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店相距不到50米,7-11、便利蜂近身肉搏誰會勝出?

2020-12-22 鳴途網

導讀:在繼日本便利店7-11、全家隔棟分列,各守自家陣地後,近日北京便利店新秀便利蜂從中插入,與7-11面對面相望,而與全家背靠背,三棟樓三個便利店品牌,彼此之間相差不足50米,好不熱鬧。坐標北京市海澱區世紀金源時代商貿商圈,寫字樓、購物中心、住宅區扎堆聚集,巨大的人流使其成商家必爭之地。

在繼日本便利店7-11、全家隔棟分列,各守自家陣地後,近日北京便利店新秀便利蜂從中插入,阻斷既有的天然間隔,與7-11面對面相望,而與全家背靠背,三棟樓三個便利店品牌,彼此之間相差不足50米,好不熱鬧,妥妥的呈三足鼎立之勢。

▲ 便利蜂與7-11彼此之間相差不足50米

不言而喻,這是一場殊死搏鬥,「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套用在商業競爭中情形只會更甚,一方人氣旺,必有一方門可羅雀,何況還是三家經營同種業態,相同場景下的消費服務商。或許到最後終有一方退場也不一定,畢竟客流與消費總是相對穩定的。

至於誰消誰長?只能有待時間驗證。

01 快捷性凸顯

一邊是老牌日系便利店7-11,一邊是帶有網際網路基因的新型便利店。從前後端來看,兩者各有優劣,這一點僅從上述商圈中的對峙門店就可一窺。

「一家門店的價值就在於它能滿足周邊消費者的需求,解決顧客痛點。」零售電商行業專家莊帥如是說。一如他言,作為這兩家門店的常客,龍商網&超市周刊記者也深有感觸,快捷、價格適中且品質有保證的便利店是普通上班族的心頭好,相信也是便利店大多數目標受眾的追求。

這三點在7-11和便利蜂身上各有彰顯。就目前來看,7-11在商品豐富度及口感上,尤其是在熱餐、便當、三明治等鮮食口味層面可以說是相當領先國內本土便利店。畢竟鮮食是個需要長久積累才能出成績的行當,7-11入京耕耘就已有十多年歷史,更遑論在日本本土市場近百年的積澱。

但這並非就已足夠,尤其是對就餐時間相對緊張的上班族來說,這時另一屬性「快捷」就日漸凸顯。

試想一下,早上急匆匆地終於趕到公司樓下,還差7-8分鐘就得打卡上班了,這時到便利店買包子、豆漿還要排隊等服務員拿取,再等服務員從操作間出來結帳,全程用時已超5分鐘,此時還是上班高峰期,電梯在千呼萬喚中才穩穩落定,等到公司鐵定遲到。

因此,一個月總有四到五次,記者自身或同在排隊的其他公司職員都會在最初排隊等員工拿取食物時因時間來不及而無奈放棄。這種情況在7-11、全家都有出現過,究其原因一是早上蜂擁到店買早餐的人實在多,二是店裡常常只有1個員工,導致門店員工需要在操作間和櫃檯收銀區來回跑,多方思量組合才有可能加快些服務速度。

可是,這樣一來二去,顧客無疑會慢慢遺失。這種高峰期顧客大批量排隊現象在便利蜂少有出現,據記者觀察,這裡面主要有兩套流程在發生著作用,一是櫃檯商品前面增加了相應的電子屏,實時顯示商品出售情況,若售罄立即顯示出來,顧客一目了然,由此減少問詢成本;二是自助支付系統,便利蜂世紀金源店內共有5臺自助支付設備,一掃一刷不到1分鐘的時間內便可完成。

「沒有顧客遷就企業的道理,只有企業儘可能地去遷就顧客。」莊帥總結道。

02 不失為一種選擇

必須承認,衡量一個商業模式是否有價值、有前景的標尺就是消費者的需求能否被滿足或是否有助於解決他們生活中的一些痛點?

