,就是馬尚德。由於楊奠坤在抗日隊伍中有很高的威信,他擔心會影響士氣,故決定改名。他打聽到楊奠坤說話的聲音像「靖宇」,加上「靖宇」在朝語中有「驅逐外敵」的意思。所以,他給自己改名為楊靖宇。

對於將軍改名,其家人並不知道。他離家參軍前,與妻子郭鳳育有兩個孩子。女兒叫馬錦雲,兒子叫馬從雲。將軍離家時,兒子兩歲不到,女兒才出生5天。之後,將軍未回過家。家裡的一切事務都是郭鳳在打理,侍奉老母,養育孩子。馬從雲對父親沒什麼印象,小時候非常羨慕別的孩子有父親疼愛。每當這時,母親就會告訴兄妹倆:「你們的父親叫馬尚德,為了老百姓生活得更好,他上戰場殺敵去了,等把小鬼子趕出中國的土地後,他就會回來和我們團聚。」

然而,1945年8月日寇投降後,馬從雲和母親、妹妹也沒等到父親歸來。他們不知道,將軍早已殉國。國內局勢慢慢穩定,縣裡時常有解放軍路過,他就帶著妹妹向他們打聽父親的消息,問他們認識一個叫馬尚德的戰士。但他們都說不認識,還露出了很迷茫的神情。馬從雲見他們這樣的表情,心裡有種不祥的預感。到新中國成立時,他依然沒打聽到父親的下落,父親到底去了哪裡?

與此同時,黑龍江省委為了尋找到楊靖宇將軍確切的出生地和家人,特意成立了調查組,四處奔波打聽。功夫不負有心人,1951年夏天調查組找到馬從雲兄妹,告知他們父親已改名為楊靖宇,十多年前就已經犧牲。聽完,馬從雲和妹妹都愣住了,沒想到大名鼎鼎的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會是自己的父親。

隨後,組織上想安排馬從雲到省委工作,但他從信陽鐵路學校畢業時,只想當一名普通的鐵路工人,不希望靠父親的名譽為自己謀利。期間,他一直嚴格要求自己,要向父親學習,低調做人做事。他從未對同事說起過自己的身份,也從未以英烈後代的身份向上級提出優待。上天並沒有善待他,得了肺炎。

1964年8月,馬從雲前往鎮江施工時,病情惡化,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相關焦點

