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ひがしの けいご,Higashino Keigo),1958年2月4日出生於日本大阪,日本推理小說作家,畢業於大阪府立大學電氣工學專業,之後在汽車零件供應商日本電裝擔任生產技術工程師。日本推理小說作家。代表作有《放學後》《秘密》《白夜行》《以眨眼乾杯》《神探伽利略》《嫌疑人X的獻身》《預知夢》《湖畔》等。
在同學的推薦下,看過幾部東野的小說,主要有《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惡意》,《放學後》,《瀕死之眼》等小說,應該說,他的小說還是不錯的,還是值得一看的,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閱讀東野小說的一些感受。
懸疑推理小說的一個精彩之處,就是讓讀者猜不出結果,或者是很難猜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人和事居然左右了最終事情的走向,或者按現在流行的一個說法叫反轉,再反轉,當然,案情的描寫,懸疑的編織,偵探的走向,調查等等,也是這類小說的精彩之處,這不禁讓我想到好久以前看過的古龍大師的血海飄香,楚留香追蹤案件,每每追蹤到相關線索,就會死亡,失蹤,線索斷了,又要繼續分析,挖掘,把一切不可能的變成可能。
東野的小說同樣也具有這樣的特色,而且有的地方寫的很是精彩,精彩之餘,同時又表現了人性在某些時候,某種狀態下的思考和選擇,就如《嫌疑人X的獻身》的男主數學天才,我們猜到他會幫助女主,可真的從來沒想到,他會為了幫助女主去充當殺人犯,而這個殺人犯按照他的理解還是那麼理所當然,那麼未必是錯,這一切完全可能就是愛的力量,而這份愛卻深深地埋藏在心裡,直至最後,數學家的人設,流浪漢的人設等等,都是經過細心考量的。說實話,一部好的小說在方方面面都經過深思熟慮,才能更多的吸引讀者去觀看,思考。
說起懸疑推理小說,小編不得不說說另外2位國內的作者,一位是寫《心理罪》的雷米,還有一位是寫《餘罪》,《黑鍋》的常書欣(小編之前有開單章寫過肥常的文章,感興趣可以搜搜看看)。東野的感覺就像瑪麗亞凱莉,高音技巧炫技,而心理罪就像惠特尼休斯頓,天賦,天生嗓音好,肥常的小說麼,看起來就更大眾化一點,當然不能把他比作席琳迪昂的高貴了,但肥常的小說裡面的幽默和搞笑是上面2位沒有的,當然,你也可以說懸疑推理不需要搞笑,但在緊張刺激的罪案推理過程中,加入一些搞笑的元素不是也很妙麼。
儘管東野的小說我讀的不是很多,但給我的一個感覺就是,他先以案件為中心(應該是他有渠道獲得這方面的案例,很多案例),然後挑選一些精彩的,反轉的,或者是有深刻含義的,值得深思的案例,以此為藍本,去纂寫,添加,改編等等,這樣成就了一篇篇推理小說。
而寫心理罪的雷米,基本上就寫了這一部小說,但小編感覺寫的很棒,有點儘管只有一部小說的那種《茶花女》的感覺,方木的描寫深入骨髓,尤其是他的那些所經所感,真的能讓讀者感同身受,而又那麼揪心捏肺,潸然淚下。
肥常的小說,都市化氣息更濃,偵探推理之餘,還要加上熱血,搞笑等,感覺就單講推理來說,可能不及上2位作者寫的,但就整體性而言,未必會差多少,當然也有網友說肥常的小說千篇一律,套路基本上就是那樣,其實,肥常這幾年的小說也一直在嘗試新的變化,也還是不錯的。
大偵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