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日本的 7-11 便利店終於可以打烊了

2020-12-14 和訊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自誕生以來,日本的7-11便利店一直以每天營業、24小時開門為宗旨,服務一方居民。但在疫情期間,由於顧客變少、長時間營業被感染的風險變大,加盟商紛紛決定減少營業時間或者直接關門。因此,他們和總公司的矛盾越來越深。面對來自加盟商、媒體甚至是國家的壓力,這種不間斷營業的規定終於出現了鬆動。本文來自《紐約時報》,作者Hisako Ueno 和 Ben Dooley,原文標題「It Took a Pandemic, but 7-Eleven in Japan Is Letting Stores Take a Break」.

圖片來自Unsplash|攝影Duy Nguyen

經營20年,終於可以休息了

4月14日,在日本川崎的一個居民區,7-11便利店的老闆島田雄宏決定暫時關店。這家便利店已經經營了20年以上,關門這一舉動實屬破天荒。

如果關店的事情發生在今年一月份,這種行為很可能會被視作對抗進駐日本的美國零售公司的行為藝術。不過這次迫使島田關門的,卻是新冠病情。

隨著病情的蔓延,越來越多的日本加盟商像54歲的島田一樣關上了店門。這麼多年以來,7-11便利店是Seven & I 控股集團旗下的便利超市,多年來一直將全線營業視作它追求的目標。

對加盟店老闆而言,關門意味著解脫。在病毒肆虐之前,他們靠辛苦的勞動僅能換取微薄的收入。在疫情出現後,大批人員回家避難,他們又要眼睜睜看著店裡門可羅雀,無人光顧。

島田對記者說:「現在是個好機會,人們可以縮短自己的工作時間。國家宣布緊急狀態是(關門)休息的原因,可能是最好的原因。」

上個月日本宣布解除全國緊急狀態後,很多加盟商需要面對這樣的問題:他們工作時的心態還能回到疫情之前嗎?

公司:要求加盟商24小時營業

一個商店的店主在深夜或者法定節假日期間關店似乎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對居民來說,無處不在的7-11門店似乎成了生活基礎設施的一部分,理應為大家不間斷地提供服務。整個日本21000家門店似乎都把「不間斷服務」視為品牌價值之一。和許多加盟店一樣,7-11門店從布局到店員服飾,再到向顧客問候的方式,都有著嚴格的統一要求。

24小時營業是該公司一直維護的規定。去年12月,一位在大阪的加盟商決定在元旦期間關門,在公司知道這件事後,立刻與這位加盟商解除了合約。

1月4日,Mitoshi Matsumoto在他的7-11店裡。去年12月,在他決定在新年之際(日本最重要的節日)關門休息後,公司立刻和他解除合約|圖片來自紐約時報|攝影Noriko Hayashi

不過在疫情期間,這一規定似乎有了可以商量的餘地。

在3月末,面對疫情的肆虐,島田擔心自己和員工的身體健康,於是向公司施壓要求關店。在這之前他只關過一次店,進行了為期兩周的裝修工作。

島田說,一開始公司的管理層沒有回應。但同時公司對自己的員工又非常關切,允許在東京上班的員工遠程工作,允許經理減少去店裡考察的次數,甚至允許火車站裡的部分門店暫時關閉。

幾乎投入一輩子的時間來經營7-11的島田開始和公司對抗,指出公司這種行為是「雙標」。面對控訴,公司很快做出了回應。

從那時起,7-11開始給加盟商「相當大的自由度」,當地便利店工會負責人酒井孝則這樣評價。

酒井說:「其實大部分的門店都想縮短營業時間。」他自己在京都西部也有一家連鎖商店。「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在疫情結束後,我們也許可以制定一套相關的標準。」

「無休工作」成了便利店的基調

截止周日,全國已經有236個7-11加盟店關閉。公司拒絕透露多少商店縮短了營業時間,但表示縮短時間的現象會一直存在。

公司也拒絕評價島田。對於關閉門店的做法,公司只是含糊地表示:「根據疫情變化而關店或調整營業時間,這是一種暫時的、基於個人選擇的措施。」

從理論上講,特許經營者有權利自己決定營業時間,但是7-11的加盟商表示他們會面對來自公司管理層的壓力,需要接受很多限制性條件。在一套嚴格的獎懲制度下運作,店主其實沒有很多選擇。