  • 楊靖宇:為抗日隱姓埋名十多年,犧牲後日軍為之泣!後人承其遺志
    揮淚告別妻兒後,楊靖宇便在河南、東北等地從事秘密革命工作。期間,他曾5次被捕入獄,屢受酷刑,卻始終堅貞不屈。為了便於革命,楊靖宇多次化名,最後才定名為楊靖宇。這些,全都在秘密中進行,他的妻子兒女自然毫不知情。
  • 楊靖宇將軍被日軍殺害,多年後日軍後人來到東北,到將軍靈前謝罪
    當時對楊靖宇展開抓捕的是岸谷隆一郎,他是偽通化省警務廳廳長,他的主要責任就是剿滅盤踞在東北的抗日聯軍。在他追擊楊靖宇時便對楊靖宇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作戰非常好奇。
  • 出賣抗日英雄楊靖宇的四個叛徒,都什麼下場?他最該殺竟活到現在
    說起楊靖宇將軍,所有人都會敬佩他,他是著名抗日英雄。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
  • 出賣抗日英雄楊靖宇的四個叛徒,都什麼下場?最該殺的竟然活到現在
    說起楊靖宇將軍,所有人都會敬佩他,他是著名抗日英雄。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
  • 害死楊靖宇將軍的幾個叛徒下場如何?為什麼有兩個叛徒逍遙法外
    東北抗日聯軍是一支英雄部隊,它的前身是東北抗日義勇軍一部分和東北反日遊擊隊和東北人民革命軍組成的東北抗日聯軍,為抗日做出不可磨滅的偉大功績。同樣這支部也走出不少抗日英雄: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李紅光等等,可以說是英雄眾多,而楊靖宇將軍又是最出名最可歌可泣的一個。
  • 「只要有我在,東北抗聯的旗幟就不能倒」,紀念楊靖宇將軍殉國80周年
    越研究他越放不下,英雄的精神、才能及人格魅力令他景仰、崇拜、欲罷不能,他乾脆辭去在別人眼裡更有前途的領導秘書工作,專職黨史研究。將軍的風骨也在子女後代中傳承。楊靖宇原名馬尚德,河南確山人。1928年他離開家鄉,投身革命,留下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孩子。這一走竟是永別。1949年,確山解放。
  • 這人是抗日虎將,死後日本人都為他哭泣,稱他是大英雄,讓人敬佩
    ,他就是楊靖宇將軍,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位英雄!後來參軍,成為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32年在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 1936年,楊靖宇率領東北人民革命軍在遼寧和吉林的東部對日偽軍進行主動出擊,為了配合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他率領軍隊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內,一共和小鬼子、偽軍進行了11次作戰,擊斃了日偽軍450多人。
  • 他是殺害楊靖宇的兇手,後來結局如何?備受折磨,毒死妻女後自殺
    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千千萬萬愛國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各界民眾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擊日本侵略的英雄凱歌,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感天動地的反抗外來侵略的壯麗史詩。東北抗日聯軍的傑出將領楊靖宇就是其中一面光輝的旗幟。
  • 東北抗聯英雄楊靖宇,年僅35歲壯烈犧牲,連日軍都無比佩服他
    與「不思進取」的東北軍截然相反的是,有這麼一支隊伍,卻反其道而行之,他們堅持活躍在敵後東北地區,在白山黑水間和日寇英勇戰鬥、血戰不退,大大長了我中華兒女的志氣,它就是我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指揮員是楊靖宇。東北抗日聯軍楊靖宇,原名馬尚德,河南確山縣人。
  • 楊靖宇精神的傳承:從中原大地到白山黑水
    全國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原名馬尚德)將軍出生在中原大地的確山縣李灣村。大革命時期,馬尚德領導的「確山暴動」和「劉店起義」成為中原大地反抗封建統治的先聲。後來,馬尚德受黨組織的派遣,化名楊靖宇來到東北,組織軍民進行抗日鬥爭,戰鬥在白山黑水間。位於吉林省白山市的靖宇縣(原蒙江縣),是楊靖宇將軍抗日的殉國地。
  • 《楊靖宇》曝主題曲 毛阿敏獻唱讚歌致敬中國軍人
    歌詞字裡行間飽含深情,將楊靖宇將軍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和他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傳遞給受眾。導演呂小龍表示,楊靖宇將軍這樣的大英雄激發出自己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中國還有很多英雄,他們值得被廣為傳頌,自己將用電影的方式為他們樹碑立傳。電影《楊靖宇》自今年5月開啟路演以來受到數以萬計觀眾的喜愛,全國各地觀眾以自己的方式紀念和緬懷這位民族英雄,該片已於9月18日全國公映。
  • 此人曾是抗聯幹將 卻叛變投敵 導致楊靖宇犧牲 後來的下場怎樣了
    然而,在白山黑水之間、在雪原密林之中,在這片侵華日軍當成大後方的黑土地上,依然活躍著一群人民的武裝,風餐露宿、不拒艱苦、不畏生死,以簡陋的裝備同全副武裝訓練有素的關東軍周旋戰鬥,他們是華夏的英雄、抗戰的先驅,他們的名字叫做東北抗日聯軍,簡稱抗聯。