儼然,在快節奏的生活條件下,時間之於任何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來說都異常珍貴,尤其是對「睡覺比天大」的年輕上班族來說,早晨時段更是分秒必爭。由此,便利蜂加大商業智能方面的投入,通過智能化的後臺作業系統,減少總部採購、財務等部門人員以及門店運營人員。同時,減少消費者店內停留時間,提升其購物體驗。

「運營成本降低後,在直營狀態下,便利蜂的盈利能力也會更強一些,這是它技術投入的優勢。」北京京商流通戰略研究院院長賴陽認為,像便利蜂這種以數據來驅動前後端運轉的便利店品牌也不失為是一種新的便利店發展模式。

對此,資深零售人張明軍也深表認同。在他看來,7-11、全家這類穩紮穩打,夯實供應鏈的便利店品牌值得學習的地方有很多,但結合中國的基本國情來看,在日本大行其道走加盟模式的7-11因中國市場環境複雜轉走品牌授權,分南、北、中三大區域分三家公司各自運營,過高的直營成本終成其擴張的一大阻礙。

相關資料顯示,深耕北京市場10多年的7-11目前門店數尚未超過300家,幾乎是為僅成立四年之久——便利蜂門店數的1/2。相反,便利蜂門店增速迅猛,截至目前覆蓋全國20多個城市,門店數已超1500家。

回溯便利店發展史,莊帥認為,與日本、韓國國土(不足一個廣東省大)小,城市距離近且人口居住密集等適應便利店發展的天然土壤不同,我國地域遼闊且樓距寬的外部環境特點再加上大型超市與電商的疊加衝擊,便利店發展空間大為受限。

此外,再加上便利店內商品比之大中型商超高出不少的特點,註定了其適合布局地是年人均收入為1萬美元的城市,這些城市大多為一二線城市。

03 異地擴張成掣肘

一、二線城市房租、人工成本過高為眾所周知。

這就致使多數便利店難以達成網點的快速擴充,無法實現規模優勢,搶佔市場先機。7-11、全家等這類重資產、回報周期長的玩法顯然不是一般企業能夠承受的,而以數位化系統代替人工的便利蜂則是一種新思路、新模式。

就單從線上這一塊來看,相較於入手謹慎的7-11、全家等底蘊深厚的日系便利店來說,便利蜂「多線出擊」的線上布局更貼近市場需求,尤其是在用戶線上消費習慣培養出來的當下更顯緊迫。

走訪便利蜂世紀金源店,記者發現便利蜂在有意識地推他們自主研發的APP「便利蜂」。消費者只要用便利蜂應用程式結帳,奶製品、飲料以及飯糰、三明治等一些商品就可享受諸如「兩件9.9元」、「另一件半價」等折扣優惠,還可收到多張優惠券。這對如記者一般喜歡薅羊毛的普通上班族來說,可以說是一大福音,以致於下午2點左右上班時間內,店內還仍是人來人往。

還有一點,依靠後臺指令操作的便利蜂門店大大削弱了店長的重要性。常規情況下,店長几乎關乎著門店興衰,從訂貨、人員管理、服務等都寄託於店長一人。「對便利店這種小店來說,店長培養周期長且流動性大,很多店長學到技能後往往就出來自主開店,這也驗證了多數國人存有的『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心理。」莊帥如此說道。

反觀沃爾瑪、家樂福等大賣場,店長一旦「出走」,選擇餘地較小,也就是在同為大賣場業態的永輝、大潤發之間遊走。「畢竟,開一家幾千平米的門店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莊帥坦言。

但他也指出異地擴張對於所有便利店包括便利蜂來說也是挑戰「每個地域都有當地巨頭如西南紅旗連鎖、華南美宜佳等。」

在他看來,便利蜂可以說是便利店行業一種新的發展路徑,但要走得遠,還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看一家便利店得看10年」。