疫情期間,還是有不少便利店選擇繼續營業。在東京最繁華的一個地段,另一家便利店Lawson的銷售額近期已經下降了70%,而7-11還在堅持深夜營業。

抱怨工作時間過長的不只是7-11一家便利店的員工,但是在Seven & I 控股集團從1991年起逐漸控制了全國40%的便利店後,它也就為這一行業奠定了「無休工作」的基調。

國家也在密切關注著加盟商對公司的施壓過程,並有媒體和政治集會等渠道幫助加盟的個體。國家呼籲該公司制定正確的經濟決策,以保證其業務可以長遠地保持盈利。

店主:成本大、利潤小,規定嚴苛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7-11就已經出現了成本越來越高而利潤越來越低的情況。這是因為日本老齡化嚴重、勞動力逐漸萎縮,人力成本上漲;同時便利商店急劇擴張、競爭加大。

在收益逐漸遞減的困境中,7-11便利店的加盟商認為這種誕生於經濟穩定發展的「無休」規定不再適用於當下的大環境。

島田和其他幾位「叛逆」的加盟商認為,不間斷營業是公司壓榨加盟商的一種手段,在攫取利潤的同時,又讓加盟商自己承擔了大部分運營便利店的成本。

此外,公司還施加了其他的壓榨手段,如要求供應商從公司進購大量易腐爛的貨品,或者設定解除合同需要支付高昂的費用,這些都可能讓供應商陷入財務危機。

來自供應商的投訴促使政府從去年夏天開始對便利店行業進行調查。面對壓力,7-11的公司終於允許島田在內的供應商根據自己的情況,在縮減營業時間的情況下「試營業」。

4月末,在一份送往政府的報告中,7-11表示自己已經允許部分加盟商(234名)縮短營業時間。不過這些加盟商必須同時讓出2%的利潤。

公司允許縮短營業時間是疫情期間一項特殊措施,這項措施給該公司其他業務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在人們不再外出上班後,便利店的三明治和米飯銷量急劇下降。增田敏郎在東京八王子市開了十年的便利店。增田敏郎今年71歲,他長期以來都在公開批評7-11的措施。他表示,在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後,很少有人再來店裡,比如早上來喝一杯咖啡,或者晚上來買一包煙。生意幾乎停滯了。

「一開始我以為自己可以縮短工作時間,但是我的合作夥伴堅持按正常營業時間開放。」他說,他還在堅持以前的工作時間,以換取足夠的薪水。

「公司的補救措施就像一層層創可貼」

毫無疑問,病毒讓這些小成本經營的店主帶來了巨大的財務負擔。儘管7-11為加盟商提供了口罩等防護設備,很多店主還要自費購買其他裝備,比如手套和護目鏡,以及在結帳櫃檯安裝塑料屏障以保護員工。

此外,3月以來,在爆出員工感染了新冠病毒後,全國至少有32家便利店暫時關閉,從幾天到近一個月的都有。

4月21日,在東京一家7-11便利店內,店員和顧客隔著一層透明塑料板結帳。7-11在日本隨處可見,以至於居民們把它當作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圖片來自《紐約時報》|攝影Noriko Hayashi

而且滯銷的變質食物通常要花費店主3000到4000美元,相當於一家7-11便利店幾周的收入。在商店重新營業後,顧客也通常不願意到爆出過感染病例的商店裡,這進一步造成了便利店收入減少。

公司對遭受損失的加盟店主和僱員採取了適當的補償。上個月,公司給每家便利店提供了930美元的一次性付款,並表示將為員工提供預付卡,可用於購買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上周三,公司還宣布將為每個業主提供大概4700美元的無息貸款,並為銷售額下降超過10%的店主提供930美元的額外貸款。

但便利店店主工會執行委員會的委員吉村英治表示,這些措施都只是為了裝點門面而已。吉村在東京中部擁有一家7-11,他這樣形容這些補救措施:「公司給大家一層又一層地創可貼,但是無法阻止店鋪倒塌的命運。本質上,沒有什麼問題真的可以得到解決。」

此外,那些享受公司新政策的加盟商也不相信這些大方的政策會一直持續下去。

這周五,島田重新打開了他的便利店,同時決定縮短每天營業的時間。

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加盟商可以「自己說了算」。很多店主都害怕大公司,但是他們「應該站出來說話」。