  • 抗日民族英雄吉鴻昌將軍紀念像落成揭幕
    這裡,已為抗日民族英雄彭雪楓將軍、楊靖宇將軍建立起永久的紀念豐碑,通過集中展示抗日民族英雄光輝形象,緬懷先烈功勳,傳承革命精神。吉鴻昌將軍的外孫女鄭吉寧、鄭吉安代表家屬參加儀式。吉鴻昌將軍生於河南扶溝縣,著名愛國將領,抗日民族英雄。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與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舉為主任委員。
  • 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徐振明:戰火中榮立戰功 轉業後為英雄守陵
    光明日報記者 章文長白山南麓,渾江東岸,蒼松翠柏間,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的陵園巍然矗立。在這裡,有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曾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捨生忘死、立下赫赫戰功;在轉業地方後的60多年,他恪盡職守、默默做著楊靖宇將軍烈士陵園的「守陵人」,用一生點燃信念的火種,讓革命精神代代相傳。他是95歲高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所首任所長徐振明。
  • 戰火中榮立戰功 轉業後為英雄守陵——記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徐振明
    ,蒼松翠柏間,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的陵園巍然矗立。在這裡,有一位年逾九旬的老人,曾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捨生忘死、立下赫赫戰功;在轉業地方後的60多年,他恪盡職守、默默做著楊靖宇將軍烈士陵園的「守陵人」,用一生點燃信念的火種,讓革命精神代代相傳。他是95歲高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老戰士、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所首任所長徐振明。
  • 他是抗聯史上官銜最大的叛徒,迫害楊靖宇,後為何成解放軍領導?
    他是抗聯史上官銜最大的叛徒,迫害楊靖宇,後為何成解放軍領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抗日題材的電視劇 《愛國者》 ,裡面的人物大都是有真實原型的,最受關注的主人公 宋煙橋,角色的原型應該就是楊靖宇將軍,而有一個角色叛徒程斌原型就是程斌本人。
  • 駐馬店: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室外雕像露真容
    天中晚報全媒體記者 高琳琳 下午,記者從駐馬店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改擴建工程處了解到,由中國一冶承建的駐馬店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改擴建工程室外楊靖宇將軍雕像已安裝完成。據了解,楊靖宇將軍雕像的主題為「民族英雄楊靖宇」。雕像總高度約為10.05米,整個雕像重約230噸。雕像底座南北側寬約3.5米,東西側寬約4.1米。雕像前的銅鑄地標是將楊靖宇將軍的事跡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排列安裝,安裝面積約為320平方米。
  • 開槍擊斃楊靖宇的漢奸,1984年被記者採訪,說的話讓人耿耿於懷
    抗日戰爭時期,楊靖宇將軍在東北地區,與敵人殊死搏鬥,最後慘死在敵人手中。那時候,日軍極其殘忍,做了很多臭名昭著的事情,但是他們卻對楊靖宇將軍特別敬佩,他們想不明白楊靖宇為何能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戰鬥,他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四處逃亡,靠什麼生存下來?
  • 每經24點丨新疆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
    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殉國前戰鬥檔案公布 據央視新聞,今天(9月1日),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東北抗聯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楊靖宇將軍殉國前戰鬥檔案首次公布,檔案真實記錄了楊靖宇犧牲前100餘天,率部與日偽軍警進行的47次戰鬥歷程,給東北抗聯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第一手資料,史料價值突出。
  • 楊靖宇:犧牲後被「梟首」,46年政府為其破例,至今都享有特權
    一、優秀的革命者 「靖宇」的名字,來源於抗日英雄楊靖宇,楊靖宇本是河南人士,他生在中華民族被列強欺壓的年代而且,東北身處抗日一線,日軍把東北當做在中國的大本營,對這裡嚴防死守,對抗日軍隊進行密不透風的圍剿,可以說局勢兇險萬分。 而同時,對於中國來說,東北的抗日工作必須要進行,而且一定要重重地對日軍進行打擊,才能遏制住日本的侵略勢頭,粉碎日軍全面佔領中國的計劃。作為東北抗日軍隊的領導者,楊靖宇背負的責任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