超市周刊第1513篇原創 撰文 | 賴章平 編輯 | 胡一刀

相關焦點

  • 日本最大便利店7-11為何在中國節節敗退?
    在北京,7-11關店數逐年走高,目前有門店數量約250家,被便利蜂以350家的數量後來居上。在川渝,7-11市場份額持續萎縮,目前約有120家門店,而羅森的門店數量多達200餘家。這可真是沒有永遠不敗的巨頭、永遠不倒的神話!那麼,一度被奉為便利店神話的7-11,如今怎麼就不行了呢?首先,是本土化問題,食品不合國人胃口。
  • 7-ELEVEn湖南首店首日銷售額突破50萬 長沙便利店江湖激戰再升級
    7-ELEVEn陝西首店和福建首店分別於去年8月、11月開業,兩個地區首日一號店銷售額分別為38.6萬元和41.8萬元,相繼打破便利行業全球單店單日銷售紀錄;面積102平方米的長沙地區7-ELEVEn湖南首店單日銷售超過50萬元,再次突破全球便利行業單店單日銷售記錄。
  • 零售周評:Costco敲定、便利蜂濟南店落地、錢大媽預開千家門店
    商業地產1、 北京SKP取消生日慶活動,預售商品將有補償2、 6成商場客流恢復到正常水平50%以上3、 武漢銀泰創意城恢復營業,銀泰百貨全國門店全線復工4、 百盛2019年銷售下降6.7%,關閉5家門店5、 銀座股份去年營收下降7.39%,關閉三家店6、 英國百貨連鎖公司Debenhams瀕臨破產
  • 關於濟南的便利店!7-11、羅森、MINI島……
    這幾天,便利蜂24小時便利店已經開始在濟南營業了。 大家不自然的又想到了7-11、羅森、MINI島...到底什麼時候來濟南?現在又是個什麼進展??
  • 疫情之後,日本的 7-11 便利店終於可以打烊了
    隨著病情的蔓延,越來越多的日本加盟商像54歲的島田一樣關上了店門。這麼多年以來,7-11便利店是Seven & I 控股集團旗下的便利超市,多年來一直將全線營業視作它追求的目標。對加盟店老闆而言,關門意味著解脫。在病毒肆虐之前,他們靠辛苦的勞動僅能換取微薄的收入。在疫情出現後,大批人員回家避難,他們又要眼睜睜看著店裡門可羅雀,無人光顧。
  • 日本7-11和全家羅森便利店的布丁
    7-11的義大利布丁首先是7-11的"義大利布丁"。這是一種外形帶有紋理的布丁,通過微調溫度進行蒸烤,質地堅硬但光滑。可以從它在託盤中的樣子就可以想像到,這在布丁中是比較少見的,與傳統布丁不同,用勺子挖的時時候,感覺裡面的東西被塞得很緊實。品嘗時,它的質地非常光滑,並帶有乳酪蛋糕的外觀。
  • 我們搬空了7-11便利店!總共花了多少錢?
    我們搬空了7-11便利店!總共花了多少錢? 這次樂樂接到了老闆的一個任務,那就是 搬空樓下的7-11便利店 我們到底總共花了多少錢?
  • 五線城市版的7-11:每500米就開3家,「神利便利」怎麼做到的?
    文|妮可出品| 零售氪星球很多圈內人都沒聽說過「神利便利」,這個6年前在五線小城山西晉城出現的新連鎖便利店,在當地幾乎每500米就能看見3家,有足夠密集的滲透力。相比普通「小賣鋪」,晉城消費者更希望在「神利便利」找到新穎的商品和不家常的食物,比如,其它區域同行熱銷的煮玉米,在晉城少有人問津。在大眾點評上,很多人會評價在「神利便利」買到的酸辣粉絲。「神利便利店」與日本便利店鼻祖7-11有兩點非常相像:一個是密集開店策略。在眼下晉城布局200家門店基礎上,王建明認為,未來3年實現翻倍,達到400家才實現基本做透。
  • 大型連鎖便利店接連進駐鄭州 本土中小型便利店如何突圍?
    隨著7-11正式入駐鄭州,全家、羅森等國際知名便利店也宣布即將加入「綠城」。對於顧客而言,選擇的消費對象在增加,可選擇的商品也變得多種多樣,但是,對於鄭州本土的中小型便利店而言,這個「冬天」,剛剛到來。【現象 大型連鎖便利店進駐 本土中小型便利店受到衝擊】「7-11正式入駐鄭州!」
  • 鄭州破7-11全球銷售紀錄,便利蜂激進開店
    據AI財經社了解,7-11、便利蜂等頭部企業2021年都會加速擴張,這一輪擴張不再是在原有一線城市密集開店,而是進駐到二三線城市去,但下沉市場目前還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誰都沒有預測到會有疫情,所以今年預算完成情況肯定是比計劃的要差。」
  • 員工無遣散費,私人二維碼收款,全時便利店官宣停業