島田說:「以前店主會一直埋頭苦幹,直到店鋪倒閉;但是是時候改變規則了」。

譯者:Michiko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日本最大便利店7-11為何在中國節節敗退?
    6月3日,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除了對24小時營業的批評導致的開店放緩之外,日本最大便利店連鎖企業7-11和羅森將啟動實質性降價。大本營日本發展不振,中國也是面臨窘境,被競爭對手壓著打。在上海,7-11一年多未能開出一家新店,上海僅有115家門店,而全家的門店數量超過2000家。
  • 「全家」、「7-11」等便利店為何能在疫情期間不打烊?原來……
    全家、7-11……上海的便利店在疫情期間不打烊,給了大家購物的樂趣、美食的幻想。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便利店的貨架永遠都是滿滿的?是誰在支撐這個龐大的供應鏈體系?是誰在無間斷提供物流配送、確保市民們日常生活所需呢?
  • 兩家店相距不到50米,7-11、便利蜂近身肉搏誰會勝出?
    導讀:在繼日本便利店7-11、全家隔棟分列,各守自家陣地後,近日北京便利店新秀便利蜂從中插入,與7-11面對面相望,而與全家背靠背,三棟樓三個便利店品牌,彼此之間相差不足50米,好不熱鬧。坐標北京市海澱區世紀金源時代商貿商圈,寫字樓、購物中心、住宅區扎堆聚集,巨大的人流使其成商家必爭之地。
  • 日本7-11和全家羅森便利店的布丁
    7-11的義大利布丁首先是7-11的"義大利布丁"。這是一種外形帶有紋理的布丁,通過微調溫度進行蒸烤,質地堅硬但光滑。可以從它在託盤中的樣子就可以想像到,這在布丁中是比較少見的,與傳統布丁不同,用勺子挖的時時候,感覺裡面的東西被塞得很緊實。品嘗時,它的質地非常光滑,並帶有乳酪蛋糕的外觀。
  • 疫情面前,廣東人終於看清了7-11!
    專屬於廣州人的「七仔」都說7-11有很多,但「七仔」卻是廣州人專屬的。然而很多人不知道,7-11其實是一個出生於美國、成長於日本、茁壯於中國的便利門店連鎖品牌。光是冷飲擔當思樂冰、自由斟就秒殺了許多便利店:DIY組合的自取方式,最低4元就能Get到一大杯,試問誰能抵得住這樣的誘惑?
  • ...羅森|中國連鎖經營協會|7-11|日本_科技|上海華聯|便利商店
    海西房產網(微信公眾號:fjhxfcw)消息:7月28日福建省商務廳官網發布「羅森(LAWSON)將首次布局福建!」一文。據透露,全球知名連鎖便利店羅森與本土超市達成初步合作協議,將在福建市場進行首次布局。這也意味著,又一知名品牌便利店"羅森",不久之後將登陸福州。
  • 日本最大便利店全家被收購!低價甩賣,尋求新出路?
    過往,我們常說日本是便利店的天下,還將便利店的業務拓展了全球。全球三大便利店711、全家、羅森都是日企。其中全家就是眾多便利店的佼佼者之一,全家便當、全家飯糰、全家雞扒俘獲了眾多白領的心。近日,全家被收購的新聞刷爆網絡。
  • 【觀察】事出有因,出售OK便利店之後的利亞零售還OK嗎?
    到目前,利亞零售主要:1)在香港經營340家「OK便利店」;2)以「聖安娜」品牌在內地(27家)、香港(89家)和澳門(9家)經營連鎖餅店業務和以「Mon cher」品牌在香港經營蛋糕店;以及3)以「Zoff」品牌在香港經營連鎖便捷時尚眼鏡店(11家)。 見下圖,「OK便利店」業務一直是利亞零售的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
  • 關於濟南的便利店!7-11、羅森、MINI島……
    這幾天,便利蜂24小時便利店已經開始在濟南營業了。 大家不自然的又想到了7-11、羅森、MINI島...到底什麼時候來濟南?現在又是個什麼進展??
  • 這是「睡不著便利店」的最後一篇文章
    距離 2018 年 7 月 1 日,我們將「精彩語錄」改名「睡不著便利店」至今,算下來已經有 870 天了。 「在每一個你需要慰藉的時刻,我都能出現在你身邊。聽你訴說,為你打氣。」 這是我們當時創立睡不著便利店的目標。
  • 日本萬能便利店,滿足基本生活要求,很是方便
    日本是世界上便利店最多的國家,然而在日本的發展歷史並不長,便利店英文簡稱CVS(convenience store),最早起源於美國,在日本發展成熟,1927年美國南方公司首創便利店原型,1948年將店名定為「7-11」(Seven eleven),1973年,日本伊藤洋華堂與美國籤訂特許協議
