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是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也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他率領東北軍民與日軍血戰,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1940年2月底,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與大量日軍周旋了幾天,最終因為叛徒的出賣而壯烈殉國,年僅35歲。他犧牲後,敵人竟殘忍的剖開其胃,發現裡面沒有一顆糧食,還割下了將軍的頭顱。日寇的行徑,令人髮指!
其實,楊靖宇將軍原本叫馬尚德。他之所以改名字,是因為1932年組織派一個叫楊奠坤的情報員到吉林組建武裝隊伍,領導當地軍民進行抗日鬥爭。結果楊奠坤在一次戰鬥中受傷了,到哈爾濱接受治療。接替他位置的,就是馬尚德。由於楊奠坤在抗日隊伍中有很高的威信,他擔心會影響士氣,故決定改名。他打聽到楊奠坤說話的聲音像「靖宇」,加上「靖宇」在朝語中有「驅逐外敵」的意思。所以,他給自己改名為楊靖宇。
對於將軍改名,其家人並不知道。他離家參軍前,與妻子郭鳳育有兩個孩子。女兒叫馬錦雲,兒子叫馬從雲。將軍離家時,兒子兩歲不到,女兒才出生5天。之後,將軍未回過家。家裡的一切事務都是郭鳳在打理,侍奉老母,養育孩子。馬從雲對父親沒什麼印象,小時候非常羨慕別的孩子有父親疼愛。每當這時,母親就會告訴兄妹倆:「你們的父親叫馬尚德,為了老百姓生活得更好,他上戰場殺敵去了,等把小鬼子趕出中國的土地後,他就會回來和我們團聚。」
然而,1945年8月日寇投降後,馬從雲和母親、妹妹也沒等到父親歸來。他們不知道,將軍早已殉國。國內局勢慢慢穩定,縣裡時常有解放軍路過,他就帶著妹妹向他們打聽父親的消息,問他們認識一個叫馬尚德的戰士。但他們都說不認識,還露出了很迷茫的神情。馬從雲見他們這樣的表情,心裡有種不祥的預感。到新中國成立時,他依然沒打聽到父親的下落,父親到底去了哪裡?
與此同時,黑龍江省委為了尋找到楊靖宇將軍確切的出生地和家人,特意成立了調查組,四處奔波打聽。功夫不負有心人,1951年夏天調查組找到馬從雲兄妹,告知他們父親已改名為楊靖宇,十多年前就已經犧牲。聽完,馬從雲和妹妹都愣住了,沒想到大名鼎鼎的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會是自己的父親。
隨後,組織上想安排馬從雲到省委工作,但他從信陽鐵路學校畢業時,只想當一名普通的鐵路工人,不希望靠父親的名譽為自己謀利。期間,他一直嚴格要求自己,要向父親學習,低調做人做事。他從未對同事說起過自己的身份,也從未以英烈後代的身份向上級提出優待。上天並沒有善待他,得了肺炎。
1964年8月,馬從雲前往鎮江施工時,病情惡化,不久便離開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