    全時曾被譽為「7-11在京最強的對手」,在2017年成為北京市便利店最多的品牌,一時間打破了外資便利店盤踞市場的局面。在2017年年底,北京的全時便利店已經擴張至350家,在全國一、二線城市和地區亦有大面積擴張。 但是,這顆迅速升起的「便利店之星」,最終還是伴隨著快速地坍縮。時間只用了不到三年。
  • 7-ELEVEn鄭州首店國貿店將於10月23日開業
    鄭州國貿360廣場,位於農業路和花園路交匯處 營業模式:24小時全年無休,送貨上門服務主營業務:鮮食+休閒+飲品+用品+增值服務開業活動:開業「福袋」+滿減滿贈+換購等活動項目背景:2019年12月18日,三全食品全資子公司河南叄伊便利店連鎖有限公司與世界500強7-ELEVEn便利店籤訂了協議,叄伊獲得7-ELEVEn便利店業務在河南的獨家特許經營權
  • 日本全家將關閉664家旗下的Circle K Sunkus便利店
    日本全家便利店(需求面積:50-150平方米)日前發布消息稱,計劃截止至2018年2月將關閉664家旗下的Circle K Sunkus便利店(日本第四大便利店),這一數字比原計劃多了295家。原因是什麼?這會影響全家便利店在中國的發展嗎?
  • 連鎖便利店,搶奪縣城市場-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5月底,湖南首家7-11入駐長沙。開店首日,營業額超過50萬元,有業內人士根據經驗推算,這間100多平米的門店,達成了一個8000平米大賣場的日銷額。據報導,湖南首店開業當天,累計客數超過5000人,平均每小時就有近300名顧客進店。而開張之餘順便破個銷售紀錄,已經成為7-11新店的常規操作。
  • 7-ELEVEn鄭州首店藍堡灣店預計10月開業
    筆者查詢到7-11工作人員電話,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店鋪已經裝修完畢,鮮食業務採用的是第三方代工生產,工藝環節和食材都會按照7-11的國際慣例,鄭州7-11的飯糰三明治和其他鮮食與全國其他城市的門店都是同一品質。 據了解,該7-11便利店租賃的是一樓的位置,門面展示面絕佳,店面約100平方米,店內裝修簡約大方,預計2020年10月份正式開業。開業活動也延續了以往的「福袋」來衝銷量。
  • 7-11入豫的首批店面正在裝修,首店「相中」鄭州花園路商圈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楊桂芳 實習生 李佳蘭 文/圖去年12月,7-11便利店即將入豫消息官宣後,獲得在豫獨家特許經營權的三全子公司河南叄伊便利店連鎖有限公司(簡稱「河南叄伊」),一直對布店信息十分低調。商品組織基本完成,可能推出本土化特色產品除了對布店的關注外,7-11在河南區域將呈現什麼樣的產品和附加服務也引人關注。畢竟在零售界一直有這樣的說法:世界上只有兩家便利店,7-11和其他便利店。
  • 快銀和閃電俠究竟誰更快?電影中快銀勝出,漫畫中閃電俠勝出
    漫威和DC這兩個老牌的美國漫畫公司,既是合作夥伴,也是競爭對手,兩家可以說是相愛相殺。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兩家都免不了會有相似的英雄,最為經典的就是漫威的快銀和DC的閃電俠了,兩個人可以說都是速度的代表人物,那麼問題就來了,兩個人的速度究竟誰更勝一籌呢?這個問題困擾了兩家粉絲很多年。
  • 壓麵店幹得風生水起,單純的糧油店卻在苦苦支撐
    在他對面開的壓麵店,在他北面相距百米的另外一家壓麵店都是生意興隆。在丁字街附近開的兩家糧油店也在前幾年關門,還有友誼路的兩家糧油店也倒了。而與之相反的是,在他們附近的壓麵店開一家成一家,不聲不響地悶著頭髮財。諸如此事也頗為不少。特別是最近在市區秋風路批發米麵粉的的「農夫糧油店」竟然也倒下了。這是為什麼呢?
  • 7-11如何成為全球最賺錢的連鎖便利店?創始人親述顧客心理洞察術
    爆款法則 · 作者 | 關寧編輯 | 小軍在零售業曾有一種說法:「世上只有兩種便利店,7-ELEVEn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坐擁全球17個國家7萬個門店,7-ELEVEn的成功絕非偶然,其背後是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零售心理戰」。