  • 7-11如何成為全球最賺錢的連鎖便利店?創始人親述顧客心理洞察術
    爆款法則 · 作者 | 關寧編輯 | 小軍在零售業曾有一種說法:「世上只有兩種便利店,7-ELEVEn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坐擁全球17個國家7萬個門店,7-ELEVEn的成功絕非偶然,其背後是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零售心理戰」。
  • 創始人親述顧客心理洞察術:7-11如何成為全球最賺錢的連鎖便利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爆款法則(baokuanfaze),作者 | 關寧,編輯 | 小軍在零售業曾有一種說法:「世上只有兩種便利店,7-ELEVEn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日本7-ELEVEn 創始人鈴木敏文被日本媒體稱為繼松下幸之助之後的「日本新經營之神」,美國《哈佛商業評論》評價其為「融合東西方管理精神的典範」。他出生於1932年,領導的日本零售集團SEVEN&I控股公司為全球第四大、亞洲零售王國,2019財年總銷額為120,180億日元(約1094億美元)。
  • 便利店「統治」臺灣,逆天的便利生活:只缺張床睡在裡面
    以開店最多的7-11來說,有個有趣的說法,7-11創立之初,原意是營業時間從早上7點到晚上11點,在日本逐漸形成了24小時不打烊,而到了臺灣之後,就成了「走7到11步」就有一家便利店。後來在1978年,統一企業買下一家「柑仔店」開了首家實驗性的店鋪,取名「親切門市」,第二年拿到7-11的授權後正式開始便利店的嘗試,當時這家店鍋碗瓢盆、五金、掃把、什麼都賣,額,我想起了中國以前的供銷社。
  • 「觀察」事出有因,出售OK便利店之後的利亞零售還OK嗎?
    到目前,利亞零售主要:1)在香港經營340家「OK便利店」;2)以「聖安娜」品牌在內地(27家)、香港(89家)和澳門(9家)經營連鎖餅店業務和以「Mon cher」品牌在香港經營蛋糕店;以及3)以「Zoff」品牌在香港經營連鎖便捷時尚眼鏡店(11家)。見下圖,「OK便利店」業務一直是利亞零售的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
  • 我們搬空了7-11便利店!總共花了多少錢?
    我們搬空了7-11便利店!總共花了多少錢? 這次樂樂接到了老闆的一個任務,那就是 搬空樓下的7-11便利店 我們到底總共花了多少錢?
  • 鄭州破7-11全球銷售紀錄,便利蜂激進開店
    據AI財經社了解,7-11、便利蜂等頭部企業2021年都會加速擴張,這一輪擴張不再是在原有一線城市密集開店,而是進駐到二三線城市去,但下沉市場目前還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誰都沒有預測到會有疫情,所以今年預算完成情況肯定是比計劃的要差。」
  • 日本便利店上架蘋果官方配件:它是永不打烊的 Apple Store
    根據 7-Eleven(全球最大連鎖便利商店集團)近日在日本官網發布公告稱,自 5 月 22 日開始,日本 7-Eleven 旗下的便利商店將銷售來自蘋果官方供應的配件。首批上架官方配件的便利店將位於東京、北海道、長野縣、山梨縣四地,之後會逐步擴散到日本全國範圍內銷售。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日本首次在便利店內銷售蘋果官方配件。
  • 日本全家將關閉664家旗下的Circle K Sunkus便利店
    如果說以山姆會員店,COSTCO為代表的會員制大型倉儲量販店是美國零售業的特色,那麼專供小而美和人性化服務的7-11,全家等品牌將日本便利店特色發揮到了極致。現在,這些「人見人愛」的日本便利店在擴張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一是線下門店競爭日趨激烈,門店的客流量面臨下滑;二是日本已無空間讓便利店門店繼續進行擴張;三是便利店的成本上升的越來越快了。
  • 六店齊開!風靡全球的羅森便利店終於來唐山啦!
    六店齊開!風靡全球的羅森便利店終於來唐山啦!澎湃號·政務 8月2日,日企洽談會▪唐山羅森便利店落地見證儀式在唐山萬達廣場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