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聽一個院長級別的牧長在談到,在牧會中:
「神學教義是什麼不重要,會眾的需要才重要,
帶領人宣講什麼不重要,會眾聽進去的才重要,
道理不重要,信徒能活出來才重要」。
這個言論初聽還是很實際的,也是很真實的現象:牧者講了很多的道,信徒聽進去的有多少呢,真的很少,牧者講的很多道自己都沒有活出來,怎麼能有要求會眾去活出來呢?
同時也有一些會眾覺得:「你沒有經歷過的沒有活出來的,就不能講」。這是很錯誤的思想,這是將神的道局限在個人的經驗裡了。這樣誰能講天堂,地獄呢?
而且我覺得以上的言論有一些不妥之處是因為會有一些「實用主義」的嫌疑。
什麼樣的道是實際的呢?在有些人認為,吃喝,婚姻生活,職業規劃,理財,這些是實際,而教義是不實際的,因為和生命的實際好像沒有關係,其實這樣是很膚淺的實際。
真正的實際是,凡是神應許的我們能夠兌現的都是實際。你不能說:「得救,稱義,悔改」不實際,我們要知道「生,死」是實際, 「天堂,地獄」也是實際。
所以作為牧者,我們不能追隨會眾的需要而講道,不能只是認為會眾聽進去是最重要的,不能覺得活出來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因為聖經中還有很重要的神的國度好像不是太實際的東西,需要我們宣講出來。
我們要明白一下幾個道理:
1 會眾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不明白真理的人,不知道真理的重要性。人最需要的常常是人最不感到需要的。感到最需要的是往往是最不需要的。父母的愛是很需要的,但是所有父母最精心的照顧不如上帝的照顧,所以對孩子最重要需要不是父母盡其所能的照顧,而是讓他們回到神的面前,依靠神。
人們常常追求錢財,但是到老的時候卻覺得一切都是空。你們不覺得需要空氣,但是空氣對我們卻是最重要的。人們拼命的時候不覺得健康重要的, 但是生命的時候,似乎再多的錢都沒有辦法換回健康。
2信徒最需要上帝的道,這是信徒不感到最需要的。信徒們只是感到需要解決婚姻輔導的問題,就業的問題,或者今天有問題了,上帝馬上解決等等, 但這些是表面的問題,如果只是解決表面問題,這樣的牧師就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不停的忙碌,不停的補窟窿。
但是如果牧者能借著基督的福音真正的解決的信徒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讓他們看重神的國和神的義,他自己在基督裡的身份,他的生命的境況,解決他的罪的問題,那可能就不需要解決財務問題, 被騙的問題,家庭中爭吵問題和在教會游離的問題了。這對於信徒來說將會有一個不得了的改變。你好像解決的不是實際的問題,但是這才是實際問題的根本。
今天的牧者如果太注重看得見的果效而不用永恆的眼光看問題,不在上帝的道上紮根,將會出現「世上的情慾總會過去,唯有神的道永遠長存」的景象。
3所以,牧者現在要做的是:A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真正的需要,B將真正的需要給他。
南非有一種病「恐水症」最需要水的,卻最不敢親近水,人們和神的道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人最需要神的道歸正,但是信徒又害怕聽到真正的道,因為真正的道會逼迫他們的脫去老我,會讓他們經歷死亡的痛苦,會讓他們為主擺上做主的門徒,而世界那麼好,信徒不願意聽真正的道。
過去的時代要求牧者講純正的道,悔改的道,聖經的話,而現在的時代不只是要求牧者講純正的道,悔改的道,聖經的話而且要求牧者在講這些話語之前讓信徒明白這些是他們最需要,要讓信徒首先承認自己不明白自己所需要的。
一方面牧者要有技巧的做好講道的功夫,另一方面要祈求聖靈特別的做工預備土地。
為什麼人聽了很多的道,卻不悔改,而有人聽了一兩個道就悔改了,就是因為他的心打開了,是預備好的好的土地。而對一個不感覺需要的人是很難講道進入他的心了。這就是耶穌所說的好土地之外的土地。
今天有些人會有一種錯覺,一篇好的講道應該馬上有果效,但是我們要知道,耶穌講道雖然大有權柄,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接受的。好的講道不是讓所有人的生命馬上改變發生看得見的果效,一個好的講道應該是將神的話講明,能夠在歷史長河中長久有果效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