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在審讀原稿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樣一個片段。在小說第2章中,主人公玲鬥發出疑問:「我要怎樣活下去呢?」我一直帶著這個疑問,和主人公一起走完了故事全程。
▌小白
《祈念守護人》 [日] 東野圭吾 著 宋剛 譯 南海出版公司
「東野圭吾」這個名字真正走入我的視野,是我在念研究生的時候。那天,我心血來潮想讀日文原版小說,便在圖書館選中了一本《秘密》,只翻看了兩頁,便被凝練的文字、有趣的設定、迅速推進的情節吸引了。
畢業後,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份,就是新經典東野圭吾作品的編輯。老實說,東野圭吾使我愛上了我的工作。《我的晃蕩的青春》《假面山莊》《盛夏方程式》……我遇到的東野圭吾的每本書,似乎都為我的生活添了一味調味劑。
2019年12月下旬,版權部的老師遞給我一個淺綠色的文件夾,告訴我裡面是東野圭吾最新作品的原稿。激動的心情還未平復,我便收到任務:這一次,我們要有不一樣的心意——中日同步出版。
按照一般流程,引進書的出版最快也要將近一年,翻譯、編校、封面、文案,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每一項流程都需要時間。因此,配合日方的出版時間簡直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過,疑慮在腦海中並未停留太久,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了文件夾。
如此第一時間讀到東野圭吾的作品,當天晚上,我一口氣看完了這部新作原稿,隨即寫下了當時的感動:
「在這個人情漸漸冷漠疏離的時代,我們奮力闖蕩著自己的人生,卻忘記了偶爾停下來,去感受身邊的愛。意識到那些平時忽略的情感才是真正的愛時,或許為時已晚,於是陷入後悔沒有好好珍惜的自責當中。
月圓月缺,宿命輪迴,一棵鎮守月鄉千年的神楠,靜靜守護著所有屬於夜晚的秘密。悄然而至的邀約背後,是家族代代的傳承,也是人與人之間的羈絆。東野圭吾再也不是當初那個為了證明自己而不斷投稿,祈求獲得認可的少年。作為一名東野圭吾作品的編輯,我似乎收到了東野老師的念。」
第二天一早,我迅速整理好極其詳盡的故事梗概,分享給總編和營銷部同事。當時,東野新書出版的消息還是秘密,就連在公司內部也只有極少數人知道。
需要立即解決的一件事,便是敲定譯者。因「同步出版」這一形式的特殊性,對譯者的要求更加苛刻——速度、質量都必須保證,不能有失誤。和總編經過一番仔細的篩選、討論,我們聯繫到了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學院的副教授宋剛老師。在開出如此嚴苛條件的情況下,宋剛老師依然欣然接受了這個項目。
這一天下班前,第二個任務悄然而至:去日本參加新作銷售會議!
今年年初,帶著精心準備的幻燈片、演講稿,我來到了東京。其實銷售會議沒有想像中複雜,雙方坐在一起,討論營銷計劃、上市節奏,一切都很順利。第二天晚上,日方出版社的社長邀請所有相關人員,在銀座的一家餐廳用餐,還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一會兒去見東野圭吾!
兩家店的距離並不遠,都在銀座,徒步就能到達。這是一家在鬧市中的深夜食堂,面積非常小,僅有一個小吧檯和一張帶榻榻米的方桌。而此時,東野圭吾和《祈念守護人》日文版責編正坐在方桌旁。
他穿著酒紅色T恤,高高瘦瘦,看上去很年輕,和在照片中沒有太大差別。對話的開場甚至有點老套,我們聊到了天氣。今年日本沒有下雪,身為滑雪的狂熱愛好者,東野看上去有些傷心,但當聽到我的名字中有「雪」時,他瞬間開心地笑了,連連誇讚我的名字很好聽。
作為這本書的責編,我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在我看來,這部新作和《解憂雜貨店》《秘密》《時生》屬於同一類作品,非常好讀,奇幻溫暖,打動人心,讀完會覺得心裡最柔軟的地方被輕輕戳了一下。一棵參天古樹,聯結著三個家庭的故事,它似乎有一種力量,能夠讓現代人重拾那些忽視了的真情。這樣的解讀得到了東野的認可,他格外提到:「這部作品的設定很關鍵,比如祈念的時間、新月和滿月、祈念的規則,等等。」這一提示也在我之後構思文案時派上了用場,給了我方向和思路。
當初在審讀原稿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樣一個片段。在小說第2章中,主人公玲鬥發出疑問:「我要怎樣活下去呢?」我一直帶著這個疑問,和主人公一起走完了故事全程。借著這次機會,我也向東野提出了這個有些「刁難」意味的問題。東野笑著告訴我:「老實說,這也是我寫作的初衷之一吧。到底要怎樣活下去,我活到這個年紀,一天,突然覺得這個問題不知該如何回答了。於是,我想寫下這樣一個故事,思考到底要如何活。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這裡還不能直白地透露給你,敬請期待吧。」
現在,我已讀過這本書不止十遍,對於「怎麼活」,與當初讀第一遍後的感受比起來,有了全新的、更加深刻的感悟。《解憂雜貨店》中有一句話:「正因為你的地圖是一張白紙,才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而新作《祈念守護人》告訴我,就算你的地圖已不再是白紙,你的人生有遺憾,未來還是嶄新的世界。
此外,因為翻譯上的問題,我決定確認一下書中的古樹究竟是樟樹還是楠樹。東野在手心上比划起來,告訴我,因為那是一棵生長在神社裡的參天古樹,非常古老、神秘,所以是楠樹。
心中所有疑問都解開了,我感覺鬆了一口氣。這時,東野說:「非常感謝你們,還有喜歡我的作品的中國讀者。你也加油!」他深邃的目光中帶著一絲孩童似的淘氣,讓我不禁想起做的第一本東野的書《我的晃蕩的青春》,他的形象仿佛和書中的那個可愛、幽默的少年重疊了。
帶著東野圭吾的鼓勵,我回到了北京,和同事們一起投入到緊鑼密鼓的工作中。線上辦公的那段日子,每每看到揪心的消息,我便想,還好有這一篇篇溫柔的文字,無時無刻不在給我力量。就像東野圭吾說的:「我寫《祈念守護人》的目的,是祈願讀者能對明天充滿希望,願這本書能讓人們在如今這樣的情況下振奮一點點。」
(原標題:我收到了東野圭吾的祈念)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