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楊靖宇將軍,所有人都會敬佩他,他是著名抗日英雄。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當時楊靖宇將軍處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後方,他帶領的抗日聯軍在非常艱難困苦的環境裡艱苦鬥爭中牽制了數十萬日偽正規軍,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他們可歌可泣、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是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寧死不屈精神的集中體現。
楊靖宇將軍竟然被身邊最親近的人出賣,最後彈盡糧絕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甚至割下他的頭顱四處展覽,在福馬林溶液裡浸泡了八年之久。出賣楊靖宇將軍的一共有四個叛徒,他們最後都有什麼下場呢?
出賣楊靖宇將軍的第一個叛徒叫程斌,是原東北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師長,楊靖宇最信任的得力助手,曾跟隨楊靖宇打了不少漂亮仗。程斌從小跟隨楊靖宇,對楊靖宇本人了解很深,常常憑猜測就能知道楊靖宇的大致去向。據關東軍檔案記載,程斌投降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帶領敵人摧毀了抗聯的補給生命線――密營,徹底切斷了楊靖宇的糧道。密營是抗聯在深山老林的秘密宿營地,儲存有糧食、布匹、槍械、藥品等賴以生存的物資。這是楊靖宇的一個獨特創造,更是抗聯孤軍對抗日寇長達十四年不敗的重要原因。兇狠的程斌將江縣境內的70多個密營破壞殆盡,一夜之間,楊靖宇將軍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境地。沒有了補給,抗聯很快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境地。這個罪犯後來先後跟隨他的主子岸古隆一郎前往熱河、山西作惡。1945年,日本戰敗前夕,身為偽山西副省長的岸古隆一郎用氰化鉀毒死全家人之後自殺。程斌在槍殺了幾個投降的日本俘虜後混入華北野戰部隊,並且當上了指揮員。
說起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1951年瀋陽的一個雨天,程斌打著雨傘在街上行走,一個人為避雨躲到他的雨傘下,結果程斌發現,這個人是一個曾叛變的原抗聯幹部。不知什麼原因,兩個人分別都去舉報了對方,結果在正肅反的當年,都被槍斃。
第二個叛徒名叫張秀峰,他是楊靖宇的警衛排長。1940年2月1日,張秀峰攜帶機密文件、大小槍枝4支,東北抗日聯軍經費9000餘元叛變投敵。張秀峰的叛變是致命的,它使日軍立即包圍了楊靖宇的宿營地,追蹤楊靖宇直至犧牲。張秀峰是一個孤兒,由於父母雙亡人情冷漠,造就他從小寡言少語的性格。長大後,他參加了東北抗日聯軍,並有幸成為楊靖宇的警衛排長。楊靖宇曾經對他說:"你是孤兒,沒有爹媽,我也沒有兒女,你就和我兒子一樣。"他不會寫字,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楊靖宇不但讓他學會了寫名字,而且手把手教他認字。不僅如此,楊靖宇還教他唱歌,教他吹口琴,並親手贈送給他一個口琴。張秀峰對這把口琴愛不釋手,沒事就拿出來把玩。此人最該殺竟然逃過一劫,據說張秀峰1983年在他60多歲的時候還接受過記者採訪,不知現在是否活著。
第三個叛徒名叫趙廷喜,1940年2月22日上午,楊靖宇在江縣保安村以西五裡的山裡等到了四個砍柴的村民。他們是:偽牌長趙廷喜,村民孫長春,辛順禮,遲德順。由於居民點的警察不讓砍柴的村民帶食物下山,楊靖宇只好懇求他們回去帶點食物和棉鞋,並答應多給錢。偽牌長趙廷喜還勸他:"我看你還是投降吧,如今滿洲國對投降的人不殺頭的。"楊靖宇平靜地說:"我是中國人哪,不能做這樣的事情。如果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咱們中國就完了。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趙廷喜答應回去給他弄點糧食,然後和楊靖宇分手。趙廷喜在回去的路上遇見了鐵桿漢奸李正新。李聽後大喜馬上向偽蒙江縣警察本部的日本警佐西谷報告。西谷聞訊立即讓趙廷喜帶領自己和大批日偽軍警憲特去圍捕楊靖宇。因為他的告密使敵人最後找到了筋疲力盡的楊將軍,1946年趙廷喜在白山市靖宇縣被人民政府槍斃。
第四個叛徒是張奚若,他是楊靖宇的機槍射手,投降後當著日軍的面開槍射擊楊靖宇將軍,直到犧牲在他的槍下,第二天楊靖宇將軍的頭顱又被他鍘下來。張奚若因為很多年後以「已過申述期為由」沒被處理,不過他一輩子光棍,過著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也算是罪有應得。這個傢伙後來沒被處死,蹲了幾年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